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

分享


  被媒體大肆報導的自殺故事會促使有類似困擾的人盲目地模仿。我相信同樣的道理也可解釋被大肆報導的謀殺案件。和自殺故事一樣,媒體當局有必要好好思考呈現殺人狂故事的角度。這種報導不但聳動、煽情、有新聞價值,而且要人命(《請你跟我這樣做:洞悉業務員、廣告、政治人物的六大心理戰術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舊版書名《透視影響力:人類史上最詭譎、強大的武器總析解》頁198)

  我們對成千上百的電視節目、電玩遊戲和色情影視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媒體影響我們對現實的敏感知覺和行為相當大。

  大多數人同樣贊同媒體文化的影響,卻否認對他們自己有影響。

  許多父母可能想起他們的孩子對他們說「不要擔心我,媽媽,看這些東西不會影響我的」。這種「傳媒對其他人影響比我大」現象是如此常見,研究者稱之為「第三人效應」(the third person effect,或譯「第三者效應」),亦即我們認為「其他人」——而不是「我們自己」——較容易被廣告、政治因素、媒體暴力、和色情文化所影響。我們不是時尚流行的奴隸,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真實的自我。

  然而研究發現我們過份自傲,我們自以為是,我們總以為在看別人的好戲,其實他們就是我們。(《你該不該相信直覺?Intuition: Its Powers and Perils (Yale Nota Bene)》頁108)

  當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發生時,我第一個想起的就是《請你跟我這樣做》這本值得一看再看的心理學好書裡的內容。

  在聖地牙哥的加州大學心理學家大衛‧菲力普(David Phillips)的研究顯示,報紙頭版刊出自殺故事後,只要大幅報導這個故事的地區,當地的自殺率會急遽升高。某些想不開的人看到別人的自殺故事,會產生模仿的行為。在所謂病態的社會保證模式下,這些人決定效法其他厭世者的行為。

  他進一步檢驗美國在1947年到1968年間的自殺統計數據,加以驗證當代的「維特效應Werther Effect」。他發現,報紙頭條刊出自殺故事後兩個月內,平均比平時超過58個人自殺。也就是說,每個自殺故事使58個原本可以繼續活著的人選擇自殺行為菲力普也發現這種自殺趨勢主要發生在那些大幅報導自殺故事的地區。愈是大幅報導自殺故事的地區,接下來自殺率就愈高(見下圖)。

  ……他堅稱所有因自殺故事見報後,多出來的死亡數字都可歸咎於同一件事:非理性的模仿自殺。當一群沒有主見的人看到其他人的自殺故事後,覺得自殺不失為一種適當的解脫方式。有些人會不分青紅皂白地立即採取行動,因而造成自殺率躍升的現象。

  然而,其他人比較不那麼直接。他們會基於某些理由——保護名譽、避免家人蒙受污名與心理傷害、讓遺族能領取保險金,他們不想讓人看出他們自殺的舉動,寧可裝得像是意外死亡。因此,他們便私下故意造成車禍或飛機失事發生。……因此菲力普認為,緊接著自殺事件的大幅報導後大幅攀升的致死交通意外事故,可能就是「維特效應」暗中作祟。

  ……當菲力普檢驗記錄以印證自己的預測時,他發現自殺事件報導後一週內的商務客機平均失事率所造成的死亡人數,比事件報導前一週的飛機失事死亡人數高出三倍之多。車禍的統計數字也證明,自殺故事報導後的死亡人數比報導前高出四倍

  菲力普的想法還帶來另一項驚人的預測。若自殺事故見報後的交通意外死亡率果然出於模仿行為,那麼模仿者所模仿的對象應該是與他們同類的人。根據社會保證原則,我們是根據同類人士的行為來決定我們的行為尺度。……

  因此,菲力普推論,若社會保證原則是幕後的推手,那麼意外事故受難者應該和自殺對象有極高的相似性。他把自殺事故主角的年齡和造成一人死亡車禍的受難者相互比對,發現他的推測果然很準:當新聞媒體大肆報導年輕自殺者的細部資料時,開車衝撞數目、電線桿和堤防的受難者也都是年輕人;但若自殺主角是老人時,之後所發生的死亡車禍也以老人為主。

  ……菲力普的發現說明了一種痛苦的趨勢,也就是自殺事件的報導會促使某些人採取同樣的行動——因為他們現在發現了更合法的自殺途徑。更令人震驚的是,許多無辜的人也因此成了陪葬品(見下圖)

  如上圖所示,最危險的日子是自殺事故見報後的三、四天內。指數下滑幾天後,會在一週左右再度達到另一波高峰。到了第11天就看不到這種效應了。這種跨越多種資料的模式指出一種值得重視的檯面下自殺行為。那些試圖隱瞞自殺動機而製造意外事故的人會在行動前等幾天——也許是為自己打氣、計畫意外事故細節、或把手邊的事情做個了結。無論是什麼原因,我們都可以知道旅客的安全在自殺故事件報後三四天時受到最高的威脅,然後情況會稍稍減緩一陣子,幾天後又再度達到高峰。於是我們建議有關當局最好在這些時段加強留意旅途安全。

  彷彿自殺資料還不夠嚇人,菲力普又做了其他研究,提出更多的警訊:媒體高度報導自殺行為後,當地的殺人案件也應聲上漲。當晚間新聞網播出重量級拳擊手奪得金牌的採訪後,美國的殺人案件也提高不少。用這種角度分析(1973年~1978年間)重量級拳擊錦標賽,也許最能凸顯它本身所造成的模仿效應。當年輕的黑人選手輸掉比賽後,接下來十天內,年輕的男性黑人被攻擊致死的案件大幅升高。反之,若是白人選手輸掉比賽,那麼接下來的十天內,換成年輕的男性白人被攻擊致死的案件大幅提高。當我們把這些結果和菲力普的自殺資料平行比對後,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媒體大幅報導後對受害者產生的不良影響,無論對自己或別人。(《請你跟我這樣做:洞悉業務員、廣告、政治人物的六大心理戰術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 (5th Edition)》,舊版書名《透視影響力:人類史上最詭譎、強大的武器總析解》頁193)

  除了媒體自律或者透過管制媒體來避免維特效應,既然這是一種模仿行為,媒體在報導自殺事件時只是單純地提供一個電話號碼,很難起什麼作用,因為沒有讓看的人,看到有人打電話且獲得解決的例子,讓看的人去模仿。負面的行為鉅細靡遺栩栩如生,正面的行為就只有那幾個文字跟電話號碼,當然負面行為比較容易模仿。


相關文章:
  活出自信──將自信建立於自己是誰,而不是你做到了什麼
  化危機為轉機的三個步驟
  即使中風,也不是絕望的時候——Impossible is Nothing
  最成功的人,其實也就是被拒絕最多的人
  免費試玩可以減輕壓力的心理遊戲MindHabits
  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
  挫折復原力指南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如何放鬆與睡個好覺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