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社交技巧——不害羞的人會怎麼做?

6 意見
分享






  讀完《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這本好書後,現在如果有人要我推薦三本跟幼教有關的書籍,我會推薦《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為什麼該讓幼兒多玩一點,少背一點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cards: How Our Children Really Learn--and Why They Need to Play More and Memorize Less》、《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 W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跟這本書。

  假如還能再推薦第四本書,若是男孩,我會建議《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Boys Adrift》,若是女孩,則是《女人的大腦很那個……The Female Brain》。

  這本書雖然叫做《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像我這麼害羞的大人,讀時也覺得獲益良多。

  假如你不知道在社交情境中該有什麼樣的行為舉止,最好的方法之一是看著那些技巧好的人依樣畫葫蘆。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聽他們到底說些什麼,然後模仿他們。假如你在社會情境中觀察不害羞的人,你會發現到下列典型:

●不害羞的人會常微笑並與人做眼神接觸。同時練習這兩種舉動。

  不習慣跟人對視的人,請參閱「你的眼睛會說話嗎?」,教你如何看著對方的眼睛。

●不害羞的人在聽別人說話時會表露他們的專注,上身前傾,點頭,並常說這類的話:「很有趣」「我怎麼都不知道」「多說一些」「怎麼會這樣?」所以,請用你的話語、你的眼神,以及在適當時以你的微笑回應。

●不害羞的人不只常微笑,而且常開懷大笑。當有人說笑話時,他們會露齒而笑。請練習開口大笑。當你表現出能領會別人的幽默感時,他們會覺得爽快。此外,你也要顯示你的幽默感,當你因為別人的笑話而大笑時,也該自己說些笑話吧。

●不害羞的人能掌控交談的範圍與所處的情境。他們用的是在課堂上第一個舉手發問、發表意見、問個問題、說個笑話或展示某種有趣的發現等方法。對害羞的人而言,遵循這種方法的最大好處是:當你是第一個時,既可以免於等待所產生的焦慮,也不會因為需要時間讓自己鼓起勇氣發言而更增焦慮;尤其如果你等了太久,也許自己想表達的就被別人搶先了,所以你必須先說,讓這個想法變成你的。你的發言適當即可,不要太冗長或想控制全場。想一想你要說的話,先在腦裡整理一下,然後搶先發問或提意見。

  這讓我想起讀研究所時那些常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印度同學。

●不害羞的人也具有良好的辨別力。他們對每個人及每件事並非全盤喜歡或完全不喜歡。所以當你針對一本書、一齣戲、一部電影、一場演講與一道食物發表高見時,要觀察得面面俱到。你喜歡它的哪一方面?又不喜歡哪一方面?它平凡的地方是什麼?又是哪裡不平凡?害羞者的反應通常比較簡潔,他們只說喜歡或不喜歡。世界上的事情很少如此簡單的。但是害羞者會表現得綁手綁腳,他們會因為恐懼別人的負面評價而避免惹人注目,而即使他們超越了這種恐懼,仍會擔心別人是否真的想聽他們說的話。簡單地說,他們害怕讓人印象深刻或使自己像個笨蛋。不過,有時候確實需要愚弄一下自己或胡扯淡。沒有人會因愚弄自己而死。大部分人即使正在聽你說話也不會把焦點放在身上,他們關注的是他們給別人的印象。

●當不害羞者發現與之共處的人學識更淵博、才氣更出眾或某方面非常傑出時,他們會趁機增廣見聞及改進自己。反之,害羞者基本會不公允的將自己與「高人一等」的這些人比較,然後視別人的才氣為使他們自慚形穢的證據。你該做的是,不要把這部分的生活看成是與你所接觸的每個人競爭的一系列考驗,而視之為在球季開始之前的熱身賽,你正好乘此良機好好利用每一場球學習與成長。所以,你真的想與那些與有補你不足之能力的人相處,因為如此一來,在你接觸到另一個人時,你也能對他有所貢獻。你把他們比較好比較差這類的思考慣用語踢到一邊去,然後將你的思考慣用語轉變為你可以從他人身上學到什麼。

●不害羞者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對社會責任的關懷——這是一種對別人的關懷,一種讓別人覺得受歡迎與安適的關懷,以及一種對別人身份認可的關懷。這些都是一位害羞者希望從別人身上得到、但相對的還沒準備好要為他人付出的。

●不害羞的人知道如何謙遜地接受恭維。當有人讚美她穿得很漂亮時,她會微笑並簡單地說謝謝。一句帶著恭維的評論可能得到一句謝謝你的回報,接著帶出更深入的話題,進而在彼此不熟識的兩人之間的社交鴻溝上搭起溝通的橋樑。

  請參閱「如何接受他人的讚美?」。

●不害羞者樂於助人,也會要求別人幫他們忙。反之,害羞者不會主動幫人,也不會要求協助。除非是個聰明絕頂或足智多謀到完全不需要尋求他人的協助,這樣的你注定要在學校和人生的路途上吃盡苦頭。不要表現出一副萬事通的態度,人們不喜歡萬事通,他們喜歡受信賴與被需要。請求同學借你筆記,告訴他你的筆記總是做不好。在協商時,如果別人的意見可取,應略加恭維。又或者,如果你需要搭便車,拜託一位你認識而且正要往同一方向的人順道載你一程;另一方面,如果你有汽車或機車而別人需要搭便車時,載他一程。在你辦自己的事的同時問問看有沒有人需要你順便載什麼人或拿什麼東西。別人順便幫你時,要欣然接受。

●不害羞者會鼓勵別人,害羞者則不常這樣做。不害羞者常常恭維別人,如「你今天好漂亮」。重點不在恭維誰,而就是要以一種自然的態度恭維別人。所有你喜歡的你都應該恭維,當你能隨心自在的恭維別人時,你會從他們身上收到更多的回饋。

  請參閱「怎樣送出最廉價、卻又無價的最佳禮物?」。

  有一條必須謹記在心的守則:對別人友善及表示感興趣。有些害羞的學生時在無法應付偶遇的社交情境,好像不時的把球丟進別人的球場,卻沒有任何暗示表示他們想要傳接球。他們可能「嗨」一聲,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典型的寒暄如下:

  不害羞者:嗨!你好嗎?

  害羞者Ming-Tsung:很好。

  不害羞者:最近做些什麼?

  害羞者Ming-Tsung:讀書。

  不害羞者:有什麼新的心得?

  害羞者Ming-Tsung:沒有。

  不害羞者:那麼,再見囉。

  很明顯地,不害羞者必須放棄寒暄,因為幾乎沒得到什麼回應,而害羞者懷著一股被拒絕感走開了——某些情況下還會使他產生無價值感。害羞者務必負些責任,至少要掌握寒暄的結束。理想的寒暄並不難,請看下例:

  不害羞者:嗨,你好嗎?

  害羞者:很好,你呢?

  不害羞者:不錯。不過有點累。

  害羞者:怎麼了?

  不害羞者:我真的好好K了一次書。

  害羞者:我瞭解,真累人,對不對?

  不害羞者:沒錯,我們的歷史老師逼得還真緊。你有何新鮮事,說來聽聽。

  害羞者:啊!沒啥新鮮的。不過就是打了幾次網球,看了幾場電影。你呢?

  不害羞者:老樣子,上星期去滑雪。

  害羞者:噢?到哪裡滑雪?

  不害羞者:史奎爾,你去過嗎?

  害羞者:沒,那裡的設備好不好?

  你可以看出第一個例子中的害羞者沒提出問題,而且顯示對寒暄的不感興趣。第二個例子中的害羞者很友善,而且很感興趣的提出一些問題——與別人問他的問題同一類型。重點在於,說「你好嗎?」這句話根本用不著上卡內基的訓練課程。

  Just do it!你可以面對鏡子練習交談技巧與姿態,並以錄音機錄下來聽,然後從批評的角度記下一些你可以改進的說話內容與時機。

  假如你在社交場合保持緘默,往往會造成雙方的不痛快。你的內心將充塞有關自己的負面思想,以及深怕會把自己搞得像個笨蛋且被他人排斥的荒謬恐懼。另一方面,如果你對某人顯示出感興趣,用心聽他說並試著做出回應,你的心思就不會只想著自己。

  假如你認為在社交談話中自己絕對無法貢獻什麼,請花點時間學習你要接觸的那些人會感興趣的事。例如看報紙、書、雜誌與校內刊物,聽收音機,看電影。我們知道的一位社交生活相當成功的14歲孩子,就像一部活生生的《金氏世界記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9》,而且娛樂性十足。

  將你的同儕感興趣的事列成一張清單,然後選擇其中你也感興趣的,至少努力讓自己做到擁有足夠與人交談和發問的知識。

  這讓我想起日劇「女王的教室」裡的神田和美。

  還有一種增廣見聞與練習社交技巧的方法:參加有意義的社區團體或學校社團。如果你想認識一些志同道合且能進一步發展成為朋友的人,沒有一個地方會比參與你關心的團體活動更適合。

  赴任何形式的約會,請務必準時,或是提早幾分鐘到達。當你在一個群體情境中遲到時,別人會突然對你注目。別人會注意到你,只因為你不一樣——你遲到了。你會覺得焦慮不安,渾身不自在,而且還會覺得自己像是個闖入者,例如上課時大家都把眼睛轉向遲到的學生身上,他們臉上的靦腆反映了他們的局促不安,甚至有點罪惡感。

  反過來說,假如你是第一個到達者,就擁有一個獨享的好處:當第二個人到來時,你可以開始與他交談,對正在等待某些事情開始時的人來說,這麼做是很自然的事。

  請參閱「早到良緣」。

  社會化的純熟需要多練習,所以你應該隨時隨地的練習。例如,在走進商店、圖書館或咖啡廳時,不要把那些等著服務你的人當上班的職員,你要將他們視為一個人,與他們寒暄,問問他們好不好,談談天氣也無妨。睜大眼睛注意他人的穿著、容貌與髮型,從中找機會恭維別人,並且在他們服務你時說聲謝謝。重點是:要親切,並留心有什麼東西是你可以用來好意的評論他們的。(《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頁249)


相關文章:
  活出自信──將自信建立於自己是誰,而不是你做到了什麼
  [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的人嗎?(一)
  [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的人嗎?(二)
  害羞的缺點
  可以提升自尊的心理遊戲
  早到良緣
  如何成為人脈王(superconnector)?
  《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作者的忠告

繼續閱讀...

Web 2.0命名學

2 意見
分享

  之前讀《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時,覺得內容很有趣。昨天看到作者山田真哉的另一本書《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培養數字敏感度的金錢知識》就忍不住拿起來看,雖然沒有如作者設定的一小時內看完,也是興味盎然地很快把書讀完。

  書中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角度來看「Web 2.0」這個名詞。

  數字中最受重視的法則,就是「順序性」。簡單而言,就像1、2、3、4……的順序是固定的一樣。

  這簡直是廢話嘛!想必有人會提出這樣的意見。但也正因為它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規則,所以才能運用在各種用途上。

  舉例來說,最近相當熱們的Web 2.0真的很厲害。

  它到底厲害在哪裡?

  雖然Google也很不錯,長尾理論也很受人矚目,然而Web 2.0的命名卻是無人能及。

  這裡我們應該注意的是「2.0」這個數字。為什麼要標記到小數點第一位呢?因為在表示軟體的版本時,時常使用到「3.0」「1.2」「5.3」等數字,因此Web 2.0的「2.0」應該也是意識到這一點。

  換言之,它提高了「Web」的親和力。

  當然這並不是它厲害的理由。

  其實大膽命名為「2.0」的言下之意,也代表過去的「Web」為「1.0」的前提。

  事實上,有些公司也被揶揄:「那家公司還在Web 1.0呢!」

  再者,「2.0」的表現也描繪出未來會進化成「3.0」「4.0」的願景。藉由「2.0」這個數字,清楚地表示出Web世界為現在進行式。

  也就是說,「2.0」的表現不只提高了親和力,也是包含了過去和未來的命名。

  這位替Web 2.0命名的人物,對數字應該十分在行。

  他有效地運用了數字規則中的「順序性」。

  一般來說,突然冒出Web 2.0時,應該有人會覺得「奇怪,到底什麼時候出現過1.0了!?」難道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

  根本沒有過Web 1.0的時代。

  然而這位人物卻硬是提出「以前是1,現在是2!」的概念。太了不起了!

  順道說一個題外話,以前曾經出現過一個類似Web 2.0概念的名詞,叫「Dynamic Web」,可是當時卻不怎麼普及。(《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培養數字敏感度的金錢知識食い逃げされてもバイトは雇うな》頁29)


相關文章:
  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
  為何星巴克(Starbucks)大杯叫Grande,不叫large?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經痛發生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

0 意見
分享
  許多年前,從轉寄信中看到陶晶瑩的「月經論」(不清楚原始文章名稱是不是如此?),才曉得女人月經有多麻煩。直到去年讀了《女人的大腦很那個……The Female Brain》才進一步了解經期對女人的心理有多大的影響

  最近讀《Dr. Insurance──保險醫學院》這本書時,才又曉得經痛必須就醫診察,因為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

  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顧名思義,即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因而造成的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不孕症原因中的主要因素,發生機率約佔不孕症婦女25%至40%。……

臨床症狀及併發症

  (一)經痛:子宮內膜最常沉積於卵巢、子宮背面與大腸表面等處,平常並沒有症狀。月經平潮時,子宮殿充血、白血球聚集、加上子宮外回流的血液,形成極度刺激的狀態,會造成下墜感、腰酸背痛、腹瀉、暈眩、劇烈的生理痛及休克等各種症狀。大多數研究顯示,75%的患者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而在這段時期,大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女性,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二)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約有30%至60%的比例會不孕。由臨床實驗證據可知,由於子宮內膜在骨盆腔算是異物,平時便會受到血中白血球的攻擊,而這些反應所釋出的生化產物,對卵子的形成、排卵、卵子被輸卵管拾取、精蟲的運送、精卵結合的能力、胚胎的發育與著床等功能,均會產生干擾的效果,隨著病症程度加重,婦女達成受孕的能力變慢慢下降,終至不孕。

  (三)性交疼痛:約有25%至40%的比例會發生,且可能造成性交後的點狀出血。

  (四)月經來之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約有10%至20%會因荷爾蒙不平衡,囊腫腺體增生,導致異常的出血。

  (五)週期性咳血或流鼻血: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肺臟或鼻腔黏膜。

  (六)其他:血尿或解尿排便疼痛、手術疤痕組織週期性疼痛等。(《Dr. Insurance──保險醫學院》頁68)


相關文章:
  康健雜誌: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可輕忽的女性病痛
  台大醫院婦產部衛教資訊:子宮內膜異位症
  男人跟女人都需要知道的月經心理學
  女人有多命苦?
  男人跟女人對自己理想身材的看法有什麼差別?
  女人的友誼跟男人的有什麼不同
  別再錯怪男人了!女人就是比男人耳聰目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