2012年9月7日 星期五

「每個人都有,就只有我一個人沒有」──小孩吵著買東西時的有效對策

分享

  我們許多的需要與想要,都是在社會影響之下形成的,而且在我們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受到影響。

  每個為人家長者或許都曾經有過類似的經驗:孩子從學校回來,吵著說是一定要買某種新的電子產品,或是新流行的服飾,而理由就是「學校每個人都有,就只我一個人沒有。」

  要戳破這種謊稱同儕壓力的購買行為,很有效的對策就是打電話給你孩子的朋友的家長求證。

  這不但可以讓你獲得其他家長的同聲支持,抗拒孩子的要求,你還可以藉此釐清孩子口中的「每個人都有」,事實上卻是「只有一個孩子有。」

  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似乎是構成消費者多樣化選擇與「需要」的基礎所在。

  廣告、置入性行銷的新聞常傳達這種「每個人都有」的訊息。

  比方說,我們很難想像,一時之間,居然有千百萬人不約而同發現自己「需要」越野休旅車或手機。

  但事實上,就拿越野休旅車來講,絕大多數車主唯一的「越野」經驗,就是清晨3點鐘,睡眼惺忪,意識不清,不小心把車開上了自家門口前庭的草坪。

  社會比較與相對剝奪感(relative deprivation)提供了直接的解釋,可茲說明為何客觀的生活條件與收入,對於快樂並沒有一致的影響效應。

  人們對於個人收入的滿意程度乃是基於某些參照標準比較而得的相對感覺。

  相對於超級富豪,富裕的人可能會覺得不滿或「被剝奪」。與窮人比較,低收入的人可能會覺得相對小康。

  社會比較也可能有助於解釋,為什麼收入增加對於快樂水準只有微不足道的增益效果。

  為什麼小孩的東西越來越多,卻沒有變得越來越快樂,還是會哭鬧著要新玩意?

  如果,我們一直是拿自己和相近似的人做比較,由於大家收入增加的情況都差不多,因此社會比較的參照點也就隨之等量提升,如此一來,收入增加等於沒有增加,結果也就不太會有增益快樂水準的淨效應。(《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頁206)

  如果家長們不懂得如何抗拒孩子們的要求,教會小孩向下比較,學會付出、幫助別人,結果可能就會像冷戰時期的軍備競賽。


相關文章: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
  怎樣的作法對拖延的人(、小孩)無效?──跟拖延者相處共事的有效態度
  讓小孩獨自到公共場所前,小孩必須知道的12件事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小孩(富二代)比較容易有憂鬱症、焦慮、濫交、吸毒之類的問題?
  用主動建構式回應改善你的關鍵正向性比率(critical positivity ratio,羅沙達比例,Losada ratio)
  不利的優勢
  小孩不乖怎麼辦?怎麼做小孩才比較容易聽話、規矩些?──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