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小孩(富二代)比較容易有憂鬱症、焦慮、濫交、吸毒之類的問題?

分享

  原因出在家長身上,所以一般家庭的家長如果有類似的作為,小孩也會容易產生類似的問題。(但是,小孩可以藉由正向心理學的知識,為自己的人生作選擇。)

  「壓力大無法休學 高醫女大生留簡訊跳樓」、「課業壓力 邱垂貞26歲女上吊尋短 母:自我要求高 返美開學前輕生」、「17歲女暴斃 遭棄急診室 疑開轟趴拉K 男伴丟包閃人」、李宗瑞「每月60萬零用錢 豪奢成性」這些都是最近在台灣發生的新聞事件。

  一般都認為家境富裕的小孩是天之驕子(驕女);但是盧瑟(Luthar, 1999, 2003)回顧研究文獻結果卻顯示,許多富裕家庭的小孩相較於清寒家庭的小孩,反而可能遭受更多問題。

  其中一項研究(Luthar & D'Advanzo, 1999)對照比較豪宅社區高社經地位家庭vs.窮困落後地區低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結果頗出乎意料,高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反而有著較多適應困擾的問題,包括:藥物濫用(例如:喝酒、抽大麻)、焦慮與憂鬱的症狀。

  其中特別駭人聽聞的是,高社經地位家庭青少年憂鬱症壯的普遍情形,高出美國全國的兩倍。10年級的女生每5人當中就有1人有憂鬱症的問題;富裕家庭的男生和女生,焦慮症狀的問題也顯著高於美國全國平均。

  契克森米哈賴和史奈德(Csikszentmihalyi & Schneider, 2000)合作的一項廣為人知的研究,採用經驗抽樣法檢視八百多位青少年的心情與感覺狀態。

  結果發現,就個人的福樂安適水準而言,富裕家庭的孩子顯著低於貧窮家庭的孩子。家庭最富裕的青少年,自陳報告快樂水準最低;反之,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快樂水準最高。

  那麼,為什麼家庭富裕的青少年比較不快樂呢?

  根據兩項初探的解釋說法,原因可能不在於富裕本身,而在於家長的行為與期待,那才是影響青少年好壞的關鍵所在。

  盧瑟指出,根據研究與專家學者的觀察,成就壓力與缺乏家長監督管教,可能才是造成高社經地位家庭的青少年飽受憂鬱之苦的癥結所在。

  有些孩子面臨極大壓力,凡事都必須表現得比別人強,而且很多事情都得遵照家長的安排。課業輔導之外,還有體育、音樂、五花八門的才藝班,以及各式各樣的潛能開發課程。

  在不落人後的心理驅策下,富裕人家的家長費心安排滿滿的課程,就怕自家的孩子比別人少上了任何課程,如此一來,童年與成年之間的界線也就變得模糊不清了。

  壓迫、責任、成功的壓力,從早到晚排滿活動的緊湊行程,小孩原本該嘻笑玩樂、發呆作夢的自由都沒了,天真的童年也就失落了。

  盧瑟引用證據指出,孩子在面對這些壓力之下,可能就會發生壓力相關聯的疾病,包括:胃痛、頭痛、失眠。有些孩子甚至會誇大症狀,藉口不去上學或補習,以便暫時逃離讓人窒息的高壓生活。(《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頁269)

  用關鍵正向性比率(critical positivity ratio,羅沙達比例,Losada ratio)的角度來看,家長主動建構式的正向回應太低,導致關鍵正向性比率低於2.9。當比例遠低於2.9時,災難就產生了。(參閱「用主動建構式回應改善你的關鍵正向性比率(critical positivity ratio,羅沙達比例,Losada ratio)」)

  完美主義者乃是憂鬱症和自殺的高危險群,因為沒有能力達成不切實際的完美期許,往往會讓完美主義者陷入自責、自我價值感低落、長期自我失敗感的漩渦,難以自拔。

  該等期許可能是當事人加諸自身的,認為自己必須完美無缺;另外,也有些可能是來自社會的期許,認為親密的重要他人對我們抱持某些很難或不可能實現的關切與要求。

  對孩子來說,親密的重要他人就是父母。

  長期無法達成自我期許的標準,或是感覺自己老是無法達成他人的期許,從而造成嚴重的心緒不安。

  長期心緒不安可能就會導致鮑曼斯特(Baumeister)所謂的「逃離自我」(escape from self)──也就是自殺。(《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頁228)

  如同研究顯示,當關鍵正向性比率超過13時,則又是另一種類型的災難。

  另外,還有些富裕家庭的孩子可能有著相反的經驗。

  他們的父母終日辛勤工作,等到了下班,拖著精疲力竭的身子回到家,大概很難再扮演好溫馨呵護孩子的家長角色,當然也就沒有太多的精神,能夠耐著性子來管教監督孩子。

  這樣的家長對於孩子可能出手闊綽,舉凡手機、電腦、大螢幕電視、汽車,幾乎有求必應;但是,卻往往疏忽了孩子需要的用心管教監督,也沒有深度參與孩子的生活。

  美國公共電視台紀錄片《洛克郡少年沈淪錄The Lost Children of Rockdale County》發現,有些富裕家庭的小孩生活似乎非常空虛。

  這些孩子缺乏家長的管教,親子之間關係疏離,生活缺乏目的和方向,終日沈淪於朋友之間尋歡作樂。

  這樣的青少年渴望來自他人的關心、注意與引導。

  當家長沒能滿足這些需求,同儕就取而代之,填補了這方面的空缺,這非常類似庫奇曼論述的關於消費行為填補心靈空虛的情形。

  令人扼腕的是,洛克郡的青少年選擇填補心靈空虛的做法是投向吸毒、犯罪、性氾濫。(《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頁270)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也才能讓關鍵正向性比率不超過13。


相關文章:
  正向心理學書單2014年版──有繁體中文版的大眾讀物
  不利的優勢
  小孩不乖怎麼辦?怎麼做小孩才比較容易聽話、規矩些?──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壓力對你的傷害有多大?(壓力太大會怎樣?)
  假如你有50億台幣的財產──「《功夫‧詠春》主角白靜 北京遭夫刺死」新聞聯想
  越有錢,越快樂?
  送給自己時間當作禮物吧!如果連讓自己快樂的時間都不願給,別人也幫不上忙了──時間心理學《你何時要吃棉花糖?The Time Paradox》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