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2日 星期一

飛彈政治學——台海關係緊張誰獲益?

分享

  今年3月28日美國《華盛頓時報》報導,根據美國情報官員透露,中國瞄準台灣的飛彈有1400枚。會記住這則新聞,是因為新聞出現的時間點很特別,在總統大選完,博鰲論壇舉行之前。

  有人會因為擔心中國瞄準台灣的飛彈而便秘嗎?會因此住在地下防彈堡壘嗎?會在騎車或開車時一直注意天空嗎?會睡不著覺嗎?會怕來不及逃而穿著衣服做愛嗎?如果會,整天對居住在台灣無權決定飛彈部署的其他人噴口水也無法解決事情,找醫師、心理醫師協助或移民或許比較實際些。


  最近讀大前研一的《中華聯邦》時,才明白了新聞出現時間點的巧妙。

  現在的狀況已經不同於冷戰時代,美國的眼裡只有對抗恐怖份子的對策。隨著以色列、伊朗、伊拉克、利比亞等中東地區戰火頻傳,台灣的重要性相對減低了。也就是說,對現在的美國來說,不論是在經濟層面或者是軍事層面,台灣的重要性都只是過去式了。

  儘管如此,台灣仍然因為美國的國防產業、軍售說客等的疏通而受到注目。

  美國現在依然有一批舊派的軍售說客。他們始終敵視中國,支持台灣。坦白說,連布希繼任總統之位時,也未將中國當作伙伴,而視之為競爭對手。但是911事件爆發,美國在對恐怖組織佈下包圍網之後,為尋求更多支持而改稱中國為「同志」。

  雖然他們口中稱「同志」,事實上意含「中國擁有可直達美國的飛彈」、「中國已開發了能夠狙擊台灣的飛彈」。直到現在美國對於中國的軍事力量仍然處在加強警戒狀態中。當然,如此發言的目的,多半是為了爭取更高的國防預算。對他們來說,不突顯中國的強,他們是無法獲得預算的。

  現在俄國普京總統希望能和美國建立同盟關係(如日美安保同盟關係),如此一來,在大國之中,美國便無敵人。在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的體系下,美國在歐洲也沒敵人。而在亞洲,與日、韓等國也皆為同盟關係。因此對美國的國防產業而言,為了獲得預算,把大中國當成是假想敵是非常重要的。

  近來,在反恐政策的大前提下,美國的確增加了鉅額的預算。但是因為大前提是反恐政策,所以主要的預算都用在加強機場安檢所需的感應器、X光雞、神經毒氣檢測器等。在這種情形下,受惠的是IT產業。也就是說製造戰鬥機、飛彈等舊有的國防產業是沒有商機的。因此,對美國國防產業而言,最好的理由不是去編織一幅和「恐怖組織作戰」的圖,而是一幅「台灣受到大中國的欺侮,正嚶嚶啜泣等著我們去營救」的畫面。

  美國的國防產業及軍售說客終於如願以償,台灣至今仍受美國許多軍事上的援助。1997年至1999年,台灣進口的武器總額僅次於沙烏地阿拉伯,排名第二。(《中華聯邦》,頁174)

1997~1999年世界前七大武器進口國
1.沙烏地阿拉伯  275億美元
2.台灣      174億美元
3.日本       79億美元
4.英國       66億美元
5.土耳其      62億美元
6.以色列      58億美元
7.韓國       53億美元
(《中華聯邦》,頁177;或參考http://www.globalsecurity.org/military/library/report/2003/wmeat9900/18724.pdf

  其中沙烏地阿拉伯躺著等石油噴出就有錢,日本國民所得、外匯存底都比台灣高許多,以色列跟南韓沒有台灣海峽與鄰國相隔。以1:30的匯率來算,軍火掮客若抽1%的佣金,則佣金高達51億新台幣。

  目前美國仍然不斷加強軍備,向世界各國輸出武器,軍事貿易高達全球的七成。(《中國,出租中》,頁181)


相關文章:
  挫折復原力指南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