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過度抱怨的負面影響


  糟糕的是,通常過度抱怨者不知道自己過度抱怨。

  密蘇里大學心理學家蘿絲(Amanda Rose)追蹤三年級、五年級、七年級和九年級的學生半年,她想探索過度抱怨和過度討論問題,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友情和心理健康的影響。

  兒童和青少年常花很多時間討論同一件事,從各個可能的角度處理問題。

  這種漫長的討論過程可能從早自習開始,持續一整天,直到放學後仍繼續討論。

  他們可能是當面討論,或透過電話、簡訊、社群網路、電子郵件,一直討論到晚上。

  一般認為,友情對兒童和青少年的健康有正面的影響,但是蘿絲教授想知道,過度投入抱怨會不會有負面影響,她把密集抱怨的過程稱為「共同鑽牛角尖co-rumination」。

  研究的結果很明顯,也令人意外。

  六個月後,花太多時間和朋友一起鑽牛角尖的女孩,友誼變得更深厚了(好事一樁),但也變得更憂鬱和焦慮(顯然不是什麼好事)。

  有趣的是,男孩不一樣,他們和朋友抱怨及談論問題的時間比女孩少。常和朋友一起鑽牛角尖的男孩也是友誼變深厚了,但他們並未變得比較焦慮和憂鬱。

  「女人的友誼跟男人的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向朋友過度抱怨,會讓女孩更加憂鬱和焦慮?

  研究人員推測,因為共同鑽牛角尖會過度關注抱怨或問題的細節,「也讓人覺得問題比較嚴重,較難解決,使人更加擔心,產生更多的焦慮症狀。」

  ……不過我們也可以用另一種方法來解釋,那些女孩為什麼會變得比較憂鬱和焦慮。

  我認為共同鑽牛角尖會影響到更根本的東西:我們如何塑造自己的身分。

  當女孩花太多時間討論問題和抱怨時,她們是讓累積的不滿來界定自己。

  藉由過度抱怨,並讓不滿變成行動、思想、情感的一部分,她們是在界定自己的社會角色和公眾形象,也影響了個人身分的本質。

  不管我們希望如何定義自己,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傳達出我們是怎樣的人。

  我們可能喜歡以藝術家自居,但是如果我們一週有40個小時在餐廳裡當服務生,一年只花一兩個下午的時間來作畫,那就不算畫家,而是服務生……。

  如果生活中的主要活動會界定我們是什麼樣的人(至少界定一部分),而我們又整天抱怨,那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們會自己編織故事與敘述,來解釋生活中碰到的多重經驗。

  一些心理學派主張,我們的身分就是由這些故事和敘述塑造出來的。我們想把自己安插在這些故事的哪裡,大多是由自己作主。……

  我們在故事中為自己和他人設定的角色,以及我們在描述中賦予自己和他人的職能和能力,都會影響我們的自我觀感。

  過度抱怨是讓自己扮演受傷、無助或受害的角色。

  我們愈是讓抱怨來主導生活,就愈常扮演受害者的角色。扮演那角色愈久,那也愈有可能變成我們的身分。

  這表示抱怨應該要有清楚的劑量,對少女更是如此。

  過度的抱怨可能加深憂鬱和焦慮,所以最好建議少女要注意與同儕鑽牛角尖的時間。

  設定一段抱怨時間(不超過一小時),接著就開始解決問題,這可能是讓女孩從抒發情緒、獲得安慰、深化友誼中受惠,又不至於陷入憂鬱和焦慮的最佳做法。……

  我也曾每天不只邊看電視邊抱怨(超過一小時),還上網(逛論壇、部落格、PTT)看他人抱怨並加入抱怨,搞得自己心情很不好,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成年人也容易從隨口發發牢騷變成過度抱怨。

  對任何年齡層來說,限制抱怨的長度都有好處,目標是在下面兩者之間拿捏平衡:抒發情緒並獲得紓解(讓自己的情緒獲得肯定);刻意忘卻抱怨,開始採取有意義的行動。

  當我們感到特別不滿時,應該努力避免陷得更深,無法自拔。……

  有些人因為持續抱怨太久,已經養成受害感,到了萬劫不復的抱怨點,成了慣性抱怨者。……

  長期抱怨者鮮少承認自己很愛抱怨,即使周遭的人心知肚明。

  慣性抱怨者是後天養成的,不是先天的。

  有些人從小只要一哀嚎,父母親就拿他沒輒,因此養成怨東怨西的個性,以為扮演受害者就能達到目的。

  有些抱怨的習性是成年後因生活困苦及境遇不幸而養成的。有些則是老年因為接連不斷的疼痛、傷痛和損失而產生的。

  不管抱怨的習性是何時或如何養成的,多數人幾乎都不自覺。……

  持續抱怨……一旦踰越某個點,朋友的支持會馬上從同情變成憐憫,他們會開始把我們當成受害者。……

  除非我們真的是悲劇事件的倖存者,或經歷了真正可怕的困境,否則接受他人的憐憫及被害者的角色,對我們相當不利。……

  憐憫對心靈健康有很大的傷害,在非悲慘的情況下接受他人的憐憫,等於是讓人奪走我們的自尊並踐踏在腳下。憐憫純粹是一種心理毒品,慣性抱怨者猶如吸毒成癮。

  即使周遭的每個人都覺得慣性抱怨者喜歡怨東怨西,但他們自己通常都沒發現自己的抱怨有多極端。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慣性抱怨者對事情的看法很不一樣,他們不覺得自己是在抱怨,而是指出明顯的事實……。他們覺得那些抱怨是在替所有的人發聲。

  慣性抱怨者從來不覺得自己是負面的,他們覺得世界是負面的,覺得自己只是忠實反應出來。

  慣性抱怨就像習得無助,是一種觀感的扭曲。

  什麼是「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一旦我們開始覺得自己是受害者,我們的大腦就會自動尋求驗證,以呼應我們的受害感。

  只要有一絲受到虐待或不平等待遇的跡象,無論那有多麼微不足道,我們都會馬上覺得那是衝著自己的。

  但是碰到正面或令人振奮的事件,足以扭轉我們受害的心境時,我們通常會不自覺的忽視。

  關於慣性抱怨者,有個趣味的觀察:他們是因為不快樂才那麼愛抱怨,還是因為太愛抱怨才不快樂?

  心理學家蘿絲認為,兩者都有關係。她認為,對少女來說,憂鬱和共同鑽牛角尖會形成惡性循環,女孩愈憂鬱,抱怨愈多;愈是抱怨,就變得愈憂鬱不安。

  我覺得,我們的抱怨和受害感也是以類似的方式相互強化。

  我們愈是抱怨,就覺得自己受害愈深;愈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就感到愈不滿,想抱怨的題材就愈多了。……

  真正解決過度抱怨及慣性抱怨的方法,是學習如何以抱怨做為情緒表達的工具,讓我們的心境及整體身心健康更好。

  這表示我們必須找出哪些東西值得抱怨,哪些不值得抱怨。在抱怨以前先衡量抱怨的價值,是許多人需要多花點時間思考的關鍵步驟,也是多數慣性抱怨者所迴避的。

  雖然慣性抱怨者內心的痛苦大多是自找的,但是他們鮮少獨自受苦,他們的負面態度常對家人造成不利的影響。(《抱怨力量大The Squeaky Wheel: Complaining the Right Way to Get Results, Improve Your Relationships, and Enhance Self-Esteem》頁112)

  你的情緒會影響到別人,這種現象叫做「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

  我們就像杯子一樣,抱怨就像水,我們只有一定的裝水空間,倒太多水就會溢出來。比較麻煩的是,每個人的水杯容量各不相同,所以抱怨者可能很難判斷某人的杯子是否已經滿了。……

  常見狀況是家人因為聽太多抱怨,而不太理會過度抱怨的人。過度抱怨的人因為家人不聽他的抱怨而更加抱怨,造成了惡性循環。

  重點是你的抱怨必須有限度。抱怨讓我們把注意力集中在生活中欠缺的東西,導致我們忽略了已經擁有的美好東西。(《抱怨力量大The Squeaky Wheel: Complaining the Right Way to Get Results, Improve Your Relationships, and Enhance Self-Esteem》頁123)


相關文章:
  D型性格(Type D personality, distressed personality)──易罹患心臟病的個性
  當個有效抱怨者的七個步驟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心理測驗]憤怒問卷——你是一個愛生氣的人嗎?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澆花,不澆雜草──照料你的意識花園
  懂得放下,何等自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