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挫折復原力小語

分享

挫折復原力》簡報檔下載處:
http://download.cw.com.tw/file/preview/pfrustration1015.htm

  閱讀《挫折復原力》(天下出版)時,有時書的左頁左邊空白處會有一句摘自內文的小語,不知這是出自作者還是編輯的用心,好讓急忙的現代人稍做回味咀嚼,而不會一目十行,過目即忘。

  將這些小語摘錄了下來,好溫故知新,也跟大家分享:

挫折復原力能讓人坦然面對未來的困境,並培養應變的潛力及持續的個人成長。

有挫折復原力並不表示感受不到任何壓力及衝突,而是更清楚知道發生問題時應如何因應。

負面腳本通常從小開始形成,影響一生。除非自己認清這些腳本,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否則一輩子都會受負面腳本影響。

想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讓心智更堅韌,必須先了解自己是生活的主人,自己的快樂不該建築在要求別人改變上。

以責任感代替自責:碰到不喜歡的情況時,先不管原因是什麼,先主動改變,把它當成能量的累積,而不是一味批評。

六十多歲的人如果對生活抱持樂觀態度,比較不會得到心血管疾病。這再度證實,人類對世界的看法和他們的健康狀況息息相關。

發揮同理心並不表示就得認同別人的看法,而是尊重別人的觀點。

接納自己,表示要抱著切合實際的期望及目標,了解自己的優缺點,過著與自己價值觀和目標契合的均衡生活。

生活如果不能平衡、不夠踏實,就容易影響人際關係、產生壓力。

當我們學會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清楚陳述自己的價值觀時,才能排除一些影響生活美滿的障礙。

一旦認為自己無法從錯誤中學習,就會開始逃避挑戰,以避免更多挫敗,因此永遠重複著反效果的行為。

所謂挫折復原力,就是當你對生活不滿,或發現你的行為或言談常讓自己感到失望、憤怒、不悅時,你必須主動修正造成這些問題的負面腳本。

抱著負面腳本不放,其實比創造新腳本更累人、更易產生壓力。

挫折復原力的主要特質,就是將錯誤或失敗視為學習機會,而不是自覺被打敗,如果使用的方式無法達成目標,你應該改變方式,而不是放棄目標。

負面腳本不會自動消失,只可能隨著時間而更根深蒂固,產生更多問題,更難改變。

如果等待別人先改變,訂定目標通常無濟於事。目標訂的越精確,愈能修改出易於達成目標的新腳本。

做好面對障礙的準備,有助於在使用新腳本前先做修正,減少未來的問題。

勇氣,意味勇於承認,並改變反效果的思想、情緒及行為方式。

壓力會減低歡樂及成就感,進而影響生活品質及人際關係。挫折復原力的主要特色就是可以有效處理壓力。

個性並不是決定抗壓力的唯一因素:我們和他人的應對能力等生活狀況,也會影響所能承受壓力的大小。

很多人都忘了工作的意義何在,工作變得只是工作,相當無趣;失去意義後,不滿及壓力就會接踵而來。

無私、助人的心態可以減輕壓力及痛苦;投入並同情他人,讓人更能應付逆境。

追求夢想時,本來就不保證一定會達成。擁有復原力的人知道,他們可以由失敗中學習,如果只是維持現狀,就什麼也學不到。

當我們把事情當做一項挑戰時,將更能面對問題,而非逃避,也會變得較有彈性及創意,較能在挫折中學習而不屈撓。

我們不能用別人是否回應我們的改變,來斷定自己是否失敗,而是要看自己是否有勇氣誠實面對自我。

你可以掌控自己的一言一行,但無法控制別人的反應;當我們改變行為時,也幫別人準備做好改變。

缺乏精力時,通常會讓人以為只要外在世界改變,一切就會改善;但是如果我們的快樂必須要等別人先改變,很可能會等上一輩子。

同理心對生活及工作影響重大,尤其是社交活動;同理心能增進彼此間的溝通、合作、尊重與同情。

每當我們與他人互動時,就會影響對方對我們的想法及印象,進而左右對方與我們的互動方式。

有同理心的家長未必就會培養出有同理心的小孩,影響個性和行為的因素有很多,但如果小孩每天看到父母或照顧他們的人展現同理心,勢必也會耳濡目染。

雖然大家都自認有同理心,但往往唯有當別人的舉止態度符合我們的期望時,我們才會明顯表現出同理心。

一旦可以掌握自己的行為,知道對孩子的行為所做的假涉有問題,就掙脫了負面腳本的牽制,可以進一步思考自己該怎麼改變。

同理心反而會增進誠實及果斷,變成更好的領導者或管理者。同理心使別人更願意傾聽你的意見,並做出正面回應。

我們可以認定孩子的情感和理念,但並不一定要同意他們的想法。即使小孩對我們的行為並不認同,我們還是可以設定規範。

我們的行為要根據同理心。同理心讓我們能發揮憐憫心,更有效處理人際紛爭。

溝通技巧好的人,能夠清楚婉轉地表達想法及感受,仔細聆聽他人的言談,清楚說出自己的期望、目標、價值觀,以及解決問題,而非助長紛爭。

用不同的方式說或做一件事,可以讓人改變心態、開創新局。要改掉長年不良的溝通習慣很耗費心力,通常一步步慢慢來的成效最好。

憤怒與失望往往讓人無法理性溝通,不想聽對方說什麼,彼此打斷對方的話來表達自己的看法。

如果忽略了目標及如何達成目標,溝通很可能會失去方向,或受憤怒及失意影響。

積極的聆聽者不會打斷別人的話,或在溝通時預設負面立場,而是聆聽後才自問:「這個人想表達什麼?」

每個人都不喜歡別人告訴他應該怎麼想,尤其當他講的已經和你想的不一樣時。

全盤肯定或否定的言語,鐵定會破壞溝通,因為這些言語都過於極端,最常見的就是「總是」、「從不」等字眼。

在充滿詐騙、似是而非的環境中工作時,有效的溝通及信任會蕩然無存。幽默可以當人應付逆境,是改變負面腳本及解決難題的最佳方式。

接納,就是要抱持著符合實際的預期及目標,認可並了解自己的感受,有效管理情緒,釐清自己的優缺點,過著與價值觀及目標相符的均衡生活。

自我接納並不是要喜歡自己的每一點,而是要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學會尊重自己。

如果不花時間找出並反省自己情緒及想法,就很容易過於衝動,讓負面的情況重複發生。自我認知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情緒、優缺點、價值觀及動機。

深入了解自己某個行為模式,有助於更清楚找出主宰生活的情緒及想法。

設定符合實際的期許和目標,並不只限於親子教育上,而是一輩子的是,影響整個人生。

接納並不表示墨守現況,而是讓你更有想法,有勇氣告訴自己:這就是我現在的狀況,如果我對自己有任何不滿,我能夠設下目標,安排計劃做應有的改變。

一旦有不切實際的想法,就無法接納自己,更無法面對生命中的挫折。

只要想加強或維持樂觀、堅韌的心態,就必須與能接納我們的人互動,從他們身上獲得能量。

獨居的人在九年內死亡的機率,是社交活動頻繁者的三倍。與他人互動愈頻繁的人,活得愈久。

對人發揮較多的關愛,比較能貼近他人,與他人分享看法和感受。

和他人無法建立關係,或關係不好時,就很難面對生活中的挫折。

如果期許擁有均衡及堅韌的生活,就必須敞開心胸,多接觸其他事物。

很多人寧可待在造成壓力、孤立、不滿的熟悉環境,也不願意冒險轉換未知領域,因為深怕情況更加危險。

如果要從別人那裡累積能量,就必須敞開心胸接納別人,特別是困頓的時候,更要學習接受別人的安慰及協助。

愈有利他的胸襟,就會愈勇敢;愈有勇氣,就愈不會感到氣餒及失意。

「當我們誠心幫助別人時,一定也同時幫到自己,這是人生最棒的回饋。」

所謂的復原力,是指有智慧及彈性來修正目標及期望,不斷改善一再變化的人際關係。

先天因素影響了我們對人生的看法及詮釋,經驗則讓我們從周遭事物中改變對自己及他人的想法。

有人很輕易就把錯誤當成是能力不足,而不就事論事。這種思考模式會影響信心,讓人對未來感到悲觀,缺乏希望及樂觀的心態。

當一個人把錯誤視為自己無法改變的人格特質、把它解釋成個性的缺失時,錯誤就會被放大。

要擁有挫折復原力,就要儘量避免像檢察官一樣檢視自己的錯誤,而是要像辯護律師一樣提出質疑。

有些人會放大自己的缺點,覺得生活中都是錯誤及失敗。他們對錯誤的執著,就好像青少年很在意臉上的青春痘一樣忽略了許多正面特質。

擺脫自我貶抑的錯誤歸因方式,就是要去想:「我可以在這個情況下學到什麼?」

當你把注意力放在可以如何改變時,其實已經主動掌握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消極地坐視負面腳本。

為了從錯誤中獲益,你必須犯些錯誤。

知道自己有能力排除障礙、勇往直前,面對困難時,就能充滿自信,而非懷疑自己。

當一個人可以坦然面對成就、克服挫折、生命充滿韌性時,不會覺得需要大肆吹噓自己的成功。

由於缺乏自信,有些人覺得成功虛幻不實,不是他們自己做的,所以愈成功就愈怕被揭穿底細;覺得每次一成功,別人對他們的期望就會更多。

具有挫折復原力的人,並不會淡化處理或否認問題,而且可以找出自己的特長或優點。

有許多人由於內、外在的壓力使然,雖然對自己有許多質疑,仍繼續努力,但即使成功了,也沒什麼滿足感,缺乏成就感帶來的衝勁及快感。

當你開始懷疑成就不該歸於自己時,就應提醒自己,雖然成功多少靠些運氣,但持續成功仍得靠個人的努力及技巧。

人通常會一直用歸因的方式看待成敗,而這些歸因或假設,會影響對自己的滿意度及成功的看法。

了解個人心態的影響力,並找出造成自我貶抑的想法,是培養挫折復原力的要素。把成功全歸功於運氣或天時地利,也同時否定了人該有的責任。

心態是先天個性及後天生活經驗彼此互動影響所形成的。成人的人格特質並不是到十八或二十一歲後就定型,很多人成年後的經驗仍持續改變他們的心態。

如果要為自己的成功感到自豪及產生認同感,就必須從事有興趣及擅長的活動。

遇到困難時,正好也是最需要花時間從事可以帶來快樂及成就感的事,來均衡生活。

缺乏自制力對個人的身心健康有害,但過度自制同樣有害。

均衡運用自制力,指的是用對解決問題的技巧,並合理限制自己的行為,讓自己不受情緒左右。

如果把生活上的正面改變歸諸於運氣或機會,或治療師的功勞,就會限制自己該有的責任。

接納自己的行為,代表為行為負責,而不是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

即使在不同的時點及情況下,行為也需一致,這是自律及自制的特色之一。

很多人把生活上的不順遂當成重要的學習機會,是可以克服的挑戰,而不是帶來痛苦的悲劇或錯誤。


相關文章:
  挫折復原力指南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如何放鬆與睡個好覺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書單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