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日 星期六

心理學家對利他精神的爭辯

分享






  經濟學家用「最後通牒賽局Ultimatum Game」和「獨裁者賽局dictator game」做實驗來探討人是自私或利他的動物。

  心理學家則用了不同的實驗來探究,人在給予時是因為利他還是利己的動機。

  近四十年來,兩位世界一流的心理學家為了一個問題爭辯不休:人給予時究竟秉持著純粹的利他精神,或是說穿了仍帶著自利動機?

  這兩位學者不是從哲學角度爭辯,而是採用更尖銳的武器──心理實驗。

  支持人有純粹利他精神的是丹尼爾·巴特森(C. Daniel Batson),他認為我們對身處困境當中的人感同身受時,便會產生真正無私的給予行為,對方越需要幫助,或我們對他們的情感越深,所引發的同理心就越強烈。

  在Amazon查丹尼爾·巴特森(C. Daniel Batson)的著作,查到《The Altruism Question: Toward A Social-psychological Answer》跟《Altruism in Humans》,可以推測其研究領域跟利他有關。

  當我們對一個人有同理心時,就會貫注自己的能量及注意力來幫助對方,並不是因為能得到良好的自我感覺,而是因為我們真的關懷對方。

  巴特森認為,雖然有些人的同理心比別人多也比別人深,但幾乎所有人都具備同理心,就算是再不討喜的索取者也一樣。……

  而唱反調的則是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他提出世上並沒有純粹的利他精神,他認為人類經常展現慷慨、奉獻和關愛,這些行為並非源於無私利他的精神。

  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是研究如何說服與影響他人領域的知名心理學家,最常被引用和提起的經典著作是《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席爾迪尼認為,他人受苦時我們也會感到受苦,而這就是我們伸出援手的動機。

  席爾迪尼對巴特森的論點提出的第一個質疑是,同理心使我們伸出援手時,我們的終極目標並不是造福對方,根據他的說法,我們見到別人身處困境時,會感到痛苦、悲傷且歉疚,而伸出援手能讓我們減輕這些負面感受。

  席爾迪尼蒐集大量研究資料,指出人面對困境之人會感到憂慮、愧疚或悲傷時,就會選擇伸出援手。

  而巴特森反駁,他說有時人幫忙是為了消除自己的負面感受沒錯,但這只是其中一個可能性,且產生負面感受後不一定就會伸出援手,我們憂慮、難過或歉疚時,終極目標就是要消除這些負面感受,而有時我們選擇的策略是伸出援手,但許多時候我們也可以用其他方式來消除負面情緒,好比轉移注意力或直接逃離該情境。

  巴特森想出一個絕妙方式,可以分辨我們為何會秉持同理心幫助他人,究竟是因為我們想減輕他人或是自己的折磨;如果我們其實是想減輕自己的折磨,應該會選擇能讓我們心裡最好過的方法,而如果我們是想減輕他人的折磨,那就算伸出援手的代價高昂,且還有其他改善情緒的管道,我們也還是會選擇助人。

  巴特森的團隊進行實驗,提供受試者選擇機會:受試者可以選擇觀看一名女性接受電擊,或是退出實驗,如此自己便不必承受心理折磨。

  結果不出所料,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都選擇離開。

  然而,一旦受試者對該名女性產生了同情心,便只會有百分之十四的人選擇離開,其餘百分之八十六的人都選擇留下,並自願替該名女性承受電擊。

  而在選擇留下,並伸出援手的人當中,同理心最深的人願意承受的電擊次數會是其他人的四倍之多。

  巴特森的研究團隊進行超過六次實驗都得到類似結果,亦即人在可以逃離負面感受的情況下,只要有同理心,便依然願意留下幫忙,並付出自己的時間及苦痛做為代價。

  巴特森根據這個證據做出結論,指出消除負面情緒並非人類伸出援手的唯一原因,他還分析了多達八十五篇研究來輔佐這個論點。

  但席爾迪尼是當代卓越的社會思潮大家,他還不滿意。他指出同理心確實使人伸出援手,人一旦產生關懷及同情,當然會犧牲自己造福他人,但他認為這並非全然無私的情操。

  席爾迪尼指出,我們對身陷困境的人感同身受時就會形成情緒依戀,與對方產生合一(oneness)的感受,將受苦的人融入我們的自我感受之中,在對方身上看見自己,而這就是我們助人的原因──我們幫的其實是自己。……

  席爾迪尼和同仁執行的眾多實驗都支持這個論點。同理心造成合一感受,也就是人己交疊(self-other overlap)的現象,因而產生樂於助人的意念。

  但巴特森的研究團隊又駁斥:這正是利他精神──若我們對他人的同理心達到願意將自我意識與他人結合,即表示我們對他人的關懷程度與對自己一樣多,不再將自身利益置於他人之前,這種助人行為就是利他的表現。

  辯論至此陷入僵局。

  兩個陣營皆同意同理心會造成助人行為,雙方也都認同「合一」的感受是促成助人行為的一大主因,然而兩派學者最根本的差異在於:一方認為合一的感受是自私的,另一方卻認為這是利他精神的體現。

  我則認為其實兩者之間可以有中間地帶,……我經過十年研究,現在已經可以下結論:……合一的感受利人也利己,許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給予,都是秉持著對別人有利也對自己有利的複合動機,而索取者和互利者尤其容易因為某些是對人對己都有利而做出給予行為。

  一如法蘭斯·德瓦爾(Frans de Waal)也曾在《同理心的年代The Age of Empathy: Nature's Lessons for a Kinder Society》一書中寫道:「硬是分成自私或不自私也許根本聚焦錯誤,為何要把自我從他者抽離,或把他者從自我抽離呢?或許自我與他者的合一正是我們合作天性背後的奧祕。」

  例如想想維基百科,這是網友志願免費撰寫的網路百科全書,如今已有超過三百萬志工參與編寫,且其中有十萬多位都是長期志工。

  而當這些義工被問起參與編撰的原因時,幾乎少有人回答是因為想拓展人脈、傳播名聲、排遣寂寞、感覺自己有價值或被需要等自私動機,但這些志工強調的原因也不只有幫助他人的利他價值而已。

  參與撰寫維基百科的志工在生活中其他領域並不一定是給予者,但他們卻貢獻許多時間詳加概述並交互參照維基百科的條目,為什麼?

  根據一項調查,維基志工主要秉持兩大動機,一是好玩,二是他們認為資訊應該免費流通。

  在許多義工眼中,撰寫維基百科利人又利己:既提供個人樂趣,又能造福他人。(《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 and Take: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頁272)


相關文章:
  不同版本的獨裁者賽局(dictator game)——人是自私或利他的動物?
  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
  施比受更有福──關於幸福的投資遊戲實驗(The Investment Game)
  「為善不欲人知」的原因跟你想的不一樣──善人門前是非多
  惡人常早夭,好人易長命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快樂、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蜻蜓效應The Dragonfly Effect》書摘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