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點應限制100元內
教授參加研究生論文口試,現場學生準備的茶點琳琅滿目、千奇百怪,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建議,大學應明文規定學生準備的茶點不應太過舖張;台灣師範大學主祕林安邦也認為,多數老師不需要學生以食物奉承,口試用茶點應限制在100元以內比較恰當。
台灣大學主秘林達德說,他教書25年來,幾乎每年都有學生找他當論文口委,比較常見的通常是一杯咖啡搭配一些小點心,有的則會包裝成外帶餐盒,假如老師口試過程都沒時間吃,就會帶回實驗室與眾人分享。
林達德認為,論文口試準備茶點已經是基本禮貌,就像校內平常開比較長時間的會議,也會準備茶點,口委不會因為點心好壞,影響對學生的評分。
交通大學教務長林進燈說,師範體系學生或許受到尊師重道觀念影響,幾乎都會精心準備。他曾遇過學生親手烤了餅乾西點,但他很想告訴對方,其實根本不需要準備這些。
林進燈認為,學生通常是透過學長姊口耳相傳,覺得不準備茶點可能會造成負面影響,其實簡單的茶水、果汁可由系上統一準備,大學應該有所規範,避免學生在茶點準備上花費太多時間與金錢。
林安邦表示,假如是自己指導論文的學生,他還會自掏腰包讓學生去買茶點給口委,用餐時間也會提醒學生訂便當,畢竟論文審查費時,提供教授點心也算是人之常情。但他也提醒,有時太過豐盛的茶點,反而會讓老師手忙腳亂。
先來看為什麼不要讓論文口委餓肚子。
最近《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有一篇令人不安的報告,證實了判斷上的耗損效應。
受試者是以色列的8位假釋委員,他們整天審核假釋申請案。
個案是以隨機方式呈現,假釋委員在每一個案子上花很少的時間,大約平均6分鐘一個案子(預設決定是駁回假釋,只有35%的通過率,每一個決定所花的確切時間有做記錄,假釋委員早上、中午、下午三次的點心時間也有記錄)。
實驗者把獲准假釋的案子比照上次吃點心以後的時間畫成圖表,結果發現吃完東西後的通過率最高,大約是65%。
在下次吃東西前大約兩小時間,通過率逐漸下降,到再次吃東西之前,幾乎是零通過率。(《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頁69)
再來看準備什麼飲料有什麼差別?
有種叫做「1,3,7-trimethylxanthine」的藥,包管你吃了以後更容易被說服,如果你把藥給其他人,自己就會變得更有說服力。
令人震驚的是,現在你可以在四處林立的「說服藥實驗室」買到這種藥。
這種藥比較廣為人之的名稱叫做咖啡因,而這個「說服藥實驗室」就是大家所知的咖啡店。……
這些發現可以應用在你對潛在顧客或同事進行的簡報中。
比方說,你可以思考一下,應該在一天當中的哪個時段進行簡報。
假設你要對某個新顧客進行業務簡報,我們不建議在午餐後或是傍晚時間進行,比較好的時段應該是在早上,準顧客可能剛喝完早上的那一杯咖啡。
這一句是僅就咖啡因的影響來說。我認為要說服的對象吃完東西後又喝了咖啡時,會比僅喝咖啡時來得容易說服。
即使你不能選擇時間,準備咖啡或咖啡因的飲料應該可以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訊息。(《就是要說服你: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頁227)
為什麼教授會記得並在意「學生親手烤了餅乾西點」呢?
如果時間可視為商品,那麼自然也適用相互法則。
當你感受到別人為你付出了時間,就會覺得該有所回報。
如果這發生於銷售狀況下,你的回報通常是轉換為購買行動。如果不這麼做,你就等於浪費了銷售人員的時間。
比起贈送有形的禮物,付出時間比較不易察覺,所以也就比較容易為人接受。
一位售貨員不經意地貼近你身旁,詢問你是否需要協助。
雖然你回答自己只是「逛一下」,可是這位售貨員仍然不疾不徐跟著你。
隔一陣子,你隨口問了一個問題,沒料道他卻慇勤地向你展示一件又一件的產品。
如此經過一段時間,相互法則就會開始發揮作用,你會想:「我該買點東西。」否則豈不是辜負了這位熱心的仁兄。
你已經不知不覺地占用了人家的時間。(《收買與出賣的祕密:關於說服的創意、魅惑,及其弔詭The Power of Persuasion: How We're Bought and Sold》頁136)
相互法則有多強大,可參閱「禮輕情意重」、「從心理學看為什麼日本311大地震台灣會捐這麼多錢?──互惠原則(reciprocation)」。
相關文章:
為什麼我們要了解說服心理學?教育與洗腦的界線在哪裡?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
為什麼學歷高的人照樣(有時更容易?)會被詐騙?
1 意見:
所以為了公平更應限制或統一提供茶點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