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電視台在台灣的美麗錯誤

0 意見
分享

  在讀書中讀到「電視解放了印度婦女」跟「柏林圍牆是怎麼倒塌的?」的內容時,想到的是王鼎鈞寫在《文學江湖(在台灣三十年來的人性鍛鍊)》的電視台工作經歷跟評論。

  依國民黨的理想,設立電視可以塑造國民品格,提昇國民素質,改良社會風氣,而黨的大政方針寓於其中逐步實現。國民黨向來反對傳播媒體商業化,「蔣委員長」當年說過,辦文化事業賺錢,「還不如去做貪官污吏」。

  可是國民黨一手主導的電視時代,連三家都是商業電視!新聞學者有言在先,廣播可以有限度競爭,電視不可以競爭,商業電視有競爭的天性,辦中視,就是由它和台視競爭,再辦華視,就是由它和台視中視互相競爭。觀眾的結構猶如金字塔,素質越高,人口越少,素質越低,人口越多,電視節目要有最多的廣告,就得有最多的觀眾,要有最多的觀眾,還能有很高的水準嗎?國民黨的理想還能落實嗎?政策是怎樣形成的呢?未來的得失是怎樣評估的呢?我沒有讀到任何文件,也沒有聽到任何傳聞。

  反過來看,電視節目反映的是普羅大眾的水準。想要電視節目有水準,觀眾本身的水準要先有提高的意願,並進而行動。

  為了表示在商言商,中視的一級主管由「主任」改稱經理,提供廣告的商人由客戶改稱「廣告主」,他們才是主人!我們也開始私下稱黎總為黎老闆。廣告主不是中央四組主任的那個「主」,也不是警總政治部主任的那個「主」,唱片公司做廣告,關心你能使多少人學歌星影星,而非你能使多少人希聖希賢,化妝品的廣告要使你羨慕濃妝豔抹,而非安於簡單樸素。蔣經國呼籲大家「犧牲享受、享受犧牲」,而電視節目必須迎合視聽之娛口腹之慾,節目和節目間競爭,電台和電台競爭,競爭昇高,暴力色情和政治禁忌也成為致勝的武器。

  就在這種局面之中,我去做中視的編審組長。

  英美的電台沒有編審,只有編輯,黎總由香港請來的那位杜副經理,首先打聽編審組是幹甚麼的。編輯是技術工作,編審要用政治、法律、道德的尺度檢驗節目內容。黎總由日本請來翁炳榮作節目部經理,翁先生對台灣的意識型態這一套陌生,需要幕僚單位幫他拿捏分寸,編審組的責任很大。

  我到差以後才知道,節目部在電視幕上打出的每一個字,事先都要我簽字。一天又一天過去,我發現「世上最難寫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李鴻章在電視劇中的台詞)。例如:

  這年頭人心不古!

  這年頭沒有是非!

  這年頭好人難做!

  這些話,三十年代的左翼作家都用過,所謂「這年頭」,指的是國民黨政府。台灣的劇作家多半是他們的學生,或者是學生的學生,不知不覺也用了,我只有把這三個字刪去。

  在某一次綜藝節目裡,主持人和來賓對談,來賓的普通話很生硬,兩人有如下的問答:

  你說的是哪一國的國語呢?

  是台灣國語啦!

  台灣、國語?台灣國、語?真是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我也只有刪去。

  有一位製作人送來一套連續劇的劇本,故事以大陸逃亡來台的一個家庭為主線,劇中人一家離散了,二十年後,一個兒子長大了做警察,一個兒子長大了做流氓,女兒長大了淪為娼妓,兄弟姊妹互不相識,他的流氓兒子白嫖了他的女兒,他的警察兒子槍傷了他的流氓兒子,這個家長的名字居然叫「鍾正」,影射「中正」!編審居然通過了這個連續劇的企畫書和故事大綱!我扣住劇本,要求修改劇情,改換「家長」的名字,弄得節目延期播出,驚動層層上級,董事長、總經理,節目部主任態度冷淡,並沒有斥責任何人,也沒有對我表示支持。

  這個編劇不知道有沒有被特務請去聊天過。

  這就怪了!

  我開始了解,節目製作先要找到廣告支持,他把節目企畫書拿給廠商看,廠商有能力研判這個節目的收視率,如果廠商表示悲觀,製作人就得改變企畫。「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沒有票房,你必須「越雷池一步」,這一步是一小步,雷池就是新聞局手中的電視節目規範。

  如何面對新聞局的干預呢?新聞局當然也會吹哨子,那麼電視公司就退後半步,下一次,以這半步為起點,再向前越線一小步,由隱而顯,由少而多,持續又斷。新聞局小題不能大做,等到小題累積變大,那又只好大題小做。這就把新聞局承辦的科員科長弄成溫水青蛙。

  還有,電視公司是互相競爭的,我進中視的時候,製作組有兩架電視機,同時收看兩家的節目,我離中視以後,台灣增加了一家電視公司,製作組也增加一架電視機,同時收看三家的節目,觀摩比較,目不轉睛,一家違規,兩家跟進。電視公司的老闆都是蔣氏父子身邊的紅人、眼中的能臣,編審組以下級監督上級,以外圍監督核心,又能濟得甚事?

  電視公司的老闆,熟讀黨員守則、總裁言行,也進過革命實踐研究院,於今受領袖付託,掌國之利器,他們在幹什麼?他們也有難言之隱,任何人來中視當家都不能賠錢,電視是花大錢的事業,營運成本極高,政府賠不起,誰賠錢誰的忠誠、才幹、革命歷史盡付流水,他只能鼓勵部下賺錢,至少也得放任部下賺錢。好官不過三年五載,但求任內平安,萬一為賺錢闖禍,由他承擔,一根稻草壓不垮他。如果責任沈重,他承受不起,還有製作人和編審組長可以承擔,如果製作人通「三務」中的第三務,那就把一務也不通的編審組長壓死!

  「三務」是黨務、洋務、特務。第三務指「特務」。

  空口無憑,鄭學稼為證。這位著名的政論家曾擔任中央廣播電台新聞組長,後來辭職,他有一篇長文說,「對上級指示無論執行與否,都會受處分。」他任職期間,台灣文藝界發起運動,「肅清黃色、赤色、黑色作品」,上級指示這條新聞對中國大陸播出,如果不播,那是抗命,如果播出了,中共利用中央台新聞攻擊台灣法西斯化,上級追究責任,儘管你是執行命令,但「新聞組長應有知識不發布可被敵人利用的新聞」,依然要負責任。……

  我申請結束「借調」,重回中廣,副總經理董彭年先生執手挽留,但是我勢不可留。人在江湖,為國犧牲的機會小,為權術謀略、為利害夾縫、為代罪替死犧牲的機會多。「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弄隻小老虎做甚麼?天天與虎為伴,有何樂趣?「膽小沒有將軍做」,我看那些膽大的人也沒做成將軍,何況我要的是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是將軍。

  離職當天晚上,中視節目部有兩個聰明人,他們知道臨別贈言往往很有價值,兩人一前一後,找我一談。

  一位是《中視周刊》的主編,這份周刊專為中視的節目做宣傳,銅版紙彩色印刷,它也在和台視的周刊競爭,主編正為怎樣出奇制勝發愁,悄悄問計於我。我說台灣中部南部的農民現在收入很好,農村婦女開始講究穿著化妝,模仿影星歌星,公司現有的婦女節目偏重育嬰烹飪等等「婦德」,已經不能滿足那些觀眾。你可建議公司開一個新節目,專教「婦容」,專家主持,明星來做模特兒,化妝品公司服裝公司提供廣告,你把那些彩色畫面登在雜誌上,事先向中南部發行,她們對著周刊看節目,必定人手一冊。我嘆了一口氣說,電視改變了社會風氣,台灣的農村逐漸喪失原有的淳樸,你這個節目開出來,農村婦女更要追逐浮華。可是形勢逼人,咱們頭頂上的檔國幹部都以為自己沒有那個責任,你也只有顧不得了!這位主編依計而行,果然銷路大增,聲名大噪。

  想到了「女人我最大」這個節目。

  另一位是節目製作人,電視是個大量消耗構想的地方,他問我有沒有構想留給他,由他來完成我的未竟之志。我又嘆了一口氣,我說我的構想都不能賣錢,你的那些構想以後也不能賣錢,中華電視公司馬上就要開播了,電視生態面臨劇變。我告訴他,中視的籌備委員會排斥政戰勢力,王化公遇挫,化公是英雄,英雄一定要貫徹自己的意志。他要再成立一家電視公司,中央為他修改決策,把「以兩家為限」改成「以三家為限」,就憑他這份能耐,華視在他的保護傘下出手搶奪廣告資源,要想後來居上,必然凌厲向前,新聞局必定無法阻擋,中視台視必定緊緊跟隨,那時你們就可以放開手腳,放射才華。節目違規和業務成長成正比,今天你一切的「惡念」,那時都是「善策」,你要馬上儲存一切憤世嫉俗,離經叛道,奸盜淫邪,怪力亂神,以備臨危授命,出奇制勝。他聽了一言不發,猛抽香菸。後來我們沒有再見面,我知道他在大江淘洗中屹立不移。有一天我在餐館中和他偶然相遇,他緊緊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放,彼此都沒有說話。

  後來的學者管國民黨的想法做法叫「黨文化」,管大眾的傾向追逐叫「流行文化」,黨文化已不能左右流行文化,流行文化反而滲入、變造黨文化,商業電視的勃興推動這一演變,商業電視的激烈競爭加速這一演變。

  那時蔣經國先生已是一個慈悲老人,難得他看了三天電視,召見三台總經理,責備他們「禍國殃民」。三台連忙開檢討會,簽訂公約,要怎樣怎樣做。我私下議論,引用了一則新聞:美國某大學的女生發起「不與男生接吻運動」,開會、簽名、發表聲明,樣樣做到,可是不久發現許多女生和男生幽會擁抱,運動的領導人也在內,運動完全失敗。我說三台的公約只能是走一個過場,結局和「不與男生接吻運動」相同。

  結果傳媒商業化改變了人們的想法和生活方式,癱瘓了政府對社會的運作。

  蔣經國那裡管得了許多,他也成了溫水裡的青蛙。只見黨性泯滅,社會分解,傳統顛覆,終於重新洗牌。五十年代,雷震殷海光花了十年功夫沒做到的,六十年代,李敖柏楊花了十年功夫沒完成的,七十年代由商業電視畢其功於一役,三家電視公司「禍在黨國」,功在人民。當然他們並不是預先知道有這樣的結果,這是一個「美麗的錯誤」。(《文學江湖(在台灣三十年來的人性鍛鍊)》頁389)

  民國76年7月15日台灣解嚴。


相關文章:
  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電視解放了印度婦女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
  柏林圍牆是怎麼倒塌的?

繼續閱讀...

佛洛依德對心理學的傷害

0 意見
分享






  正統的心理治療,你和醫生一起探索你的問題(像是影集《黑道家族The Sopranos》裡的主角老大和心理醫師)。問題根源是什麼?可以回溯到你的童年嗎?有點像考古學家開鑿遺址:你試圖挖出潛藏在腦中的想法,藉此解釋行為。發掘過往通常很花時間;假設每週諮商一次到兩次,一名標準的佛洛伊德派心理分析師可能需要花上5年。(在你花了5年和5萬美元後,終於發現,原來一切都是你媽的錯。)(《改變,好容易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頁42)

  但是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上世紀初的幾十年裡,波普(Karl Popper)一直在尋找一個疑問背後的答案:為什麼有些理論使科學知識停滯不前,而另一些卻導致知識的長足進步?例如愛因斯坦(Einstein)的相對論,它之所以能夠導致後面一系列驚人的發現(例如,從遠距離恆星發出的光線在行經太陽附近時會彎曲),正由於這一理論的預測結構與很多有可能發生的事件或現象矛盾,因此其理論是很有可能被證偽。

  波普指出,一些使知識停滯的理論卻並非如此。例如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就是用複雜的概念結構對人類行為進行事後解釋——在事情發生之後才給的解釋,而不做事前預測。波普認為,正是因為它可以解釋一切已發生的事情,所以在科學上毫無用處,因為它不做具體的預測。精神分析學派的追隨者,花費大量時間和心血使該理論能夠解釋所有已知的人類事件,從個人的怪癖到廣泛的社會現象;但是他們在讓該理論成功地成為事後解釋的厚實依據時,卻使其喪失了任何科學價值。與其把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作當代心理學的理論,不如當作文學創作的靈感更為恰當。它在心理學領域的消亡,部分原因就是不能滿足可證偽性這一標準。

  這些不能證偽的理論,有時還給心理學帶來更大的傷害。正如一位知名評論家指出的:「不正確但廣泛傳播的有關心理學的想法,無可避免地會對整個社會帶來災難。由於精神分析學派的聲望一度被人為地抬高,導致社會上許多有疾病及遺傳缺陷的人延誤有效的治療,轉而從個體早期經歷中尋找自己現有痛苦的根源。」例如,對自閉症原因的解釋(部分是遺傳決定的一種病症)曾被精神分析學派帶入死巷。受到此一學派的影響,心理學家貝托漢姆(B. Bettelheim)把一個現在已經不為人所接受的概念——「冰箱媽媽」——給炒熱,成為自閉症的主要原因:「嬰兒自閉症的成因是父母期望他們的子女不存在。」像這樣的想法不但對病患本身有傷害,也讓對自閉症的研究因失焦而遭延誤。

  再以妥瑞氏症(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的治療史為例,這種病的症狀是發病時軀體的某個部位會抽搐和痙攣,並伴有言語症狀,例如發出咕噥聲和狗吠聲、模仿言語(echolalia,無意識地重複他人的語句)、穢語癖(coprolalia,強迫性重複淫穢語句)等。這是一種器官型的中樞神經系統失調症,現在已可以使用藥物氟哌啶醇(haloperidol)治療。然而在它的治療發展史上,妥瑞氏症患者卻飽受種種殘酷的迫害。早期他們被宗教權威視為是妖魔而遭迫害,後來又要被迫接受「驅邪」的儀式。更重要的是,在1921至1955年間,精神分析學派的概念佔據了對該病症之病因及治療研究的主導地位,許多學者用無法被證偽的精神分析理論來解釋該病,而這些似是而非的解釋,模糊了人們對該症本質的認識,從而阻礙對真正病因及治療的研究。例如,一位學者曾經這樣說:

  想到電影片名有「驅魔」字眼的電影,裡面被認為「中邪」的人,該不會是倒楣的妥瑞氏症患者吧?

(妥瑞氏症是)精神分析學派理論對腦疾病研究產生消極影響的一個典型例子。最初認為這種病是腦的退化過程引起的;但本世紀初期,當佛洛伊德的理論成為時尚,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偏離大腦……結果是使該類疾病的病患轉而求救於使用精神分析法的精神科醫師,而不是神經科大夫,從而忽略了對身體器官的檢查和研究。

  夏皮羅(A. Shapiro)等人曾提到當時許多精神分析師對妥瑞氏症的一些現在看來很可笑的想法。其中一位認為他的病患「不願意放棄抽搐,是因為對她而言,這種抽搐已經變成性快感的源泉和潛意識性慾的表達方式」;另一位精神分析師則認為這種抽搐「已經等同於手淫……與生殖器相聯結的性慾利(libido)錯放在身體的其他不為」;第三個把這種抽搐看作是「肛門——受虐轉化期的症狀」;第四個認為妥瑞氏症患者具有「強迫性人格和自戀傾向」,病患的抽搐「代表一種情感的症狀,是對想要表達情感的壓抑性防禦」。事實上,像這樣的例子很多,而且往往以盲目自信的方式說出來。發展心理學家凱根(J. Kagan)告訴我們:「佛洛伊德有個從來沒有見過妥瑞氏症病人的學生,叫佛蘭梓(S. Ferenczi),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曾寫道:妥瑞氏症病人面部的抽搐是壓抑手淫衝動的結果。」

  夏皮羅等人下面的一段總結,恰當地說明了忽視可證偽性這一標準可能對理論帶來多壞的影響:

精神分析學派建構理論的方式實際上面面俱到。抽搐是一種轉化症狀,表現為歇斯底里但又反映的性慾,受意志控制而又是具有不受控制的強迫症,是器官性病變,同時又與心理衝突有關……所有這些心理學的標籤、診斷和治療,很不幸地統統貼到病患及其家人身上。而且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治療者自大又武斷,從而給病患及其家屬造成很大的傷害……由於這些論文後來產生廣泛的影響,因而給人們認識和治療這個疾病造成極大的障礙。

  後來,當研究人員認識到精神分析理論的「解釋」對治療該疾病毫無用處時,進一步認識和治療妥瑞氏症才變得可能。但那些毫無用處的解釋往往相當誘人,因為它們看似在解釋事情——事實上它們卻是解釋了所有事情,不過都是事後諸葛。精神分析理論的解釋,只創造了理解的假象。由於要努力解釋所有事後發生的事,所以理論本身得不到進展。一個理論只有再不預測所有事件的發生,而只是預測特定的事件,即事前告訴我們什麼具體的行為會出現時,進步才會發生。當然,由這類理論推導出的預測有可能證實是錯誤的,但這正是科學研究的長處,而非缺點。(《這才是心理學!-教你如何以科學方法,培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9th Edition)》頁63)

  這樣是說心理治療沒有用嗎?絕對不是!除了精神分析,心理治療還有其他方法,比如認知治療在某些心理疾病的療效就經過科學實證過。


相關文章:
  如何評估心理測驗的好壞?
  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我是懷疑論者,不是鐵齒
  見鬼、陰陽眼,還是邦奈特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
  外星人為什麼比較喜歡綁架男人?

繼續閱讀...

如何評估心理測驗的好壞?

0 意見
分享

  所有心理測驗有著幾種共同特性,我們可透過這些特性來定義測驗。

  心理測驗是種測量的工具,具有三種特性:

1.心理測驗是行為的樣本(a sample of behavior)。

2.此樣本是在標準化情境(standardized condition)下取樣獲得的。

3.設有計分規則或從行為樣本中取得量化(數字化)資訊的規則。

一、行為樣本

  每個心理測驗都要求受測者做某些事。此受測者的行為是用來測量某種特定的屬性(如:內向)或者預測某種特定的結果(如:職業訓練課程的效果)。因此,那些無須受測者做出外顯行為(如:X光照射),或那些伴隨著測量時的個人行為(如:壓力心電圖),不能算是心理測驗。

  在心理測量中使用行為樣本(behavior samples)有數種意涵。第一,心理測驗不是對所有可以用來定義或測量該屬性之行為的窮盡測量。舉例而言,假設我們要發展測驗來測量寫作能力,一種策略就是蒐集並評定該受測者所寫過的任何東西,從學期報告到送洗衣服的清單等。這種方法將會非常精確,但並不實際。心理測驗是透過系統性對行為加以抽樣,試圖逼近這種窮盡的程序。在這種情況下,寫作測驗可能包括一系列的短文、信件、備忘錄等。

  使用行為樣本來測量心理變項的第二個意涵是:測驗的品質會受到該樣本代表性的影響。例如,我們可以在駕駛考試裡,要求考生一直沿著賽車跑道開車。這種考試的確對於開車行為進行了某部分的取樣,但卻遺漏了其他部分,例如停車、按標誌開車、塞車時如何因應等,故這項考試並不是很好的測驗。測驗中所引發的行為也必須反映出測驗情境外的真實行為,例如在失火的房子裡考學術性向測驗,其作答反應顯然無法反映出考生的學術性向。同樣的,要求考生以不尋常或新奇型態作答的測驗,可能不如那些日常生活中常見問題的測驗有效。

  打個比方來說,假如老師要知道學生有沒有讀課本一到十章,讀多少?只考一題第三章中的題目,跟每一章出一題來考學生,當然是後者比較能準確地知道學生讀了多少。這也是準確的心理測驗,題目通常比較多的原因。

二、標準化

  心理測驗是在標準化(standardization)情境下所蒐集到的行為樣本。學業評量測驗(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s, SAT)可以說是標準化的好例子,每年有數以千計的高中學生接受該測驗,監考人員在測驗開始時,向每位考生朗讀詳細的指導語,每一部份的測驗都詳細計時;而且測驗手冊包含詳盡的指導,舉凡適當的座位型態、光線、緊急事件的處理辦法及常見問題的答覆等,測驗手冊都寫得非常詳細,以確保每次SAT考試的實質情境都一樣。

  測驗的施測情境顯然會影響受測者的行為。在安靜且光線充足的房間裡作答智力測驗或人格量表的情形,可能和在棒球場中(決賽又逢延長)的作答情形有所不同。在一般的教室情境中,考生的表現通常會比在炎熱且吵雜的體育館中來得好。因此,測驗情境的標準化是心理測驗的重要特性之一。

  現實中,我們無法讓所有的心理測驗都達到同樣的標準化程度。很多紙筆測驗也許可以達到高度的標準化,不過也有不少無法達到。例如,一年舉辦數次,並在少數幾個特定的地點施測,且由單一的測驗機構負責(如研究所學科入學考試:Graduate Record Examination Subject Tests)的測驗,可能會比再數以百計的人事機構,由各類的心理學家、人事主管或辦事員來施測的職業紙筆測驗,來得更標準化。標準化得最大困難可能來自個別口語施測的測驗,例如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 WAIS-III)是最佳的個別智力測驗之一,由心理學家以口語來施測。受測者面對一位友善且平靜的主試者時,其作答反應可能跟面對具有威脅性或脾氣壞的主試者時有所不同。

  個別施測的測驗很難標準化,因為主試者就是測驗的一部份,同一份測驗由不同的主試者來負責施測,將多少會引發不同的行為,但是透過專門的訓練,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標準化。堅持標準化的施測過程,可以降低外在因素的干擾,例如施測情境的物理因素、主試者的特性,或受測者對於測驗指令的困惑。

三、計分規則

  測驗的目的在於測量或量化地描述受測者的屬性。定義心理測驗的最後一個特性,就是量化受測者在測驗反應行為的計分規則或程序。這些規則必須足夠周延和明確定義,使得不同的評分者對於相同的反應會做出相似(如果不同的話)的計分。對於課堂考試而言,這些計分規則可能非常簡單且定義明確:每答對一題,可以得到某個既定的分數,測驗總分就是將各題分數加總。對於其他種類的測驗而言,計分規則可能就不是那樣簡單和定義清楚。

  大部分能夠大量生產的標準化測驗,是以客觀計分為其特色。所謂客觀(objective)在此指的是兩位評分者採用相同的計分規則,相同的作答反應必定會得到相同的計分。因此,兩位老師評定同一份選擇題考卷,一定會得到相同的總分。另一方面,很多心理測驗是以主觀計分為其特色。主觀(subjective)計分仰賴評分者的主觀判斷,因此無法詳細描述其過程,也就無法自動(電腦)計分,老師對於申論題的閱卷歷程就是典型的例子。值得注意的是,主觀計分並不必然就隱含不精確或不可信,而僅僅是代表著主觀的判斷已經融為測驗計分中的一部份。

  不同測驗在計分規則的準確度和詳細度上有很大的不同。對於選擇題,我們可以在事前就指定哪些選項該得某種分數;而對於非結構化的測驗,例如羅夏克墨漬測驗(Rorchach inkblot test,該測驗要求受測者解釋模稜兩可的抽象圖形),我們只能大致的描述計分規則,不大可能得到精準和客觀的計分規則。同理,課堂上的申論題閱卷也是如此,可以設立一般性的計分準則,但通常很難去描述精確的評分規則。因此,兩位接受類似訓練的心理學家來閱讀相同羅夏克墨漬測驗的作答反應,或兩位老師對於相同的短文,通常不會以相同的方式來計分。不過,大多數的心理測驗都會盡量使得兩位評分者在面對相同作答反應時,給出類似的分數。如果無法達到這種目標(評分者的一致性),就不能成為一個令人滿意的心理測驗。

  評分規則或程序,不管是通則或內隱,對於心理測驗都有莫大的重要性。假如人格測驗的計分規則完全由主試者來自行評斷,此時受測者將其測驗結果交由三位不同的心理學家來評分,很可能得到三份完全不同的分數。此時,測驗分數所反映的大概是什麼樣的人來評分,而不是什麼樣的人來作答,因為測驗分數跟受測者無關,當然也就無法認為該測驗可以測量受測者的某種穩定特質或屬性。(《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6th Edition)》頁5)

  心理測驗的目的在於指派數字(測驗分數)給個體,使得這些人的某種屬性,可以忠實地被該數字的某些屬性給反映出來。使用建構良好的測驗,比其他可用的方法更能幫助人們做出更好的決策。在此,我們接著要問:(1)如何判斷測驗是好的?(2)測驗是否比其他測量工具或決策技術更好?例如,你參加了某種智力測驗,你何以知道這個測驗測得的是跟智力有關的面向呢?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知道這個測驗比別的測驗、面談或其他測量方法更為有效

  如同其他所有的測量工具,心理測驗不是完美無缺的。將數字分派給個人,並不可能總是能夠正確無誤地反映出這些人的屬性。例如張三在某個空間能力測驗的得分比李四高,但事實上他的空間能力可能等於、或甚至低於李四。某些測驗會比其他測驗更能夠有效測量某種特定的屬性,因此,假涉有兩個測驗,一個是由專業發展,且測驗長度為200題的閱讀測驗,另一個是刊登某超市的小報上,且總題數才5題的閱讀測驗,如果張三在這兩個測驗的得分都高於李四,我們會認為,第一個測驗會讓我們比較有信心去宣稱:張三是個較佳的閱讀者。

  心理測驗學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在判定「該測驗是否對某屬性提供了適當測量」。換句話說,去探討「測驗的分數是否能真正反映出被測者的屬性」,以及「測驗是否滿足測量的基本定義」,對於判定該測驗是否有成功地達成任務來說,是相當關鍵的。評估心理測驗是否為測量工具,主要著重在兩項議題上:測驗分數的信度(reliability),以及根據測驗分數對個人所做出之推論的效度(validity)

一、信度

  在評估測驗是否為測量工具時,測驗分數的穩定性是非常重要的。當一個人接受同一測驗的兩個版本,或是在兩個或多個不同的時間點做同一份測驗時,能產生一致分數的測驗才算是可靠的測驗。信度的重要性,可以透過檢視不可靠之測驗的分數來加以說明。假設張三、李四、王五在星期一作了一份字彙測驗,分數分別是49、86、52,星期三再做一次時,分數卻分別變成94、38、38。

  不管從哪一個角度來看,這個測驗並沒有測量到這三人的任何一種屬性。我們可以放心地假設:這三位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可能在週一到週三之間就產生劇烈的變化。週一的測驗結果顯示李四表現最傑出,而王五的表現只比張三好一點。但週三的結果卻顯示張三表現最傑出,而李四則和王五同分。換句話說,測驗分數和被測屬性間並沒有一致的關係。如果測驗中含有非常專門的詞彙(如週一的測驗包含棒球的字彙,週三測驗則包含歷史的字彙),就可能會產生這樣的分數結果。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測驗的分數甚至無法判斷高下,因為李四和王五兩人語文能力可能相差甚大,但卻在週三的測驗中得到相同分數。

  因此,信度是良好測量的第一個條件,要對某個屬性提供適當的測量,測驗起碼必須能使用一致的方式來分派分數。……

  你量身高時,如果身高計早上量是180公分,下午量是160公分,這個身高計就是沒有信度,簡單來說,就是不準、壞掉了。在廟裡抽籤、抽塔羅牌,都沒有信度可言。

二、效度

  測驗是用來對人們進行推論。例如,張三在空間能力測驗上的得分比李四高,我們可以推論張三比李四擁有更高的空間能力。這些推論的有效程度(或是正確性)是心理測驗學的重要焦點。

  利用測驗分數可以作出的推論,可分為兩種:(1)對於被測屬性的推論,(2)影響對被測者所作出之決定的推論。

  下面是一個對被測屬性進行推論的例子:測驗分數可以用來推論某個人比別人聰明、較外向,或有較好的法文能力等。這類推論的效度可稱作測量效度(validity of measurement)。評估測量效度的中心問題是:測驗是否適切地測量到它原本企圖要測量的。因此,有效的智力測驗就是:聰明的人能比不聰明的人一致地得到較高的測驗分數。

  測驗不僅用來測量某種特定屬性,也用來做決定。利用測驗分數來當作申請進入大學的許可決策,代表著第二種推論——推論測驗分數高的人較有可能在大學中成功。因此評估測驗用以決策的效度,是相當重要的。決策效度(validity for decisions)是測驗效度的第二個面向。那些能夠用來幫助對個人做出精確決策的測驗,便說明了這類效度。……

  假如你想知道甲乙丙三人的身高,卻拿出很準的體重計來量,這就是有信度(體重數字準確),沒效度(你無法從體重數字去準確知道身高數字)。你知道甲乙丙的體重大小順序,但無法正確得知高矮順序。星座、紫微斗數、生命密碼、身份證字號之類的算命便是缺乏效度。

  信度理論提供一系列的程序,來判斷測驗是否可以對個人提供一致性的分數。完全不可靠(不一致)的測驗,是不可能測量到任何屬性的。一個可靠的測驗測量著某種屬性,但是信度理論並沒提供任何機制來判斷這個測驗究竟測量到什麼。因此,要完全瞭解測驗到底在測量什麼屬性,就必須檢視測驗的效度。檢視測驗信度和效度,就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測驗是否適切地測量到被測者的某種屬性。(《心理測驗Psychological Test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6th Edition)》頁91)


相關文章:
  免費又準確的心理測驗網站
  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我是懷疑論者,不是鐵齒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合格的民調應該要公布哪些資料?
  為什麼網路民調跟部落格blog上的意見調查不能輕信?
  數字可以怎樣「詐」我們
  多15%總分?還是少15%總分?——當基測指考可以吹冷氣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打勾勾 (The Heartbroken Princess)

0 意見
分享








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網站

器官捐贈問與答(Q&A)




相關文章:
  惟愛為大
  幸福基準線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如何提高器官捐贈率?看看美國伊利諾州怎麼做
  發生緊急事故時,怎樣求救可以讓你或你的親友最快獲得幫助?

繼續閱讀...

電視解放了印度婦女

0 意見
分享




  若你能選擇出生於世界任何地方,印度大概不會是最明智的選擇。

  儘管自我吹捧為全球經濟中發展快速的要角,但整體而言,這個國家仍然非常貧窮。

  印度人民平均壽命和識字率仍低,汙染與貪腐情形嚴重,在超過3分之2人口居住的農村地區,獲得電力供給的住家還不及一半,平均每4戶住家只有1戶住家有廁所。

  當個印度女人尤其不幸,因為許多印度父母有強烈的重男輕女觀念。

  已有2個兒子的印度家庭中,只有10%想再生個小孩;反觀已有2個女兒的印度家庭中,有將近40%想再接再厲試試看。

  在印度,生個男孩猶如創造了一個個人退休基金,他會長大成為賺錢的男人,奉養父母的晚年,時候到了,替父母點燃火葬的柴堆。

  反觀生了個女兒,意味著把退休基金換貼嫁妝基金的標籤,長久以來,嫁妝習俗雖為人詬病,但新娘子的父母給新郎倌或其家人現金、汽車、房地產,仍是普遍之事。

  還有呢,婚禮的費用通常也是由女方家庭支付。

  非常值得一看的印度電影「三個傻瓜」(3 Idiots),主角之一Raju的姊姊,就是因為付不起嫁妝而嫁不出去。「三個傻瓜」在印度的上映時間是2009年,這部電影討論教育議題,但讓看的人又笑又哭,留下思考的餘韻(另一部也非常值得一看的電影是「馴龍高手How to Train Your Dragon」)。換另一個角度來看,至少到2009年,在印度,女子結婚要準備嫁妝,還是被視為理所當然的事。

  為全球各地貧窮唇顎裂兒童施行修補手術的美國慈善組織微笑列車(Smile Train),最近在印度清奈(Chennai)待了一段時間,當地一名男子被問到他有幾個小孩時,他回答:「一個」,該組織後來得知該名男子的確有個兒子,但他還有5個女兒,他顯然認為這些女兒不值得一提。

  微笑列車組織還得知,清奈的產婆有時收費2.5美元,受託悶死剛出生的唇顎裂女嬰,因此,該組織決定利用誘因做善事,開始提供獎金以鼓勵產婆把唇顎裂女嬰帶到醫院施行修補手術,每帶來一名女嬰,可以獲得最高達10美元的獎金。

  在印度,女性地位嚴重低落,以至於印度女性人口比男性少約3500萬人。

  經濟學家阿瑪提亞‧沈恩(Amartya Sen)口中所謂的「失蹤女性」,大多數被推測為已經死亡,可能是被間接手段致死(例如女孩的父母不提供營養食物或醫療,可能是為了保留這些照料給女孩的兄弟),或是被直接殺害(女嬰出生後被父母或產婆弄死),或是墮胎(這種情形愈來愈多)。

  即使在偶爾才見電力供應、難以找到乾淨供水的印度最小村莊,孕婦也能付錢請技術員以超音波掃描胎兒的性別,若懷的是女嬰,就施行墮胎。

  近年,由於這類性別選擇性墮胎的情形愈來愈普遍,印度的男性與女性人口比例失衡狀況愈來愈嚴重,這種現象也發生在其他重男輕女的國家,例如中國。

  按照傳統經濟學的理性思維,供給(印度女性)遠少需求(印度男性),會導致奇貨可居現象,但是,並沒有。浮現我心中的一個疑問是,推測印度人口趨勢時,有把女性人口少3500萬這事實考慮進去嗎?至少到現在,兩個印度男性在一起還是沒法生小孩的。

  幸運得以長大成人的印度女嬰,在人生的幾乎每個階段都面臨不平等待遇,她賺的錢比男性少,受到的健康照料較差,接受的教育較少,或許還受到日常的殘暴待遇。

  在一項全國性健康問卷調查中,51%的印度男性表示在某些境況下打老婆是合理的事;更令人吃驚的是,54%的女性贊同這種看法,例如老婆把晚餐燒焦了,或是未經丈夫允許而離開住家。每年有超過10萬名年輕印度女性被燒死,這其中有許多是索奩焚妻(bride burning),或是其他的家暴情況。

  是10萬名,不是10個。

  印度女性的非意願懷孕及感染性病風險也很高,包括愛滋病高感染率,原因之一是印度男性在性交時使用保險套不當的情形超過15%,為何失敗率如此高呢?

  根據印度醫學研究委員會的調查,約60%的印度男性陰莖太小,不適用依照世界衛生組織規格生產的保險套。

  這項研究調查歷時2年,有超過1000名印度男性接受科學人員度量他們的陰莖大小及拍照,一名研究人員指出:「保險套規格不適用印度男性。」

  這可以做為解釋印度人口為什麼這麼多的其中一個原因嗎?:P

  存在這麼多的問題,該如何改善印度女性(尤其是絕大多數居住在鄉村地區的女性)的生活呢?

  印度政府做了一些嘗試,例如立法禁止索討嫁妝和視性別選擇墮胎,但民間普遍漠視這些法律。

  還有一些幫助婦女的金錢干預措施,包括「我的女兒,我的新娘」(Apni Beti, Apna Dhan)計畫,付錢給鄉村婦女,以鼓勵她們不要墮掉女胎;龐大的微型信貸產業,對女性提供小型事業貸款;以及許多國際性援助機構推出的種種慈善方案。印度政府也誓言要促使更易於取得尺寸較小的保險套。

  不幸地,這些方案大都複雜、所費不貲,充其量只獲致表面上的成功。

  不過,另一種干預似乎見到了成效。跟超音波機器一樣,這項干預得仰賴技術,但跟婦女本身沒多大關係,跟生小孩這碼事的關聯性更低。它也不需要靠印度政府或多國籍慈善組織的管理,事實上,它根本不是針對幫助任何人而設計的,至少不是我們一般認為的「幫助」方式。它只是一項已經有相當歷史的企業產物,叫作「電視」。

  官方電視台已經存在數十年,但是,低品質和枯燥乏味的節目令人覺得不值一看。

  不過,情況在近年間有了改變,拜器材與播送價格的明顯下滑所賜,印度有廣大地區已經安裝了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

  自2001年至2006年間,有一億五千萬印度人首度可以收看有線電視,他們的村莊突然間可以收看到發送自印度大城市及海外的最新遊戲節目、肥皂劇、新聞、警政措施。電視使得許多印度鄉村居民首度看到外面的世界。

  不過,並不是每個印度村莊都能收看到有線電視,那些取得有線電視服務的村莊也只能在不同時段收看,這種情形產生了經濟學家喜歡研究的資料,這可是極棒的自然實驗。

  村莊能否收看到及何時可收看到有線電視,使得村莊居民及他們的生活產生了變化,愛蜜莉‧奧斯特(Emily Oster)和羅伯‧詹森(Robert Jensen)這兩位年輕的美國經濟學家藉由度量這些變化與差異,洞察電視對於印度女性產生的影響。

  他們檢視印度政府對2700戶家計單位(大多數位於農村)進行調查所獲得的資料,這項調查詢問15歲以上女性的生活型態、偏好和家庭關係。

  調查結果顯示,最近可收看到有線電視的女性明顯不願意容忍打老婆的情形,較不會承認有重男輕女傾向,並且較可能發揮個人自主權。電視似乎以政府干預無法做到的方式賦予女性權力。

  是什麼導致這些變化呢?是印度女性從電視上看到遍布世界各地的影像後,變得更自主了嗎?─在那些影像中,女性隨心所欲地裝扮自己、處理自己的錢、不被當成所有物或生孩子的機器。抑或這些節目只是使得印度農村婦女覺得,羞於對政府訪查員承認她們受到太糟糕的待遇?

  對於這些親身調查所獲得的資料,我們可以合理抱持懷疑,人們口中述說他們如何表現其舉止行為,跟他們的實際行為之間往往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套用經濟學的術語,這兩種行為是「宣稱偏好」(declared preferences)和「展現偏好」(revealed preferences)。再者,當撒謊不會付出代價時(例如在這樣的政府調查中撒謊),可以預期會出現不少撒謊的情形。撒謊甚至可能是潛意識行為,受訪者說的是她認為訪查員想聽的話。

  電話民調、問卷調查,甚至是選舉出口民調,都可能出現這種誤差。

  不過,當你能夠度量「展現偏好」或實際行為時,你就能獲得可信度頗高的洞察,歐斯特和詹森就是因此而發現了確實變化的可信證據。

  可收看有線電視的印度農村家庭,其生育率開始低於無法收看到有線電視的農村家庭(在印度這樣的國家,較低的生育率通常意味女性有較高的自主權,且健康風險性較低)。

  可收看有線電視的家庭也比較願意讓他們的女兒繼續接受教育,這意味這些家庭的女孩較受到重視,或至少被認為應該獲得跟男孩平等的待遇。(值得一提的是,男孩的入學率並未改變。)

  這些確實數字使得那項印度官方調查中受訪者的自述資料可信度提高,有線電視似乎真的對印度農村婦女賦權,甚至已經到了促使她們不再容忍家暴的地步。

  或者,也可能是她們的丈夫太忙於收看板球賽事,沒時間找碴施暴啦。(《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 Global Cooling, Patriotic Prostitutes, and Why Suicide Bombers Should Buy Life Insurance》頁39)

  「約60%的印度男性陰莖太小」的那一段文字,讓我想起《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Science Masters)》這本書。

  有什麼人類訊號是從費雪(Ronald Fisher)「失控選擇」(runaway selection)過程中創造出來的?或展示了札哈維(Amotz Zahavi)的「吃虧原理」(handicap principle)?首先,我們似乎沒有誇張的發訊構造,可以比擬鷽鳥40公分長的尾巴。

  不過,仔細一想,我懷疑我們的確有這麼一件物事:男人的陽具。你也許會提出異議,指出陽具是一個設計精美的「生殖器」,但是並無發訊功能。不過,那對我的臆測並不是什麼嚴重的反調,我們已經討論過,女性乳房同時是發訊器官與生殖器官。

  與我們的猿類親戚比較一下,我們得到一個印象:人類陽具的尺寸同樣超出了功能需求,而那「超出」的部分也許就是訊號。大猩猩勃起的陽具大約只有4.5公分,紅毛猩猩3.8公分,人類12.5公分;即使人類體型比那兩種大猿小多了。

  人類陽具多出的七八公分是功能上不必要的奢侈品嗎?相反的解釋是這樣的:一根大陽具也許可以玩許多其他哺乳類不可能玩的性交遊戲。

  但是紅毛猩猩3.8公分的陽具已足以玩許多姿勢,可以和我們比美的,但是牠們的功力比我們高多了,因為牠們是懸吊在樹上辦事。

  那麼大陽具是不是比較能夠持久呢?說不定這就是它的用途。紅毛猩猩在這一點上,還是贏過了我們。牠們平均交媾時間是15分鐘,而一般美國男人4分鐘。

  人類的大陽具是某種訊號嗎?男人有機會設計他們的陽具時(而不是滿足於演化的成就),觀察會發生什麼,也許可以給我們一點線索。

  新幾內亞高地的男人就那麼做了。他們用一個有裝飾的套子套在陽具上,叫做陽具鞘(phallocarp)。這個套子可以長達60公分,直徑10公分,經常是鮮紅色或黃色,尖端飾以羽毛、樹葉、或叉狀飾物。

  1996年我第一次遇見一個帶著陽具鞘的土著,那是在星山(Star Mountains)上的克騰班族(Ketengban)。我早就聽說過那玩意,好奇得很,想知道怎樣戴上那玩意,土著又會怎樣解釋它的妙用。結果我發現那裡的男人經常帶著陽具鞘,至少每次我遇見他們,他們都帶著。每個男人都有好幾個,尺寸都不一,裝飾與勃起的角度也不同。每一天他們根據心情挑選一個來戴,我們每天早上挑一件襯衫穿,也不過如此。

  我問他們為何戴陽具鞘,他們回答:要是不戴的話,就會覺得像光裸著身子,而且不端莊。我覺得十分驚訝,當然那是我的西方觀點作祟,因為他們要不是陽具鞘,根本就是赤裸的,即使戴上了陽具鞘,陰囊仍然裸露。

  實際上,陽具鞘是一根光鮮的勃起假陽具,展現的是男人對自己陽具的期望值。我們演化出來的陽具尺寸,不幸的讓女性陰道長度給限制死了。陽具鞘讓我們知道,要不是那現實的約束,我們的陽具會長成什麼德行。那是一個訊號,比鷽鳥的尾巴還要誇張。男人真正的陽具,比起陽具鞘「客氣」多了,可是以我們猿類祖先的標準來看,大得太不客氣了,雖然黑猩猩的陽具也在演化過程中增大了,與人類的陽具有得比。陽具演化明顯的演示了失控選擇的運作,正如費雪所預測的。祖先猿的陽具,大概不過是大猩猩或紅毛猩猩的那麼大,從那麼一根寒微的陽具出發,人類的陽具經歷了失控的過程而增長,直到逼近女性陰道長度的上限為止。大陽具帶給主人的好處是:它是一個愈來愈明顯的男性精力訊號。

  人類的陽具也許也能演示札哈維的吃虧原理,就是說,大陽具是個昂貴的構造,又對主人不利。我同意,人類的大陽具不能與孔雀的尾巴相提並論,相形之下,人類的陽具小得多了,也許還便宜。

  不過,人的陽具的確很大,要是把同樣份量的組織拿去做大腦皮質,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更大利益。

  因此,大陽具應該視為喪失機會的成本:因為個人的生物合成能量是有限的,花費能量製作一個構造,另一個構造就沒有能量製作了。

  實際上,男人正在吹噓:我太聰明、優秀了,根本不需要再多放幾十公克原生質到我的大腦裡,我可以拿那些原生質造個沒用的陰莖。這樣吃虧,我受得了。

  屌大無腦?:P

  剩下還需要辦論的問題,就是陽具的雄性精力訊號,究竟是針對誰而發?大多數男人會假定針對的是女人。

  不過,女人往往報導:她們是因為男人其他的特徵而動情的,而男人陽具那副德性並不吸引人。

  正相反,對陽具(和陽具尺寸)著迷的,是男人。在男性更衣室的淋浴間,男人習慣性的互相打量。

  即使有些女人也對大陽具驚艷不已,或覺得交媾時大陽具對陰核、陰道的刺激令人滿足,我們也不需要把討論帶到非此即彼的境地中,不必假定訊號只針對某一性放送。動物學家發現:一般而言,性飾有雙重功能,一是吸引異性當配偶,二是與同性競爭支配系統中的地位。……

  人類陽具在過去七百萬年(或九百萬年),從我們推測的祖先尺寸,增大了四倍。……

  幾乎任何人都答得出來,陽具的功能是尿尿、射精、交媾時使女性達到高潮。但是比較研究讓我們明白:其他動物以小得多的陽具就完成了那些功能。(《性趣何來?Why Is Sex Fun?: The Evolution Of Human Sexuality (Science Masters)》頁166)

  如果印度女性自古以來就被這樣對待,印度男性陰莖太小,會不會是因為競爭不激烈,而沒有演化變大的必要?


相關文章:
  再談家暴(DV,Domestic Violence)
  危險家暴的30項徵兆
  女人有多命苦?
  黃金(存摺)走勢與中國印度節日的關係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
  柏林圍牆是怎麼倒塌的?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26日 星期六

影響情緒與投資行為的六個自然環境因素

0 意見
分享

  我們的情緒,有時會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意想不到的原因影響。

  看到新聞「妻下班不理夫 竟為甲苯中毒」時,想起了之前寫的網誌「戴不戴口罩有關係——意想不到的原因」。

  這幾天的另一則新聞「最猛太陽風暴將來襲 恐斷電數個月」則讓我想起了《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平平都在做股票,為什麼有人賺錢,有人賠錢Inside the Investor's Brain: The Power of Mind Over Money》的書中內容。

  我們具有共同的生理結構,都會受到同樣的環境因素所影響。左右共同思考的環境因素可能很明顯(例如新聞稿),也可能難以察覺。自然週期(例如白晝長短變化)與氣象(例如雲量與地磁風暴geomagnetic storms)也會影響集體的心情與行為,這些集體的情緒與想法轉變都會影響市場價格的變動。

  日曆與氣象對市場價格的影響很大,更讓人驚訝的是,它們是在我們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自然環境對投資行為的短期影響來自六個地方:日照與雲量、對睡眠型態的干擾、極端溫度、月亮圓缺週期、電磁暴、風力強度。日照時間隨著季節改變逐漸拉長與縮短,會對投資人的行為產生長期的生理影響。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赫舒拉發教授(Hirshleifer)發現,早上的陽光和股市報酬有關聯。他檢視1982年到1996年之間全球26種股價指數,並觀察各國最大證交所所處的都市裡陽光和雲量的相對比例。「在紐約市,晴天的名目市場報酬是每年24.8%,陰天的年報酬率是8.7%。」他以證據顯示陽光可以改變投資人的心情。投資人心情好時,比較不會趨避風險,比較可能買進。

赫舒拉發(D. Hirshleifer)、尋威(T. Shumway)。2003。〈好日子陽光明媚:股票報酬與天氣〉(Good Day Sunshine: Stock Returns and the Weather)。《財務期刊》,58(3)(6月):1009-1032。

  坎斯壯(Kamstra)、克萊默(Kramer)及勒維(Levi)發現,股市報酬和季節有很大的關係。他們檢視北半球秋分(9月21日)與春分(3月21日)之間六個月的股市表現,以及南半球另外六個月的股市表現。他們發現,整體而言,夏季的股市表現欠佳,冬季的股市表現較佳。他們以一個等量投資澳洲雪梨(最南端的主要股市,北半球冬天時有最多的日照)及瑞典斯德哥爾摩(最北端的主要股市,夏季時有最多的日照)的投資組合為例。從1982年到2001年,這個等量投資兩地的投資組合年報酬率是13.1%。如果整個投資是跟著兩半球的黑暗期走,也就是說,9月到3月投資斯德哥爾摩、3月到9月投資雪梨,年報酬率是21.1%(如果策略剛好相反,報酬率是5.2%)。研究人員因此推論,和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有關的情緒轉變,會改變集體的風險偏好與後續的投資行為。

坎斯壯(M. Kamstra)、克萊默(L. Kramer)、勒維(M. Levi)。2003。〈冬季憂鬱:傷感的股市循環〉(Winter Blues: A SAD Stock Market Cycle)。《美國經濟評論》,93(1)(3月):324-343。

  葛茨曼(Goetzmann)與朱寧(Zhu)分析1991年到1996年間79995為投資人的交易帳戶。他們發現散戶在晴天與陰天的交易型態並沒有差異,但造市者(market maker)的行為則深受雲量多寡的影響:陰天的買賣價差較大,表示造市者趨避風險。其他研究人員也發現,芝加哥早上的雲量與風速和下午的買賣價差有關聯。證交所所在地的天氣會影響造市者的行為,但是其他城市的投資者在證交所下單時可能不受影響。

林帕法永(P. Limpaphayom)、洛克(P. Locke)、薩拉裘蒂(P. Sarajoti)。2005。〈隨風而去:芝加哥天氣與期貨交易〉(Gone with the Wind: Chicago's Weather and Futures Trading)。2005年FMA年度大會研討論文。

  日光好像真的會影響投資人的心情與交易行為。此外,研究人員還發現一些更特別的關聯。他們發現,發生強大的地磁風暴(太陽耀斑)後,後續六天的全球股市都表現不佳。有趣的是,心理文獻也顯示,地磁風暴和後續兩週出現的大眾憂鬱現象有關聯。憂鬱顯現出來的部分特質就是趨避風險。

克里維爾優瓦(A. Krivelyova)、羅柏提(C. Robotti)。2003。〈地磁風暴與股市〉(Playing the Field: Geomagnetic Storms and the Stock Market)。研討論文。亞特蘭大聯邦準備銀行。

  除了日照與地磁風暴外,研究人員發現,睡眠品質不好也會導致市場報酬不佳。日光節約時間可以作為睡眠干擾(不同步睡眠)的替代指標,坎斯壯、克萊默、勒維發現,改變日光節約時間的週末,週五收市到週一開市(比平常大二到五倍)的股市報酬低於一般常態。他們推論,股市表現不佳是因為睡眠干擾而導致判斷欠佳。把這個推論加以擴大,週末的睡眠干擾也可以用來解釋週一價格平均漲幅較少的「週一效應」(Monday effect)。

  其他環境因素也會影響投資人。高(Cao)與魏(Wei)發現,一國主要證交所當地的異常氣溫會影響股價。他們引用心理研究解釋,在異常低溫下,身體活動會增加;在異常高溫下,冷淡與進攻現象會增加。

  袁(Yuan)、鄭(Zheng)、朱(Zhu)發現,全球股價都有月亮效應。他們指出,48國股市在月圓期間的報酬比新月期間少,新月期間的年報酬率較高,約6.6%。事實上,滿月的月光可能導致夜間時常醒來,干擾睡眠,造成隔天趨避風險。

袁(K. Z. Yuan)、鄭(L. Zheng)、朱(Q. Zhu)。2001。〈投資人會受月亮盈缺的影響嗎?月相與股市報酬〉(Are Investors Moonstruck? - Lunar Phases and Stock Returns)。9月5日。

  以上的市場異常證明,自然界會影響集體的投資行為與市場價格。季節與氣象因素可能會透過集體情緒(與風險偏好)的改變而導致股價異常。這表示投資人的心情是市場某些可預期波動的基礎。重要的是,這類市場型態是可預期、也是重要的,是源自於集體行為的不經意改變。(《投資人的大腦革命:平平都在做股票,為什麼有人賺錢,有人賠錢Inside the Investor's Brain: The Power of Mind Over Money》頁47)


相關文章:
  基金定時定額扣款日挑哪一天比較好?
  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
  效率市場假說(EMH)的矛盾
  4個失效的股市投資判斷
  元月效應與九月效應(January Effect and September Effect)
  緊褲症候群(Tight Pants Syndrome)
  戴不戴口罩有關係——意想不到的原因
  噪音對小孩的智力有損害
  壓力對你的傷害有多大?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正體字、繁體字、簡體字——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0 意見
分享




  在看這一篇網誌前,請先看過「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看到有關正體字、繁體字、簡體字的討論變成爭論(補充一下,根據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討論的意思是「探討研究、尋求結論。」,爭論的意思是「爭相辯論,不肯退讓。」。之前有人以為我建議看網誌的人不要討論政治、宗教議題,這誤會可大了。)。之前我還會仔細去看所持的理由是什麼,現在我認為,不管理性上的理由是什麼,個人情感上的喜好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我的理由就在下面的句子裡:「1、2、3,壹、貳、叁,我們一塊吃一塊雞排。」。123是外國文字,壹貳叁筆畫比一二三多,兩個「一塊」的意思不同、寫法相同,但是根據上下文,我們可以很快知道這兩個一塊各自所代表的意思。


相關文章:
  象與騎象人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人有多會記仇,第一印象就有多重要
  相由心生:想什麼,像什麼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繼續閱讀...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

0 意見
分享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不管你是經理、律師、醫護人員、決策者、服務生、業務員、老師或其他完全不同的職業,即使是自認說服力薄弱的人(例如:連哄騙小孩玩玩具都無法成功)也可以透過對說服心理的掌握,以及使用科學實證有效的說服策略,成為說服的重量級人物。

  如果整個世界是一個舞台,那麼,你只要把台詞作一點點的改變,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力。……

  過去幾年來,關於「房客是否從房間帶走毛巾」的問題,已經被「是否要在住房期間重複使用毛巾」所取代。越來越多的飯店加入環保計畫,因此也有越來越多的旅客被要求重新使用毛巾,以協助保育資源、節省能源,減少清潔劑造成的污染。而多數飯店的做法都是把這一要求寫在卡片上,放在房間浴室裡。

  想一下,如果是你,你會在卡片上寫什麼?或者,如果你是房客,你認為怎樣的標語會說服你?

  這些卡片提供了相當值得注意的角度,讓我們一窺說服的神秘科學。

  但是,在這張卡片上可用的角度跟情緒訴求都很少,究竟要放上哪些字眼,才能增加對房客的說服力?在提供答案之前,讓我們先探討一下,目前設計卡片訊息的人都是如何鼓勵客人重複使用毛巾的。有調查蒐集了全球各類飯店進行這類要求時所寫的十幾種訊息,發現這些卡片一面倒的將焦點放在「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之上,藉此鼓勵房客重複使用毛巾。卡片上會說明,重複使用毛巾可以保護自然資源,使我們的環境免於被進一步的消耗及斷絕,而文字旁邊通常還會加上一些引人注意的環境相關圖片,比方說彩虹、雨滴、雨林等,甚至還有馴鹿。

  這樣的說服策略看起來似乎是有效的。某一大型飯店業者曾表示,大部分的顧客被告知如是的訊息時,在住房期間的確會重複使用毛巾至少一次。看來,由這些卡片產生的參與度是非常驚人的。不過,社會心理學家總是想要設法應用自己的科學知識,看看能不能讓政策或做法更有效。就像路邊的招牌上,標示著「請在此刊登你的廣告」的看板一樣,這些小小的「重複使用毛巾」卡片就像是在對著我們說:「在此刊登新點子」。因此,我們真的這麼做了。而且也從結果中發現,只要把要求的內容稍做改變,重複使用毛巾的效果最多還會提高33%。

  當然,如何精準地強化這類環保計畫的有效性,只是單一個案。如果把角度擴大,我們可以說,所有的說服力都可以透過科學的驗證而得到強化。如同本書所介紹的,只要將訊息做一些微小且容易的改變,就可以讓訊息變得更有說服力。我們會在本書中介紹幾十個研究,有些是我們親身進行的研究,有些則是引用其他科學家的研究。這些研究在各式各樣的情境中,證明了上述論點。書中除了介紹研究內容以外,也會說明背後的原則,讓讀者更清楚瞭解,我們可以如何影響他人,促使他們改變態度或行為,達成對雙方都有利的正面結果。除了說明各種有效且道德的說服策略外,我們也會說明需要注意的事項,協助讀者抗拒決策過程中微妙又明顯的影響力

  有一種全球販售的合法飲料,在台灣也非常容易買到,你喝了以後更容易被說服,如果你給其他人喝,自己就會變得更有說服力。不是酒。(《就是要說服你》頁227)

  重要的是,我們不仰賴大眾心理學或是老生常談的「個人經驗」,而是探討成功的社會影響策略背後的心理學,並以嚴謹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些論點,在書中會探討許多令人困惑的神秘現象,並透過社會心理學來解釋。比方說,教宗辭世的新聞為什麼會引發大批人潮湧向幾千哩遠的店,購買一些跟教宗、梵蒂岡或天主教會無關的物品?辦公用品又是如何提升你說服他人的行動效能?還有,星際大戰裡的天行者路克,給了我們什麼領導啟示?溝通者有哪些常見錯誤,會引發訊息發生「反說服」?如何將你的劣勢轉變成為具有說服力的優勢?為什麼認為自己,或被他人認定是專家事件危險的事等。

  在過去五十多年來,說服已經被科學化地進行研究,只不過,說服的研究是一種祕密科學,很少出現在學術期刊上。由於在這一主題上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我們最好能思索一下,為什麼這一門研究常會被忽略。人們在面對如何影響他人的抉擇時,通常會以經濟、政治科學或公共政策等領域的思維來作為決策基礎,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不過,令人費解的是:決策者經常不會考慮心理學領域的立論及專業。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關於經濟、政治科學及公共政策等領域,人們認為自己需要透過學習才能達到最低程度的能力。但是,人們相信透過與他人的互動及自己對生活的瞭解,就足以對心理學有直覺式的體認。因此,在做決策時也就比較不會學習或參考心理學的研究。這種過度自信使得人們錯失了影響他人的機會,更糟的是,如果誤用了心理學,反而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

  除了過渡依賴個人經驗之外,大家也可能過渡仰賴自我反思。比方說,為什麼設計「重複使用毛巾」口號的人員,會完全將焦點放在環保上面?他們可能都是自問以下的問題:「如果是我的話,要用什麼方式才能鼓勵我重複使用毛巾?」在檢視自己的動機後發現,最能貼近個人價值及認同的「環保」口號會最有效果。但是,用這種自問自答的方式卻無法發現,只要稍微更改幾個字,就可以讓毛巾的重複使用率大幅提高。

  將卡片標語改成「絕大部分的旅客,在住房期間至少會重複使用毛巾一次」,重複使用率會多26%。(《就是要說服你》頁20)

  標語改成跟顧客說明過去同樣使用這一房間的房客,大多都會重複使用毛巾,重複使用率則會比環保訴求高出33%。(《就是要說服你》頁24)

  換個例子來看,對於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的品牌行銷來說,「一生一定要看過一次的表演」比「地球上最優秀的馬戲團」更具效益。

  說服是一門科學,雖然它常被視為一種藝術,但這個論點是錯誤的。舉例來說,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可以接受指導,來強化天生的能力;但真正頂尖藝術家所仰賴的才華跟創意,是無法由透過另一人的指導學習而來。還好,說服並不是這種情況。即使是自認說服力薄弱的人(例如:連哄騙小孩玩玩具都無法成功)也可以透過對說服心理的掌握,以及使用科學實證有效的說服策略,成為說服的重量級人物。

  不管你是經理、律師、醫護人員、決策者、服務生、業務員、老師或其他完全不同的職業,本書的技巧可以協助你成為說服大師。……此外,本書也會說明書中策略在各種不同情境下的使用,應用的焦點不只在職場,也包括你個人的互動,例如:扮演父母、鄰居朋友時會遇到的種種情境。這些建議會非常實用且行動導向,不但符合道德,同時也易於遵循,你只需要多花一點點的努力或成本,就可以得到相當大的回報。(《就是要說服你: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頁12)


相關文章:
  我愛你只是因為我愛你
  談判(人際溝通)的12項技巧
  禮輕情意重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發生緊急事故時,怎樣求救可以讓你或你的親友最快獲得幫助?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好的公司名帶你上天堂,不好的公司名帶你住套房?
  日劇詐欺遊戲Liar Game第6集——如何在劣勢中說服成功
  如何在劣勢中說服他人——松下幸之助版本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23日 星期三

怎樣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少吃些?

1 意見
分享

  答案就是:減少你的飲食危險區。

  所謂的飲食危險區,就是我們以前曾經不小心落入的那些陷阱,但是一般來說,大部分的人都只會調入一種或兩種陷阱之內。在下列的描述中,你看到自己的情況了嗎?

  所謂的陷阱就是不知不覺多吃的狀況(也是讓吃到飽餐廳成本提高的狀況)。有哪些陷阱?《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書中有詳細的說明,並且寫出科學家在現實生活中做了什麼有趣的實驗。網誌「不要一個人吃飯——如果你想變胖的話」可以看到幾個例子。

  看看底下哪一類型的人跟你最像。

一、正餐塞得飽飽者

  這一類的人主要是在正餐時間才吃東西,但在正餐期間,他們會吃很多很多,把盤子上的食物通通一掃而光。他們通常都吃得很快,因此在吃完飯之後,他們會覺得肚子脹得很不舒服。正餐塞飽飽者認為他們自己具有「健全的食慾」。他們在家吃飯時,常常會再裝第二碗來吃。

二、嗜吃零食者

  這一類的人會去尋找各種可以吃的食物,一般而言,這種行為在一天之內會出現三次。儘管他們喜歡糖果、蛋糕、巧克力、洋芋片之類的零食,但對他們來說,方便性比味道要來得重要許多。他們鮮少拒絕糖果。對這些人而言,吃零食是一種讓他們打起精神來的習慣,它可以成為他們離開座位並起身四處走動的藉口,或讓他們在看電視或看書、看報紙時,手可以有點事情做。他們或許是因為肚子餓了,才想吃零食,但這種行為通常都是出於習慣,不是因為飢餓。

三、派對狂歡者

  不只是派對,還包括自助餐、宴會、野餐聚會,以及辦公室的下午茶時間,這些都是具高度娛樂性質的場合,而食物就成了陪襯談生意或營造樂趣的行為,在這些場合中,很容易就會忘記自己吃了或喝了多少東西。派對狂歡者往往都是餐餐大魚大肉的專家,或是單身、在外面流連忘返的年輕人。

四、餐廳放縱者

  雖然我們有很多人都不是在家裡吃午餐,但是餐廳放縱者連晚餐也是一星期中至少有三天在外面吃的。跟派對狂歡者一樣,餐廳放縱者吃喝玩樂的費用,通常也是由公司的交際費來支出。他們可能也是富足的美食家或三十幾歲的頂客族。

五、辦公桌用餐者(或儀表板用餐者)

  這兩種都是吃飯速度很快的人,尤其是當他們的辦公桌上或車子裡有多項任務同時進行時。辦公桌用餐者在他們的辦公桌上吃飯,一部份原因是為了節省時間,但更多情況是為了省下吃頓真正午餐的麻煩。不是因為他們真的忙到沒時間,而是他們缺乏外出吃午餐的動機。如果有他們喜歡的人走過來邀請他們一起去吃午餐,他們可能就會去。但有更多時候,他們會在販賣機買零食,或是到收發室隨便抓一個甜甜圈來打發午餐。(《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頁268)

  底下是給不同類型的人的建議。這些建議都有經過科學實驗證明,詳情請看《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這本書。

一、給正餐塞得飽飽者:設計一個不一樣的晚餐。……

  吃正餐時會塞得飽飽的人,必須設計一個不一樣的晚餐。「吃正餐食會吃很飽」是男人的通病,而且在吃晚餐的時候,情況更是嚴重。在下列的改變中選三種你可以輕鬆做到的。等到實行的第一個月之後,你甚至不會注意到生活有什麼不同,除了你的體重以外。

  ●在廚房時,先把高熱量的食物裝到餐盤上,並且把剩餘的菜留在廚房裡。不要做一些所謂「肥胖家庭」的菜餚,除非它是蔬菜和沙拉。

  ●使用精緻的餐具,以保持晚餐的格調,但要使用小一點的餐盤以及高瘦一點的玻璃杯。

  換個角度來看,如果你要避免被人灌醉,或者你是無限暢飲的餐飲業老闆,記得選高瘦一點的玻璃杯。

  ●控制用餐速度。吃慢一點,好讓食慾能趕得上吃下去的食物。播放一些輕音樂會有幫助。

  ●避免在餐桌上擺放太多種食物。食物越多樣化,人們就會吃得越多。

  ●養成在餐盤上留下一些食物的習慣。

  ●以水果做為甜點,取代更多放縱的選擇。

  ●採用半盤原則。在盤子的一半盛滿蔬菜,另一半則是蛋白質和澱粉類食物。

二、嗜吃零食者:避免零食陷阱。……

  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記住,我們想吃零食,多半不是因為肚子餓,而是因為它是腳本的一部份(「我要打開電視,然後找一些東西來吃」)。如果我們不在客廳、也不在放電腦的房間放零食,我們就能夠更輕易地中斷這些腳本。……

  下列方法中,任何一種組合都可以讓你的飲食習慣維持在每天減少一百到兩百大卡熱量的不知不覺的範圍之內。

  ●記住「最裡面」。看待所有對你沒有好處的食物,都要記住「最裡面」這個原則。把它們放在櫥櫃最裡面、擺在冰箱最裡面或冷凍庫最裡面。用鋁箔紙把這些充滿誘惑的食物包起來。

  ●不要為了將來可能會出現的場合「先買好」零食。如果你一定要買零食的話,就買那些你家人喜歡,而你不喜歡的零食。

  ●如果你想吃零食,就想一想替代品。有清脆嚼感的食物,像是水果以及事先切好的蔬菜,可以阻擋某些人想吃零食的慾望。每個星期,購買色彩多樣的蔬菜,事先洗好切好,並且把它們放在冰箱的第一層或第二層架子上。

  ●嚼口香糖可以讓你遠離想吃高熱量零食的慾望,例如洋芋片、餅乾、冰淇淋,以及糖果。

  ●只在廚房或餐廳的餐桌上吃東西。不要在洗碗槽或打開著的冰箱前面,開始狼吞虎嚥吃起東西來。

  ●讓誘人的食物遠離你的視線、遠離你的注意力。把它們儲存在地下室或放在離得很遠的櫥櫃裡面。用保鮮袋或是保鮮盒把它們重新分裝成迷你份量,這樣一來,你就不會一直看到那些裝在透明玻璃罐裡的賀喜巧克力,它們也就不會誘惑你。

  ●如果家庭成員想吃不一樣的食物,就分配一些櫥櫃放置他們想吃的東西,但你絕對要禁止接近這些櫥櫃。

  ●唯一一種平常能放在餐桌上的食物,就是健康的食物。把檯面上的糖果罐換成水果籃吧!

  ●絕對不要從包裝裡直接拿食物來吃。永遠都要先把食物裝在盤子上,好讓你一定要面對自己將要吃下多少東西。

三、給派對狂歡者:狂歡不要太盡興。……

  只要選擇一些小小的改變,你就能把這些多出來的體重減回去。當然不是在下個星期二之前就能減回去,而是在一年之內瘦回來。下列的改變之中,沒有任何一種改變會給你「添麻煩」,或讓你覺得被剝奪。它們或許會讓你多關心一點人們、多注意一點工作,甚至多獲得一些樂趣。

  ●不要太靠近自助餐台以及零食碗,至少要保持一個手臂以上長度的距離。

  ●每次去自助餐檯取菜時,只能拿兩樣菜。

  ●運用「容量方法」,幫助自己產生飽足感。嚼食大量的健康食物(像是綠花椰菜與胡蘿蔔),再看看你肚子裡是否還有多餘的空間可以裝其他東西。

  ●當你認為有個重要的(或有趣的)對話會讓你分心時,先把食物放下,專心地參與對話。記住!你的注意力越是集中在人們身上(或專注地看電視轉播的超級盃球賽),你通常會吃得越多。

  ●在你一踏進宴會現場時,就要告訴自己,第一件事是談生意,其次才是吃東西。注意!緊張與焦躁的情緒可能會刺激你在盤子或杯子裡裝更多的東西。認知到「這些東西並不是慰藉食物,而且你到這裡來是為了談生意,不是為了消遣娛樂」這項事實,或許能加強你的決心,讓你吃少一點,或吃一些清淡的食物。

  ●如果你打算參加一個雞尾酒會或自助餐晚宴,那就晚一點抵達或早一點離開吧!如果你晚一點抵達,大部分的好東西再你到達之前就會先被吃光。若是早一點離開,你就可以輕鬆地避開拿第二盤(或第三盤)甜點來吃的危險。

四、給餐廳放縱者:培養一套餐廳原則。……

  下面所列出的改變,將足以幫助你在一年之內減掉五公斤或是更多體重。雖然這套原則或許對大多數人也有效,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常常在外面用餐,所獲得的成效可能就沒有這麼大。

  ●採用「二的原則」:下列食物中,限制自己只能吃兩種:一道開胃菜、一杯飲料、或一份甜點。只能任選兩種。

  ●如果餐桌上有麵包籃,你就會拿麵包來吃。有兩個方法可以避免這種情況:請服務人員不要拿麵包籃來,或是請他們早點收走。你也可以把麵包籃遞給其他人,這樣一來,它就會一直待在餐桌的另一端。

  ●在你開始吃東西之前,請服務人員把你主菜的一半先打包起來。這樣一來,你就不會在主菜一端上來時,迅速地將它吃光。

  ●請服務人員給你一杯水,並以水來代替你在喝的任何其他飲料。

  ●坐在你覺得吃得最慢的人旁邊。利用他來調整你自己吃飯的速度。永遠都最後一個開始用餐,並且在每吃一口食物之後,就放下手中的叉子。

  ●如果你想吃甜點,看看是否有人願意合點一份。甜點最好吃的部分,就在一開始的那兩口。

五、給辦公桌以及儀表板用餐者:換檔。……

  辦公桌與儀表板用餐者可以選擇下列這些看起來似乎是最簡單、也最能夠付諸實行的改變。

  ●把食物先裝在小袋子裡。即使這件事你在一星期之中只做幾次,你就可以在遊戲中居於領先地位,因為你已經掌控了更多的食物選擇。

  ●在你的抽屜或休息室的冰箱裡存放優格以及易開罐的鮪魚罐頭。蛋白質可以削弱零食的攻擊。

  ●當你在吃東西時,把電腦關掉,或是把車停靠在路邊。如果你專心注意自己吃了些什麼,你或許會發現你並不是真的喜歡販賣機或便利商店的食物。

  ●運用飲食方針與食物交易。舉例來說,吃了一個放縱的零食,就表示你要在休息時間散個步。

  ●嚼一嚼口香糖,以避免因為無聊或壓力而想吃東西。

  ●把所有的飲料都換成開水。辦公室裡面通常都很乾燥。我們常常以為我們餓了,事實上,我們只是口渴。每天把你的杯子多裝滿幾次白開水吧!(《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頁270)


相關文章:
  最有效的節食方法——不用把垃圾食物丟掉也能擁有好身材
  不要一個人吃飯——如果你想變胖的話
  男人跟女人對自己理想身材的看法有什麼差別?
  減肥(減重、瘦身)性格類型測驗
  減肥(減重、瘦身)的常見問題——兩星期讓腰瘦兩吋的食譜
  減肥(減重、瘦身)的常見問題——運動塑身
  減肥(減重、瘦身)的常見問題——壓力與睡眠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22日 星期二

想要中頭獎,星期幾買大樂透、威力彩最好?

0 意見
分享

  答案是開獎當天。

  理由如下:

  星期幾買樂透最好?

  答案:星期五。(編按:英國樂透每週三及週六開獎)

  如果你在週五之前購買,那麼等到週六贏得樂透頭彩,並領到獎金的機率,就會低於你被汽車碾過的機率。

  這個恐怖的統計數字是根據事實,
因為你贏得頭彩的機會是1400萬分之一,而你在2天期間被車碾過的機率約為1000萬分之一。

  這就能清楚說明,你贏得頭彩的機會實在渺茫,低於你被車碾過的機率。(《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生活中隱藏的81個數學謎題Why Do Buses Come in Threes? The Hidden Mathematics of Everyday Life》頁95)

  上面的統計數字是英國的,現在來看看台灣的數據。

  威力彩頭獎的中獎機率理論值約為『2209萬分之一』。

  大樂透頭獎的中獎機率理論值約為『1400萬分之一』

  台灣人口約2316萬人。

  根據衛生署的2009年的統計,平均每天有20人死於意外事故。(http://www.doh.gov.tw/CHT2006/DisplayStatisticFile.aspx?d=76005&s=1),也就是台灣人每天死於意外事故的機率約『116萬分之一』。換個角度來看,假如你買意外險,每天有約『116萬分之一』的中獎機會。

  縱然你不能影響中頭彩的機會,至少你還是可以選擇數字,這可以提高你的預期財務獲利。作法是選定獨特的數字組合,這樣一來,如果你挑對號碼,就比較有機會獨享頭彩獎金。

  怪的是,1、2、3、4、5、6竟然是最糟糕的組合之一,因為好幾百人都會挑選這個組合。看還他們是假定「沒有其他人會想出這麼反常的組合」。可惜的是,偏偏有許多人就會這麼做!

  許多樂透迷都喜歡用「幸運」號碼,而幸運號碼通常都和生日有關,較多人喜歡挑選介於1和31之間的數字,而選定介於32和49之間的數字的人數較少。因此,倘若你不希望和別人分享頭彩獎金,參加樂透時最好是挑選較大數的組合。不過要注意,現在已經有許多人知道這項理論。……

  選號方面有許多怪力亂神說法,數學家對此都不屑一顧。好比,「已經有三週沒有出現39,因此本週一定會出現」,這種說法根本就是迷信瞎扯。假定你拋硬幣10次,每次都出現正面,擲第11次出現反面的機會也不會超過第1次。而且真有不同的話,那麼你最好還是猜正面,因為看來那個硬幣並不均勻,比較容易出現正面。倘若樂透連續6週都開出39,真正可能的狀況就是有某種物理因素,使39號球比較容易出現。例如:那顆球或許比其他的稍微重些。不過,既然39頻頻出現之後,許多人都會開始挑選那個號碼,因此或許你的最佳策略就是避開它。
(《為什麼公車一次來三班?:生活中隱藏的81個數學謎題Why Do Buses Come in Threes? The Hidden Mathematics of Everyday Life》頁93)

  不過,上面的前提是能中頭獎,就算規定某個特別號碼組合只有你能買,不會中頭獎又有什麼用。


相關文章:
  意外險保產險公司的真的又便宜又好嗎?意外險該怎麼買比較好?
  為什麼十賭九輸?——賭徒末路(賭徒破產問題,gambler's ruin)
  假如你是千億富翁,你會怎麼買威力彩?
  看日劇詐欺遊戲Liar Game談賭場的賺錢之道
  常見的投資心理偏誤(psychological biases)及其影響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想要中威力彩頭獎,該怎麼買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20日 星期日

柏林圍牆是怎麼倒塌的?

0 意見
分享

  1989年11月某個天氣溫和的夜晚,柏林圍牆倒下了。11月9日午夜之前不久,數以千計的東德民眾衝向第一個檢查哨。到了凌晨一點時,東西德之間的邊境全面開放。在這個值得後人緬懷的夜裡,西柏林人在布蘭登堡城門前的圍牆上手舞足蹈,並以歡呼迎接往西走來的無止境東柏林人行列。人們手裡捧著花朵,眼中泛著淚光。即使在事件發生前一天,政治人物也為預見柏林圍牆即將倒下。「到底是誰搞出這個爛攤子?」焦頭爛額的東德首相毫無頭緒地問。「不可能!真是無法置信!」西德總理興高采烈地說。所有人,包括美國中情局和美國總統老布希,全都看傻了眼。

  這堵圍牆將柏林分成兩區將近30年之久。高約5公尺,長達45公里的水泥牆,穿越整個柏林。圍牆上裝有鐵絲刺網,並由瞭望塔、地雷,以及一支特別警力戒護。超過100位東德民眾在試圖翻牆奔向西方時遭到射殺,有數千名東德人因此被捕。1989年年初,東德首相宣示柏林圍牆將繼續屹立不搖50年,甚至100年。東德民眾看似毫無自由旅行的權利。但自從匈牙利的改革派政府向西方世界開放邊界之後,借道匈牙利逃往西方國家的東德人與日俱增,因而導致東德政府面臨日益加重的壓力。當捷克也開放國界之後,數以千計的東德民眾便開始利用這條更短的途徑,集體逃向西德。每個星期一,成群結隊的東德人上街抗議,要求政府保障民主政治中的基本公民權利,包括遷徙自由、新聞自由,以及選舉自由等。這些事件為政治改革埋下伏筆,但沒人知道如何觸發實質變革。

  11月9日,東德政府宣布幾項有關國外旅行的新指導方針,對原本嚴苛的禁令進行了小幅修正。東德民眾仍得先申請護照(多數人並無護照),然後還需申請簽證。在過去,這些申請過程需要花費好幾個月的公文往返,而到頭來可能還是拿不到簽證。新指導方針只提及政府部門將加速這些申請過程。晚上6點,剛上任不久的東德中央委員會媒體政治部部長沙博夫斯基(Gunter Schabowski),主持了一個為時1小時的記者會,且直到記者會快結束之前,才提及新制定的指導方針。沙博夫斯基並未參與新指導方針的討論會議,而滿臉倦容且超時工作的他,顯然對新指導方針的內容也不太了解,只能吞吞吐吐地將新聞稿讀完。熟知當時情勢的旁聽人士知道這些指導方針了無新意,不出東德政治的一貫作風。一名義大利記者提問新指導方針何時生效。看來毫無頭緒的沙博夫斯基猶豫了一下,看了一眼手中的新聞稿,然後說:「現在立刻生效。」他在晚上7點時結束了記者會。

  大部分記者並不覺得這是什麼天大的新聞,但那位義大利記者卻急忙地離開會場。不久之後,後者任職的通訊社開始發出「柏林圍牆倒了」的新聞。沙博夫斯基在記者會上的言論,並不支持這則新聞的真實性。值此同時,一位不諳德文的美國記者,誤以為記者會發放的譯稿意指柏林圍牆即將開放,而美國國家廣播公司也報導,東德民眾從隔天清晨起將可自由穿越柏林圍牆的新聞。晚上8點時,西德電視新聞在截稿壓力下,以東德記者會上宣布的內容為藍本,綜整出一則新聞,新聞上可見沙博夫斯基正說出「現在立刻生效」一語,而其結尾處則又加上「東德開放國界」的標題。出自一廂情願的樂觀期待,其他通訊社也相繼加入這場新聞競賽,並誤以為東德邊界已經開放。西柏林一家餐廳的侍者,端著一盤盛滿香檳的玻璃杯,帶領一群用餐的客人,走到附近的圍牆,向對面毫不知情的東德士兵致意,慶祝東德開放柏林圍牆。駐守圍牆的東德士兵以為這只是個低級笑話,拒絕了這群西柏林人的好意,並將他們趕回去。但這個謠言仍傳到了位於波昂的西德國會,而西德國會當時恰好正在舉行會議。西德國會議員聞訊後大為感動,有些人還高興地流出了眼淚,紛紛站起來高唱德國國歌。正在觀看西德電視的東德民眾,對新聞不斷傳送出來的希望種子,更是熱烈歡迎。原本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在看似伸手可觸。先是數以千計,然後數以萬計的東柏林人開車或徒步往圍牆前進。但駐守圍牆的東德士兵,當然未接到開放邊界的命令。憤怒的民眾要求士兵讓路,但被士兵拒絕了。可是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民眾,某個檢查哨的軍官擔心手下會被人群踩死,最後還是下令放行。不出多久,所有的檢查哨都開放了。沒有人開槍,也沒有人流血。

  這個奇蹟是如何發生的?西方世界多年的外交協商和經濟支援,全以失敗告終。導致柏林圍牆倒塌的近因,正是先前人們一廂情願的樂觀期望,以及後續如野火般一發不可收拾的不實謠言。政府官員和民眾同等驚訝,因為即使是精心策劃的暴動,也會與1953年的示威活動一樣,輕易地遭到坦克和軍隊撲滅。一廂情願的想法之所以能廣為散佈,主因在於東德政府沒有經過標準的記者會程序,確保記者正確報導官方意向,便於倉促之間宣布新政策。不過,假如媒體和柏林市民曾仔細聆聽沙博夫斯基發表的言論,並將注意力集中在相關事實上,那個晚上便不會發生任何特別值得紀念的事,而隔天也就只是東西柏林的另一天。柏林圍牆被推倒之後,東德首相和沙博夫斯基立刻見風轉舵,雙雙將開放邊界的決定歸功於自己。

  謠言和一廂情願的想法,往往被視為負面事物,必須由縝密且有憑有據的理性思考予以取代。不過,一如理性思考和理性協商,它們也能具備強大的正面力量。據說,當晚記者會結束之後,一位西德高級官員認為東德政治仍無任何改變的跡象,然後沉沉睡去。他在睡夢中錯過了這個歷史性的一夜,而原因就在於他知道太多了。(《半秒直覺:不多想的力量——少想一點,可能知道更多Gut Feelings: The Intelligence of the Unconscious》頁316)

  如果善念已失,願景不再,我相信這個奇蹟不會發生。


相關文章:
  懷抱著最好的希望,但預做最壞的打算
  你在等待什麼?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敵意——會不會罹患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繼續閱讀...

你在等待什麼?

0 意見
分享







  逛書店的時候,遇到引起我注意的書,除了會看作者跟譯者的簡介,也習慣先讀一下「序」。近日,看到底下這一篇「序」,我想這心態也適用在人、事、物中。

  您可能喜歡中國,也可能不喜歡。兩者都是好事。喜歡和不喜歡都意味著具有相當的認知和情感基礎,不必像閱讀陌生的國度從頭開始。台灣學美國,學日本,學歐洲。「中國學」恐怕更重要許多。

  「中國學」在台灣也許還沒真正起步。台灣民主化不過十五年左右,沒有思想自由和言論自由的國度,國家論述總為基本國策服務,「國家誤解」難免深植。台灣和中國的往來最深廣,最長久。「中國學」理當是台灣的「國際競爭優勢」,或只是善盡一個國際成員的「天職」。

  書寫中國,心情忐忑。等待中國成為一個現代化文明民主國家,難說還需要多久。五百年來,中國沒有能力改變世界,世界不斷改變中國。「改革開放」的中國,需要祝福和鼓舞,或提點和約制,但絕不需要詛咒。

  預測中國將成為世界和平的威脅,或全球成長的生力軍,就像情人節就急著做聖誕節的氣象預測。讀者能在輕鬆和趣味中理解中國的過去和現在,想像中國的美好未來,這本書才能顯現真正的價值。預測和期待不相同。如果善念已失,願景不再,我們在等待甚麼?(《陪你走中國:一位台灣父親給兒子的畢業禮物》頁自序)

  記住,「希望」是個好東西,也許是世間最好的東西,好東西永遠不會消逝的。(Remember, Red, hope is a good thing,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頁128)


相關文章: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懷抱著最好的希望,但預做最壞的打算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敵意——會不會罹患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18日 星期五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0 意見
分享

  剛剛看到部落格的訂閱數1100,在看這篇網誌之前,如果你還沒有讀過「發生緊急事故時,怎樣求救可以讓你或你的親友最快獲得幫助?」這篇網誌,請先花時間仔細看完「發生緊急事故時,怎樣求救可以讓你或你的親友最快獲得幫助?」這一篇網誌,如果這整個部落格你只能挑一篇網誌來看,我情願你挑「發生緊急事故時,怎樣求救可以讓你或你的親友最快獲得幫助?」這一篇。

  如果你希望人們改變,你可以提供明確方向(騎象人)或是激發對方的動力跟決心(大象)。另一方面,你可以單單讓過程變得更容易。造一道陡峭的下坡,推別人一把;移除路上的障礙;四處搖旗吶喊讓他們知道自己離終點不遠了。

  如果你不清楚大象跟騎象人這個絕妙的比喻,請看網誌「象與騎象人」。

  總而言之,你可以營造路徑。

  有一些探討為什麼大專生願意捐出(或不捐出)食物給罐頭食品慈善列車的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通暢的路徑如何改變行為。研究人員清楚知道有些學生本來就比別人樂善好施,也比較願意捐贈食物。研究人員好奇的是:藉由改變情境,我們能夠讓混蛋學生也加入捐贈行列嗎?

  首先,要區別出「聖人」與「混蛋」。研究人員針對某一棟學生宿舍的學生進行調查,請每個人評估哪一位舍友(人數大約一百出頭)是最有可能最不可能捐獻的人。調查資料彙整後,研究人員已經大致掌握哪些人樂善好施,哪些人不是。

  接著他們開始營造路徑。有部分學生收到一封簡單的信,說明下週將有一般食物列車,請他們帶著罐頭食品到崔絲德廣場(校園內的知名地標)。其他學生則收到一封比較詳盡的信,包括前往募集地點的地圖、對豆類食品的需求,還建議學生們想想自己什麼時候會順道經過崔絲德廣場,才不用多跑一趟。

  兩封信隨機寄送給聖人和混蛋。一週後,食物列車活動結束,研究人員手上也有捐贈和不捐贈食物的確切名單。

  收到簡單信函的學生不算大方,只有8%的聖人學生捐贈食物,混蛋學生則全軍覆沒。到此為止,混蛋學生的表現沒讓大家失望(但聖人學生也不見得有多傑出)。

  接下來的部分才令人大吃一驚。收到詳細信函的學生明顯慷慨多了:42%的聖人捐出食物,就連25%的混蛋也捐了!實驗結果真是振奮人心。只不過整理了路徑,研究人員就成功讓25%宿舍裡最糟糕的人捐出食物。(重點是:如果你餓到想馬上吃個罐頭,有地圖的混蛋幫忙你的機率是沒地圖聖人的三倍。)

  「發生緊急事故時,怎樣求救可以讓你或你的親友最快獲得幫助?」裡面所提到的求救法,效用就跟詳細信函類似,你有告訴你父母爺爺奶奶及生命中重要的人這個知識嗎?

  更重要的是,路徑其實沒發生什麼戲劇性的變化——信中只不過適度提供更具體的資訊。想像一下,如果採取更積極的手段會有什麼效果:如果義工們挨家挨戶募集罐頭食物呢?

  慈濟能募得那麼多善款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的問題,往往是情境問題。不管你是什麼角色,對情境或多或少都有控制力。(《改變,好容易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頁200)

  看到全台灣鬧血荒的新聞,如果記者能在新聞中把捐血地點列出(如果太佔版面,也可以寫如何搜尋捐血地點,或者類似「可打電話(02)28971600到台北捐血中心詢問捐血地點」),就能增加捐血的人數。

  看看離你最近的捐血地點在哪裡?你可以安排什麼時間去捐血?

  台北市、新北市捐血地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map.aspx?spotID=68

  桃竹苗捐血地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map.aspx?spotID=2

  台中捐血地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map.aspx?spotID=3

  雲嘉南捐血地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map.aspx?spotID=4

  高雄屏東澎湖捐血地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map.aspx?spotID=174

  宜蘭花蓮台東捐血地點: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map.aspx?spotID=6

  各地捐血中心捐血地點的表格做得很好。就心理學的角度,如果能將地址的欄位跟Google地圖做連結,並且在Google地圖做公開標記會更好。


相關文章: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
  一個男人減少全美國酒醉駕駛的真實故事
  一群美國在學高中生振興家鄉經濟的真實故事
  如何提高器官捐贈率?看看美國伊利諾州怎麼做
  惟愛為大
  幸福基準線
  好事為何多磨?好人為何會辦壞好事?
  沒想到這樣做,人們反而會捐比較多錢給公益團體

繼續閱讀...

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0 意見
分享

  教育,不只是要教「科學」知識,也要教如何分辨「科學」跟「偽科學」。學習,不單要學「科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會「科學觀」。

一九五九年,英國劍橋基督學院院士史諾(C.P.Snow),發表了一場震動學界的演講:「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史諾想要釐清人文和科學的差異,進而消除「兩種文化」的鴻溝。

史諾發現,
人文知識分子喜歡問科學知識分子,「你讀過莎士比亞嗎?」答不出的科學知識分子往往感到汗顏。反過來當科學知識分子問人文知識分子,「你知道熱力學第二定律嗎?」人文知識分子卻會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自豪。史諾批判,大部分國家的決策者都是「近乎科學盲」的人文知識分子,「如何做有關科學的決策呢?」(「屈原是科學家 龍應台讀得青天霹靂」聯合報 2009/12/13)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學的年代,但許多人相信不科學與偽科學的見解。

  所謂「偽科學pseudoscience」指的是「看似科學,實則缺乏足夠支撐證據與可信度的主張」。有人稱之為「垃圾科學junk science」或「巫毒科學voodoo science」。

  究其本質,偽科學力圖偽裝成一種科學的樣貌,但卻缺乏科學的嚴謹。

  垃圾科學的結論通常是從諸如傳聞證據與個人證言等低品質的資料歸納而得,真正科學的結論則是源於仔細控制的研究。

  大部分的科學領域都有一種對應版本的偽科學。舉例來說,某些人可能將遠古太空人(ancient astronauts)的調查研究視為考古學,將永動機(perpetual motion machine)巧手修潤成近似物理學;另外,在某些人的心中認為,既然天文學與占星術都涉及星辰與星體研究,兩者必然有所關聯。當然,有心理學這門科學,自然也就有超心理學(parapsychology)這門偽科學了。

  偽科學的主張有幾個常見的特徵。

  第一,這類主張具有爭議,因為雖然人們能夠提出某些支撐證據,但這些證據的品質通常都很可疑。

  第二,這類主張通常違反了當前廣為眾人接受的科學原則。例如升空漂浮(levitation)這個例子。有人宣稱自己可以不靠外力升空漂浮,而且有些照片顯示他們看似漂浮在半空中。支持者認為這就是證據,但是這項證據的品質相當單薄,尤其是考慮到這項主張的內容有多不可思議。個人證言有可能是錯的,而照片也有可能被人動了手腳。事實上,假設升空漂浮確實行得通,那麼就必須徹底改變我們理解的重力運作。(《別掉入思考的陷阱!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The 6 Basic Mistakes We Make in Thinking》頁55)

  比如這照片不只「升空漂浮」,還是「分身」所為。

    偽科學思考的特徵

(一)先入為主地認定該相信什麼。

(二)尋找能支持某個先入為主觀念的證據。

(三)忽略能證明某個主張或見解毫無根據的證據。

(四)漠視某個現象的其他解釋。

(五)懷有奇怪的信念。

(六)接受不足採信的證據,以及支持某個荒唐的主張。

(七)非常仰賴傳聞證據。

(八)缺乏嚴謹控制的實驗以驗證某個主張。

(九)鮮少抱持懷疑的態度。
(《別掉入思考的陷阱!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The 6 Basic Mistakes We Make in Thinking》頁59)

到底什麼是科學?

  科學極度仰賴控制實驗,因為實驗是判定「A是否會引起B」的最佳方法。

  當然,不是所有的科學都能運用控制實驗。比方,許多地質學與天文學的假設無法在實驗室中輕而易舉地檢定。但是在「田野」中就能檢定它們,在那兒,我們可以尋找確認或駁斥某個給定假設的數據。

  所以什麼是科學呢?科學的印記是嚴謹地檢定假設。正如科學作家肯得里克‧傅瑞哲(Kendrick Frazier)評論道:「科學針對自然世界提出解釋,接著運用實驗、觀察,及富有創意與多樣化的其他方法和策略檢定那些假設。」

  我最喜愛的科學定義是由麥可‧薛默(Michael Shermer)提出:「科學並非證實一套見解,而是一種探究的過程,旨在建立一種可檢定的知識本體,對棄卻或確證始終保持開放的態度。」

  我喜歡這個定義,因為它強調一個極端重要的觀點——科學從未試圖證明任何特定見解。

  科學並非始自一套我們該相信些什麼的先入為主觀念,如同某些人類機構的運作方式。相反的,科學不過是我們用來增進自己對所處世界多幾分理解的歷程。

  事實上,真正的科學家絕不會主張某件事絕對如此。相反的,科學家認為所有知識都必須反覆檢驗,如此我們才能不斷修正和拓展對這世界的認識。這種知識的探索永遠不可能產生絕對的真理,但它仍舊是我們解開生命之謎的最佳手段。

這才是好科學

  科學通常始於我們所處世界的一道簡單問題。

  舉例來說,抽菸是否會引發健康問題呢?其次,我們形成具體處理這道問題的假設。假設是可檢定的陳述,說明兩個或更多變數間的關係。

  針對前述例子,一個可檢定的假設也許是「抽菸會引發肺癌」。這項陳述指出抽菸與肺癌這兩個可以測量的特定變數,預測這兩個變數間存有因果關係,而且這項陳述是能被否證的。

  於是科學家進行一項實驗,或運用若干嚴謹的其他檢定方法來確認或駁斥這個假設。完成後,這項研究會提交出版。

  但在刊行前,這項研究需先經過科學家的同儕審議,以便確保研究的高品質。一旦付印,這項研究便是公開的,得接受整個科學界的評論。

  這個審查與評論的過程是科學方法中最為重要的一步,因為它提供了糾錯機制,使科學能步入正軌。

  事實上,這種自我矯正的機制是科學多年來成功的主要原因。

  在科學界,每一個想法都是可受公評的。當科學家發表某項研究,他必須完全公開研究的細節,讓其他人也能嘗試複製結果。

  倘若無法複製這項研究的結果,那麼它們也就沒有多大的價值。正如你看到的,想當個科學家,臉皮得要夠厚——因為你的工作成果會一直受到仔細審視!

  同儕審查與評論絕對必要,因為科學家也是人,也可能和一般人一樣犯下相同的決策錯誤。某些科學家可能特別鍾愛某個理論,希望支持它,因而致力尋找支撐證據,卻低估了矛盾、不一致的證據。

  科學方法的最大優點在於,任何科學家的潛在偏見都會被他的同儕仔細檢查並予以批判。究其本質,科學提供了一套制衡的過程,在那兒,某個科學家的錯誤會被其他科學家徹底根除與糾正。

  單獨一項研究無法告訴我們所有的事。即便在正統科學中,不同研究的品質也高低有別,這是我們有時會得到衝突結果的原因之一。

  混淆變項(confounding variables)可能會影像結果,可能產生統計誤差,甚至數據有可能是偽造的。那就是為什麼在我們篤信任何研究之前,其他人要能夠依樣複製那些研究發現。來自不同研究的證據匯集形成數量優勢後,我們便能對某項發現產生信心。

  例如關於吸菸的最初研究指出,它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儘管如此,要針對這項議題進行真實實驗自有其難處,因為你不能強迫一群隨機抽樣的人吸菸或停止吸菸。

  結果,研究者只能從分析吸菸者與非吸菸者的疾病發生率著手。但是,某項研究中觀察到的任何差異,卻有可能是某些混淆變項導致的結果。在某項研究中,受試的吸菸者有可能承受較多壓力,而且有可能是這些壓力而非吸菸引發了健康問題。為了排除這個及其他可能解釋,需要先進行一些研究,以確保排除其他諸如壓力、日常飲食、運動、年齡與性別等對立解釋。

  隨著愈來愈多的研究進行,多數證據指出抽菸會引發肺癌及許多其他重病,因此我們可以對「吸菸會產生不良影響」這個見解很有信心。

  想要理解同儕審查、出版與複製在科學探究歷程中的重要性,你只消看看冷融合(cold-fusion)事件就大概有譜了。

  在1980年代,美國猶他大學(University of Utah)的兩位教授史丹利‧龐斯(Stanley Pons)與馬丁‧佛萊胥曼(Martin Fleishman)獲得某些初步結果,似乎暗示著他們已經發展出一套方法,透過這種稱為「冷融合」的程序產生無限多的能量。他們捨棄了向某份有同儕審查制度的期刊投稿這個步驟,轉而直接召開記者會,宣布他們的重大發現。

  在好科學(good science)中,除非某項研究已經通過同儕審查,否則通常不會提供資訊給媒體;事實上,假如某項研究無法通過同儕審查這一關,多半表示它是「壞科學」(bad science),也就是粗製濫造的科學。

  龐斯與佛萊胥曼選擇召開全國性記者會,擁抱一夕成名,但隨後便付出了代價。在他們驚天動地的宣告後,其他研究者試圖複製他們的實驗結果,卻全都失敗了。從此,冷融合被貶斥歸入偽科學的垃圾堆中。

  這個結局告訴我們,科學最強大的力量,就是它自我矯正的能力。隨時可能產生壞科學,但是假以時日,科學探究的歷程必能去蕪存菁。(《別掉入思考的陷阱!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The 6 Basic Mistakes We Make in Thinking》頁103)

  我挑讀科普書的原則也類似,會看作者的學經歷背景,看推薦這本書的人是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喜歡的好書或作者是否有推薦或引用這本書。《請你跟我這樣做:洞悉業務員、廣告、政治人物的六大心理戰術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就是符合這些條件的經典好書。當然,也不是絕對如此。


    像科學家般思考的特徵

(一)保持心胸開放,但對於任何未經證實的主張存疑。

(二)確保某項主張或想法是可被檢定的。

(三)評鑑支持某個想法的證據品質(如,評估控制有多嚴謹,不可仰賴傳聞證據)。

(四)嘗試否證某項主張或想法(如,尋找不支持的證據)。

(五)考慮替代性解釋。

(六)在其他條件相等的狀況下,選擇能對現象提出最簡單解釋的主張或想法(如,假定最少的那一個)。

(七)在其他條件相等的狀況下,選擇與已確立的知識不相抵觸的主張或想法。

(八)依照支持或駁斥那個想法的證據數量來調節你的想法。
(《別掉入思考的陷阱!Don't Believe Everything You Think: The 6 Basic Mistakes We Make in Thinking》頁118)


相關文章:
  我是懷疑論者,不是鐵齒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合格的民調應該要公布哪些資料?
  為什麼網路民調跟部落格blog上的意見調查不能輕信?
  數字可以怎樣「詐」我們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影響快樂的外在因素

1 意見
分享

願上帝賜我平靜,去接受我不能改變的;賜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去明白兩者的區別。(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The Serenity Prayer

  事實證明,有些外在因素真的會影響個人的快樂。生活中有些我們可以改變的事情,不會完全受制於適應原則,但事情改變後確實可以讓我們持久快樂,所以這些外在因素值得我們努力去完成或做出改變。

噪音

  我住費城的經驗讓我學到房地產很重要的一課:如果你得買下一棟緊鄰馬路的房子,千萬不要買一棟紅綠燈號誌28公尺內的房子。因為每隔95秒你就得聽42秒從車子傳出來轟轟的音樂,接著是12秒的引擎加速聲,三不五時還會穿插不耐煩的喇叭聲。我一直沒辦法適應這些噪音,所以後來我跟我太太打算到薛倫斯維爾買房子時,我就告訴我的房屋仲介,就算真的有維多利亞式的宅邸要送我,但是只要在馬路邊,我就不考慮。研究顯示,必須忍受新生噪音的人(比方,住家附近新蓋了一條高速公路),永遠無法完全適應噪音的干擾,甚至有研究顯示,人有時為了適應噪音,認知功能會因而受損。尤其各式各樣、間歇出現的噪音會干擾我們的注意力,增加我們的壓力。所以消除噪音是一個值得我們努力的目標。

  此外,「噪音也對小孩的智力有損害」。

通勤

  很多人為了住大一點的房子,選擇住到離公司較遠的地方。但是人可以很快就能適應空間變大的好處,卻不能適應長時間通勤的痛苦,尤其是自己開車的塞車之苦,就令人更加難受。即便是通勤多年的通勤族,一路擠車擠到公司上班時,壓力荷爾蒙還是很高。(理想的開車狀況是開心、放鬆地開車)。所以改善通勤時間是一個值得我們努力的目標。

無法自我掌控

  噪音及交通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這兩項因素之所以讓人惱火,在於我們無法控制它們。葛雷斯(David Glass)及辛格(Jerome Singer)在一項研究中,讓實驗對象暴露在間些出現的陣陣噪音中。研究人員告訴其中一組實驗對象:只要按下按鈕,就可讓噪音停止,但是,研究人員也告訴這組實驗對象,除非萬不得已,否則不要去按那個鈕。結果這個小組的實驗對象都沒有人按那個鈕,但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可以控制噪音,這個想法讓他們覺得噪音比較沒那麼惱人。在接下來的實驗中,自認有掌控能力的實驗對象,遇到難度高的拼圖遊戲,比較能堅持不懈地完成任務,但是其他無法控制噪音的實驗對象一遇到困難,很容易就放棄不做。

  另一個有名的研究則是蘭格(Ellen Langer)及羅汀(Judith Rodin)所做的實驗。他們針對一所老人安養中心的老人進行研究,實驗對象為分住兩個不同樓層的老人,他們決定給這些老人一些福利,比方,幾盆擺在房裡的植物,以及一星期某晚看場電影。他們讓住其中一層樓的老人享有掌控權:住這層樓的老人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但自己要負責澆水。他們還可以自己選擇要哪天晚上看電影。但是對住另一層樓的老人,他們就直接把同樣福利分配下去:由護士選擇植物,護士澆水;護士決定一星期中哪天晚上要看電影。小小的掌控權最後產生大大的影響:有控制權的老人活得比較開心,比較活躍,頭腦也比較清楚(不只是受測的老人自己反映,護士也有進行客觀評量),而且18個月後,其正面效益還是非常明顯,因為18個月後,享有掌控權的老人不僅身體比較健康,死亡率也只有另一層樓的一半(15% vs. 30%)。我跟羅汀在事後的研究報告中得出一個結論:改變組織的環境來增強組織中各成員的掌控感,是提昇成員參與感、活力及快樂的一大利器。

羞愧

  整體而言,有魅力的人並不會比沒魅力的人來得快樂。但是我們也意外的發現,一個人的外表有所改觀後,確實會讓人變得比較快樂。動過整型手術的人都表示(平均)對整型過程非常滿意,甚至在動過整型手術多年之後,還說整型手術提升其生活品質,減少精神病症(如焦慮及沮喪等)。所有整型手術,效果最明顯的就是整胸手術,不管是豐胸或縮胸,都對當事人產生很大的效果。要了解這種看似膚淺的改變為何對人產生如此持續且深遠的影響,我認為要從羞愧感在日常生活中的影響著手。自認自己的胸部比理想身材要大或小很多的年輕女性,常常會反映自己每天都意識到自己的身材缺陷。很多人只好靠調整姿勢或衣著來掩飾自己身材的缺點。一旦卸下這個心理負擔,當事人就會變得更有自信,更快樂。

  作者提出研究結果,但沒有在這一段內文中「鼓勵」進行整型手術(跟其他外在因素比較起來)。

人際關係

  影響一個人快樂與否的所有外在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際關係的好壞及多寡。良好的人際關係讓人開心快樂,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享有更多、更好的人際關係。……人際關係出現衝突時——有個惹人厭的同事或室友,或跟配偶長期不合,一定會讓人不快樂。我們永遠無法適應人與人間的衝突;這種傷害會每天一直持續,就算我們沒看到對方,但是兩人之間的衝突還是縈繞在腦海中。

  改善生活狀況讓自己更快樂的方法還有很多,尤其人際關係的改善、工作環境的提昇及對壓力來源的掌控,對個人的快樂有很正面的影響。……有些事情確實值得我們努力,正向心理學正可以幫助我們找出這些外在因素。(《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頁153)

  我想,這也是真正的快樂網站所列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書單」中有《改變:生物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如何有效協助What You Can Change and What You Can't: The Complete Guide to Successful Self-Improvement》這本書的原因。


相關文章:
  時間觀與12個讓自己更快樂幸福的方法
  如何成為人脈王(superconnector)?
  現代寂寞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越有錢,越快樂?
  快樂,從心開始——學習創造樂趣
  別當正常的傻瓜
  感恩的好處有那些?正向心理學家的研究這麼說
  你絕對想不到的寫日記的七大好處

繼續閱讀...

信念的力量有多大?

1 意見
分享

  萊特先生並不奢望能夠活過今晚。他渾身長滿了腫瘤、肝脾腫大、肺部積水,而且得依賴氧氣面罩才能繼續苟延殘喘。但當萊特先生聽說他的醫生正在進行一種名為「克瑞拜贊」(Krebiozen)的癌症新要的臨床實驗時,他請求他的醫生以這種被新聞媒體譽為奇蹟的藥物來治療他。雖然有違研究程序,但克羅菲(Bruno Klopfer)醫生仍然決定在回家度週末前,為萊特先生注射一劑克瑞拜贊,雖然他並不期待能夠再度見到萊特先生。但當克羅菲醫生在星期一早上回到醫院時,他卻發現萊特先生不但還活著,而他的腫瘤更是足足縮小了一半;這即使是輻射治療(放療)也辦不到。

  「老天!難道我們終於找到了治療癌症的仙丹?」克羅菲醫生暗忖。很不幸的是,進一步的檢驗顯示,除了萊特先生之外,其他研究對象的病情並無好轉的跡象。這是罕見的自發性復原(spontaneous remission),或是另有其他機制發生作用?克羅菲醫生繼續為萊特先生注射克瑞拜贊。十天後,萊特先生身上的癌症症狀近乎全數消散,終於可以出院回家安養。

  兩個月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宣布,克瑞拜贊的臨床實驗顯示,這種藥物毫無實際療效。萊特先生在得知這項消息後隨即病倒。他體內的腫瘤復發,並因此再度入院治療。這一次,克羅菲醫生深信,原先治癒了萊特先生的是萊特先生對克瑞拜贊的療效的「信念」。為了驗證這個假設,克羅菲醫生決定對萊特先生隱瞞真相,並告訴萊特先生另有一種「更精煉有效的新產品」,保證能得到更好的療效。萊特先生同意嘗試這種新藥;他以為這種新藥是以之前治癒了他體內腫瘤的克瑞拜贊為基礎發展出來的。事實上,克羅菲醫生替萊特先生注射的只是生理食鹽水而已。

  萊特先生的病情再一次大幅好轉。他體內的腫瘤消失無蹤,一切回歸正常,直到報紙報導了美國醫學協會的一份報告為止;這則報導的標題是,「全國性實驗顯示克瑞拜贊無力對抗癌症」。

  萊特先生在讀到這則報導後再次病倒,並於兩天後在醫院辭世。克羅菲醫生在一篇發表於《投射技術Journal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的論文裡指出,當萊特先生的樂觀信念逐漸褪去後,他對癌症的抵抗力也隨之煙消雲散。

Klopfer, B., "Psychological Variables in Human Cancer", Journal of Projective Techniques, Vol.21, No.4, (December 1957), pp.331-340.

  每年都有數以千計的神奇痊癒病例出現。雖然這種「奇蹟」經常被歸功於信仰和信念的力量,但大多數科學家對這類主張仍然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在醫學文獻裡,自發性復原並不常見,而與癌症有關的自發性復原更是罕見。雖然某個可靠的研究顯示,每3000個病例裡,即有一個自發性復原病例。但根據一般統計,每6萬到10萬個病例裡,才有一例自發性復原病例。同時,大多數腫瘤學家相信,導致自發性復原的並非奇蹟,而是某些未知的生物機制。時下流行的假設也叫傾向於以細胞、免疫、荷爾蒙,以及遺傳機制等,而非心理機制來解釋自發性復原。但萊特先生這個病例極為獨特,而且也是少數幾個經過大學研究計畫記錄下來的病例之一。長久以來,專家認為萊特先生之所以能夠自發復原,全都得歸功於心靈對身體的影響力,而這指的正是心靈對信念的生物機制所具有的效力。

B. O'Regan and C. Hirschberg. 1993. Spontaneous Remission. 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Petaluma, CA: Institute of Noetic Sciences.

Heim M, Schwarz R. Spontaneous remission of cancer: Epidemiological and psychosozial aspects. Zeitschrift Fuer Psychosomatische Medizin und Psychotherapie. Vol 46(1) (pp 57-70), 2000

Papac, R.J. (1998) Spontaneous regression of cancer: possible mechanisms. In Vivo 12(6), 571–578.

Markowska J,Markowska A.Spontaneous tumor regression.Ginekol Pol,1998,69(1):39-44.

Schartz R, Heim M. Psychosocial considerations about spontaneous remission of cancer. Onkologie. Vol 23(5) (pp 432-435), 2000.

  科學家已進行過數以百計的身心實驗,包括了有關安慰劑效應,以及冥想和祈禱的研究。不過,只有少數科學家試圖解釋信念的生物機制。我們已擁有大量且完備的統計數據,能夠指出我們所擁有的信念的種類。但是,我們仍未完全理解信念的運用方式,以及信念之所以有用的原因,而大多數有關信念的研究結論也仍在爭議之中。(《為什麼你信我不信Why We Believe What We Believe: Uncovering Our Biological Need for Meaning, Spirituality, and Truth》頁9)

  萊特先生的經歷讓我想起了成大醫學院林啟禎教授「安慰劑效應」網頁http://ortho.clmed.ncku.edu.tw/~cjlin/othernote/412.html的故事。

  有一個流傳的故事是如此說的,一位心臟病患長期對一位資深老醫師開的藥物感到極端滿意,在老醫師過世後仍要求一位接班的年輕醫師「照舊開藥」,沒想到沒經驗的年輕醫師順口就說:「老醫師沒開藥給你呀!他開的只是維他命。」病患一聽,心想原來老醫師都在騙他,從此以後任何醫師開的藥對他的心臟病症狀都無法緩解,絕望憂鬱之餘就自殺身亡了。其實老醫師當初診斷出原來病患的心臟根本沒病,症狀是因為疑懼及壓力所導致的,所以利用「維他命」作安慰劑與引子,但真正的發生療效卻來自病患對醫師有「信任及安心」後的寬慰及放鬆,所以當被戳破後信心全失,病情完全失去了控制。


相關文章:
  每個人身上都有過癌細胞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符咒、巫術能否取人性命?
  敵意——會不會罹患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只有男人才會做的蠢事
  女人有多命苦?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15日 星期二

最有效的節食方法——不用把垃圾食物丟掉也能擁有好身材

0 意見
分享






  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我想推薦《瞎吃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這本又有趣又實用的好書給想輕鬆維持身材的人、為全家營養把關的人、餐飲業者,以及對吃、行銷或心理學有興趣的人。更不用說這本書現在博客來打5折

  大部分的節食方法都是屬於剝奪式的節食。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某種東西或是否定某種東西,例如澱粉、脂肪、紅肉、零食、披薩、早餐、巧克力等等。不幸的是,剝奪式的節食方法會因為三種因素而容易失敗:一、我們的身體會抵抗它們;二、我們的頭腦會抵抗它們;三、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會抵抗它們。

  這三個因素,依序正是Amazon書店2010年商管類十大好書《改變,好容易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所強調的大象、騎象人、環境。

  數百萬年以來的演化。已經讓我們的身體變得太聰明,使我們不會被「我只吃沙拉」這種小把戲所騙。我們身體的新陳代謝是非常有效率的。體內有很多食物可以消化吸收時,身體這座大熔爐就會加速燃燒已囤積的脂肪。只有一點點食物可以消化時,身體就會減少燃燒熱量,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以維持效率。這種功能讓我們的祖先能夠在飢荒和嚴苛的寒冬中存活下來。

  但是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對現今的剝奪式節食者並沒有什麼幫助。如果你吃的太少,你的身體就會自動進入保存模式,這樣一來,要減掉肥肉更是難上加難。

  這種減重方式並非是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的,它就像是每天、每分、每秒都不斷地推一顆大石頭上山一樣。

  減掉多少體重的時候才會引發上述的保存機制呢?我們可以在一個星期內減掉0.2公斤,而且不會讓新陳代謝率降低。有些人或許能夠減更多,但每個人在一個星期之內都至少能減輕0.2公斤,並同時保持完全燃燒熱量。唯一的問題就是,這樣的減重速度對大多數的我們來說實在太慢了。我們總認為減重不是全部減掉就是什麼也沒減掉。這就是為什麼這麼多沒耐心的人想要一次就減掉全部的肥肉,到頭來卻什麼肥肉都沒消失。

  現在來談談我們的大腦。如果我們一次又一次、有意識地否定自己,通常到最後我們的渴望就會變得越來越多。

  或許你的情感、假期、電視,或是喜愛的食物被剝奪,比起減重來說不那麼重要。「被剝奪」並不是一個享受人生的好方法。然而,許多節食者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捨棄讓自己感到溫暖舒暢的食物。這就好像變成了一場節食災難,因為很多的節食方法都是讓你否定自己真正喜歡的食物,所以這些節食方法往往都只能持續一段很短暫的時間。我們暫時不吃的食物很可能會反噬我們。當節食一結束,不論是因為受到挫折,還是因為暫時的成功,你很快就會恢復狼吞虎嚥的樣子,彷彿懷著飢餓的報復感一般,又急又快地大口吃下那些能慰藉你身心的食物。一想到在節食期間所做的種種犧牲,你就不由自主地認為必須好好補償自己一下。

  關於減重這件事,我們不能一味地依賴我們的大腦,或依賴我們的「認知控制力」,也就是所謂的意志力。正如我們的研究所顯示,我們每天都要做超過200個跟食物有關的決定,要讓每個決定都跟減肥書籍的內容一樣完美無瑕,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幾百萬年以來的演化和天性都告訴我們,要盡可能常吃和多吃東西。當眼前出現一盤剛出爐的香酥煎餅時,大多數的我們都缺乏不去碰它的堅毅心性,我們無法看著餅乾並說出:「我絕對不吃餅乾!我絕對不吃餅乾!」。我們通常只會在一開始對自己說:「不行、不行!」沒多久就會變成:「好吧!」

  參閱「象與騎象人」這一篇,你會知道,就算你在節食上的意志力夠堅強,你在生活中的其他層面還是會受到不好的影響。

  我們的身體會抵抗剝奪,我們的大腦也會抵抗剝奪。更嚴重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環境會設下陷阱,偷襲我們半吊子的減重心態。在每一個速食店角落,都有令人食指大動的香味。我們也可以從電視廣告中得到溫暖、充滿食物慰藉的感受。在每一台食物販賣機以及加油站中,都有比媽媽做的更好吃而且只要20元的零食。價值數百億元的餐飲市場也會提供最好的食物,以滿足我們無窮無盡的食慾。

  但是,在我們指責那些邪惡的商人之前,先來看看我們為自己設下的陷阱。我們會煮「家庭號」容量的義大利麵,所以沒有人會在晚餐時間挨餓。我們會為我們的小孩(以及我們自己)在桌上準備好零食。我們會用精緻的淺餐盤,這樣才能把食物堆在上面。我們用微波爐加熱蘋果派,卻忘了切好的新鮮蘋果正孤單地躺在冰箱的保鮮盒裡面。撇開最佳的意圖不談,當提到有關打擊節食與意志力時,我們通常是自己和家人的第一號公敵。

  好消息是,那些幾乎看不見、讓體重慢慢增加的手法,也能夠被推往另一個方向,讓你慢慢地、不知不覺地減輕體重。如果我們察覺不到吃進去的食物比身體所需的還少,我們就不會覺得受到剝奪。如果我們不覺得受到剝奪,我們就比較不會墮落、不會為了彌補失去的東西而吃得太多。關鍵就在於不知不覺飲食的範圍。

不知不覺飲食的範圍

  沒有人前一晚上床睡覺時身材苗條,早上一醒來卻變成大胖子。大多數的人增加(或減輕)體重都是漸進的,因此他們也搞不清楚這到底是怎麼發生的。他們不記得自己改變了飲食或運動的方式。他們記得的只是以前不用憋氣就能穿上最喜愛的褲子,現在卻要祈禱拉鍊能拉得上。

  當然,事情總是有例外。如果我們在吃到飽的披薩餐廳裡狼吞虎嚥地塞飽自己,接著又把超級盃美式足球賽派對上提供的一大碗洋芋片都吃光,然後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到31冰淇淋店點了一客超級大聖代,這時候我們才會感覺到自己好像吃太多了。但在大多數的時間裡,我們不太會察覺到自己多吃或少吃了50大卡熱量。事實上,大部分的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在前一天是否多吃或少吃了200或300大卡熱量。

  這就是不知不覺的範圍。在這個範圍以內,我們能在自己毫不察覺的狀態下,稍微多吃一點或稍微少吃一點。假設你一天可以攝取2000大卡的熱量,而不會增加或是減輕體重。如果有一天你只吃了1000大卡,你就會立刻感覺得到。你會覺得軟弱無力、頭昏眼花、站不穩,餓到連看到路邊小狗都想把牠吃掉。如果你吃了3000大卡的熱量,你也會很快就感覺得到。你會覺得身體好像變重了一點、動作慢了一些,一看到沙發就撲上去、懶懶地坐著並且輕輕摸著窩在你身邊的貓。

  如果我們吃得太少,我們會察覺得到。如果我們吃得太多,我們也會感覺得到。但是,這其中存在一個熱量範圍,也就是不知不覺飲食的範圍,在這個範圍內,我們會覺得自己攝取的熱量還可以,而且不會察覺到細微的差異。也就是說,我們沒辦法偵測出1900大卡和2000大卡之間的差異,也沒辦法偵測出2000大卡和2100大卡之間的不同。但經過了一年的時間之後,這個不知不覺的範圍要不就讓我們減輕了5公斤,要不就增加了5公斤。增加0.5公斤就等於我們多攝取了3800大卡的熱量。我們是在一個星期之內吃進了這額外的3800大卡,或是在一整年之中漸漸地多攝取了這些熱量,兩者其實沒有什麼分別。因為它們終將會變成你身上多出來的那0.5公斤。

  這就是不知不覺中多攝取熱量的危險之處。每天只要多吃10大卡,不管是一片薄荷口香糖或是3顆小小的糖豆,就會讓你從今天開始算起的一年之內增肥0.5公斤。一天只要3顆糖豆喔!

  幸運的是,這樣的事情反過來也能成立。

  按照書中的建議,吃到飽餐廳也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客人吃得比較少;高價位的單點餐廳,也能在不知不覺中,讓客人吃比較多。

  我的一位同事辛蒂,在她的新工作開始之後的兩年間,減掉了大約10公斤。當我問她如何減輕體重時,她答不出個所以然來。在不斷地問她問題之後,才發現兩年前她唯一刻意做的一項改變,就是戒咖啡因。她戒掉喝咖啡的習慣,改喝花草茶。但這似乎無法解釋些什麼。

  她說:「喔!對了!因為我要戒掉咖啡因,所以我也不再喝可樂。」以前每個星期她都差不多會喝掉6罐可樂,雖然不能說是上癮,但是一罐含有139大卡熱量的可樂,如果每個星期喝6罐,過了一年就會變成6公斤的肥肉。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體重為何會減輕。在她心裡,他只覺得自己不過是戒掉咖啡因罷了。

  在《科學雜誌Science》中有一篇優秀的文章,希爾博士(Drs. James O. Hill)以及彼特斯伯博士(John C. Peters)認為只要每天減少100大卡的熱量,就能夠防止大多數的美國民眾變胖。如果大部分的人每年都只增加0.5公斤或是1公斤,按照上述的說法,只要每個人每天都減少攝取100大卡,大部分的人就能夠減輕體重。要減少這100大卡,我們可以試著每天多走2000步(大約1.6公里),或是每天都少吃100大卡的熱量。

Hill, J.O., Wyatt, H.R., Reed, G.W. and Peters, J.C. Obesity and the environment: Where do we go from here? Science 299:853-855, 2003.

  每天削減100大卡(一年約減輕4.5公斤)或是200大卡(一年約減輕9公斤)熱量的最佳方法,就是用一種不會讓你覺得被剝奪的方式。重新安排整理你的廚房,以及改變你的某些飲食習慣是很容易的,所以你根本不必想著要減少食量,或是吃些不同的東西。就跟那些讓我們不知不覺增加體重的暗示一樣,這些做法也可以幫助我們不必傷腦筋就減輕體重。(《瞎吃-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頁36)


相關文章:
  不要一個人吃飯——如果你想變胖的話
  怎樣可以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少吃些?
  男人跟女人對自己理想身材的看法有什麼差別?
  減肥(減重、瘦身)性格類型測驗
  減肥(減重、瘦身)的常見問題——兩星期讓腰瘦兩吋的食譜
  減肥(減重、瘦身)的常見問題——運動塑身
  減肥(減重、瘦身)的常見問題——壓力與睡眠

繼續閱讀...

2011年2月8日 星期二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4 意見
分享




  有人告誡,跟陌生人聊天,不要聊跟宗教、政治有關的事,這是對的。就算是感情深厚的親友,也不要爭論宗教、政治議題。為什麼?

  維吉尼亞大學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著有《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寫道:「當你看到一幅畫,通常很快就會知道自己是否喜歡。如果有人要你解釋你的判斷,你會虛構一些理由……道德爭論大致也是這樣:兩個人如果對某議題有強烈的感覺,先出場的都是他們的感情,然後才編造出理由,丟給對方。」(《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How We Decide》頁222)

  且讓我們來考量下面這個道德情境,這是海德特最先提出來的。假設有一對兄妹,馬克和茱莉,一同去法國南部度假。有一天,他們暢遊鄉間,玩得很盡興,晚上兩人共進一頓每位晚餐,席間還喝了幾瓶紅酒。結果不知不覺的,兄妹倆決定要發生性關係。茱莉服了避孕藥,馬克也用了保險套以策安全。他們很享受這段關係,但是決定以後不要再這麼做。兄妹倆承諾要守住這段一夜情的秘密,在一段時日之後,他們發覺性關係使得彼此的感情更為融洽。你覺得茱莉和馬克有錯嗎?

  如果你和大部分人一樣,你的第一個反應會是:這對兄妹犯了滔天大罪。他們的行為錯得離譜。然而,當海德特要求別人解釋他們那嚴厲的道德判斷時,最常聽到的理由卻是,這樣可能生出基因有缺陷的孩子,以及發生性關係有可能損害兄妹的手足之情。這時,海德特會點出,馬克與茱莉採用了雙重避孕措施,而且性關係其實讓他倆的關係更親密。但是,這些事實都不重要,即便自己提出的理由給一一駁回,大家還是認定,親手足發生性關係就是不道德。

  「這項實驗裡的狀況是,」海德特說:「人們會提出一個理由,解釋這種性關係不對。當這個理由不成立,他們又會提出另一個理由。當新的理由不成立,他們就再找另一個理由。」當然,他們最後會找不出理由,他們把所有道德理由都用光了。可以看出,這些理性的辯護是強加上去的。這時,他們就會開始說一些像是「因為和親妹妹發生關係就是不對」或是「因為那太噁心了,所以不可以!」

  海德特把這種論調稱做「道德錯愕moral dumbfounding」。大家都知道某些事情是不道德的,就像兄妹之間發生性關係是很可怕的念頭,但是沒有人能拿出合理的理由,幫這項裁決辯護。

  根據海德特的說法,這則關於兄妹發生性關係的小故事,點出我們在做道德決策時的兩個不同程序。情緒腦會做出裁決,由它來決定誰對誰錯。就茱莉和馬克的案例,情緒腦絕不相信兄妹發生性關係是道德容許的事,不論他們事先作了多少避孕措施。反觀理性腦,則負責解釋這項裁決,它會拚命找理由,但這些理由全都是事後補上的。

  我們的情緒腦會先幫我們下初步的判斷,如果這情緒夠強烈的話,甚至會變成由理性腦負責發言解釋善後的局面。非言語行為所產生的第一印象,正是情緒腦所做的判斷,這也是我會寫「面試不出錯的12要領」、「商務穿著的要與不要」、「[心理測驗]你的身體語言信心指數有多高?」這幾篇網誌,看這類書籍的原因。

  這正是精神變態者的危險之處:他們缺少能夠指引道德決定的情緒。在他們應該有情緒的地方,出現一個可怕的空洞。對精神變態者來說,罪行永遠是發自理智,而不是發自心底。結果,精神變態者的腦袋裡,除了一位很會推理、隨時準備幫自己的行為找理由的律師之外,什麼都不剩。精神變態者會犯下暴力罪行,是因為他們的情緒從未告誡他們,不要那樣做。(《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How We Decide》頁223)

  政治、宗教議題的麻煩不僅如此。

  死忠某個政黨的選民,可以作為「如何能不要形成意見」的個案研究:他們的腦袋頑固得百毒不侵,因為他們已經知道自己要相信什麼,再多的說服、再多的新資料,都無法改變他們腦袋裡的辯論結果。

  譬如說,1976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有人曾經分析500名「黨性堅強」的選民,發現在選戰最激烈的最後兩個月,只有16%的人接受說服,轉投另外一個黨。

  另外還有一項研究,追蹤一群美國選民從1965到1982年間的政黨屬性變化。雖然這是美國政治史上極為動盪的年代,歷經越戰、停滯性通貨膨脹、尼克森下台、石油危機以及卡特時代,但是在1965年自認是共和黨的選民當中,仍有將近90%的人在1980年投票給雷根(共和黨)。這段期間所發生的事,並沒有改變太多人的心意。

  現在我們有可能了解,政黨認同為何能夠如此屹立不搖。艾默里大學的心理學家威斯頓(Drew Westen)在2004年美國總統大選起跑階段,幫一群黨性堅強的選民進行腦部造影。他把兩位總統候選人,凱瑞與小布希所說過明顯有矛盾的言論,拿給受測者看。譬如說,受測者先看到一段話,是小布希誇讚駐伊拉克的美軍,並誓言「要為退伍軍人提供最完善的照顧」。接著,受試者會發現,就在小布希說這段話的同一天,他的幕僚才刪減了16萬4簽名退伍軍人的醫療福利預算。同樣的,凱瑞也有幾段關於他曾投票授權總統打伊拉克戰爭的矛盾言論。

  看過兩位候選人的矛盾政見後,研究人員要求受測者幫這些言行的矛盾程度打分數,從1分到4分,4分代表矛盾最嚴重。結果並不令人意外,選民的反應主要還是由政黨屬性來決定。民主黨選民非常在意小布希(共和黨)的矛盾言行(他們多半評給4分),但認為凱瑞(民主黨)的矛盾比較沒什麼大不了。共和黨選民的反應也差不多,他們幫小布希的錯誤找藉口,卻覺得凱瑞的矛盾程度駭人聽聞。

  藉由把每位選民請入功能性磁振造影機器,威斯頓得以從腦袋的觀點,來研究這類具有政黨屬性的推論流程。他能親眼看見民主黨及共和黨選民在面對相衝突的證據時,腦袋如何奮力維持原本的政治看法。看到自己中意的候選人言行不一致時,監貞的黨性就會自動徵召負責控管情緒反應的腦部區域,例如前額葉皮質。雖說腦袋裡這樣的現象也可能暗示說,選民是理性的行動者,正在平靜的吸收、理解令他們不快的資訊。但是威斯頓早就知道事實絕非如此,因為選民對凱瑞及小布希矛盾程度的評分,完全視他們的政黨屬性而定。

  要是果真如此,那麼前額葉到底在忙什麼呢?威斯頓知道,選民並不是在利用推理能力來分析事實,他們是在利用推理能力保全自己的堅強黨性。一旦受測者得出能夠解釋證據的說辭,得以快活的幫自己中意的候選人開脫,他們腦內的報償系統就會活化,然後經歷到一陣愉悅的感覺。換句話說,自欺的感覺確實美妙之至。「基本上,選民就好像在轉動一個認知萬花筒,一直轉到滿意的答案出現為止,」威斯頓說:「然後他們會大大的加以強化,一方面積極消除負面的情緒狀態,另一方面則活化正面的情緒狀態。」

  這個有缺陷的思考流程,對於所有選民的意見形成,都扮演了關鍵的角色。黨性堅強的選民都自認是理性的人,不理性的是另一個黨。但事實上,我們全都是合理化高手

  普林斯頓大學的政治科學家巴特爾斯(Larry Bartels)分析1990年代的調查數據,來證明這個看法。

  民主黨的柯林頓在第一任總統任期內,美國預算赤字減低了90%以上。然而,當共和黨選民在1996年被問及柯林頓任內的預算赤字如何,卻有超過55%的人回答說赤字增加了。這些數據最有趣的地方在於,其中有些共和黨選民的消息很靈通,他們常常看報、看電視新聞,而且認得出共和黨的國會議員,可是這一群選民的表現並沒有勝過消息不靈通的選民(許多消息不靈通的選民連副總統的名字都不太叫得出來)。

  即使政治知識豐富,也無法消除政黨偏見,為什麼這樣的現象會存在呢?根據巴特爾斯的說法,因為選民傾向於只吸收能夠確認本身既有信念的事實。當某項資訊不符合共和黨人的論點時,例如柯林頓讓預算赤字減低,並不符合他們對自由派人士「一邊加稅、一邊亂花錢」的刻板印象,那麼他們就會把這項資訊隨便略過去。「選民認為自己在思考,」巴特爾斯說道:「但是事實上,他們只是在發明一些事實,或是忽略另一些事實,好讓自己能夠將既定的決策合理化。」一旦你認同了某個政黨,整個世界就會根據你的理念來重新編輯。

  當你(強烈)認同了某個政黨,你有了信仰,你也失去了民主制度最重要的精神——傾聽、包容異見,以民為本。因為你關心的是某個政黨能不能取得政權,而不是一般百姓能不能過得更美好。

  遇到像這樣的時刻,理性反而成為我們的包袱,因為它能讓我們把所有的信念都加以合理化。前額葉皮質搖身一變,成了資訊過濾器,變成我們用來阻擋不受歡迎的論點的隔柵。

信仰虔誠的人,也會過濾雜訊

  且讓我們看看下面這個實驗,由兩位認知心理學家,布洛克(Timothy Brock)與巴朗(Joe Balloun)在1960年代末所進行的。他們找來的實驗對象,有半數是勤上教堂的人,半數是堅定的無神論者。他們播放了一卷抨擊基督教的錄音帶給受測者聽,更有意思的是,還在帶子裡添加了惱人的靜電,製造出噪音。不過,聽者只要壓一下按鈕就可以把噪音減輕,使得錄音內容在剎那間變得清晰。

  實驗結果完全如同預期,相當令人沮喪:不信教的人總是會試著消去噪音,而信教者寧願該卷錄音帶聽不清楚。後來布洛克與巴朗又針對吸菸者進行類似的實驗,讓吸菸者聽講解吸菸導致癌症的錄音帶,也顯現了類似的效果。我們全都會透過自願的無知,來壓抑認知方面的雜訊。(《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How We Decide》頁261)

  2014年8月11日補充:「如何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


相關文章:
  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邪惡的平凡性(banality of evil)
  學習觀察力,培養分析力,擁有判斷力
  揭露潛藏在你意識之外的祕密──[心理測驗]內隱聯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誰家會養出恐怖份子?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