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0日 星期六
教養的迷思——孟母三遷VS養不教,父之過
最近(2006年4月)看完商周出版的《教養的迷思The Nurture Assumption: 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 Revised and Updated》這本書,譯者為洪蘭教授。想將這本書推薦給(1)家中有小孩的朋友,(2)打算買房子,以後想有小孩的朋友(這本書應會讓你在買房子時多一些不一樣的考量),(3)做管理職的朋友,(4)工作與行銷相關的朋友,(5)當老師的朋友,(6)想知道為何另一半在你面前跟在父母面前不太一樣的朋友,(7)想知道記者如何斷章取義、爛研究如何製造出來的朋友,(8)給思考不拘泥於常規的朋友。如果你不屬於上面任何一類,那,看看這個(http://www.im.tv/vlog/personal.asp?FID=117963&Memid=228115)吧!
作者茱蒂.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是一位很特別的奶奶(有沒有比《佐賀的超級阿嬤》更勁爆就不知道了),年輕時被哈佛大學心理系研究所退學的她,職業是主編發展心理學教科書給心理系學生念,她因為發覺把兩個小孩養育成人的經驗有許多與發展心理學家所宣稱的不同,自己重新進行研究,在1995年發表了一篇震撼心理學界的論文(那年我正好在修發展心理學,那時苦背的許多研究,現在有了新的詮釋),並於1997年獲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頒發傑出論文獎(這個獎是為紀念那位當初把她踢出研究所的心理學大師喬治‧米勒George A. Miller而設立的)。
書的卷頭是卡利爾‧吉伯瑞(Kahlil Gibran)寫的一首詩,與書的內容要旨相呼應,摘錄於下:
你們孩子並不是你們的,
他們是生命的子女,並渴望著成為自己。
他們經由你而得到生命,但是他們不是來自於你,
雖然他們跟你住在一起,他們並不是屬於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要給他們你的看法,
因為他們自有見解。
你可以供給他們居住,但是不要禁錮他們的靈魂,
因為他們的靈魂是住在明日世界的房子裡,
那個地方即使在你的夢中也無法企及。
你可以盡力想辦法跟他們一樣,但是不要想辦法讓他們跟你一樣,
因為生命是不會走回頭路的,也不會為昨天所耽擱。
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幾年前我在紐約的航班上聽到這麼一個例子,一位移民家庭的父親跟我說,他們一開始住的地方因為鄰居也有華人,結果小孩只會用台語跟人溝通,於是他決定搬家到沒有華人的地區,小孩從此就開始會講流利的英語了。
相信大家也讀過三字經裡的「養不教,父之過」,所以我們常認為小孩子不聽話,家長要負最大的責任,甚至有時會有公布家長姓名來作為懲戒的輿論。
不知道你是否有注意或懷疑過,在一些社會新聞中,記者所訪問的家長或鄰居嘴中形容的那個人,似乎常出現跟學校老師或警方所描述的不同。人真的可能出現這樣的不同嗎?
真的,每個人在家人面前跟在外是不太一樣的。在不同的新環境,小孩會重新學習適應環境的規則,他不會直接把所有家中學到的規則拿來套用(就像小孩會把每個東西往地上丟來學會地心引力的存在是一樣的情形),如果家中的規則跟外面不同,小孩會放棄家中的規則,也因此小孩學外語能沒有父母的口音。如果父母能對小孩有絕對的影響力,那位父親不需要搬家就應該能強迫小孩學英語(搬到純英語的環境是有代價的,底下會說)。
這本書的作者會藉由許多事實逐步地向你證明:小孩子會強烈受到家外面環境的影響,而這也是上天所賜予人類的優秀學習與適應能力。也因此,如果你搬到一個不同文化(語言)的環境,小孩子所學的不只是純正的語言,還包括那文化的價值觀。
忘記是幾個月前的天下或遠見雜誌,有一則報導說有一群家長組成一個團體,在課餘時間利用各自的所長一起帶團體中的孩子去玩,活潑地教導小孩各種知識。這樣是不是能讓家長在塑造小孩的人格上有更大的影響力?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關心孩子,是需要跟學校老師有良好的互動,知道小孩交了哪些朋友的。
換另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也不應放棄在惡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的小孩,像世界名著《簡愛Jane Eyre》的女主角小時受到虐待,成人後有高尚善良的人格是有可能的。
相關文章:
台灣學童數學比美國好的原因——看美國人自己怎麼說
從腦神經科學談棉花糖實驗
(孩子)學習的語言決定了未來的競爭力?
別再錯怪男人了!女人就是比男人耳聰目明
孩子比你想的還聰明
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