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1日 星期五

台灣學童數學比美國好的原因——看美國人自己怎麼說

分享

  大家都知道台灣學童的數理能力普遍優於美國學童。對於這樣的事實,在台灣,一直以來的說法就是台灣教育比美式教育強調死記背誦的結果。(以前我也這麼認為)

  但是,原因果真是如此嗎?或許大家也該看看美國人自己怎麼說。

  由奇普‧希思(Chip Heath,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現任史丹福大學商學院組織行為學教授)和丹‧希思(Dan Heath,哈佛商學院MBA,杜克企業教育學院Duke Corporate Education諮詢師)所寫的《創意黏力學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就提到了一個值得我們審視注意的研究結果。

  我們從多年來的新聞報導中都已經知道,東亞國家學童的表現比美國學童可以說在各方面都要強(除了消耗垃圾食物這一項以外吧)。這一點在數學上最明顯。美國學童的數學能力在相當小的年紀就已經輸給亞洲學童了——這差距在小學一年級就很明顯了,而在整個小學過程中差距越拉越大。

  亞洲的學校究竟是用了什麼不一樣的方法呢?我們對他們的刻板印象是,這些學校是用近乎機械式的高效率運跑著:時間長,管教嚴。我們把東亞國家的學生想成好像是比較沒有「原創性」;我們總會把他們表現優於我們自己學童的原因想作是死記和背誦。然而,事實卻證明幾乎是完全相反

  1993年,一批研究人員研究了十所日本學校,十所台灣學校,以及20所美國學校。他們在每所學校裡挑選兩位數學老師進行觀察,觀察每位老師的四堂課。研究人員發現,所有老師都用了大量的死記法;那是每個國家半數以上的課程都會用的標準教學法。但是這三個國家用的其他教學法之間就有相當大的差異了

  1993年,教改(1994)前一年,也就是這研究進行時尚未教改,老師的教學法與教改無關。

  例如,我們看看一位日本老師用的這個算數題:「你有一百日圓,但買了一本筆記本用掉70圓。你還剩下多少錢?」或者這位台灣老師提出的問題:「本來有三個小孩在玩球,後來來了兩個,之後又來了一個加入他們。現在一共有幾個小孩在玩球?」她一邊說著一邊在黑板上畫著小人,並寫下算術式:3+2+1。

  我們可以注意,這些老師解釋抽象數學的概念用的是具體而熟悉的東西——買文具和玩球。他們的解釋方法利用了現有的基模。老師拿一個既有的基模——六人玩球賽的情況——再於其上疊上一層新的抽象概念。

  研究人員把這種問題法稱作「語境下的算術」。這可說與死記法恰恰相反。而且,與我們的刻板印象相反的是,這種教學法在亞洲應用的比例是美國的兩倍(佔所有課程的百分之61對百分之31)。

  另一個例子是,一位日本老師在桌上放了五排各十塊的方塊。然後她拿掉了三排的十塊方塊。接著問一位學生還剩下幾個方塊,學生正確地回答是20。然後老師問同學們他們怎麼知道這是一個減法問題。這位老師給學生們一個減法的視覺形象。學生就能用一個具體的基礎——原來的50個方塊拿走了30個——來建立一個抽象的概念:減法。研究人員將這類問題歸納為「概念性的知識」問題。這類問題在日本的應用佔百分之37,在台灣佔百分之20,而在美國只佔百分之2

  用具體作為抽象的基礎不僅是在數學教學裡適用,它也是人類理解的基本原理。新手都渴望能見到具體性。你有沒有讀一篇學術論文或技術文章或甚至一份短信而發覺自己被極端抽象的文字搞得一頭霧水的經驗,那時多麼希望能有個範例?

  或者你曾經有過照著食譜作菜但食譜卻太抽象了的這種痛苦經驗:「煮到全鍋達到適當的稠度」。什麼?只要告訴我要煮幾分鐘吧!給我照片看它是什麼樣子就行了!等我們這道菜做了好幾次之後,「適當的稠度」這種字眼可能就有道理了。因為我們透過感官形象知道那句話的真正意思。但第一次聽到時,就像三歲小孩看到3+2+1的算術式一樣。(《創意黏力學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頁135)


相關文章:
  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告白こくはく》——給孩子真誠的讚美,而不是矯情的過度讚美
  九九乘法表應該用背的嗎?
  偏食有時要順其自然
  孩子比你想的還聰明
  教養的迷思——孟母三遷VS養不教,父之過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
  學習新解:多元智能理論心理學家的看法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