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1日 星期二

嬰兒為什麼一直哭個不停?小孩子哭鬧該怎麼辦?

分享






  寫這一篇網誌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有位媽媽看某本暢銷書建議「小孩哭一定不能理他」,心理學家在1972年早就透過實驗證明,這樣做不會減少小孩的哭鬧,甚至對小孩的EQ發展有害。在極端的狀況下,甚至會對小孩的大腦造成傷害,造成顯著的行為問題、飲食問題,比較容易生病,有攻擊性的反社會行為(詳情可參閱《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90頁)。

  在我們把兒子抱回家後的頭幾個禮拜,約書亞似乎只做幾件事:哭、睡,還有就是排泄。他會在凌晨時醒來,一直哭,我抱起他、把他放下都只會使他哭得更大聲,我不免想:嬰兒只會哭嗎?然後,有一天我提早下班回家,我太太把約書亞放在推車中,當我走向他們倆時,約書亞看到我,他好像突然認出我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微笑,有力到幾乎可以支持賭城一個小時的用電量!然後很專注的看著我。我簡直不能相信,我大叫,伸出手去抱他,這聲音太大、動作又太突然了,他立刻放聲大哭,然後大便在尿布上,唉!

  我的無法解讀約書亞,並不表示他或任何嬰兒只有單向的情緒。剛出生的頭幾個禮拜,他的皮質和邊緣系統的神經元都在劇烈活動(我們馬上會討論這兩個結構)。六個月大時,一個典型的寶寶可以經驗到驚訝、厭惡、快樂、悲傷、憤怒和恐懼,但是寶寶缺乏過濾器。哭是讓父母貼標籤的最有效方法,父母的注意對生存很重要,所以寶寶在害怕、飢餓、驚嚇、太過興奮、寂寞或其他任何情況下,就是哭。哭使父母注意他,於是他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星期就哭個沒停。

  除非你的小孩一出生就會說話,並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身心狀態,可以用語言來描述給你聽,他也是萬般不得已只能用「哭」這一百零一招。

  寶寶那時還不能說話,他們非語言的溝通系統要很久後才會和語言溝通系統連結上,現階段用語言去標籤情緒的能力還未出現,而這能力對情緒調節很重要。

  所以直到他們習得語言之前,存在他們小小腦中的其實是一團混亂,這種無法正確表達情緒的挫折感在剛學步的幼兒身上最顯著。小小孩可能覺知不到他們所經驗到的情緒,他們也不了解怎麼用社交上正確的方法把情緒讓別人知道,結果就是有時孩子會大發脾氣;當他覺得悲哀時,他表現出來的是憤怒,或是沒有任何理由地心情不好,怎麼做都不能使他開心。有的時候,小小一件事會引發一堆情緒出來,這些情緒和照顧他的人的感覺會使他覺得太巨大、無法控制,這時孩子會感到驚怕,而這個驚嚇只會更放大這個效應。

  因為孩子常常間接的表達他的情緒,所以你必須把環境考慮進去,才能解讀他的行為。假如你認為父母需要很注意孩子發脾氣的情緒情境才能了解他的行為,你是百分之百正確。

  情況會慢慢穩定下來,大腦負責處理和調節情緒的地方會自己連接起來,像青少年的熱線電話那樣喋喋不休。問題是這情形並不是馬上發生,這工作一直要到孩子要申請大學助學貸款時才完成。雖然它花了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建立「溝通流」是非常重要的。(《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頁209)

  你大概早已注意到,零歲的寶寶哭鬧是家常便飯。大名鼎鼎的行為心理學家華生便勸告父母,如果寶寶每次哭鬧就去抱他們的話,等於是變相鼓勵寶寶哭鬧(這樣寶寶以後只能做個愛發牢騷的小老百姓,休想當叱吒商場的大企業家了!)。根據他的理論,父母應該讓寶寶「哭一哭」,免得寵壞他們。另一方面,佛洛依德和艾瑞克森(Erikson)一派便持相反看法。他們認為,對孩子的哭鬧適時做出反應,能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力量,並給他們空間學習其他提出要求的方法。

  幸好後來有幾位研究人員決定將這兩派理論付諸行動,就母親與嬰孩的實際行為互動進行實驗。放任寶寶哭鬧和寶寶一哭便將他抱起,究竟這兩種做法當中,哪種寶寶的哭鬧次數較多呢?巴爾提摩的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兩位教授西薇亞.貝爾(Sylvia Bell)及瑪麗·愛因斯沃思(Mary Ainsworth)發現,之前哭鬧時較常被大人哄著的寶寶到9個月大時,會比那些經常被放任哭鬧的寶寶較少哭鬧。這個結果告訴我們,當寶寶一哭鬧,照護者便立刻去哄抱他,等於讓寶寶知道他是受到呵護的,或許因此能讓寶寶對環境產生一種信任感。

Bell, S., & Ainsworth, M. (1972). Infant crying and maternal responsiveness. Child Development, 1972, 43, 1171-1190.

  而那些經常受到照料的寶寶不再哭鬧之後,取代之的是什麼反應呢?說話、手勢比劃、發出嗯啊聲,或與媽媽或照護者以目光接觸。毫無疑問地,使用這些溝通方式比哭鬧更進步。總之,回應寶寶的不舒適感,接著便提升他們的溝通能力。

  你現在應該清楚了,小寶寶可不像華生宣稱的那麼簡單應付。無論「天資、嗜好、性格傾向、能力、素質及種族背景」如何,沒有任何科學器具能夠讓大人隨心所欲地將孩子塑造成我們想要的樣子。每個孩子出生時都帶著與眾不同的特性。(《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為什麼該讓幼兒多玩一點,少背一點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cards: How Our Children Really Learn--and Why They Need to Play More and Memorize Less》頁240)

  超級市場裡,提姆賴在地板上,四肢在空中亂揮,哭鬧不休。這就是他要求媽媽買M&Ms巧克力糖的終極手段。聽起來像是個兩歲的磨人精吧?他到了32歲的時候還會這樣做嗎?幼童究竟需不需學著壓抑他們的沮喪和失望呢?他們這樣撒野是不是哪裡出問題了呢?心理學家所謂的自我情緒規範,並不是一個輕鬆簡單的過程;再加上性情方面的差別,同一種方法並不適用於每個孩子。

  但想想看,如果每次一遇到不如意的事便要放聲痛哭;或者如果有人妨礙到你,你便立刻跳上去痛揍對方一頓,這樣你能保住工作嗎?有人敢跟你繼續做朋友嗎?你會不會因此吃上官司呢?然而,要找出最理想的方法控制情緒,並保護自己的情感,得花上好幾年時間,也需要智慧的累積才能辦得到。調節情緒同時包括能應付正面及負面的感覺。(有趣的是,不論是壞消息或好消息都有可能會引發成人的心臟病發作!)。

  因為父母或照護者在我們小的時候幫助我們學習調節情緒,所以我們現在知道如何從喜悅或悲傷中的激動情緒中緩和下來。想想看一些具有懸疑性的遊戲,如躲貓貓和捉迷藏等,從表面看來,它們也許只是有趣、可以打發時間的遊戲;但事實上,這些遊戲可以幫助孩子調節情緒。康乃爾大學醫學中心的丹尼爾·史登(Daniel Stern)醫生對躲貓貓(peekaboo)提供很有意思的分析,並且讓我們了解,父母如何協助幼童調節他們的情緒狀態。……

  史登教授指出,這種典型的循環式且高潮迭起的親子遊戲,可以一直不斷反覆進行。爾文不可能自行玩這個遊戲,這種遊戲需要兩個人才玩得起來。整個遊戲過程充滿歡愉的懸疑感、期盼,以及一點點的恐懼感。這個爸爸對爾文的情緒狀態夠敏感,所以他會知道爾文已經接收足夠的刺激,玩過幾次後便見好就收。這就是我們對待嬰孩應有的正確態度:我們為他們創造刺激感,然後從中調節他們的情緒狀態。很少有父母會在玩這個遊戲時玩得太過火,把孩子惹得哇哇痛哭(不過,的確有這種父母,他們的行為已經瀕臨虐待邊緣)。……

  情緒規範無法從課程或教學錄影帶中習得,它是從現實生活中學到的,只有現實生活才能引出情緒的廣泛範圍與深度,而這些沉重的情緒反應可能會導致幼兒做出哭鬧不休、撒野等反應。還記不記得小時候,你曾嚎啕大哭好長一段時間,到最後連氣都喘不過來?那種失控的感覺一點都不好受。即使有些小兒科醫生會表示:「撒野時別管他們!」但每個人都知道自己孩子葫蘆裡賣著什麼藥。兩歲半莎拉的媽媽便告訴過我們:「每次我任由莎拉撒野或耍脾氣時,她總是無法自行回復鎮定。所以我想出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分散她的注意力。如果我任由她發飆的話,我總要花上一個小時抱她哄她,她才會好。」那是因為莎拉還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把自己從哭鬧狀態中抽離回神。同樣的回應方式並不一定適用於每個孩子!小孩子各有獨特的性情。有些孩子會比別人對事情反應更強烈,感受也比較深刻;有些孩子則能很快從失望的情緒中回復,一副沒事的樣子,再繼續過他的日子。再者,孩子的年齡在他們的情緒調節發展程度中,扮演著極重要角色;或更確切地說,讓18個月大的孩子抓狂的某件事,可能到他20個月時便顯得微不足道了。

  一旦孩子能想出辦法讓自己重獲掌控權時(尋找分散注意力的東西、換個想望的目標、透過擁抱心愛玩具平復激動情緒),他們便能找回征服煩躁情緒的主導權。不過,這樣的情緒調節動作需要父母及照護者跟孩子討論,讓孩子知道除了撒野哭鬧之外,還有其他發洩出口。在孩子能從這些討論中充分獲得助益之前,父母必須先提供外在的協助,引導孩子進行情緒調節,當孩子快要失控時,父母要懂得適時分散他們的注意力。父母逐漸將這份掌控權交到孩子手上,教導孩子如何以建設性的態度應付即將爆發的負面情緒:「你是不是對我很生氣?你能不能告訴我,有什麼事讓你覺得很快樂呢?」

  一旦語言加入陣容之後,專家指出,父母和2至5歲之間的孩子對話內容,其負面情緒與正面情緒各半。但由於負面情緒會造成更多壓力與不悅感,因此在調節上比正面情緒更要多下點功夫。研究人員發現,正面情緒和負面情緒的對話內容差異很大。孩子在玩遊戲的過程中,父母可能會說:「喔,你看!小兔子好高興喔!」接下來,父母可能會問:「你昨天晚上在床上為什麼哭呢?」父母通常會在事後和孩子討論已經發生的負面情緒。同時,他們也會問些答案可以延伸的開放式問題:「你想,為什麼人會哭呢?」或是拿別人的負面情緒來討論:「你知道爸爸昨天為什麼生氣嗎?」

  這些討論的作用是什麼?事實證明,和父母在這方面有較多討論對話經驗的孩子,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體會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反應。俗話說得好:「知識就是力量」,了解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反應能幫助你做好準備,應付負面情緒的發生。學會調節情緒可以幫助我們順利迎接成年期,許多研究已經證明這個論點。誠如耶魯大學兒童研究中心社交與情緒聯合學習創辦人之一、《EQ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丹尼爾.高曼所言:「幫助他人妥善處理不悅的感覺,如憤怒、焦慮、憂傷、悲觀和寂寞等,就等於是一種疾病的預防。」

  2002年由著名的「兒童發展研究學會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根據眾多研究發布的報告,其結論明確地指出:「……學校教育初始幾年乃著重於奠定兒童情緒及社交技巧基礎……那些不容易專心、無法好好跟隨指令、和別人相處不來、無法控制負面及憤怒焦躁情緒的孩童,其學業表現通常不太理想。」專門研究兒童的科學家們甚至提出這些能力是如何習得的。孩童自身的性情以及父母或照護者與孩子之間的互動,這兩者是孩子學習管理負面情緒的主要憑據。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孩子必須學會兩種技能:一是能夠分辨當下感受到的,或觀察到的情緒,並且形容這些情緒,如:「我現在很快樂」。這些常識來自父母或照護者談論情緒感覺,並且當孩子經歷這些情緒時,能指引他們以適當方式做出反應。(《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為什麼該讓幼兒多玩一點,少背一點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cards: How Our Children Really Learn--and Why They Need to Play More and Memorize Less》頁247)


相關文章:
  《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
  為什麼奉子成婚的女星、豪門容易離婚?──決定生小孩,孩子生下來之前,夫妻倆人要有心理準備的事
  小孩不乖怎麼辦?怎麼做小孩才比較容易聽話、規矩些?──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有其母必有其子的飲食偏好
  母親對你的影響有多大?——電影「蝴蝶」(Le Papillon)
  噪音對小孩的智力有損害

3 意見:

aLly.G 提到...

您好!想請問一下您說的那本"某位媽媽寫的暢銷書"指的是哪一本?

Ming-Tsung 提到...

aLly.G您好:

看到您的問題,我嚇了一跳,趕緊檢視網誌內文,確定自己沒有寫出讓人誤解的話。

我說「有位媽媽『看』某本暢銷書」,而不是"某位媽媽寫的暢銷書",這意思差很多。

另外,因為那本暢銷書我沒讀過,所以無法予以評論。網誌也只針對「小孩哭一定不能理他」,提出心理學研究的結果。

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的作者在前言寫道:「科學最好的地方是它很中立,不選邊站,也不是誰的附庸,一旦你知道哪個研究值得相信,主題影像就出來了,迷思就破除了。要贏得我的信任,研究必須通過我的嚴酷考驗,研究要進入我的書來,它必須在有同儕審訂的期刊發表,而且成功的被人複製」

我會找《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跟《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為什麼該讓幼兒多玩一點,少背一點》這兩本書看,有點類似這樣的味道。

Soch 提到...

Nice post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