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你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嗎?

0 意見
分享

  你知道自己還有多少時間嗎?……

  假如你可以活到75歲,那麼你的生命總共有多少分鐘?

  你還剩下多少分鐘呢?……

  75歲的生命有3942萬分鐘。

  假設你真的只活到75歲(我知道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會活得更久,不過暫且讓我們以保守的預測來估算),以下是從25歲開始,以每五年的間隔標示出你還剩下多少分鐘可活:

  25歲  26280000分鐘
  30歲  23652000分鐘
  35歲  21024000分鐘
  40歲  18396000分鐘
  45歲  15768000分鐘
  50歲  13140000分鐘
  55歲  10512000分鐘
  60歲   7884000分鐘
  65歲   5256000分鐘
  70歲   2628000分鐘
  74歲   525600分鐘
  74歲11個月  43200分鐘
  74歲11個月又30天  1440分鐘
  74歲11個月30天又23小時  60分鐘
  74歲11個月30天23小時又59分鐘  1分鐘

  我發現最後一列的「1」這個數字不但讓人無法接受,而且令人戰慄。

  如果你堅持不去面對死亡,大可漠視這張表,自以為會活到100歲。但不論你預測自己幾歲才會歸西,生命最後一年(最後四列)的數字仍舊不會改變。(《瞎忙:忙碌偷走了生活,我們該怎麼辦?CrazyBusy: Overstretched, Overbooked, and About to Snap! Strategies for Handling Your Fast-Paced Life》頁160)

  當兵時,夜晚站衛兵時,也是這樣在心裡計算著距離退伍日期的分鐘數。


相關文章:
  The Death Clock(死亡時鐘)網站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時間?(腦神經科學的建議)
  松下幸之助談工作
  熬夜加班(唸書)有多沒效率?
  劣幣驅逐良幣的加班文化
  管理拖延的技巧清單
  《人月神話》讀後心得
  樵夫
  你是雲雀(lark)、貓頭鷹(owl),還是蜂鳥(hummingbird)?
  再談作息型態(chronotypes)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年級到7年級的共同回憶
  別當正常的傻瓜

繼續閱讀...

2009年10月13日 星期二

用心為上

0 意見
分享




  許多有關「如何有效聆聽」的書或訓練營教導你成為好聽眾該做的事,都是從提出問題開始,然後重複對方的話,認可對方的觀點,到直視對方的眼睛,表現殷勤的姿態,這些都是很好的建議。你從這些課程學到這些東西,並急於展現你的新技巧,但很失望的發現,你的朋友或是同事抱怨說你很虛偽,在玩弄技巧。他們說:「別把那套如何有效傾聽的技巧用在我身上。」

  問題出在你學到的是如何說話以及如何表現出某種姿態,但忽略了一件事,要真誠。人們不只讀出你說的話或是你的姿態而已,他們還可以看穿你的內心。如果你的動機不純真,只操縱你的用字遣詞是不夠的。能夠與他人溝通,一個千古不變的原則就是,你是否真心對他人的想法感到好奇,你是否真心關心他人。如果你是虛情假意,精巧的說詞或是姿態都不管用。如果你真心誠意,即使你口才很笨拙,別人也看得出你的誠意。

  真心傾聽時,傾聽才能成為一項有力的工具。真心誠意代表你願意傾聽,是因為你好奇,你關心對方,而且傾聽不是一件應該假裝的事。(《比要求加薪更難以啟齒Difficult Conversations: How to Discuss what Matters Most》頁213)


  不管是做哪種工作,通常都是以「效率」為第一優先。我想這也是理所當然。

  但是如果一味追求效率,那麼「對看不見的地方投注心力」,當然只會讓人覺得愚不可及。

  反過來想,也就是對於「反正是看不到的地方,隨便做做就好了」這樣的心態,不會抱持任何疑問。

  這麼一來,慢慢就會延伸出「法律上沒問題,做什麼都可以」、「只要不被發現,幹什麼都行」之類的想法了。

  我想應該不只我這麼想吧?現今的成功者,不知為何,似乎都不再「嚮往」誠實正直了。說老實話,我覺得是因為他們缺乏對靈魂、潛意識的訴求。

  讀過這本書的各位讀者,請務必記住下面這件事——

  在意識的世界中,「能夠多麼正確而有效率地完成工作」就是唯一的準則。

  但是在潛意識的世界中,「到底有多用心」才是唯一的準則。(《業務員要像算命師:瞬間洞察人心、人人搶學的冷讀銷售術》頁202)


相關文章:
  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培養平等心和慈悲的法門
  正確判讀肢體語言的十大準則
  [心理測驗]眼睛會說話,但你會對意了嗎?
  蘋果是什麼顏色?
  假如…—心智之眼的盲點
  明顯的事實,合理的推論,但……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