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熬夜加班(唸書)有多沒效率?
今天看到了「國一女K書過勞,在校中風癱瘓」這一則新聞,心中不免嘆息。有時看財經新聞,也會看到有些公司主管強調員工不眠不休、熬夜加班的努力,臉上洋溢著欣慰,甚至滿意的神情。問題是,熬夜加班或唸書有效率嗎?
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剝奪對於學習有不良的影響。
當動物或人類在學習特定的作業時——例如新環境的空間配置或是一組複雜的規則——同時在訓練階段結束之後的晚上進行睡眠的剝奪,他們隔天在作業上的表現就會急遽下滑。
一項針對核能電廠操作員輪班工作影響的研究顯示,因為員工值夜班時的分心、失眠、易怒和警覺性降低,造成安全的潛在風險。
睡眠剝奪在表現上所造成的影響可以是個警訊——1960年代所做研究顯示,經過36個小時的不眠不休,砲兵部隊的士兵開始做出錯誤的決策,甚至轟炸自己的軍隊。
我在網路上就看過好幾次因為熬夜,本來要賣股票卻糊里糊塗地買股票的慘況。如果是熬夜寫軟體程式,bug出現的機率當然也容易升高。
研究證實在處理像邏輯推理的作業時,大腦可以克服睡眠剝奪的影響,但只能短暫的克服。
有關失眠和睡眠剝奪的研究清楚指出,經過幾個晚上的徹夜未眠,專注力和學習能力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一項由英國羅浮堡大學(Loughborough University)的荷尼(Jim Horne)與哈瑞森(Yvonne Harrison)所做的心理學研究顯示,即使只有一個晚上不睡覺,就會影響創新思考、決策以及根據新訊息重新計畫的能力。
研究者採用一個跟決策有關的真實遊戲,經過32到36小時的睡眠剝奪之後,受試者在這個遊戲的表現明顯受阻。
睡眠剝奪的受試者顯現出較死板的思考:他們傾向於在不同的作業中重複同樣的決策而沒有新的想法出現,同時也無法察覺到情況已經產生變化,或是已經有不同的訊息了。
換句話說,受到睡眠剝奪的受試者與睡眠正常的受試者相比,前者較沒有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也就是熬夜不容易想出好點子或好的解決方案。
德國一個研究團隊最近發現,睡眠可以啟發頓悟。
這個研究的受試者必須想出在一串數列中的最後一個數字。數字的順序以及最後一個數字為何,用兩個簡單的規則就可以決定。然而,並沒有告訴受試者這些規則。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嘗試錯誤的方式,也可以努力思考隱含的規則。
受試者接受這項作業的訓練,同時被分成三組。有一組是在白天持續八個小時的清醒之後接受再測。第二組則是在整個夜晚持續清醒之後接受再測。第三組是在八個小時的睡眠之後再測。
經過一個晚上的睡眠,突然獲得頓悟的受試者人數幾乎是持續八個小時清醒組的兩倍。
因此,睡眠似乎可以促進對新習得的作業產生頓悟。(《樂在學習的腦-神經科學可以解答的教育問題The Learning Brain: Lessons for Education》,頁253)
睡眠剝奪會傷害腦部。一晚睡不到七小時的人,腦部顳葉區的活動會降低,這個區域與學習和記憶有關。
輪班制的工作者、有時差的人,以及睡眠難以配合學校作息的青少年,都有腦部運作不良的風險。
少睡的人在記憶與數學測驗中成績較差,學校成績也不理想,而且出車禍的機率大幅提升。少睡也與憂鬱和注意力不足症有關係。(《滿腦子都是性感》頁262)
如果隔天就要考試了,有什麼可能的變通方法嗎?
在哈佛大學的史帝格德(Robert Stickgold)及其同事所做的一系列研究中,請一組學生進行複雜的紋理區辨作業,每天四次。這個作業需要偵測並報告出目標列上線條的方向,而這些目標列的線條會短暫出現在水平線條背景之中。這是個困難的作業,需要花費大量的注意力和專注力。參加這項研究的所有受試者都要練習這個作業,直到有80%的正確率。
如同過去其他研究的結果一樣,研究者發現在每一個測驗階段中,受試者需要越來越多的時間才能正確反應。這種表現衰退的情形並非因為一般的疲倦感所造成的:如果在每一個測驗階段中,讓刺激交替出現在電腦螢幕的另一邊,那麼作業的表現就會恢復。
這項研究的新發現是,在測驗階段之間有三十到六十分鐘的片刻小睡,同樣可以恢復作業的表現。此外,打盹的時間越久,後續的表現就會越好。如果只是單純的休息沒有睡眠,就沒有促進表現的效果出現。
這項研究讓我們瞭解到,在學習之後小睡一會或許是個不錯的方法。(《樂在學習的腦》,頁259)
也就是反覆讀一會兒就睡一會兒,學習效果會比完全沒睡好。
相關文章:
瞬間提昇短期、長期記憶力最簡單快速的方法
關於睡眠、失眠的10大迷思
怎樣準備有題庫或考古題的考試會比較有效率?
你是雲雀(lark)、貓頭鷹(owl),還是蜂鳥(hummingbird)
松下幸之助談工作
劣幣驅逐良幣的加班文化
別搞錯了,Google的「打盹艙nap pods」可不是員工福利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