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

分享




  尊重孩子的基本原則,是以你尊重成人一樣的態度對待他。但尊重,不代表放任、放縱。雖然底下談的是父母對青少年的應對之道,對我來說,換個角度看,人際之間的應對之道也隱藏其中。

  在某些案例中,那些自作自受的自由派教育人士會把他們自由學園的春秋大夢變成惡夢一場。

  例如我們訪問的一所改變了僵化制度的高中,校方讓所有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班級和自己喜歡上的課,並且開放校園,只要學生高興皆可來去自如。

  結果當然是,並非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有些學生因此每天有三段空閒的時間,消耗在非建設性、會腐蝕自尊的方式上:在附近的餐廳喝咖啡、抽煙及嗑藥。

  他們大約也自知畢不了業,因而很難強化自我形象。有些老師和顧問也抱怨他們的工作越來越費力,當學校制度寬鬆至此,他們變得無力控制。克服害羞需要一個有結構的環境才能運作得最有效率。(《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頁218)

  新的迷思之一是,青少年要求的是完全的自由;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處理自由的經驗。

  這種迷思認為所有的孩子都能自主決定,甚至包括飲酒與性交之類的事。

  心理治療師迪如絲(Helen DeRosis)醫師認為,許多當代的電視節目助長了這種迷思。她說:「電視節目上的父母都告訴子女要自行解決問題,電視中的孩子也照做了,而結果總是快樂圓滿。電視劇情同時給了父母與孩子一個荒謬的想法: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卻完全無視於孩子根本沒有這種經驗的事實。當孩子收到這種訊息時,會極端地不安與驚嚇。這種負擔對孩子而言真是其大無比。」

  在她的著作《父母的力量與孩子的力量》(Parent Power/Child Power: The Win-win Way to Raise Your Child)一書中,迪如絲指出:「父母必須訂下規則,而且到頭來他們也往往必須決定一些其子女尚未有能力決定的事。」

  一個未設限的青少年可能會吹牛說他的爸媽不會在意他整夜不回家(「這是我的決定」),他的朋友可能大表羨慕。

  但是根據我們訪談過的許多年輕人的說法,私底下這些羨慕的朋友可能會對父母的回家規定覺得很高興,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真的關心他們。

  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即使孩子時加抗拒。問問那些沒有規則可以遵循的孩子——他們的回答很可能是父母的缺席讓他們覺得沒人愛。請看下面一封信:

  偶爾有些青少年會抱怨他的爸媽仍把他當作三歲孩童。他快被「你到哪裡去了?」「跟誰去?」「什麼時候回來?」這些問題煩死了。

  我的父母絕不會問我這些問題。我可以隨心所欲的來去自如,但我可不怎麼喜歡這樣。我覺得他們如果真關心我,就應該訂下一些規則。但一訂下規則,就表示有人必須貫徹它們——這代表的是費力傷神,讓孩子到處野似乎輕鬆多了。

  我多麼希望我的母親會說:「溜冰太冷了,不要去吧!」但她總是說:「隨便你。」我既害怕又孤獨,因為我必須自行做許多決定。

  我希望那些父母會常問問題及常監管的孩子能知道,他們實在非常幸運。因為這表示有人愛著他們。

  這讓我想起在日劇「女王的教室」裡被媽媽遺棄的真鍋由介。

  這封信帶我們回到安心無慮,並瞭解擁有它對一個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一位專攻青少年問題的心理治療師告訴我們,一個沒有設限的青少年,就好像你「要走過舊金山金門大橋卻赫然發現所有的扶手都不見了。沒有界限會使這些孩子嚇壞了。」還有十分明顯的,沒有安全感。

  假如你正想警告孩子抽煙或性病的危險,迪如絲醫師的建議是:「做好你自己的功課。」也就是說,確定自己相當瞭解正想談的事,並告訴孩子實話。這樣不但會給孩子一個避免做那些事的好理由,而且能令他們建立對父母的信心。

  用好理由說服別人,而不是用暴力或人身攻擊。

  舉例來說,假如你給了一位青少年一個你禁煙規定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有事實做為根據,一旦有人試圖壓迫孩子違抗你的規定,你的孩子會有針對此事下決定的充分資訊。

  當你十幾歲的孩子犯了錯誤或做了蠢事時,不要嘲笑他。不要告訴別人有關他的糗事。對於令他深感煩惱的事,千萬不要輕描淡寫說些「噢,那沒什麼好擔心的」之類的話,讓他們知道與你討論這些事會有幫助。記得要點點頭表示同情,或是說「我瞭解,我瞭解」,並加某些愛的表示強化你的「我瞭解」。

  這何嘗不是情侶間該注意的事。

  既然沒有孩子喜歡父母罵他們或做出引起他們反感的行為,如果非數落他們不可時,也應該私下處理——千萬千萬不要在他同儕面前。

  參閱「批評孩子的正確方法(如何對事不對人的批評)」。

  尊重孩子的基本原則,是以你尊重成人一樣的態度對待他。

  要讓孩子閉口不談的好方法是使用一些概括性的話如「你總是」或「你從來不」。如果你不修正這種做法而繼續說下去,真正聽到的只會是表面的順從及喋喋不休。

  例如,在批評你十幾歲的子女時,可以試著這樣說:「我想你的頭髮剪成這種新款式看起來會清新可愛。」「假如你穿得正式一點去面談,會給別人好印象。」而不是說:「你的頭髮長得像鬼似的」或「不要穿得像個流浪漢」。(《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頁211)

  我想起了電影「小孩不笨2」裡面,左耳進右耳出的畫面,以及強調正面鼓勵的重要。

  不要用類似「你總是」或「你從來不」這樣的話,在「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這篇網誌有提過這個大忌。

  在青少年這個有那麼多行為可以批評的時期,為人父母者更應該努力找出可給予讚美的機會,而且要不斷的強化它。因此,即使是正常的小家務,如整理儲藏室或洗碗,都應視為稱讚子女的機會;當他們看起來很好時,也不要忘了恭維幾句。

  有些自由派的父母認為,青少年做不做家庭作業是他們個人的決定。

  我們覺得下面這個父親對兒子說的話更為明智:「我有我的工作,而且每天都在做。你的工作就是上學及學習。」這種關懷的言辭表現使青少年安心無慮,同時也教他們負責任。

  此外,曠課及不做功課的孩子成績一定不很理想,且不太可能有良好的自我形象,而我們談來談去的正是這個自我形象。

  青少年絕對有足夠的能力整理自己的房間(即使其中有很多人不願意做)、培養讀書習慣、自己洗衣服,以及自訂各種約會。他們也能對家事負擔某些責任,如洗碗、整理儲藏室、買雜物與不需父母開口即必須做的事,以及所有會使他感覺自己更棒的事——即使他們每做一下就會抱怨一次。(《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頁216)


註:《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作者Philip Zimbardo博士以「當代心理學之聲影」(voice and face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享譽國際,也是害羞研究泰斗。曾為美國公共電視(PBS-TV series)拍攝「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經典課程,並創立史丹佛害羞診所。曾任教於史丹佛、耶魯、紐約和哥倫比亞大學,目前任教於太平洋心理研究生學院。在教育、研究和寫作上的優異貢獻為他贏得諸多獎章,曾擔任兩屆西方心理學會(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主席及獲選為Council of Scientific Society Presidents(CSSP)主席。著作超過50本,其中最暢銷的代表作是《害羞Shyness: What It Is, What To Do About It》,而心理學領域教科書《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已經更新至第18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學Psychology: Core Concepts》也已經更新至第6版。他也是《路西法效應》的作者。


相關文章:
  如何給孩子適當的「無條件的正向關懷」與安全信號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小孩(富二代)比較容易有憂鬱症、焦慮、濫交、吸毒之類的問題?
  讀《親愛的安德烈》的一些隨想
  從腦神經科學談棉花糖實驗
  人類美德品格之首──智慧vs.自我控制
  小孩不乖怎麼辦?怎麼做小孩才比較容易聽話、規矩些?──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母親對你的影響有多大?——電影「蝴蝶」(Le Papillon)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