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從心理學角度看開放槍枝買賣、不管制槍枝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

分享

  美國科羅拉多州戲院槍擊案,在台灣的新聞報導中提到了兩個議題,一個是槍枝管制,一個是媒體暴力。

  在台灣,鼓吹開放槍枝買賣的人(假如他不是黑道或軍火商),最常見的理由是可以擁槍自衛,這樣歹徒就不敢亂來。

  如果擁槍自衛如鼓吹者所想像的那樣,那麼這次槍擊案有幾百位觀眾,每人回擊兇手一槍,馬上就能把兇手制伏,打成蜂窩了。但是,真實的情況卻並非如此。

  在Leonard Berkowitz和Anthony Le Page(1967)的一項經典實驗中,大學生被蓄意激怒。其中有些人在一間放有一把槍(表面看來是前一個實驗留下的)的房間被激怒,另一些人則在一間放了中性物(羽球拍)的房間中被激怒。最後參與者有機會對他的同學施予電擊。(註1.)

  那些在有槍的房間中被激怒的參與者所施予的電擊,比在有羽球拍房間中被激怒的參與者所施的電擊更為強烈。
  類似基本發現在美國及歐洲被複製了非常多次。(註2.、註3.、註4.)

  也就是這實驗在不同地方對不同人進行實驗過,實驗的結果沒有被推翻,也代表著並不是僅有某些人才會如此反應。

  這些發現發人深省,並且駁斥了反對槍械管制者常用的標語「槍不殺人,人殺人」。槍確實會殺人。

  如同Leonard Berkowitz所言:「一個憤怒的人如果想施暴的話,他會扣扳機;但如果他準備要攻擊,並且沒有強烈壓抑這項行為,那麼扳機也會去扣他的手,或誘使他做出攻擊反應。」

  試考慮美國西雅圖與加拿大溫哥華的情形,這兩個城市在許多方面都非常類似:它們有相同的氣候、人口、經濟水準、一般的犯罪率和暴力犯罪率。

  它們也有兩個不同點:(1)溫哥華嚴格管制槍枝持有,西雅圖則無;(2)西雅圖的謀殺率是溫哥華的兩倍以上。……(註5.)

  一項跨國暴力研究也顯示,世界各國的謀殺率都與槍枝流通率呈現高度相關。(註6.)

  譬如禁止槍枝的英國,其人口是美國的四分之一,謀殺案件數量卻是美國的十六分之一。

  請注意,是「謀殺案」,不是「防衛過當殺人案」,也就是擁槍自衛沒有想像中那麼美好,反而導致更多人被殺。

  在Archer及其同僚所做的一項大規模後續實驗中,他們讓來自美國及另外10個國家的青少年閱讀涉及人際衝突情節的故事,並且讓他們自由猜測結局。(註7.、註8.)

  結果顯示,美國的青少年比來自其他國家的青少年更傾向預期暴力的結局。此外,美國青少年所描繪出的暴力結局,比其他任一個國家的青少年所描繪的結局更傾向「致命的、充滿槍枝與殘酷的」。

  結論清楚顯示:致命的暴力,特別是涉及槍枝的暴力,的確是美國社會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在美國年輕人的期待及幻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社會心理學(原書第七版)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頁515)

  這暗示著容易取得的槍枝,讓美國年輕人傾向於用槍擺平糾紛。用「象與騎象人」的比喻來說,大象不止被刺激,路徑也舖設好了。

  假如台灣開放槍枝買賣的話,因為天氣炎熱的關係,後果會更嚴重。

  J. Merrill Carlsmith和Craig Anderson(1979)將1967至1971年間,在79個城市中所發生的動亂做系統性分析後發現,在熱天所發生的暴動,遠遠超過在涼爽天氣所發生的。同樣地,在美國幾個主要城市,從德州的休士頓到愛荷華州首府德梅因,天氣愈熱,暴力犯罪發生的可能性就愈高(Anderson & Anderson, 1984; Harries & Stadler, 1988)。(《社會心理學(原書第七版)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頁509)
  華氏75度約攝氏24度,華氏85度約攝氏29度,華氏95度是攝氏35度。

  心理學家也做實驗證明了,是溫度本身引起攻擊,而不是因為天氣熱時,人比較容易到戶外所引起。(請參考《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509頁)

  順便摘錄《社會心理學Social Psychology》書中跟媒體暴力有關的部份內容。

  除了社會學習與模仿因素之外,導致兒童暴力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促發作用priming」。也就是說,讓孩童接觸到房內或實驗室的來福槍或其他武器,可能提高孩童在經歷苦痛或挫折時的攻擊反應,如果讓兒童不斷地觀看暴力電影或電視,也可能促發其攻擊反應。(《社會心理學(原書第七版)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頁520)

  用比喻來說,暴力電影或電視對小孩的影響就類似溫水煮青蛙。用腦神經科學的觀點來說,就是在觀看中,一次又一次地強化了腦神經的連結,最後形成了固定的路徑。

  媒體暴力對於青少年與青年的攻擊行為有極大的影響。

  最近一項長期研究中,研究人員針對七百多個家庭追蹤觀察了17年。(註9.)

  他們的發現令人驚訝:「不論父母教育、家庭收入或社區暴力」情況如何,青少年時期所看電視的時間與暴力行為之間有極高相關。

  此外,大多數針對攻擊行為的實驗,是測量虛擬的攻擊(例如電擊或吵雜聲),但此項研究是針對真實的情況,並且經歷相當長的時期,因此可以檢視嚴重的暴力行為,例如刺殺或持槍搶劫。

  也就是這些人是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傷害別人或持槍搶劫。

  ……1991年有名男子開著卡車破窗衝入衝入德州一家擁擠的餐廳。他從車內走出後,開始朝人群任意掃射。警察抵達時,他已殺死22個人,造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最後他舉槍自盡,警察後來在他的口袋中發現一張「奇幻城市Fisher King」的電影票根。這部影片正是描寫一個發狂的男人,以散彈槍向一個擁擠的酒吧掃射,殺死許多人。

  警察抵達時,他已殺死22個人,造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案。最後他舉槍自盡,警察後來在他的口袋中發現一張「奇幻城市Fisher King」的電影票根。

  這部影片正是描寫一個發狂的男人,以散彈槍向一個擁擠的酒吧掃射,殺死許多人。

  是電影引起這項暴力行為嗎?我們不能肯定。但是我們知道,媒體暴力確實能對成人的行為造成深刻的影響。

  幾年前,David Phillips審視了美國每天的謀殺率,結果發現在重量級拳擊賽的隔週,謀殺率幾乎總是上升。(註10.、註11.)

  此外,對拳擊賽的宣傳愈多,隨後也發生較多謀殺案。更驚人的是,職業拳擊賽敗陣選手的種族,關係到拳擊賽後謀殺事件罹難者的種族……。

  Phillips的發現太過一致,以致無法僅用運氣加以說明。

  此外,他的研究獲得一項跨年齡整合研究的強烈支持,觀看暴力節目和觀賞者的反社會行為之間確實有所相關。但是,這也並不能用以推論所有的人或大多數人是因為觀看了暴力節目,受其刺激而產生暴行。但不可否認,某些人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後果可能很悲慘。(《社會心理學(原書第七版)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頁520)

  「某些人的確會受到影響──而且後果可能很悲慘。」這句話不幸命中。

  接觸媒體暴力之所以會增加攻擊傾向,有五個明顯的原因:

  1.「既然他們能做,我也能」:觀看電視人物表現暴力,可能減弱人們原先學到對於暴力行為的抑制力。

  騎象人的控制力量減弱。

  2.「哦,原來應該這麼做」:觀看電視人物表現暴力,會觸發人們模仿,並且讓他們知道如何依樣畫葫蘆。

  營造路徑。

  3.「這種感覺一定就是憤怒,不只是日常壓力而已」:觀看暴力媒體使人們更易怒,也使暴力反應更如意被促發。因此,觀看暴力電視後,人們可能將輕微不悅當做是憤怒,並且更有可能爆發。

  大象更不容易控制。

  4.「嗯,又是毆打,別台演什麼?」:看太多拳打腳踢,似乎會減少我們對暴力的恐懼,以及對罹難者的同情,從而使我們更容易接受暴力,且更容易表現攻擊行為。

  5.「在他打倒我之前,我最好先撂倒他!」:如果看太多電視會使人認為世界相當危險,他們便可能更容易敵視街上的陌生人。(《社會心理學(原書第七版)Social Psychology (7th Edition)》頁522)

  第5個原因加上容易取得的槍枝時,就會變成先開槍下重手,謀殺案會增加也就不足為奇了。


相關文章:
  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
  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邪惡的平凡性(banality of evil)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從腦神經科學談棉花糖實驗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註1.Berkowitz, L. & LePage, A. (1967). Weapons as aggression-eliciting stimuli.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 202-207.

註2.Frodi, A. (1975). 'The effect of exposure to weapon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fro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10: 283-292.

註3.Turner, C. W., Simons, L. S., Berkowitz, L., & Frodi, A., (1977). The stimulating and inhibiting effects of weapon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Aggressive Behavior, 3, 355-378.

註4.Charles W. Turner and Jacques-Philippe Leyens, “The Weapons Effect Revisited: The Effects of Firearms on Aggressive Behavior,” Psychology And Social Policy, ed. Peter Suedfeld and Philip E. Tetlock (N.Y: Hemis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92), 201-221.

註5.Sloan, J.H, A.L. Kellerman, D.T. Reay, J.A. Ferris, T. Keopsell, F.P. Rivara, C. Rice, L. Gray, and J. Logero (1988). Handgun Regulations, Crime, Assaults and Homicide: A Tale of Two Citie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 Medicine, Vol319, No. 19, pp. 1256.

註6.Archer, D., & Gartner, R. (1984). Violence and Crime in Cross-National Perspectiv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註7.Archer, D. (1994). American violence: How high and why? Law Studies, 19, 12-20.

註8.Archer, D., & McDaniel, P. (1995). Violence and gender: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across societies. In Ruback, R. Barry (Ed); Weiner, Neil Alan (Ed), (1995). Interpersonal violent behaviors: Social and cultural aspects., (pp. 63-87). New York, NY, US: Springer Publishing Co, vii, 190 pp.

註9.Johnson, J. G., Cohen, P. l, Smailes, E. M., Kasen, S., & Brook, J. S. (2002). Television viewing and aggressive behavior during adolescence and adulthood. Science 2002 Mar 29; 295:2468-71.

註10.Phillips, D. P. (1983). The impact of mass media violence on U.S. homicid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 48, 560-568.

註11.Phillips, D. P. (1986). Natural experiments on the effects of mass media violence on fatal aggression: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a new approach , in Berkowitz L (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 Orlando, Fla, Academic Press Inc, 1986;, vol 19, pp 207-250.

1 意見:

G.Epiphany 提到...

有很多道理,其實不用檢驗也可知道。可怕的是,人總是為了利益,說出一些哭笑不得的話。人人身上有槍,歹徒就會怕,怕個鬼,正常的歹徒或許會怕,那種失去理智,存心要同歸於盡的,又怎麼能夠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