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31日 星期四

兩性差異——看「破案天才伽利略」的另一個有趣角度

2 意見
分享







下列有關男女腦子的差異,哪一項才是正確的?
a.男人解決問題較快,女人較能分析複雜的問題
b.女人的EQ比男人高
c.男人用下半身思考
d.男女的腦系統相同
(《你的身體導覽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 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Body that Will Make You Healthier and Younger》,頁19)

  這幾天緯來日本台晚間九點開始播放我很喜歡看的一部日劇「破案天才伽利略」(偵探伽利略)。這齣日劇改編自東野圭吾(Higashino Keigo)推理小說《偵探伽利略》、《預知夢》,因為頗受好評,在日本下檔後,還上映續作電影《嫌疑犯X的獻身》。

  看過原作的人或許會不喜歡日劇將兩個男主角湯川學、草薙俊平的劇情主軸改編成一個男主角湯川學(福山雅治飾演)、一個女主角內海薰(柴崎幸飾演)。對我來說卻增添了男女之間差異的趣味,因為我第一次看「破案天才伽利略」時,剛好看完有關兩性先天差異的書沒多久,因此第一集中湯川學說案情有趣時的那一幕,我能明白內海薰為何會憤怒,也明白湯川學為何一開始不解內海薰的憤怒。

  誰比較有同理心?男人還是女人?……有數十項研究結果發現,一般女性在辨讀表情和偵測謊言方面,優於男性。甚至早從3歲開始,女孩就比男孩善於推測別人心中想法和感受。心理學家大衛‧梅爾斯(David G. Meyers)在相關研究中做了這樣的結論:

  在調查中,女性受測者自稱有同理心、能與旁人同悲喜的比例,遠高出男性。同樣的性別差異也出現在客觀觀察結果上,不過差距較小。女性聽聞他人不幸而哭泣或心情難受的比例,比男性來得稍高。此一差異有助於解釋為何男女均表示:他們與女性的友情,要比和男性之間的友情來得親密、愉快,且貼心。當我們渴望關懷和瞭解時,不管男女都傾向找女性吐訴。

  劍橋大學心理學家席蒙‧貝倫科漢(Simon Baron-Cohen),對此性別差異自有他的一套理論。他在2003年出版的《基本差異The Essential Difference: Male And Female Brains And The Truth About Autism》一書中開宗明義:「多數女性大腦天生適合感受他人悲喜,而多數男性大腦天生適合推理和系統建構。」

  貝倫科漢隨即補充,並非所有女人都有「女性大腦」,也不是男人就一定有「男性大腦」。不過他舉了諸多例證來說明他的中心主張:較多男性擁有系統思考的大腦,而較多女性擁有同理思考的大腦。貝倫科漢發現,這兩種思考方式的差別很令人玩味:「系統思考的特色是明確、重視各部細節,」以及不因時地改變的固定法則。他說:「系統化的必要條件,是超然。」(貝倫科漢稱自閉症患者為大腦「極端男性」的例子。)

  但同理心就不同了。「要發揮同理心就必須拋棄超然,和對方發生一定程度的情感連結,才能體認對方是有感覺的人,而非冷冰冰的物體,並讓對方的情緒感染到你的情緒。」貝倫科漢認為,同理心的「特性包括不精確(他人心理狀態不可能明確掌握,最多只能推測)、重視整體要旨(例如揣摩對方對旁人事物的觀感)、以及背景(對方的表情、聲音、動作與過去行為都是推測其心理的重要依據),同時不期待一致性(昨天讓她高興的事情,明天不見得還會如此)。」(《未來在等待的人才A Whole New Mind: Why Right-Brainers Will Rule the Future》頁192)

  如果想真正了解兩性先天有什麼差異,避免無謂的爭端與誤會,作者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譯者是洪蘭的《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 W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和米山公啟寫的《女男大戰從「頭」說起》值得一看。

  近期出版的三本父母親給孩子的家書也顯現出這樣的差異。作父親的蘭迪.鮑許(Randy Pausch)留給孩子的《最後的演講The Last Lecture》、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A Gift to My Children: 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作母親的龍應台《親愛的安德烈:兩代共讀的36封家書》,我相信他們表達的方式或許不同,對孩子的愛卻不會輸給任何人。

PS.一開始的選擇題,答案是A。


相關文章:
  女人不懂性愛對男人的意義
  男人跟女人都需要知道的月經心理學
  為什麼男人連結婚紀念日都記不住?
  [心理測驗]判斷你是否具有「女性大腦」
  [心理測驗]判斷你是否具有「男性大腦」
  外表看不出來的兩性差異——談眼神測驗、女性大腦(同理商數)、男性大腦(系統商數)
  女人的友誼跟男人的有什麼不同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你能分辨真笑或假笑嗎?
  別再錯怪男人了!女人就是比男人耳聰目明
  男人在妳面前變笨出錯,是因為妳太迷人的緣故
  只有男人才會做的蠢事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30日 星期三

效率市場假說(EMH)的矛盾

0 意見
分享




  1978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Nobel Memorial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得主賽蒙(Herbert A. Simon)提出「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的見解:「人無法獲得決策所需的所有訊息,即使能獲得所有訊息,人也無法實現充分理性,因為我們能力有限,而且面臨時間壓力,不可能無限制地周全思考一個問題的全部複雜關係及行動後果。」

  「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EMH)中有一個諷刺性的環節:正因為許多人埋首研究並分析個股,所以選股是無效的。市場「正確」反映出預期,因為有許多人根據現有的資訊買賣股票。你不太可能持續以過人的方式來解析資訊。然而,如果只有你一個人在研究,你就可能勝過隨機選股的方式。因此,效率市場信徒的隨機選股建議,會因為每個人都採取這個建議而失效!(《經濟學的第一堂課From Here to Economy》頁203)

  效率市場假說通常被用來指出,投資人不可能撿到便宜。「別浪費時間找便宜股票;如果它們存在的話,別人早已經買走了。」反之亦然,但很少聽人提及:如果市場是理性的,就不會一貫地做錯決定了。「別浪費時間擔心你可能在錯誤時機太興奮而買到昂貴股票;如果它們存在的話,別人已經賣掉了。」(《蜥蜴腦賺錢術:哈佛學者的最新研究,結合神經經濟學與非理性科學的聰明理財術(舊書名「不理性也能賺錢」,簡體書名「非理性市场与蜥蜴式大脑思维」)Mean Markets and Lizard Brains: How to Profit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Irrationality》頁57)

  也就是說,如果「效率市場假說」是對的,股票就應該可以「隨時買,隨便買」(好耳熟啊!)。

  效率市場假說的信徒否認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成功是靠技術。他們的論點如下:把1024人集中在一個房間,叫他們每人各擲10次銅板。平均而言,他們會有一人能連擲10次正面。這個人就是巴菲特。

  換句話說,世上有很多財富管理人,有人全憑運氣得以長期保持傑出記錄。據此觀點,過去的傑出業績不能用來預測未來。

  如果巴菲特過去的成功是運氣,那麼根據效率市場假說,不能期待他明年的表現勝過市場大盤或扔飛鏢的猴子。在這個想像實驗中,連擲10次正面的「贏家」在第11次仍擲正面的機率剛好是50%,和連擲10次反面的輸家在第11次擲正面的機率相同。……

   如果你要買股票,你會挑巴菲特還是猴子選的投資標的買?兩個都是「ㄇㄧㄥˊ」牌,只不過可能一個光亮,一個黑暗。

  沒有人真正知道特定績效靠的是技術或運氣。不過,值得玩味的是,任何投資人的績效都不能證明效率市場假說是錯的。不論巴菲特或富勒-賽勒(Fuller-Thaler)創下再多佳績,效率市場假說的擁護者還是可以說,他們的優異表現純屬運氣。……

  已證明的科學觀點稱為理論(theory)。例如,人人知道地心引力是真的,但它仍被歸類為理論。相較於已證明的理論,不確定是否正確的新觀念叫做「假說hypothesis」。重要的是,就連那些捍衛市場理性的人也說他們的概念只是個假說,坦承這是未經證明的。

  事實上,市場效率信念(belief)可能甚至不夠格被稱為假說。偉大的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柏爵士(Sir Karl Popper)寫道,「一個真實的科學陳述必須可以否證(falsifiable);不能否證的陳述不是事實。」

  一個概念(idea)要達到假說的標準,必須可以證明(provable),這意味著必須有可能找到證據可以反駁它不是真的。如前所述,基本上任何方法都不能證明效率市場的概念不是真的。波柏認為不可否證的概念不是科學,只是教條(dogma)。……

  投資人如果接受市場效率教條,等於自動放棄了因市場非理性才存在的機會。如果市場效率概念是個已經印證的理論,不戰而降還情有可原,但它頂多也只是個假說,搞不好還是不科學的主張。(《《蜥蜴腦賺錢術:哈佛學者的最新研究,結合神經經濟學與非理性科學的聰明理財術(舊書名「不理性也能賺錢」,簡體書名「非理性市场与蜥蜴式大脑思维」)Mean Markets and Lizard Brains: How to Profit from the New Science of Irrationality》頁60)


相關文章:
  效率市場的概念、種類與檢定
  行為財務學的奇怪矛盾?
  如何克服投資上的心理偏誤(非理性行為)
  從A50中國指數基金過度折價聊地上為什麼有錢可以撿
  假如…—心智之眼的盲點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中)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下)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作空股票的風險有哪些?

0 意見
分享




  科斯托蘭尼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中提到,他在作空賺錢後,快樂不起來,心情比以前更糟,因此轉而作多。甚至還「建議新手一定要作買進投機人士,而不是賣空投機人士」。

  雖然行情下跌有個好處,行情下跌出現得比較快,而行情上漲卻總是沿著恐懼的牆邊向上爬,但只有經驗非常豐富的投機人士,才能夠預測到下跌行情的起點。不過有一點絕對可以說明,買進投機人士的機會更佳,一種股票最後可能上漲百分之一千,或甚至百分之一萬,但最多只能下跌百分之百(《一個投機者的告白Die Kunst uber Geld nachzudenken》頁187)

  即使「賣空一向是高難度的操作方式,但空頭市場期間有許多賣空手法,能讓你以獲利彌補虧損,保護投資組合。」(《大熊市The Bear Book: Survive and Profit in Ferocious Markets》頁212),對於想「馴服風險(舊版書名:與天為敵)Against the Gods: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Risk」的人,值得了解一下作空的風險有哪些。

  如果賣空行為有警告標示的話,可能會這麼寫:賣空有時可以獲利。它可能致癮並有害健康。

  在美國長達兩百年的投資史上,沒有任何賣空的人能和洛克斐勒、卡內基、巴菲特、蓋茲並列富豪之林。1920年代的兩大作手巴魯齊(Bernard Baruch)和約瑟夫‧甘迺迪(Joseph Kennedy,甘迺迪總統的父親),過世時都很富有,但那是因為巴魯齊後來從政,甘迺迪也轉而經商和從政。

  其他賣空大作手在嚴重虧損後,下場都很淒涼。近年最有名的作手查諾斯(Jim Chanos)和費西巴赫兄弟(the Feshbach brothers)賺進大筆財富,直到賣空不再有利可圖。費西巴赫兄弟賠掉10億美元資產和私人飛機,現在除了個人的少數資金外,不再賣空。查諾斯5億美元的資產大多化為烏有,但是仍然繼續從事賣空。

  賣空大作手失敗的原因,主要有3個:

  (1)長期而言,股價是走高的,這對空頭派投資人的操作構成一大障礙。

  (2)你賣空的股票會上漲,這種情形常發生。你發現有一家公司的主管吃上官司、帳目被查出有問題、大筆貸款要跳票。接著,這家公司宣布虧損嚴重。你以每股20美元賣空該公司股票,希望它會跌到0,結果它卻漲到40美元。原因到底何在?因為樂觀的投資人看好後市而買進。

  (3)你嚇得不敢再撐下去。隨著股價上漲,你的虧損增加,使你和大賭局的賭徒一樣進退兩難。你手上有三張老K,可是對家把賭注加到賭場極限。你要有很大的勇氣和本錢才玩得下去。賣空的人通常這兩樣都沒有,所以平白放棄可以贏錢的好牌。(《大熊市The Bear Book: Survive and Profit in Ferocious Markets》頁211)

  7月26日有這麼一則新聞:

《國際經濟》炒作油價失利,美能源公司破產

【時報-外電報導】據了解,處理美國所消費原油2.5%的能源集團SemGroup因炒作油價失利,大虧24億美元,於日前申請破產保護。……

  根據了解,該集團持有大量的原油空頭部位,主要是為其原油庫存與未來原油採購避險。然而由於油價一路飆漲,致使其面臨保證金的不斷擴大,導致其必須增加現金的支付或是擔保品的提供以支撐其空頭部位。由於無力負擔交易保證金,該集團被迫在7月16日把其在紐約商品交易所的石油期貨交易帳戶轉讓給巴克萊資本公司,此舉導致其24億美元的帳面損失成為實際虧損,而後者則在市場拋出這些空頭部位。

  把科斯托蘭尼的忠告反過來說,作多最多只能虧損百分之百,作空最後可能虧損百分之一千,或甚至百分之一萬。

  除了投資風險,賣空的風險可能還包括被圍毆。

  賣空的作手好像蝙蝠一樣惡名昭彰。他們被視為有害的動物,掛在華爾街的牆上,像金錢吸血鬼般把健全股票的獲利吸光,直到這些公司虛弱得無法站穩。他們的敵人遠多過朋友,大家恨不得好好修理他們一頓。難怪賣空的作手通常都不敢張揚,也不願意接受記者訪問。

  除了賣空股票,他們還會被冠上賣空國家的罪名,即使老甘迺迪的兒子當上總統,巴魯齊是羅斯福總統的哥兒們也一樣。……

  賣空者是被壓迫的少數民族……他們從別人的虧損中獲利,因而被指責為虧損的始作俑者。賣空者被認為是1929年大崩盤的罪魁禍首,雖然後來的深入調查證明他們是無辜的。他們受到國會調查,當時的總統胡佛(Hoover)更認定:「空頭派的陰謀導致股市崩潰。」比較冷靜的人指出,1929年賣空的股票數量,只是其他股票的0.125%,根本沒有什麼衝擊力。

  某一支個股出現空頭走勢時,賣空者常背黑鍋。這家公司召開記者會,指責賣空者放出謠言,嚇得投資人拋售該公司股票。有時候,這種指控是真的,但通常是子虛烏有。讓空頭派當代罪羔羊,是公司轉移注意力的手法,其實該公司內部出問題才是股價不振的真正原因。……

  政府向來和賣空者格格不入。英國、法國、日本、美國和其他有股市的國家,曾多次禁止放空,通常是在已經出現大規模拋售之後。……

  即使賣空未遭到禁止,它也受到限制。股市看多的那一方是完全自由的,你隨時可以用任何價錢買進股票,可是不能隨時作空。你必須等股價上漲。這樣的規定使賣空者無法掌握獲利的契機——股價無限下跌的時候,像是1987年的大崩盤。股市下跌時除非你已經賣空,否則無法獲利。因為,這時股市根本不上漲。(《大熊市》頁217)

  台灣也有作空的限制,「投資人委託融券賣出,賣出價格不得低於昨日收盤價,但融券賣出ETF及臺灣50指數成分股票、中型100指數成分股票及資訊科技指數成分股票則得在當日漲跌幅範圍內限價委託之。」(http://www.tse.com.tw/ch/investor/faq1.php?cid=9#qa9_89)

  也就是平盤以下可放空的股票有底下這些:

臺灣50指數(TSEC Taiwan 50 Index)成分股票(http://www.tse.com.tw/ch/trading/indices/twco/tai50i.php

臺灣中型100指數(TSEC Taiwan Mid-Cap 100 Index)成分股票(http://www.tse.com.tw/ch/trading/indices/tmcc/tai100i.php

臺灣資訊科技指數(TSEC Taiwan Technology Index)成分股票(http://www.tse.com.tw/ch/trading/indices/titc/taititc.php

  總之,賣空者受到歧視,雖然他們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在股市過熱時抑制股價,在股價重挫時支撐股價。股市過熱時,賣空者揭發本益比過高的公司的缺失,嚇跑可能的投資人,因而使股價重挫、讓買進者的錢花得比較有價值。

  股價大跌時,賣空者可發揮「救生圈效用buoyant effect」挽救股價。卡瑞(Phil Carret)曾說:「股市接近谷底時,大家普遍悲觀、沒有人想買進,只有賣空者進場買股票平倉。如果沒有他們,想要脫手的人會找不到人承接。」

  1929年底,股市反彈,可能就是因為賣空者買進股票平倉,那次的反彈讓其他投資人能以相當好的價格出場,可是當時的主管單位不了解。他們指責空頭派投資人導致股市崩盤,卻不指責付出過高股價的盲目多頭派投資人。(《大熊市》頁218)


相關文章:
  科斯托蘭尼的投資(機)天賦測驗
  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
  《一次讀完25本投資經典》的25本投資經典書單
  十個判斷地雷股的關鍵警訊
  股市從空頭進入多頭時該買什麼股票(基金)
  為什麼投資理財的方法需量身訂作?
  郭泰的20本股市投資經典書單

繼續閱讀...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2 意見
分享






  逛書店的時候,很驚訝的看到洪蘭教授翻譯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新書《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A Gift to My Children: 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沒想到把書拿起來看之後,放回去時已經是把書讀完的時候了。

  (1)不要讓別人影響你──假如每個人都嘲笑你的想法,這就是可能成功的指標!
  (2)普通常識並不是那麼普通──大眾社會相信的常常是錯的,不要盲目聽信別人的話
  (3)將世界納入你的眼界──保持開放的心,做個世界公民!
  (4)研讀哲學,學會思考──訓練自己去檢驗每一種概念、每一個事實
  (5)反眾道而行──檢視事實和機會,不隨烏合之眾心理起舞
  (6)幸運女神只眷顧持續努力的人──用功讀書,學得越多你才知道你懂得越少

  上面是羅傑斯給他女兒的12個箴言的其中6個,這6個箴言跟電影「刺客聯盟Wanted」都讓我聯想到之前翻譯的一份文件。

  最近中國製的電視流入北韓,問題是這些電視能看到南韓的節目。

  以前北韓的電視只能開和關。收音機的可變電容器也被焊上,頻率被固定。但是現在中國製的電視可以選台,也能看到南韓的節目。當然北韓不允許,可是我想大家都偷偷地在看吧。所以北韓國民應該也接收了很多來自外國的資訊。

  看了節目,北韓國民就會知道,和南韓比,自己的國家有多糟。這樣金正日的生命會有危險。如果和南韓建構緊密的關係,三十八度線撤哨,雙方可以自由往來,資訊會更開放。

  國民的激動情緒到達頂點時,金正日會被國民親手殺了。

  這樣想來,對金正日來說,加強和南韓交流,是個人風險太高的國家政策。為了自己生命安全,他一定會避免用這一招。(《我的發想術》頁130)

  「凡是完全超出經驗範圍的事,都教人很難接受。」王鼎鈞在回憶錄《關山奪路》中這樣說著。

  說起來,英文中的「洗腦(brainwashing)」這個單字,也是在南北韓戰爭中,為了描述被俘的美軍所遭遇到的不人道狀況而發明的。

  常常有人會說不要被什麼什麼「洗腦」了,是你真的被什麼什麼「洗腦」了?還是說這話的人在對你「洗腦」?動不動就叫人拒看什麼,是不是跟北韓政府把電視跟收音機頻道固定的作為類似?

  使人能夠奴役他人的方法是相當一致的。來自世界各角落的人質、政治犯和集中營倖存者的描述,也有不可思議的雷同性。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AI)從不同文化中廣泛擷取政治犯的現身說法,在1973年出版了《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內容詳細敘述了那些奴役他人的方法。

(註:Amnesty International, "Report on Tortur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1973. This report cites in particular the work of Alfred Biderman, who studied the effects of brainwashing in American prisoners of war. 出自《創傷與復原Trauma and Recovery: The Aftermath of Violence--from Domestic Abuse to Political Terror》英文版頁260)

  在風化業、色情行業和家庭中,這些相同的技術也被使用來壓制女性。在組織性的犯罪活動方面,鴇母和A片製作人,有時候會用脅迫的方式來教導新人。使用系統化的脅迫方式使女性淪入風塵,而稱之為「調教seasoning」。即使在家中,毆打者不屬於任何較大的組織,也沒有被人正式教導過這些技術,但是他卻似乎不斷地重塑這些技術。心理學家蕾諾‧沃克(Lenore Walker)在她有關被毆女性的研究中觀察到:虐待者的脅迫技術「儘管因人而異,卻依然非常類似。」(《創傷與復原》頁103)

  或許,你會有興趣藉由《脅迫憲章》來審視某些人的說詞。雖然我們不免要受周遭的人、事、物所影響,但我們總希望能擁有最大程度的自我意志,保有自我,透過這份資料,至少可以讓我們有更強的抵抗力不任人擺佈而不自知。沒錯,我不得不老實說,如果有人長久陷於《脅迫憲章》中所描述的情境無法脫逃,很難不被影響。情境影響力的巨大超乎一般人想像,為此曾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知名心理學家菲利普.金巴多(Philip Zimbardo)還特別寫了《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一書。

  由於找不到其他版本的中文翻譯,只好習用我多年前的譯文。如有翻譯錯誤的地方,煩請告知,好讓我做更正通知。雖然現今整齣戲碼照搬不易,但其中巧妙仍有人善加利用,不限定在宗教或政治上,所以我全指稱為團體(當然一個人也能造成脅迫,如虐妻、虐夫、虐待兒童、公司上司)。請注意,整天在某個環境工作,也會造成某種程度的孤立效果。

----------------------------------------------------------------
Biderman's Chart of Coercion
脅迫憲章
----------------------------------------------------------------
"Most people who brainwash...use methods similar to those of prison guards who recognize that physical control is never easily accomplished without the cooperation of the prisoner.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gain that cooperation is through subversive manipulation of the mind and feelings of the victim, who then becomes a psychological, as well as a physical, prisoner."

  大部分洗腦的手法跟監獄警衛的手段相似,他們知道除非獲得囚犯的合作,要控制囚犯的身體是困難的。獲得合作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破壞性的操控受害者的心智及情感,使他同時也成為心理上的囚犯。

from an Amnesty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 "Report on Torture", which depicts the brainwashing of prisoners of war.

來自國際特赦組織的《拷問報告》描述了戰爭時俘虜所遭遇到的洗腦手法。
----------------------------------------------------------------

Isolation
孤立

* Deprives individual of social support, effectively rendering him unable to resist
使個人脫離社會支持網路,讓他不易抵抗。
* Makes individual dependent upon interrogator
讓個體依賴拷問者。
* Develops an intense concern with self.
發展強烈的自我關注。

Once a person is away from longstanding emotional support and thus reality checks, it is fairly easy to set a stage for brainwashing. Spiritually abusive groups work to isolate individuals from friends and family, whether directly, by requiring the individuals to forsake friends and family for the sake of the "Kingdom" (group membership), or indirectly, by preaching the necessity to demonstrate one's love for God by "hating" one's father, mother, family, friends.

  一個人一旦遠離長期的情感支持並且脫離現實感,就容易被洗腦了。殘害心靈的團體直接地要求成員放棄朋友和家人來換取該團體的認同,或者間接地鼓吹成員藉由表現憎恨自己的父母、家人及朋友,才能顯現對神的忠誠,來達到他們孤立個人的目的。

Abusive groups are not outward-looking, but inward-looking, insisting that members find all comfort and support and a replacement family within the group. Cut off from friends, relatives, previous relationships, abusive groups surround the recruits and hammer rigid ideologies into their consciousnesses, saturating their senses with specific doctrin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group.

  此類團體具封閉性質,堅持成員能在內獲得所有滿足、支持和家的感覺。將加入者的親友、人際關係隔離,灌輸僵硬的意識型態,讓加入者滿腦子只有團體的教條和要求。

Isolated from everyone but those within the group, recruits become dependent upon group members and leaders and find it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offer resistance to group teachings. They become self-interested and hyper-vigilant, very fearful should they incur the disapproval of the group, which now offers the only support available to them which has group approval.

  由於與其他人隔離,加入者變得依賴團體成員和領導者,而越來越難抗拒團體教義。他們變得自私和高度警覺,害怕現在僅有的認同在此團體中失去。

Warning signs
警訊:

The seed of extremism exists wherever a group demands all the free time of a member, insisting he be in church every time the doors are open and calling him to account if he isn't, is critical or disapproving of involvements with friends and family outside the group, encourages secrecy by asking that members not share what they have seen or heard in meetings or about church affairs with outsiders, is openly, publicly, and repeatedly critical of other churches or groups (especially if the group claims to be the only one which speaks for God), is critical when members attend conferences, workshops or services at other churches, checks up on members in any way, i.e., to determine that the reason they gave for missing a meeting was valid, or makes attendance at all church functions mandatory for participating in church ministry or enjoying other benefits of church fellowship.

  當一個團體要求成員付出所有空閒時間,堅持他要每次聚會出現,如不能出席需解釋原因;批評或不贊成成員與團體外的親友互動,鼓勵保密,不許把聚會內容透露;公開批評其他團體(特別是藉此強調其唯一的正統性);對參加其他團體的會議、工作坊或服務責難,並對成員進行調查,以確定缺席理由真假,或者強制參加團體所有集會才能成為幹部或者獲得團體情誼;這樣的團體存在偏激性質。

Once a member stops interacting openly with others, the group's influence is all that matters. He is bombarded with group values and information and there is no one outside the group with whom to share thoughts or who will offer reinforcement or affirmation if the member disagrees with or doubts the values of the group. The process of isolation and the self-doubt it creates allow the group and its leaders to gain power over the members. Leaders may criticize major and minor flaws of members, sometimes publically, or remind them of present or past sins. They may call members names, insult them or ignore them, or practice a combination of ignoring members at some times and receiving them warmly at others, thus maintaining a position of power (i.e., the leaders call the shots.)

  一旦成員不再公開地與他人互動,該團體就有了最大的影響力。團體的價值觀及資訊持續轟炸,而不虞成員不同意或懷疑,因為沒有團體外的人可以分享或堅定他的想法。孤立的過程和缺乏自信,使團體及其領導者得以掌控成員。領導者可能會對成員的大小缺點責難,有時甚至當眾如此,或者提醒他們現在或過去的罪惡。他們可能叫喊成員,予以侮辱或忽視,或者一會兒不理不睬,一會兒熱心對待,好藉此來彰顯現在是誰在當家作主。

The sense of humiliation makes members feel they deserve the poor treatment they are receiving and may cause them to allow themselves to be subjected to any and all indignities out of gratefulness that one as unworthy as they feel is allow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group at all. When leaders treat the member well occasionally, they accept any and all crumbs gratefully.

  羞恥感讓成員覺得他們活該如此,並覺得沒用的自己能加入這團體是值得感激的。當領導者偶爾略施小惠,他們便感激涕零。

Eventually, awareness of how dependent they are on the group and gratitude for the smallest attention contributes to an increasing sense of shame and degradation on the part of the members, who begin to abuse themselves with "litanies of self-blame," i.e., "No matter what they do to me, I deserve it, as sinful and wretched as I am. I deserve no better. I have no rights but to go to hell. I should be grateful for everything I receive, even punishment."

  最後,對團體依賴的體認和微小注意的感激,導致羞恥感的增加和團體內地位的降低,成員開始念「我活該咒」自虐,「不論他們如何對我,像我這樣有罪及惡劣的人,我活該。我不值得人家對我更好。我只夠格下地獄。不管我受到怎樣對待,即使是被懲罰,都要心存感激。」

  「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中)


相關文章:
  危險家暴的30項徵兆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下)
  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邪惡的平凡性(banality of evil)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誰家會養出恐怖份子?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繼續閱讀...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下)

0 意見
分享






  使人能夠奴役他人的方法是相當一致的。來自世界各角落的人質、政治犯和集中營倖存者的描述,也有不可思議的雷同性。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AI)從不同文化中廣泛擷取政治犯的現身說法,在1973年出版了《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內容詳細敘述了那些奴役他人的方法。

  在風化業、色情行業和家庭中,這些相同的技術也被使用來壓制女性。在組織性的犯罪活動方面,鴇母和A片製作人,有時候會用脅迫的方式來教導新人。使用系統化的脅迫方式使女性淪入風塵,而稱之為「調教seasoning」。即使在家中,毆打者不屬於任何較大的組織,也沒有被人正式教導過這些技術,但是他卻似乎不斷地重塑這些技術。心理學家蕾諾‧沃克(Lenore Walker)在她有關被毆女性的研究中觀察到:虐待者的脅迫技術「儘管因人而異,卻依然非常類似。」(《創傷與復原》頁103)

  接續「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中)」沒有翻譯完的部份。

Occasional Indulgences
偶施小惠

* Provides motivation for compliance
提供順從的動機

Leaders of abusive groups often sense when members are making plans to leave and may suddenly offer some kind of indulgence, perhaps just love or affection, attention where there was none before, a note or a gesture of concern. Hope that the situation in the church will change or self doubt ("Maybe I'm just imagining it's this bad,") then replace fear or despair and the members decide to stay a while longer. Other groups practice sporadic demonstrations of compassion or affection right in the middle of
desperate conflict or abusive episodes. This keeps members off guard and doubting their own perceptions of what is happening.

  當成員計畫脫離時,這些團體的頭頭常能敏銳地感覺到,而可能突然給予某些恩惠(或許只是愛或情感、以前未曾有的關注、作勢關心)。希望情況有所改變或自我 懷疑(「或許只是我把它想成這麼壞」)取代了恐懼或絕望,使得成員再度留下。一些團體則會在令人絕望的衝突或虐待時,不定時的給予同情或情感。這使得成員失去戒心,並且對自己對現況的理解產生懷疑。

Some of the brainwashing techniques described are extreme, some groups may use them in a disciplined, regular manner while others use them more sporadically. But even mild, occasional use of these techniques is effective in gaining power.

  一些極端的洗腦技巧,已被一些團體有系統的使用,有些團體則偶爾為之。但即使是偶爾稍微的使用這些技巧,也能有效地獲得權力。

Warning Signs:
警訊:

Be concerned if you have had an ongoing desire to leave a church or group you believe may be abusive, but find yourself repeatedly drawn back in just at the moment you are ready to leave, by a call, a comment or moment of compassion. These moments, infrequent as they may be, are enough to keep hope in change alive and thus you sacrifice years and years to an abusive group.

  要留心於一個你認為傷害你,而持續想離開,但發現自己總在緊要關頭因為團體的召喚、意見或同情而退縮留下的團體。這些關懷的時刻不多,但足夠讓你抱持希望,而為這團體年復一年的持續犧牲。


Devaluing the Individual
貶低個人

* Creates fear of freedom and dependence upon captors
讓個人對自由恐懼並依賴控制者
* Creates feelings of helplessness
建立無助感
* Develops lack of faith in individual capabilities
使個人對能力缺乏自信

Abusive leaders are frequently uncannily able to pick out traits church members are proud of and to use those very traits against the members. Those with natural gifts in the areas of music may be told they are proud or puffed up or "anxious to be up front" if they want to use their talents and denied that opportunity. Those with discernment are called judgmental or critical, the merciful are lacking in holiness or good judgment, the peacemakers are reminded the Lord came to bring a sword, not peace. Sometimes efforts are made to convince members that they really are not gifted teachers or musically talented or prophetically inclined as they believed they were. When members begin to doubt the one or two special gifts they possess which they have always been sure were God-given, they begin to doubt everything else they have ever believed about themselves, to feel dependent upon church leaders and afraid to leave the group. ("If I've been wrong about even *that*, how can I ever trust myself to make right decisions ever again?").

  頭頭常能敏銳地瞧出成員自傲的才能,並利用這些才能來對付成員。有音樂天賦的人如果要有所表現可能被講說太自傲了、或愛露鋒芒,而遭拒絕。有見識的人被說成吹毛求疵,仁慈的人則是缺乏聖潔或良好判斷力,和事佬則被提醒神帶來戰爭,而非和平。有時也會做一些動作讓成員相信他們並非好老師、或具有音樂天分、或其他自認有的才幹。當成員開始懷疑天賦的一兩項特質,他們也開始對過去所有的自我觀照存疑,而對團體頭頭感到依賴,並害怕離開團體。(「如果我連這種事都錯了,我怎能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對抉擇呢?」)

Warning Signs:
警訊:

Unwillingness to allow members to use their gifts. Establishing rigid boot camp-like requirements for the sake of proving commitment to the group before gifts may be exercised. Repeatedly criticizing natural giftedness by reminding members they must die to their natural gifts, that Paul, after all, said, "When I'm weak, I'm strong," and that they should expect God to use them in areas other than their areas of giftedness. Emphasizing helps or service to the group as a prerequisite to church ministry. This might take the form of requiring that anyone wanting to serve in any way first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of cleaning toilets or cleaning the church for a specified time, that anyone wanting to sing in the worship band must first sing to the children in Sunday School, or that before exercising any gifts at all, members must demonstrate loyalty to the group by faithful attendance at all functions and such things as tithing. No consideration is given to the length of time a new member has been a Christian or to his age or station in life or his unique talents or abilities. The rules apply to everyone alike. This has the effect of reducing everyone to some kind of lowest common denominator where no one's gifts or natural abilities are valued or appreciated, where the individual is not cherished for the unique blessing he or she is to the body of Christ, where what is most highly valued is service, obedience, submission to authority, and performance without regard to gifts or abilities or, for that matter, individual limitations.

  團體不喜歡成員施展才幹。在成員才能發揮前,建立類似新兵訓練中心的嚴格要求,以求先獲得成員對團體的承諾。藉由提醒成員必須拋棄天賦,持續地批評其天資。要成員記住使徒保羅曾說:「當我軟弱,我反而堅強」,而他們被期待的是平凡的那一面。強調對團體的幫助或服務是晉升幹部的先決條件。這可能變成類似這 樣的形式:想服務的人先去打掃廁所或清潔環境再說;想在合唱團唱歌的人先試著在小朋友面前唱;不管什麼十八般武藝,都要先藉由確實參與各項集會和活動(例 如捐獻十分之一所得)來顯現忠誠,才可獲准獻醜。根本不屌你信了幾年教、年紀多大、多德高望重、或才幹有多特別。這規定一視同仁,有效地貶低每個人至一文 不值,沒有人的才能被稱許,唯有服務、順從、服從權威、不展現才幹,才是最受讚許的行為。
--------------------------------------------------------------------

This article re-published from reFOCUS Network.

"Local Church" research site
lcinfo@ugcs.caltech.edu
Last updated 20 April 1996


相關文章:
  危險家暴的30項徵兆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中)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誰家會養出恐怖份子?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繼續閱讀...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中)

0 意見
分享






  使人能夠奴役他人的方法是相當一致的。來自世界各角落的人質、政治犯和集中營倖存者的描述,也有不可思議的雷同性。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AI)從不同文化中廣泛擷取政治犯的現身說法,在1973年出版了《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內容詳細敘述了那些奴役他人的方法。

  在風化業、色情行業和家庭中,這些相同的技術也被使用來壓制女性。在組織性的犯罪活動方面,鴇母和A片製作人,有時候會用脅迫的方式來教導新人。使用系統化的脅迫方式使女性淪入風塵,而稱之為「調教seasoning」。即使在家中,毆打者不屬於任何較大的組織,也沒有被人正式教導過這些技術,但是他卻似乎不斷地重塑這些技術。心理學家蕾諾‧沃克(Lenore Walker)在她有關被毆女性的研究中觀察到:虐待者的脅迫技術「儘管因人而異,卻依然非常類似。」(《創傷與復原》頁103)

  接續「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沒有翻譯完的部份。

Monopolization of Perception
觀念想法的排他性控制

* Fixes attention upon immediate predicament; fosters introspection
使注意力專注在當前困境;促使自我反省
* Eliminates stimuli competing with those controlled by captor
消除影響控制者掌控的刺激
* Frustrates all actions not consistent with compliance
讓不表順從的行動受挫

Abusive groups insist on compliance with trival demands related to all facets of life: food, clothing, money, household arrangements, children, conversation. They monitor members' appearances, criticize language and childcare practices. They insist on precise schedules and routines, which may change and be contradictory from day to day or moment to moment, depending on the whims of group leaders.

  脅迫團體對生活各方面細節,包括衣、食、住、錢、小孩教養、談話,堅持對其要求順從。他們監控成員的外表,批評說話和小孩教養方式。他們強烈要求準確遵行隨領導者高興編排而無規則可言的行程表和程序。

At first, new members may think these expectations are unreasonable and may dispute them, but later, either because they want to be at peace or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r because everyone else is complying, they attempt to comply. After all, what real difference does it make if a member is not allowed to wear a certain color, or to wear his hair in a certain way, to eat certain foods, or say certain words, to go certain places, watch certain things, or associate with certain individuals. In the overall scheme of things, does it really matter? In fact, in the long run, the member begins to reason, it is probably good to learn these disciplines, and after all, as they have frequently been reminded, they are to submit to spiritual authority as unto the Lord.. Soon it becomes apparent that the demands will be unending, and increasing time and energy are focused on avoiding group disapproval by doing something "wrong." There is a feeling of walking on eggs. Everything becomes important in terms of how the group or its leaders will respond, and members' desires, feelings and ideas become insignificant. Eventually, members may no longer even know what they want, feel or think. The group has so monopolized all of the members' perceptions with trivial demands that members lose their perspective as to the enormity of the situation they are in.

  新成員一開始可能會想這些期待不合理而有所爭論,但之後,為了和睦相處或因為害怕,或是看到其他人都順從了,也就跟著順從了。然而,一位成員不被允許穿某 色衣物、留有某種髮型、吃某些東西、說某些字、到某個地方、看某些東西,或與某些人交往,這真有什麼差別嗎?對整個計策來說,這重要嗎?事實上,最後將使 成員開始思考,「或許學這些戒律是有益的」,然而,就如他們持續被灌輸的,承認並屈服於統治者在精神上的權威。很快地他將發現要求無窮無盡,要專注更多時間和精力來避免做「錯」事而造成失去團體支持。這感覺如履薄冰。團體及領導者的反應變得重要,成員本身的需求、感覺和意見則變得無足輕重。事實上,成員可能不久後連自己要什麼都不知道。團體就這樣透過瑣碎的要求控制了成員們的感知能力,使他們失去自己的看法。

The leaders may also persuade the members that they have the inside track with God and therefore know how everything should be done. When their behavior results in disastrous consequences, as it often does, the members are blamed. Sometimes the leaders may have moments, especially after abusive episodes, when they appear to humble themselves and confess their faults, and the contrast of these moments of vulnerability with their usual pose of being all-powerful endears them to members and gives hope for some open communication.

  統治者也可能使成員相信他們較接近上帝,所以知道該如何做好每件事。當成員們的行為造成災難,這種事常常發生,就挨罵。有時候,特別是在統治者發飆完,他們可能會短暫地顯現謙卑姿態並自承過失,跟平時不可一世的姿態對照,這樣的低姿態讓成員喜愛並對公開溝通抱持希望。

Threats sometimes accompany all of these methods. Members are told they will be under God's judgment, under a curse, punished, chastised, chastened if they leave the group or disobey group leaders. Sometimes the leaders, themselves, punish the members, and so members can never be sure when leaders will make good on the threats which they say are God's idea. The members begin to focus on what they can do to meet any and all group demands and how to preserve peace in the short run. Abusive groups may remove children from their parents, control all the money in the group, arrange marriages, destroy personal items of members or hide personal items.

  有時威脅也會派上用場。成員被告知,如果離開團體或不服從領導者,將會受到神明的懲罰。有時領導者會親自懲罰成員,如此成員便無法得知領導者何時會藉口神 明意旨進行威脅。成員於是開始專注在如何符合所有團體需求及保有短暫的平靜。此類團體可能將小孩帶離父母身邊,控管所有金錢,安排婚姻,將個人物品破壞或藏起來。

Warning signs:
警訊:

Preoccupation with trivial demands of daily life, demanding strict compliance with standards of appearance, dress codes, what foods are or are not to be eaten and when, schedules, threats of God's wrath if group rules are not obeyed, a feeling of being monitored, watched constantly by those in the group or by leaders. In other words, what the church wants, believes and thinks its members should do becomes everything, and you feel preoccupied with making sure you are meeting the standards. It no longer matters whether you agree that the standards are correct, only that you follow them and thus keep the peace and in the good graces of leaders.

  只能專注於生活細節,被嚴格要求遵守諸如外貌、服飾、食物禁忌、作息表之類的標準,並被威脅不遵守將遭神怒,一種被團體其他成員或頭頭持續監視的感覺。換句話說,該團體的要求變成生活的一切,你感到必須隨時注意是否符合要求。你不再思考這些準則是否恰當,只曉得服從才能融入團體並獲頭頭喜愛。


Induced Debility and Exhaustion
引起身體衰弱和疲憊

People subjected to this type of spiritual abuse become worn out by tension, fear and continual rushing about in an effort to meet group standards. They must often avoid displays of fear, sorrow or rage, since these may result in ridicule or punishment. Rigid ministry demands and requirements that members attend unreasonable numbers of meetings and events makes the exhaustion and ability to resist group pressure even worse.

  緊張、恐懼及持續匆忙地去努力符合團體要求,受到這般精神虐待,人逐漸虛弱。他們常避免顯現恐懼、悲傷或憤怒的情緒,以免遭奚落或處罰。嚴格的要求成員參加一大堆會議和活動,使的他們疲憊,更無法抵抗團體的壓力。

Warning Signs:
警訊:

Feelings of being overwhelmed by demands, close to tears, guilty if one says no to a request or goes against a church standards. Being intimidated or pressured into volunteering for church duties and subjected to scorn or ridicule when one does not "volunteer." Being rebuked or reproved when family or work responsibilities intrude on church responsibilities.

  感覺被要求包圍到接近折磨的地步,對說「不」感到罪惡。被脅迫或施壓去「自願」服務,不「自願」表現的人會受到冷嘲熱諷。當家庭或工作上的責任干擾到團體時會受到責難。

  「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下)


相關文章:
  危險家暴的30項徵兆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下)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誰家會養出恐怖份子?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21日 星期一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1 意見
分享








  1041跟970,哪一個比較大?970加200等於1170,1170跟1250,哪一個比較大?這兩個題目實在太難了,阿拉伯數字果然高深莫測啊!

  當沙烏地阿拉伯國王Abdullah說「目前的國際油價是由投機客、高油稅和需求增加所致。」,這句話從沙烏地阿拉伯的角度來看正確無誤,但從你我的角度來看,隱藏在背後的訊息可能就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了。

  先看一則《CNNMoney》新聞。

Saudi Arabia to produce more oil
World's largest oil producer says it will increase daily oil production to 9.7 million barrels from 9 million in July.

JEDDAH, Saudi Arabia (June 22, 2008, CNN) -- Saudi King Abdullah confirmed Sunday that his country will increase daily oil production to 9.7 million barrels from 9 million to counter the sharp rise in international oil prices.

The Saudi petroleum minister, Ali I. Al-Naimi, said the country will reach the 9.7 million level by July. The announcement comes after Saudi officials had announced modest increases.

It would be Saudi Arabia's highest production rate since 1981.

White House Deputy Press Secretary Tony Fratto praised the step. "Any increase in production in today's oil market is welcome," Fratto.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also take steps to increase domestic production and our refining capacity."

Al-Naimi also said the Saudi government will invest in oil projects that would allow Saudi Arabia to have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12.5 million barrels per day by the end of next year.

King Abdullah's announcement came at the end of the Jeddah energy summit, where he also called for OPEC to set aside $1 billion for a strategy to ease the oil price crisis. He said $500 million should be given to developing nations to help them get the energy they need.

King Abdullah said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made oil prices high." Along with increased demand, he also cited oil speculators and an increase in taxes in consumer nations.

  國內的新聞媒體這樣報導上面的新聞。

沙烏地阿拉伯宣佈下月每日增產20萬桶 OPEC其他成員觀望

【鉅亨網程宜華.2008/06/23綜合報導】 全球首要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昨日在國際石油會議中正式宣布因應國際油價暴漲,下個月的每日產油量將增加20萬桶,總產量將增至每日970萬桶,以協助窮國應付高油價,同時也再次強調目前的國際油價是由投機客、高油稅和需求增加所致。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8(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7年沙烏地阿拉伯每日產油量1041萬桶,2008年7月將「增產increase」970萬桶,恰巧與油價自2005年底61美元漲到現在,沙烏地阿拉伯「增產」的趨勢一致(2005年每日1111萬桶,2006年每日1085萬桶)。

  單看英國石油公司(BP)的統計可能不準(數量太多了,可能工作人員算到打盹,計數器多按了幾下),美國能源資訊局(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EIA)的資料顯示,2007年沙烏地阿拉伯每日產油量1023萬桶,2006年每日1066萬桶,2005年1109萬桶。這其中可能有誤會,新聞未經修飾少了「crude」這個字。2007年沙烏地阿拉伯每日原油(crude oil)產量872萬桶,2006年每日915萬桶,2005年每日955萬桶。

  再看一下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統計沙烏地阿拉伯原油供應量的「關鍵報告」(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sa_cr_ov.pdf)。

  (炒作國際油價的投機客很誠實地說目前的國際油價受到投機客的影響,他沒說謊,你沒聽錯,但人有心智之眼的盲點

  根據《CNNMoney》報導,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Ali I. Al-Naimi昨(22)日表示,7月份時將增加每日的石油產量至970萬桶,達到自1981年來最高的日產量,該國並強調在明年底可能將增至每日1250萬桶,在必要時甚至將增加至1500萬桶。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指出如果油價徘徊在每桶130美元以上,將會對今年的全球經濟成長造成衝擊。國際能源組織(IEA)也估計在新興國家的需求帶動下,今年全球原油的每日使用量將會增加80萬桶。

  某位沙特官員向媒體透露,目前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的增產空間為每日300萬桶,其中沙烏地阿拉伯就占了200萬桶。目前沙國在致力於說服其他具有增產空間的OPEC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國王Abdullah也在昨日呼籲成立總值達10億美元的OPEC基金,和提供5億美元的低息貸款,確保發展中國家有能力面對能源成本的急升。

  沙烏地阿拉伯的增產空間為200萬桶,假設增產970萬桶沒有用到任何增產空間,970萬加200萬等於1170萬,神燈可能會負責到1250萬桶的差距。

(我怎會聯想到這樣的社會新聞呢?賣毒品的開起地下錢莊,好讓買不起毒品的人借錢買毒品)

  目前贊成在必要情形將會增產的國家包括科威特。

  不過OPEC多數國家仍然懷疑增產是否就能因此抑制高油價,他們認為油價飆升主要是投機資金的炒作所致,包括利比亞、阿爾及利亞、伊朗和委內瑞拉都是反對增產的主要OPEC成員。

  1995年上任至今的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Minister of Petroleum and Mineral Resources)Ali I. Al-Naimi在2005年也曾做過類似承諾。

  沙烏地阿拉伯因為無力供應大量石油,就用大量承諾滿足市場;這樣做好像石油業在發揮遊說壓力,也就是為什麼沙烏地阿拉伯石油部長納米(Ali al-Naimi)要告訴華盛頓的民眾,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已經展開緊急計畫,要在2009年之前,把每日石油產能提高到1250萬桶;在2009年之後,甚至要提得更高。納米跟工廠經理沒有兩樣,必須向寶貴的客戶提出天花亂墜的承諾,以免喪失或驚嚇客戶,他別無選擇。(《石油衝擊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頁49)

  控制沙國石油貯量的國營阿美石油公司(Aramco)已退休首席地質學家胡賽尼(Sadad al-Husseini)指出,沙烏地阿拉伯還沒有走到石油生產遽降的地步,卻也很難提高石油產量以滿足未來需求。(《石油衝擊》頁48)

  要把能源生產出來必須運用能源,而且要用很多能源。……這種增產計畫顯然需要非常鉅額的資金;鉅額的資金會強力刺激沙烏地阿拉伯的經濟成長。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地假設,沙烏地阿拉伯本身的能源消耗量會再度以每年10%的速度成長,……他們自己就會把新增產的原油用掉一半以上。(《石油衝擊》頁132)

  沙烏地阿拉伯1公升汽油不到台幣4元(國際油價的確受高油稅所影響,其他國家的老百姓有空跟政府抗議,怎不像沙烏地阿拉伯多生產些石油呢?),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需求有可能降低嗎?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8,2005年每日消耗189萬桶,2006年每日200萬桶,2007年每日215萬桶。

  2005年沙烏地阿拉伯每日出口石油909萬桶,2006年每日852萬桶,2007年每日792萬桶。

  這下你明白沙烏地阿拉伯國王Abdullah說「目前的國際油價是由投機客、高油稅和需求增加所致。」的意思了嗎?

  把這一切放在一起,可以架構出一幅非石油輸出國加組織產油國呈現衰退的圖像,整個石油供應表又偏向石油輸出國家(OPEC)。「你可以這樣看,因為石油輸出國加組織(OPEC)的產油國不再需要在市場上與非石油輸出國加組織的產油國或甚至沙烏地阿拉伯競爭,他們突然覺得沒必要將金錢投資在增加產油量上。」麥斯威爾(Charley Maxwell)說:「他們投資得愈少,油價上漲得愈快。這是經濟學中的不當應用。」經濟上不理性的美國石油消費者與其對手(經濟上不理性的產油國)目前處於即將相撞的軌道上。(《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Oil on the Brain》頁186)

  麥斯威爾發佈警訊。「生意的新準則就是:保持高油價的供應量,而不是過去低油價但實際上無限制的供應量。」(《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頁187)


相關文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原油價格年底前有可能到300美元嗎?
  中國「調漲」油電價解決油電荒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0 意見
分享






  由於石油供應的緊繃,類似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工人的罷工、奈及利亞叛軍破壞輸油管、伊朗試射飛彈、颶風威脅海上鑽油平台等等,都會影響油價。

  而石油消費第一大國美國,每天消費石油2070萬桶,比第二到第五大石油消費國(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每日消費總和1835萬桶還多,所以美國每週發佈的石油庫存數據,美元貶值與否,是否有經濟衰退的疑慮(下降一成的石油消費量抵得上伊拉克一年的石油產量),也會影響油價。(美國也最沒資格說其他國家的石油消費成長導致油價上漲)

  石油產能的供應有多緊繃呢?

  在現今的石油產業中,只由石油產出實際大於目前需求水準的OPEC國家,才有備用產能,非OPEC的石油輸出國如俄羅斯、加拿大、挪威和墨西哥等,全都已經動員充分產能,因此沒有剩餘產出。也就是說,如今在我們的需求和世界石油危機之間,只有OPEC國家微薄的過剩產量做為緩衝,使得OPEC國家成為全世界力量最大的石油生產者集團。(《每秒千桶:看準下一波能源大勢與世紀商機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頁170)

  我們已經知道挪威和墨西哥不僅沒有剩餘產出,甚至產能已經逐年下降。加拿大石油產能的增加要靠開採成本相較輕甜原油昂貴的油砂。但是油砂必須油價持續高於65~80美元才有開採價值,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未來油價有機會低於80美元,石油公司不會輕易花幾百億的前置成本開採油砂,情願讓油價因為短缺暴漲,好獲取確實可以掌握的利潤(老話一句,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2006年全世界的石油備用產能,每天大約只有200萬桶,這代表全世界石油供應鏈現在的產能利用率高達97.5%,使我們只剩下非常小的空間應付可能發生的未知數,例如天然災害、意外事故與維修、恐怖攻擊、地緣政治競爭情勢等導致的停工期。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8(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6年全世界石油每日消費與生產的差異為257萬桶,2007年擴大為369萬桶,可以推估全世界石油備用產能持續減少中。

  難怪市場會如此敏感,任何狀況都會反映在價格上,需求一提高,供給一吃緊,備用產能就會降低,人們就開始囤積,價格就開始明顯上漲。

  通常會有一個觸發點——備用產能低於某個水準,市場的買方和賣方就會開始騷動起來,價格波動非常大,對甚至是最小的負面新聞,例如罷工、颶風、炸彈攻擊、某座煉油場火災等,都會引起市場的敏感反應。我們在2003年跨越了這個觸發點——備用產能大約剩下每天350萬桶,自從那時開始至今,備用產能一直低於這個水準。若想經濟與金融市場確信我們並不會遭遇石油短缺,就必須有更充沛可靠的備用產能作為緩衝,在這樣的備用產能水準出現之前,囤積心態不會消失,反而會主導市場行動,使得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波動不止。(《每秒千桶:看準下一波能源大勢與世紀商機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頁171)

  但是對於不產石油的台灣,僅如此考慮關於石油供需與油價的問題,可能會錯估情勢。先看今年的兩則新聞。

  主計處:4月香蕉木瓜好貴 價格較去年倍增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2008年5月5日電)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布,4月物價較去年同期變動較顯著項目中,香蕉及木瓜因受到柯羅莎颱風影響,生長育成期長,價格年增率分別高達186.54%及90.19%。

  BBC:全球發生糧食危機 烏干達總統感到「very happy」!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2008/06/12綜合外電】對於糧食危機,非洲烏干達(Uganda)總統Yoweri Museveni 表示他感到「欣喜若狂」(very happy),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烏干達生產很多糧食,到處都是糧食。……

Museveni表示:「我們的問題在於行銷,我們生產1000萬公噸的香蕉,但其中40%都擱著腐爛,因為我們無處銷售這些香蕉。」

  有人說不要拿蘋果跟橘子來比,現在拿石油跟香蕉比是怎樣?

  重點在於「全球」的供需,不等於「市場」的供需。

  世界前15大石油出口國家(Top 15 World Oil Export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2007年,光世界前15大石油出口國的「市場」供應量就每日減少102萬桶,相當於台灣每天的石油消費量,其中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每天出口就減少了60萬桶(而非僅是每天生產減少44萬桶)。挪威從第11大產油國,變成第4大石油出口國;墨西哥從第6大產油國,變成第10大石油出口國,這兩個國家預估2008年可供出口的石油數量還將會持續下降。

  第13大石油出口國安哥拉可開採年限約14年,離哈伯特頂點(Hubbert's peak/Hubbert's Law)不遠了。

  世界前15大石油進口國家(Top 15 World Oil Import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2007年,即便世界前15大石油進口國的「市場」需求量每天減少18萬桶,還是遠小於「市場」供應量減少的每日102萬桶,油價能不漲嗎?


相關文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原油價格年底前有可能到300美元嗎?
  中國「調漲」油電價解決油電荒

繼續閱讀...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0 意見
分享






  雖說在「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提到了我們無法即時地獲得石油供需的真實狀況,我還是忍不住整理了「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

  一個原因是最近湊巧在亞馬遜(Amazon)網站看到《石油效應The Oil Factor: Protect Yourself and Profit from the Coming Energy Crisis》、《石油衝擊The Coming Economic Collapse: How You Can Thrive When Oil Costs $200 a Barrel》的作者李柏Stephen Leeb,將在明年(2009)元月出版新書《石油玩完了Game Over: How You Can Prosper in a Shattered Economy》。


圖片出處:維基百科「哈伯特頂點」條目

  另一個原因跟哈伯特頂點(Hubbert's peak/Hubbert's Law)現象有關。

  油礦在邁入成熟期時,會出現自然產量降低的物理現象,這是現今石油產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每口油井的生產速度歷經時日會自然減低,例如一口油井在開始產出的第一年,平均日產100桶,一年後可能減少至日產75桶,到了第三年可能再降低至日產56桶,那麼,我們可以說這口油井每年衰減25%。全球各地油井的衰減率不同,視地質狀況和油井工程而定,但物理事實無法克服:每口油井的產能會隨著時間衰減。一開始,油井產出的衰減率通常很高,然後,在趨於成熟階段時,產能衰減率逐漸穩定至每年低於10%。

  各方的估計值不同,但整體來說,全球油井產量的平均衰減率現在介於5%到8%之間,這樣的衰減率有很重要的含意:若石油公司不投資於開鑿新油井,那麼,在保守的5%年衰減率下,2006年的產量將每天減少430萬桶,並持續達12個月。到了兩年後的2008年,石油產量將降低至每天7760萬桶;換言之,在短短兩年間,世界的石油產出將回到10年前的水準。若悲觀一點地選擇平均8%的衰減率,這些產出數字將更糟糕。

  更進一步地看世界石油產出衰減率,每天430萬桶相當於伊拉克目前產量的2.5倍;換言之,全世界的石油產業如今必須找到相當於伊拉克目前年產量2.5倍的石油,才能維持現在的產出水準!

  2007年,伊拉克已提高產量到每天214萬桶,是全球第13大石油生產國,佔全球產量2.7%。台灣則是每天消費石油112萬桶。

  當然,光是抵銷5%的衰減率是不夠的,別忘了,我們必須每年提高產出,因為只要世界經濟持續成長,石油的需求量就會繼續增長。(《每秒千桶:看準下一波能源大勢與世紀商機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頁169)

  美國德州的石油產量是在1972年達到高峰,其後,必須靠增加鑽探才能在油價高檔的1980年代初期維持產量,不過在這之後,石油產量便穩定下降。(《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Oil on the Brain: Petroleum's Long, Strange Trip to Your Tank》頁115)

  麥斯威爾(Charley Maxwell)在能源預測的世界是個名人。他於1950年代末期入行,在美國尚未人人關心石油的1960年代成為分析師……現在還在分析這個產業。

  麥斯威爾說,他自1998年起就密切注意這個市場,當時的情況顯示:來自各大非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石油輸出國的產油量開始減少。他用記號標出各國產油量的最高峰期:美國是1970年,埃及是1996年,阿根廷是1998年,哥倫比亞是1999年,英國的北海是1999年,澳洲是2000年,挪威的北海是2001年,阿曼是2001年,葉門是2002年,墨西哥和中國目前是幾近高峰期。這些國家目前都還在生產石油,不過,就像德州東部的鑽井臺工人,他們目前鑽探的不再是容易鑽探或鑽探費用低廉的石油(《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頁186)

  「如果你檢查全世界的油藏,挪威、墨西哥、美國,甚至加拿大,都會在往後十年內枯竭。」伊朗政府經濟學家。(《無所不在的石油經濟》頁320)

  這裡指的應該是加拿大容易開採的原油,不包括油砂。

  世界前15大石油生產國家(Top 15 World Oil Produc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墨西哥、挪威石油預估尚可開採年數分別為9.6年和8.8年,從上面的統計可以看到產量明顯地逐年下滑。可以預估今年(2008)也脫離不了產量下滑的命運,挪威和墨西哥日產能可能總共減少26到43萬桶。

  世界前15大石油消費國家(Top 15 World Oil Consum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即便英國石油公司BP如此解釋全球消費數據與生產統計數據的差異,「造成差異的原因包括庫存的變化,非石油類添加物和替代燃料的消費,以及在定義、衡量或石油供應與需求數據轉換時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差異。」,仍然可以看到這差異逐年擴大的趨勢。

  假設就如中東產油國所說,現今原油產量充足,沒有供需問題。

  不幸的是,就算我們的石油產量能抵消需求量的增加和現有油井產能的衰減,這仍然不夠,我們還需要超出消費需求的緩衝量。把世界的石油供應鏈視為一個大型的製造系統,你可曾見過有哪個製造系統是每週七天、每天24小時以百分之百的產能在作業?每一條組裝線至少都需要停工以進行維修,因此需要備用產能來因應未知的意外狀況。……

  沒有任何能源供應鏈能以百分之百的產能作業,燃煤發電廠的產能利用率通常是75%左右,核能發電廠則更辛苦,產能利用率高達92%,風力渦輪發電機比較幸運,產能利用率只達35%,原因很簡單,不是任何時候都有風吹。任何製造廠或能源系統都不可能百分之百運作,畢竟,要持續百分之百運作,就代表沒有任何發生錯誤的空間;但今天,在原油供給方面,我們其實就是這麼做。(《每秒千桶:看準下一波能源大勢與世紀商機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頁170)


相關文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原油價格年底前有可能到300美元嗎?
  中國「調漲」油電價解決油電荒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15日 星期二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0 意見
分享
資料來源:
  1. BP世界能源統計2008(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 美國能源資訊局全球能源統計資料(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International Energy Data and Analysis Current and Historical World Energy statistics)
  3. 經濟部能源局進口原油統計表


  世界前十大已證實石油蘊藏量(探明儲量)國家Top 10 World Petroleum (Oil) Proved Reserves

單位:10億桶Thousand million barrels(佔全球總量比例Share of total)

1.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264.2(21.3%)
2.伊朗Iran—138.4(11.2%)
3.伊拉克Iraq—115(9.3%)
4.科威特Kuwait—101.5(8.2%)
5.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97.8(7.9%)
6.委內瑞拉Venezuela—87(7%)
7.俄羅斯Russian Federation—79.4(6.4%)
8.利比亞Libya—41.5(3.3%)
9.哈薩克Kazakhstan—39.8(3.2%)
10.奈及利亞Nigeria—36.2(2.9%)

  所謂探明儲量是指在現有條件下可以開採出來的量。而整個中東(Total Middle East)的蘊藏量就佔全世界61%。

  比較特別的是加拿大(Canada)的油砂(oil sands)探明儲量為1522億桶,但開採成本較高。加拿大如果把油砂的蘊藏量算進來,就會變成排名第二。


  世界前15大石油生產國家(Top 15 World Oil Produc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世界前15大石油消費國家(Top 15 World Oil Consum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英國石油公司BP對全球消費數據與生產統計數據差異的解釋為:「造成差異的原因包括庫存的變化,非石油類添加物和替代燃料的消費,以及在定義、衡量或石油供應與需求數據轉換時產生的不可避免的差異。」


  世界前15大石油出口國家(Top 15 World Oil Export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世界前15大石油進口國家(Top 15 World Oil Import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上面資料中,台灣部分有兩份數據,一出自美國能源資訊局,而括弧中的數據則出自經濟部能源局。


相關文章: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原油價格年底前有可能到300美元嗎?
  中國「調漲」油電價解決油電荒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13日 星期日

美國人真的比較愛花錢嗎?

0 意見
分享

  一直以來,從媒體所得到的資訊是美國人的儲蓄率很低,甚至在2005、2006年連續兩年有負儲蓄率,這在無形中塑造出了一種印象——美國人愛花錢,甚至到了透支的地步。

  但是,在這同時,美國卻有著世界最蓬勃發展的基金產業,根據美國投資公司協會(The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e,ICI)2007年年度報告(http://www.ici.org/statements/ppr/07_ici_annual.pdf),有44.3%的美國家庭投資基金,將近9000萬人投資基金(美國現有3億人口)。

  最近讀大前研一1990年的舊著《無國界的世界The Borderless World》,在看「一派胡言與統計數字」這章時,才發現了自己上述兩個印象的矛盾處。

  大家都說,只會花錢的美國人把未來抵押出去……照最近的官方統計數字,日本人的儲蓄率為百分之16.6,而美國則為百分之4.3。而在太平洋的兩岸都認定此一統計數字的正確性,並據此來擬出對策。……

  雖然儲蓄統計數字有相當的影響力,但決策單位卻沒有對數字背後所假定的各種狀況加以檢驗。儲蓄率是以可自由處置的收入減掉消費額後,再除以前項所得的結果。日本方面的統計數字是由聯合國制訂的換算系統得出。而美國方面則是以商務部所用的系統算出。兩者之間有著相當的不同。假如用國際標準來算,則美國人的儲蓄率從百分之4.3躍升為百分之6.8。

  同樣都叫做「XXX」的統計數字,但如果是用不同的資料或計算方式統計出來,這樣的比較當然就失真,甚至沒有意義了。

  而我們假如考慮一些其他情形,比方像公共津貼,則雙方的儲蓄率更為接近,美國把這一部份列入政府的儲金,而非個人的積蓄,事實上,假如把雙方算法不一致的地方改過來,則美日雙方的儲蓄率差距會由原先的百分之12.3,變為百分之5.7。這樣雙方當然還有相當的差距,但已經不是原先以為的那麼大。……

  此外,我們假如考慮美日雙方在社會文化方面的不同情況後,百分之5.7或百分之2甚至都可一筆勾消。比方說,在美國你買下一棟值20萬美元的房子,並且另外投資了20萬做為翻修的費用。美國政府認為前項是投資,後項則為消費。然而,在你想把房子賣出時,希望的價格則為40萬元以上,這也意味著說,有某些「消費額」(像房子的翻修費),事實上是儲蓄的另一種形式。即使汽車在美國也有殘餘的價值,而並非所有的「消費品」真的被消費掉。有轉售價值的東西,就好像「應付不時之需」的儲蓄存款一樣。大部分消費性的耐久物品都被列入消費品,但這些東西卻有著相當的殘餘價值。

  換個角度來看,次級房貸導致美國房價下跌,對美國經濟的影響的確很大。

  而在日本,因為文化上的原因,房子的翻修費用並不為下個買主或地產商所認定,只有土地才被評估為值錢的東西。新蓋的房子只要過五年之後,便只有零價值。因此投資在房子建造和翻修上面的錢,真的是消費性的,而非儲蓄。汽車在日本的情形也一樣,因為二手貨市場並不吸引人的緣故。

  總而言之,因為這些情況的不同,使得美國人比較容易「先享受,再付款」。事實上,美國人往往積極地消費以便能儲蓄(如前所述),也因為這種緣故,使得美國人的消費統計數字高於實情。相反的,因為消費情形在日本並沒有那麼的有殘餘價值,所以日本人必須有錢買東西和房子。而在事實上,美日雙方在所買的和所擁有的情形上,大致相差不大。……唯一的差別是付款的時間問題,即使是消費數額可能相同,但日本方面的辦法卻先把銀行的高額存款情形顯示,美國方面則先把借款情形顯示,因為美國人是個向未來借錢的民族,然而主要的問題所在是,兩邊的人終歸都買了一樣數額的東西。……

  反之,這也證明了流通良好的二手市場有助於刺激擴大新品的消費。

  而美國方面對借貸利息,在稅捐上所做的減免也是原因之一。因為如此一來,美國人寧願貸款,也不願花費存款買耐久的貨品。在日本,則動機剛好相反。存款到某個數量的利息可免除稅額。把這種在稅捐上的懸殊情形列入考慮,則統計數字上的差距會完全改觀過來。

  這就是在「富爸爸」系列叢書中常看到的買房子抵稅的情節。

  我在此想要加以證明的一點是,日本人和美國人在消費的態度上並沒有太大的不同。而他們所做的,是對其國家在稅捐上和其他制度上因有不同的差別情形的回應之道。同樣那些人,假如我們把稅法加以改變,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景象,比方說,日本銀行能接受比較低額的頭期款,二手屋的市場較獲得肯定的時候,日本跟美國在統計上面的存款差異,會完全消失。

  我們甚至可以說,美國人存款比日本人要多。所有傳統上所用的儲蓄統計方法,是根據可自由處理的收入之逐年存款的情形算出。然而,真正的存款情形應該是你有多少的「現貨」可以運用。……美國人在存款、保險、津貼和債券上的資產要比日本人多,而日本人則喜歡「免稅」的定期存款。(《無國界的世界》頁181)

  在網路上找到了另外兩篇探討美國低儲蓄率的文章。「你擔心美國人儲蓄率低嗎?」這篇是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另一篇「對美國低儲蓄率的另一種解讀」則提到了美國人分別透過教育、研發活動、購買耐用消費品進行儲蓄。

  或許我們該說美國人比較「敢」花錢,而不是比較「愛」花錢。


相關文章:
  假如…—心智之眼的盲點
  投資股票好?還是房地產好?
  Wii、Vii(威力棒) VS. 國民所得與購買力平價(PPP)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台灣學童數學比美國好的原因——看美國人自己怎麼說

0 意見
分享

  大家都知道台灣學童的數理能力普遍優於美國學童。對於這樣的事實,在台灣,一直以來的說法就是台灣教育比美式教育強調死記背誦的結果。(以前我也這麼認為)

  但是,原因果真是如此嗎?或許大家也該看看美國人自己怎麼說。

  由奇普‧希思(Chip Heath,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和丹‧希思(Dan Heath,哈佛商學院MBA,杜克企業教育學院Duke Corporate Education諮詢師)所寫的《創意黏力學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就提到了一個值得我們審視注意的研究結果。

  我們從多年來的新聞報導中都已經知道,東亞國家學童的表現比美國學童可以說在各方面都要強(除了消耗垃圾食物這一項以外吧)。這一點在數學上最明顯。美國學童的數學能力在相當小的年紀就已經輸給亞洲學童了——這差距在小學一年級就很明顯了,而在整個小學過程中差距越拉越大。

  亞洲的學校究竟是用了什麼不一樣的方法呢?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是,這些學校是用近乎機械式的高效率運跑著:時間長,管教嚴。我們把東亞國家的學生想成好像是比較沒有「原創性」;我們總會把他們表現優於我們自己學童的原因想作是死記和背誦。然而,事實卻證明幾乎是完全相反

  1993年,一批研究人員研究了十所日本學校,十所台灣學校,以及20所美國學校。他們在每所學校裡挑選兩位數學老師進行觀察,觀察每位老師的四堂課。研究人員發現,所有老師都用了大量的死記法;那是每個國家半數以上的課程都會用的標準教學法。但是這三個國家用的其他教學法之間就有相當大的差異了

  1993年,教改(1994)前一年,也就是這研究進行時尚未教改,老師的教學法與教改無關。

  例如,我們看看一位日本老師用的這個算數題:「你有一百日圓,但買了一本筆記本用掉70圓。你還剩下多少錢?」或者這位台灣老師提出的問題:「本來有三個小孩在玩球,後來來了兩個,之後又來了一個加入他們。現在一共有幾個小孩在玩球?」她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畫著小人,並寫下算術式:3+2+1。

  我們可以注意,這些老師解釋抽象數學的概念用的是具體而熟悉的東西——買文具和玩球。他們的解釋方法利用了現有的基模。老師拿一個既有的基模——六人玩球賽的情況——再於其上疊上一層新的抽象概念。

  研究人員把這種問題法稱作「語境下的算術」。這可說與死記法恰恰相反。而且,與我們的刻板印象相反的是,這種教學法在亞洲應用的比例是美國的兩倍(佔所有課程的百分之61對百分之31)。

  另一個例子是,一位日本老師在桌上放了五排各十塊的方塊。然後她拿掉了三排的十塊方塊。接著問一位學生還剩下幾個方塊,學生正確地回答是20。然後老師問同學們他們怎麼知道這是一個減法問題。這位老師給學生們一個減法的視覺形象。學生就能用一個具體的基礎——原來的50個方塊拿走了30個——來建立一個抽象的概念:減法。研究人員將這類問題歸納為「概念性的知識」問題。這類問題在日本的應用佔百分之37,在台灣佔百分之20,而在美國只佔百分之2

  用具體作為抽象的基礎不僅是在數學教學裡適用,它也是人類理解的基本原理。新手都渴望能見到具體性。你有沒有讀一篇學術論文或技術文章或甚至一份短信而發覺自己被極端抽象的文字搞得一頭霧水的經驗,那時多麼希望能有個範例?

  或者你曾經有過照著食譜作菜但食譜卻太抽象了的這種痛苦經驗:「煮到全鍋達到適當的稠度」。什麼?只要告訴我要煮幾分鐘吧!給我照片看它是什麼樣子就行了!等我們這道菜做了好幾次之後,「適當的稠度」這種字眼可能就有道理了。因為我們透過感官形象知道那句話的真正意思。但第一次聽到時,就像三歲小孩看到3+2+1的算術式一樣。(《創意黏力學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頁135)


相關文章:
  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告白こくはく》——給孩子真誠的讚美,而不是矯情的過度讚美
  九九乘法表應該用背的嗎?
  偏食有時要順其自然
  孩子比你想的還聰明
  教養的迷思——孟母三遷VS養不教,父之過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
  學習新解:多元智能理論心理學家的看法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10日 星期四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0 意見
分享

  今年年初以來,國際原油價格從92漲到145美元,漲幅超過五成。面對急漲的油價,很多人都想知道油價會漲到幾塊,為什麼油價會暴漲?於是,在新聞中就看見某分析師、某投資大師、某國官員,甚至是國內企業的大老闆好像在拍賣會場競標,100、150、200,這樣地喊。有人說高油價是投機炒作,原油供應充足,有人則說供需吃緊,聽起來好像都很有道理,但是為何這些人都很有默契地沒有提到現在供需情況的數據來支持自己的論述呢?

  《每秒千桶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這本好書提供了解答。

  造成油價波動,並導致能源供應鏈壓力的商業因素是,欠缺重要的產業資料。

  目前石油交易量遠高於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沃爾瑪(Wal-Mart),這家公司的日營業額平均約有8.2億美元。沃爾瑪幾乎天天發佈新聞稿,公開它的商業交易,對其財務活動提供深入、經查核的數字資料,並透過電話會議及諮詢服務,提供分析師相當清楚的未來營運面貌。購買沃爾瑪公司股票的投資人可以根據詳盡、經過獨立會計師審查的資訊來決定他們的投資決策,大致上來說,沃爾瑪股票的交易市場相當透明,亦即投資人對於該公司的營運動向有良好的能見度。

  相較之下,石油市場目前關於石油的供給、需求、存量等資訊往往不多見,且落後、不正確。全球石油產業的官方資料庫是位於巴黎的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創立於1973至1974年石油危機期間的國際能源總署,如今扮演26個會員國的諮詢顧問角色,提供許多研究服務,包括蒐集世界各國的供給、需求和存量資料,把這些資料製作成圖表,公布於該機構在每個月第二週出刊的《石油月報Monthly Oil Report》

  《石油月報》甚具影響力,往往能造成石油市場的波動。這份刊物的影響力之所以這麼龐大,因為它是真正左右市場意見的唯一一份刊物,就好比一家營業額相當於沃爾瑪營業額4倍的公司,而它的股票交易僅憑藉唯一一位分析師的意見!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網站:http://www.iea.org/
IEA Oil Market Report:http://omrpublic.iea.org/

  國際能源總署所發佈的資料總是有修正的必要,因為供需量總是無法平衡,亦即供給量減去需求量所得出的餘額鮮少等於從存量中取用或放入存量裡的數量。因此,總會使用一個平衡項目,或稱「附加因素fudge factor」,修正石油產量、消費量和存量。這些修正有時非常大,也會逐期累積,在油價相當低的1990年代後期,這累積量實在太高了,使得分析師們質疑這些「失蹤的原油」到底去了哪裡?是市場真的供給過剩?抑或資料根本就是錯的?

  資料的不實並不見得是國際能源總署的錯,因為他們的資訊大部分是各國官方所提供,至少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我們不可能期望貧窮國家所提供的資料品質能跟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家相提並論,這些先進國家花非常多的錢蒐集產業統計資料。此外,許多國家非常保護它們的資料,國營石油公司刻意隱藏,不願公布真實、詳細的供需數字。因此,我們難以獲得完整真相,因為沒有沙氏法案(Sarbanes Oxley Act)之類的規範,可供管理國際能源總署所蒐集與製作的數字。

  儘管有這些資料疑雲,分析師們仍然普遍使用國際能源總署的資料做為資訊依據,根據他們的知識和直覺調整這些數字,加上從其他地方蒐集到的資訊試著推估供需。以中國大陸為例,了解中國的GDP和石油消費量是極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這個地區對全球石油需求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但中國所發佈的官方數字往往落後好幾個月,而且許多局外人質疑中國官方統計數字的正確性。在其他國家,GDP、石油消費量,以及幫助估計未來的相關統計數字只有年度資料,而且通常是延遲一年後才公布,例如2004年的資料通常要到2005年底才會公布,對於快速變化的石油市場來說,這種落後的資料根本沒什麼用處了。

  有一些私人研究機構和顧問公司對於世界石油市場的供需情形有相當不錯的估計品質,但不幸的是,它們的資料來源多半也是源自國際能源總署。更重要的是,這些私人公司只把它們的資料和分析販售給它們的客戶,因此,在廣大的石油市場上不大可能看到這些資料。免費的公開資訊來源,包括美國能源資訊局(United States Energy Information Agency, EIA)《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報告BP Statistical Review》等,這兩個機構提供的資料品質不輸給任何機構,但資訊的時效性和提供頻率仍是一大問題。《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報告》雖然很詳盡,但一年出刊一次;美國能源資訊局每週提供美國產業的統計數字,但全球數字的更新頻率就低多了

美國能源資訊局(United State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EIA)網站:http://www.eia.doe.gov/
英國石油公司世界能源統計報告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08:http://www.bp.com/productlanding.do?categoryId=6929&contentId=7044622
BP世界能源統計2008簡體中文版:http://www.bp.com/modularhome.do?categoryId=4720&contentId=7010577

  結果是,石油市場往往在朦朧的光線下進行交易,這種不確定性造成價格更大波動。由於石油是如此重要的商品,因此,市場總是傾向警告戒慎的一方,相信最壞的情況還在前頭,今天的許多觀點就是朝此方向衍生出來的。(《每秒千桶》頁186)

  在資訊不完整、不流通,甚至不正確的情況下,當然石油期貨的交易也就難以變成效率市場去準確地反應真實的、即時的供需狀況。


相關文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原油價格年底前有可能到300美元嗎?
  中國「調漲」油電價解決油電荒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8日 星期二

股市從空頭進入多頭時該買什麼股票(基金)

0 意見
分享




  投機教父科斯托蘭尼曾說,只有騙子才總是能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最幸運的人也沒法辦到。

  不過,假如依照「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來判斷,推估到股市可能已近空頭尾聲,這時候應該買什麼股票或基金才比較會漲?有可能漲不動的又是哪些股票?

  最近看完的一本好書《大熊市The Bear Book》,整理了20世紀美國股市幾次從空頭轉向多頭的歷史經驗,或許可供借鏡參考。

  在空頭期間讓你虧損最少的股票,無法讓你在下一波多頭市場獲得最大的增值。1966年以來,公用事業、飲料、百貨等「抗跌」類股,在每次空頭之後的反彈都不如其他股票。公用事業類股在反彈出奇表現特別差。鋼鐵、汽車、建築、木材和其他「隨景氣循環」的類股,反彈最強。

  消費者恢復信心後,會開始購買汽車、家電、房屋、冰箱等大額商品,而這些商品的銷售量增加會為鐵礦、煉鐵、鋼鐵加工業帶來商機,連鐵公路、航空運輸業也跟著忙碌起來。廣告代理商推出更多廣告,於是報紙、電視上的廣告量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9次空頭過後,廣告、傳播、運輸產業每次都表現亮麗。

  想起巴菲特的核心持股有可口可樂(飲料)、華盛頓郵報(廣告、傳播)。

  要購買「隨景氣循環」的類股,最佳的時機是在專家認定景氣真正復甦之前。就像其他空頭期間的動作一樣,要在統計數據顯示經濟沒有起色、大家普遍悲觀時投資鋼鐵和建築類股,需要很大的勇氣。1990年景氣恢復,兩年後經濟學家還在還懷疑景氣是否真的已經復甦。可是,大型法人搶先買進受景氣循環影響的類股時,你也應該跟著逢低買進。

  齊威格(Martin Zweig)說:「新一波多頭開始時,經濟還留在不景氣階段六個月,甚至更久。企業的獲利表現通常還會進一步降低。」如果你等到專家在報紙上提出景氣恢復的證據,你可能錯過最佳獲利時機。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以股市反彈「預測」經濟復甦屢試不爽,但反過來預測則不準。

  「以股市反彈預測經濟復甦」可能有存活偏誤(survivorship bias)的問題。能反彈成功的,必須有經濟復甦的基本面支撐。經濟持續惡化,反彈無以為繼,反而會成為層層套牢的賣壓,也就稱不上「反彈」了。

  如果你想買某些特定公司的股票,在上一波多頭表現突出的股票,這次不太可能有好成績。「當初會讓你發財的股票」很難讓人忘懷,可是你要盡力不受誘惑。「避開昨日的熱門股」是華爾街的名言,你應該隨時提醒自己。……

  過去的熱門股很難從空頭中恢復元氣,有它的心理因素。這種股票在上一波多頭中吸引很多人,買進的人價錢愈付愈高。股價逐步下跌時,擁有這些股票的人愈來愈不滿。他們告訴自己,股價回到成本價為時就脫手。因此,股市反彈時,這些股票必須克服沈重的賣壓,而賣壓來源正是以當初買進價格賣出的投資人。這種取回成本的賣壓,可能使股價好幾年抬不起頭來,即使這家公司蒸蒸日上。

  換句話說,籌碼凌亂,套牢賣壓沈重,就很難漲上去。台股第一次上萬點時,好幾檔股票股價超過千元,現在…;台股第二次上萬點時,好幾檔電子股股價好幾百元,現在…。

  昨日明星股症候群可以解釋,新一波多頭開始時,規模較小、知名度較低的股票,為何表現經常優於較有規模的股票。小型企業的歷史短,它們名不經傳,沒有在上一波空頭讓許多人失望。由於沒有過去表現不佳的紀錄牽絆,它們可以順利步步高升。歐尼爾(William O'Neil)說:

  許多表現名列前茅的個股將會是剛上市的股票。挑選股價隨大盤走低、但盈利增加的股票……,它們的盈利過去兩年可能增加50%到100%。它們的新產品相當暢銷,可是大部分的人沒聽過它們的名字,它們是新的股市領導者。

  歐尼爾表示,這些新的領導者迅速竄升,是因為大型法人經過研究後,立刻投資在未來會走紅的股票。法人一旦認定空頭結束,就進場大舉買進。例如,1990年波斯灣戰爭結束後的那個星期,思科(Cisco)上漲9%,接下來,思科在七年內成長為原來的100倍。

  如果過去的表現記錄可供參考,下一次空頭接近尾聲時,你可以轉換到小型股或小型股基金以增加獲利。1932年以來,每次多頭市場的初期,小型股表現都比大型股優異。有眼光的投資人會趁股價還低時,買進歷史較短、成長快速的公司股票,希望它們會成為未來的高價股。

  也就是獲利成長快速(首要條件)、股本小、籌碼集中的公司最有機會。

  股市在上一波空頭跌得愈重,小型股反彈的幅度就愈大。1973至1974年間,小型股重跌,然後在七年內反彈1倍以上(同期間道瓊指數下跌10%)。

  1990年,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造成空頭過後,小型股表現優於大型股。小型股指標羅素2000指數在1991至1992年的漲勢,遠大於S&P500指數。小型股一直領先到1990年代中期,大型股才趕上來。

  小型股反彈幅度較大的局面通常會持續好幾年,直到當小型股本益比大於大型股、最初逢低買進的投資人獲利了結才會停止。謹慎的投資人察覺多頭即將結束時,匯把資金轉到獲利記錄穩健、曾經成功抗跌的大型股。不久之後,小型股會停止上漲,大型股則繼續緩慢上揚,直到下一波空頭市場出現為止。(《大熊市The Bear Book》頁184)

  不是小型股就可以,要考慮本益比。

免責聲明
此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本評論不負擔盈虧之法律責任。


相關文章:
  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
  2000年以來台灣股市融資大減的20交易日相關數據整理
  定時定額投資的誤謬?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但也要用心思考
  為什麼投資理財的方法需量身訂作?
  物價一直漲(通膨),你應該注意並避免的事
  基金定時定額扣款日挑哪一天比較好?
  油價上漲,黃金存摺為什麼可以考慮用來保值
  股市大崩盤是好事還是壞事?端看你的年紀而定
  一生的理財規劃
  買日用品最便宜的方法——1股投資術
  銀行有問題時要趕快把錢領出嗎?
  科斯托蘭尼的投資(機)天賦測驗
  十個判斷地雷股的關鍵警訊
  股票追高殺低的心理學原因

繼續閱讀...

2008年7月7日 星期一

投資股票好?還是房地產好?

0 意見
分享




  股票跟房地產是常被拿來一起比較的投資項目。之前摘錄過富爸爸彼得林區的觀點,最近看到的另一個不同角度的比較觀點則來自《生命中的經濟遊戲The Armchair Economist: Economics & Everyday Life》(簡中版《買房子還是買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經濟學常識》)的作者史帝文‧藍思博(Steven E. Landsburg)。

  葛拉斯曼(James K. Glassman)曾在《新共和報》(The New Republic)撰文,力陳投資股票遠比房地產要好。他算了一下,說:「假設1979年你在霧底(Foggy Bottom,在華盛頓特區附近)買一棟20萬美元的房子,現在的價值是31萬6千美元(相距十年)。但如果你在1979年花20萬美元買股票,價值會是55萬6千美元(相距十年),另有6萬8千美元的股利所得。」

  喔,說的沒錯,但如果你買的是房子,那這十年內你就有房子住,不愁風吹雨淋,如果你買的是股票,那這十年內你要繳房租給房東,因此,葛拉斯曼的比較根本沒有意義。他的說法只是比較了持有股票的「所有」好處和擁有房地產的「某些」好處之後,股票的好處略勝一籌

  葛拉斯曼說:「股票增值速度比房地產快;以前是這樣,將來也會是這樣,理由是持有一張股票等於擁有一家公司的一部份,而在那家公司裡,無數的腦力創造出了價值;房地產不過是呆呆座落在某處而已。」事實上,股票之所以增值速度比房地產快的理由正好相反,因為房子不是呆呆座落在某地而已。房子可以遮風避雨、給你放東西的櫥櫃,每一天你都擁有它;股票卻不能提供相提並論的服務,所以增值得比較快,以補償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股票的增值速度和房地產一樣,那就沒人想擁有股票。(《生命中的經濟遊戲The Armchair Economist: Economics & Everyday Life》頁306,簡中版《買房子還是買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經濟學常識》)

  記得有一次看電視,剛好看到節目來賓在討論,「非經濟因素(如SARS)導致股、房市下跌時,當不利因素解決後,應該投資什麼才能讓你的財富最快增值?」,來賓的答案也是股票。


相關文章:
  買房子自住前要先考慮的十個忠告
  「早早開始證券投資,而非先買房子」:富爸爸的觀點
  「投資任何股票之前,先考慮買房子」:彼得‧林區的看法
  物價一直漲(通膨),你應該注意並避免的事
  你落入「老鼠賽跑」的陷阱了嗎?

繼續閱讀...

假如…—心智之眼的盲點

1 意見
分享

  近日的兩則新聞,一則讓我想起之前寫過的「危險家暴的30項徵兆」(諷刺的是,最應該要知道《求生之書The Gift of Fear and Other Survival Signals that Protect Us From Violence》一書中提到的知識,好保護自己的女性,對這本書最不感興趣),一則讓我想起《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書中的這一段內容。

  我們確切知道的就這麼多:阿朵夫‧費瑟(Adolph Fischer)沒有組織暴動,也沒有煽動暴動。事實上,在警察被殺的那個晚上,他跟暴動完全沾不上邊。可是在19世紀即將結束時,他的工會力阻芝加哥的強勢企業家壓榨在工廠賣命的男男女女和小孩,所以這個工會需要受點教訓。結果費瑟遭到審判,並因為證人被收買作偽證,導致他因莫須有的罪名被判死刑。

  1887年11月11日,他站在絞刑台上的最後一句話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這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幾秒鐘之後,他腳下的活門開啟,繩子迅速勒緊他的脖子,他就這麼離開人間。

  所幸他追求美國職場公平的夢想並沒有這麼容易破滅。在費瑟被吊死的一年後,有一位優秀的年輕人完成了乾式攝影的技術,推出革命性的柯達(Kodak)相機,立刻成了全世界最富有的人之一。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喬治‧伊士曼(George Eastman)也發展出一套革命性的管理哲學,他給員工較短的工時、傷殘津貼、退休年金、人壽保險、利潤共享,最後還有公司三分之一的股票。

  1932年3月14日,這位受人敬愛的發明家與慈善家坐在桌前寫了一封短信,俐落地套上筆蓋,並抽了一根菸;接著就出人意表地自殺了。

  費瑟和伊士曼是很鮮明的對比。兩個人都認為勞工有權獲得公平的薪資與像樣的工作環境;在工業時代初期,兩個人也都為社會改革投注畢生之力。

  費瑟可說是徹底失敗,並死於犯罪、貧困與謾罵中;伊士曼則極為成功,並死於擁護、財富與愛戴中。

  這麼說來,為什麼成就這麼小的窮人在自己即將被處死的時候會覺得快樂,而成就這麼大的有錢人卻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

  費瑟和伊士曼對本身處境的反應似乎有著天壤之別,而且完全相反,使人很容易認為他們是有勇無謀或心理錯亂。

  費瑟在悲慘人生的最後一天看起來很快樂,伊士曼在圓滿人生的最後一天看起來則不快樂。

  我們很清楚地知道,假如處在他們的情況下,我們會體驗到完全相反的情緒。

  所以這些人到底有什麼問題?

  我要請各位想想,可不可能是他們一點問題都沒有,而是各位和我有問題?

  我們的問題在於,當我們試著想像「要是……感覺起來會是什麼樣子」的時候,犯了一些系統上的錯誤。

  想像「要是……感覺起來會是什麼樣子」聽起來有點像是空洞的白日夢,但事實上,它是我們心理上所能做的一件最重要的是,而且每天都在做。

  我們會決定要跟誰結婚、要去哪裡工作、要在什麼時候生小孩、要在哪裡過退休生活,而且我們在決定這些事情時,大部分都是依照我們認為假如「這件事」發生、但「那件事」沒有發生,感覺起來會怎麼樣。

  人生不見得都會按照我們的希望或計畫走,可是我們深信假如真的能照希望按部就班進行,就會獲得無窮的快樂,傷心的事便會一掃而空。

  也許我們的確無法總是得到想要的東西,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我們一開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但有一個弔詭之處,當事人似乎並不同意我們的結論。費瑟宣稱自己快樂,伊士曼的舉動則像個不快樂的人,所以除非這些人搞錯了過他們那種日子的感覺如何,否則我們就必須思考,錯的可能是我們。

  因為當我們試著想像身處費瑟或伊士曼的處境中感覺怎麼樣時,想像力可能會以某種奇怪的方式擺我們一道。

  我們必須思考,看起來顯然比較好的人生其實有可能比較糟。當我們拉長時間來看我們可能過的不同生活時,不見得會知道哪個好、哪個壞。

  我們必須想想,一旦脫離自己的角度而從他們的立場去設想時,我們可能根本就錯了,而這個根本的錯誤會促使我們選擇錯誤的未來。(《快樂為什麼不幸福?》頁110)

  很多人看新聞時很喜歡說,假如我是某人,我會如何,絕不會怎樣。

  我很喜歡《快樂為什麼不幸福?》這本書的原因是它寫出了人在看待事物的許多盲點。

  你是個年輕的德國移民,住在19世紀的芝加哥這個又擠又髒的城市裡。少數富有家族壟斷了所屬行業,像是Armour、McCormick、Swift、Field等,有權把你和你的家人當成機器和馬來使用。你花了許多時間閱讀在社論中主張社會正義的小報,但你並不是笨蛋。你知道這些文章並不會改變什麼,工廠還是會源源不絕生產紙張、豬肉、牽引機,並製造出為生產機器付出血汗的疲憊工人。你可有可無、無足輕重。歡迎來到美國!

  有一天晚上,工廠裡有些工人在海馬克廣場(Haymarket Square)跟當地警察爆發口角;有人丟出了炸彈。雖然你並不在場,但你還是跟其他「叛亂頭子」一起遭到逮捕,指控你們在幕後策劃暴動。你的名字突然出現在各大報的頭版,意見也得以傳達到全國。

  當法官根據捏造的證據判你死刑時,你知道這個可恥的時刻將永留史冊,你將被稱為「海馬克烈士the Haymarket Martyr」,你的犧牲也將為你真心希望但無力推動的改革打下基礎。等到幾十年後,美國會比現在好得多,人民也將為你的犧牲感到光榮。

  你並不是宗教狂熱份子,但你不自覺地想起十字架上的耶穌。他遭到不實的指控、不公平的判決,並被殘忍的處死。他獻出了生命,使偉大的想法得以流傳到往後幾世紀。

  當你準備受死時,當然會覺得緊張。但從某個深層的角度來看,這一刻是幸運的降臨與夢想的顛峰。你甚至可以說,這也許是你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刻。

  五一勞動節即起源於紀念海馬克廣場事件(Haymarket affair)

  再切入第二則故事。1932年,紐約州,正處於經濟大蕭條的羅徹斯特市(Rochester)。

  你是個77歲的男性,一輩子都在建造帝國、提升技術,以及用財富去資助圖書館、交響樂團、大學和牙科診所,因此改善了數百萬人的生活。

  在漫長的生命中,你最快樂的時刻就是修補相機、逛歐洲的藝術博物館、釣魚、打獵,或是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小屋子裡做木工。

  不過,脊椎方面的毛病使你愈來愈難積極地過你一直以來享有的生活。對曾經生龍活虎的你來說,每天待在床上的時間無異是個可悲的嘲弄,你不可能再變年輕,也不可能再變好了。好日子結束了,多過一天只代表又老了一點。

  在一個週一的下午,你坐在書桌前,打開最愛的自來水筆筆蓋,在拍紙簿上寫下了這些字:「親愛的朋友:我的工作結束了,還等什麼呢?」接著你點燃一根菸,盡情抽完後把它熄掉,然後小心地把魯格(Luger)自動手槍的槍口抵在胸前。醫生教過你怎麼找心臟的位置,現在你可以感覺到它正在手掌下快速跳動。當你準備扣下扳機,當然會覺得緊張。但從某個深層的角度來看,你知道這顆瞄準妥當的子彈可以讓你拋開美好的過去,並逃離痛苦的未來。……

  某些有錢的方式使它變得不向我們原本預期的那麼美好,某些處死的方式則使它變得不向我們原本預期的那麼糟。

  你之所以會覺得費瑟和伊士曼的反應不正常,其中一個原因在於你八成是對他們的處境細節產生了錯誤的想像。但在缺乏深思熟慮的情況下,你表現的就像個頑固的現實主義者,自信滿滿地根據大腦編造但你並沒有看到的細節來預測自己的感覺。你的錯誤並不在於想像了你無從得知的事,畢竟那就是想像力存在的目的;相反的,你的錯誤在於不假思索就把想像的事當成了事實的正確呈現。(《快樂為什麼不幸福?》頁129)

  很多人常自以為很了解某人,懶得溝通聆聽,卻不知道那只是想像中的了解,而非事實上的了解。等到小孩死了、夫妻離婚、戀人分手……也來不及了。

  之前在「煩憂不請自來,快樂要費心尋找」曾寫過,心情不好時,我們的身體也會跟著分泌某些賀爾蒙,但是這些賀爾蒙還沒消退前,也會讓心情不好。此外,當你心情不好時,大腦還會讓你更容易想起讓你心情不好的回憶。

  有些人會把想像中的悲觀未來當成一定會發生的事而鑽牛角尖,悲劇也就因此發生。


相關文章:
  如何發覺自殺徵兆與提供幫助,馬偕紀念醫院自殺防治中心週年紀念專刊。
  假如你有50億台幣的財產──「《功夫‧詠春》主角白靜 北京遭夫刺死」新聞聯想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越有錢,越快樂?
  挫折復原力指南
  快樂,從心開始——學習創造樂趣
  如何放鬆與睡個好覺
  人人都認為自己是個非常特別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