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8日 星期五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分享






  由於石油供應的緊繃,類似巴西國營石油公司Petrobras工人的罷工、奈及利亞叛軍破壞輸油管、伊朗試射飛彈、颶風威脅海上鑽油平台等等,都會影響油價。

  而石油消費第一大國美國,每天消費石油2070萬桶,比第二到第五大石油消費國(中國、日本、印度、俄羅斯)每日消費總和1835萬桶還多,所以美國每週發佈的石油庫存數據,美元貶值與否,是否有經濟衰退的疑慮(下降一成的石油消費量抵得上伊拉克一年的石油產量),也會影響油價。(美國也最沒資格說其他國家的石油消費成長導致油價上漲)

  石油產能的供應有多緊繃呢?

  在現今的石油產業中,只由石油產出實際大於目前需求水準的OPEC國家,才有備用產能,非OPEC的石油輸出國如俄羅斯、加拿大、挪威和墨西哥等,全都已經動員充分產能,因此沒有剩餘產出。也就是說,如今在我們的需求和世界石油危機之間,只有OPEC國家微薄的過剩產量做為緩衝,使得OPEC國家成為全世界力量最大的石油生產者集團。(《每秒千桶:看準下一波能源大勢與世紀商機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頁170)

  我們已經知道挪威和墨西哥不僅沒有剩餘產出,甚至產能已經逐年下降。加拿大石油產能的增加要靠開採成本相較輕甜原油昂貴的油砂。但是油砂必須油價持續高於65~80美元才有開採價值,換個角度來看,如果未來油價有機會低於80美元,石油公司不會輕易花幾百億的前置成本開採油砂,情願讓油價因為短缺暴漲,好獲取確實可以掌握的利潤(老話一句,賠錢的生意沒人做)。

  2006年全世界的石油備用產能,每天大約只有200萬桶,這代表全世界石油供應鏈現在的產能利用率高達97.5%,使我們只剩下非常小的空間應付可能發生的未知數,例如天然災害、意外事故與維修、恐怖攻擊、地緣政治競爭情勢等導致的停工期。

  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08(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6年全世界石油每日消費與生產的差異為257萬桶,2007年擴大為369萬桶,可以推估全世界石油備用產能持續減少中。

  難怪市場會如此敏感,任何狀況都會反映在價格上,需求一提高,供給一吃緊,備用產能就會降低,人們就開始囤積,價格就開始明顯上漲。

  通常會有一個觸發點——備用產能低於某個水準,市場的買方和賣方就會開始騷動起來,價格波動非常大,對甚至是最小的負面新聞,例如罷工、颶風、炸彈攻擊、某座煉油場火災等,都會引起市場的敏感反應。我們在2003年跨越了這個觸發點——備用產能大約剩下每天350萬桶,自從那時開始至今,備用產能一直低於這個水準。若想經濟與金融市場確信我們並不會遭遇石油短缺,就必須有更充沛可靠的備用產能作為緩衝,在這樣的備用產能水準出現之前,囤積心態不會消失,反而會主導市場行動,使得原油和石油產品的價格居高不下、波動不止。(《每秒千桶:看準下一波能源大勢與世紀商機A Thousand Barrels a Second: The Coming Oil Break Point and the Challenges Facing an Energy Dependent World》頁171)

  但是對於不產石油的台灣,僅如此考慮關於石油供需與油價的問題,可能會錯估情勢。先看今年的兩則新聞。

  主計處:4月香蕉木瓜好貴 價格較去年倍增

(中央社記者唐佩君台北2008年5月5日電)行政院主計處今天公布,4月物價較去年同期變動較顯著項目中,香蕉及木瓜因受到柯羅莎颱風影響,生長育成期長,價格年增率分別高達186.54%及90.19%。

  BBC:全球發生糧食危機 烏干達總統感到「very happy」!

【鉅亨網編譯鍾詠翔‧2008/06/12綜合外電】對於糧食危機,非洲烏干達(Uganda)總統Yoweri Museveni 表示他感到「欣喜若狂」(very happy),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烏干達生產很多糧食,到處都是糧食。……

Museveni表示:「我們的問題在於行銷,我們生產1000萬公噸的香蕉,但其中40%都擱著腐爛,因為我們無處銷售這些香蕉。」

  有人說不要拿蘋果跟橘子來比,現在拿石油跟香蕉比是怎樣?

  重點在於「全球」的供需,不等於「市場」的供需。

  世界前15大石油出口國家(Top 15 World Oil Export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2007年,光世界前15大石油出口國的「市場」供應量就每日減少102萬桶,相當於台灣每天的石油消費量,其中最大產油國沙烏地阿拉伯每天出口就減少了60萬桶(而非僅是每天生產減少44萬桶)。挪威從第11大產油國,變成第4大石油出口國;墨西哥從第6大產油國,變成第10大石油出口國,這兩個國家預估2008年可供出口的石油數量還將會持續下降。

  第13大石油出口國安哥拉可開採年限約14年,離哈伯特頂點(Hubbert's peak/Hubbert's Law)不遠了。

  世界前15大石油進口國家(Top 15 World Oil Importers, 2007)

單位:千桶/日(Thousand barrels daily)


  2007年,即便世界前15大石油進口國的「市場」需求量每天減少18萬桶,還是遠小於「市場」供應量減少的每日102萬桶,油價能不漲嗎?


相關文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原油價格年底前有可能到300美元嗎?
  中國「調漲」油電價解決油電荒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