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
〈2011年8月11日補充〉著名的經濟學家史帝文.李維特(Steven D. Levitt)和史帝芬.杜伯納(Stephen J. Dubner)在2010年出版的《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SuperFreakonomics: Global Cooling, Patriotic Prostitutes, and Why Suicide Bombers Should Buy Life Insurance》對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的研究有很尖銳的批評,參閱「不同版本的獨裁者賽局(dictator game)——人是自私或利他的動物?」。
假設我把你帶進一個房間,讓你坐在一個完全陌生的人旁邊。然後我交100美元給你,並且告訴你,必須把錢分給身邊的陌生人,從1元到100元,給多少都隨便你。如果對方接受了,那麼錢就是你們的了;如果他拒絕接受,你就必須把100元都還給我。你只有一次機會,之後你和這位陌生人將各走各的,永遠不會再交手。你會怎麼做?
請你先想一下,你願意給多少錢。你認為一般人大多會給多少錢?
如果你是個真正的理性主義者,而且你相信,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很理性的,都在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那麼選擇就很簡單了。你們只有這次交手機會,而這個陌生人也是追求一己之利的,因此沒有什麼選擇餘地。不管你分多少錢給他,他只有接受與拒絕兩途,而有錢總比沒錢好,所以他一定會接受。因此,你可以盡量少給他錢,比方說給一元吧,你有信心對方一定會接受,你也可以帶著99元離開。
《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的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舊版中文書名為「隨機的致富陷阱:解開生活中的機率之謎」)Fooled by Randomness: The Hidden Role of Chance in Life and in the Markets》一書中就提過他也參加過這個遊戲,理性主義的思考方式差點讓他栽了。
對於這一點,經濟學賽局理論的邏輯非常明確又簡單,因此理論學家甚至沒興趣多花腦筋,就接受了這種賽局式的情境——它有個專門的名稱叫做「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一直到15年前,才有人想用真實的凡人來實際測試一下這個遊戲。過去這十多年間,研究人員終於了解到,發現人類行為法則最好的方法,並不是靠完全理性或純粹利己的假設前提來推導,而是實際用社會原子來做實驗,用實驗來探測他們的想法和情緒,就像物理學家對待原子那樣。「最後通牒遊戲」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不是某個人腦袋認為其他人會怎麼做,其他人就會照某人預測的做。心理學研究結果的重要性也是在此。
到現在為止,研究人員已經測試了好幾百個這種遊戲,一般都是利用志願的學生,通常是要學生分配10元或20元左右的金額。令理論學家吃驚的是,在這種只有「一面之緣」的實驗裡,得到的結果相當一致。那些充當「提案人」的學生,大約都提出40%左右的金錢給對方,或許是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比較公平,或者是怕對方拒絕。這些學生扮演「接受者」的時候,一半以上會拒絕低於20%的分享,就算金額提高到數百元也一樣。顯然,極少學生表現出預設的利己行為。
這種結果和經濟學家的預期實在差太遠了,因此一開始他們根本就拒絕接受。舉例來說,有些理論學家反對的理由是,受試者在實驗過程中,可以看到對方的臉,因此可能會預期日後有機會碰到同一個人,這使得他們遵循一般的互惠利他邏輯,做出合作的行為。但現在研究人員利用電腦做同樣的實驗,雙方可說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了,未來所有可能產生的顧慮都不存在了,實驗的結果還是一樣,人們依然表現出合作的態度。
傳統理論學家反對的另一個理由是,大部分的實驗對象都是學生,實驗的結果只反映了學生的天真和理想主義特質,並不能代表普通人的行為。然而,進一步的實驗連這種搶救正統的最後掙扎都推翻了。
幾年前,艾默里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人類學家亨利區(Joseph Henrich)以全球15個不同文化族群的人為對象,進行「最後通牒遊戲」的實驗,範圍從坦尚尼亞(Tanzania)的農民到秘魯(Peru)。為了使參加的人重視這項遊戲,亨利區設定的金額約為當地一、兩天的所得。他們發現,有些文化裡的人真的非常慷慨,例如巴拉圭(Paraguay)東北部的阿契人(Ache)和印尼的拉美拉若人(Lamelara),提議分給對方的金額平均超過50%。但更重要的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表現出來的行為,都和經濟學家設想的利己行為相去甚遠。就連最吝嗇的人,平均都提出25%以上的金額與對方分享;如果提議的金額低於25%,不分種族文化,對方通常都拒絕接受。
吝嗇、慷慨、理性主義、貪婪自利、互惠利他,上面哪個形容詞最能形容你?
亨利區團隊的結論是:「除了本身的實質收益之外,很多實驗對象還關心公平互惠原則,他們願意自己少分一點,也願意回報那些表現出合作意願的人,而對於那些沒有合作意願的人,即便他們有所損失也要處罰。」……
請回想「好事為何多磨?好人為何會辦壞好事?」裡面王鼎鈞寫下的人生智慧。
換個角度來想,不要把別人的付出或對我們的好當成理所當然,不然就要有對方隨時不幹或扯你後腿的心理準備。
另一方面,既然每天寫下五件令你感恩的事,就可以讓你更快樂(請參閱「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那麼,表達感謝之意,也可說是一件利己的好事。
令人有點尷尬的是,研究也顯示,現代經濟學理論有它自己的文化影響力,會使得經濟學家的行為表現稍異於「常人」。有項研究是以不同學門的研究生為對象,讓他們扮演類似於休謨所描述的農夫情境。其中研究心理學或數學的研究生,行為表現和一般人相同;而那群經濟學的研究生,顯然吸收了「人會採取利己行為」觀念,自己也表現出同樣的行為——他們拒絕合作的比例,比其他學門的學生高出很多。事實上,研究經濟學(尤其是以前那種教學方式的經濟學),似乎會讓人變得比較貪婪。正如負責這項研究的人所說的:「長期接觸利己的模型,真的會鼓勵利己的行為。」現在全球有很多政府都聘請經濟學家擔任顧問,想想這批人有多大的影響力——我認為這是個令人憂心的現象。(《隱藏的邏輯:掌握群眾行為的不敗公式The Social Atom: Why the Rich Get Richer, Cheaters Get Caught, and Your Neighbor Usually Looks Like You》頁168)
再一次證明,大腦可以被塑造改變,個性也會跟著逐漸改變。
貧富差距過大會造成社會不穩定,不曉得是不是同樣的心理機制所促成?請回想雷曼兄弟執行長Richard Fuld在健身房被扁的新聞。
相關文章:
公道自在「人心」──換個角度,再看「最後通牒博奕Ultimatum Game」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邪惡的平凡性(banality of evil)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如何提高器官捐贈率?看看美國伊利諾州怎麼做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意見:
今天女朋友在逛逛這個網站,我就也順便進來看了一下。您寫的這篇文章真的讓我下了一跳,尤其是後半段。我是大四學生,經濟學學生。今天上課時老師給我們看了一篇DVD,在講2008年的經濟風暴。後來顯示出其實都是華爾街的"經濟學者"們貪婪的行為造成的,同時他們還是有名大學裡的教授,以及政府高層。我剛剛看了一下,你這篇也是2008年寫的,真是 被你說中了。特地來表示一下敬佩的心情! 希望你能看到這篇留言,謝謝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