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IDC:電子閱讀器Q1銷量翻倍激增 Nook首度賣贏Kindle

分享




  昨天(2011年7月13日)鉅亨網刊出了「IDC:電子閱讀器Q1銷量翻倍激增 Nook首度賣贏Kindle」這則新聞。(比大陸媒體晚了3天,「IDC:Nook电子阅读器销量首超Kindle」)

  新聞中提到「今年第 1 季邦諾 (Barnes & Noble)(BKS-US) 推出的彩色電子閱讀器Nook Color,銷量首度打敗長期霸占市場龍頭的亞馬遜 (Amazon)(AMZN-US) Kindle。」

  恰好最近在讀的《情感@設計:為什麼有些設計讓你一眼就愛上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提供了一個角度看這現象。

  《情感設計》的作者唐納.諾曼(Donald A. Norman)是國際知名的心理學家與當代認知心理學應用先驅,曾任蘋果電腦公司先進技術中心副總裁。(維基的介紹還沒有中文版,相較於有介紹的語言版本,這讓我聯想到國際各國在品牌設計水準上的差距,當然,這是我的刻板印象。)

  在科學層面上,我忽視了審美和情緒,把注意力集中在認知上面。的確,我是認知領域的早期研究者之一,今天這些領域稱為認知心理學和認知科學。可用性設計這一領域就是以認知科學為基礎,認知科學是由認知心理學、電腦科學和工程學,以及以科學嚴謹和邏輯思考自豪的分析領域所組成的。

  然而,在我個人的生活中,我參觀美術館,聆聽或演奏音樂,並且以我居住的住宅是經過設計師設計而感到驕傲。只要這兩個方面在我的生活中彼此獨立,它們就不會互相矛盾。不過,在我早期的職業生涯中,我經歷了一場原本不太可能發生的驚人挑戰:電腦彩色螢幕的應用。

  在個人電腦的發展初期,根本就沒聽說過彩色螢幕,大多數螢幕都是黑白的。當然,蘋果電腦推出的Apple II是最早具有彩色顯示,但僅限於遊戲。在Apple II電腦上做的任何重要工作都是黑白的,通常是黑色背景白色文字。在80年代早期,彩色螢幕首次被引進個人電腦時,我很難理解它的訴求,那時候主要是用顏色來強調文字,或是給螢幕添加不必要的裝飾。從認知的觀點來看,彩色螢幕提供的價值並沒有超過黑白螢幕,不過,企業卻寧願多花錢來購買彩色螢幕,儘管沒有什麼科學理由。顯然,彩色滿足了某些需求,但這些需求我們還無法測量。

  我借了一台彩色螢幕來看人們這樣做到底是為了什麼。很快我就確信我一開始的判斷是正確的,彩色並沒有為日常生活增加任何可見的價值,不過我卻不願放棄彩色螢幕。我的理性告訴我彩色不重要,但是我的情緒卻告訴我彩色很重要。

  電影、電視和報紙也可以發現相同的現象。一開始,所有的電影都是黑白的,電視也是黑白的,製片廠和電視製造廠商反對引進彩色,因為這會增加巨額成本且幾乎沒有什麼收益,畢竟故事就是故事──彩色能帶來什麼差異?但是你會回到黑白電視或黑白電影的時代嗎?今天,電影或電視若被拍成黑白的,只是基於藝術和審美的理由:沒有豐富的色彩反而有強烈的情緒陳述。然而,相同的經驗並沒有完全轉移到報紙和書籍上,雖然所有人都同意大家喜歡彩色,但彩色帶來的好處是否足以彌補所產生的額外成本仍在熱烈討論中。雖然彩色已悄然進入報紙頁面,但多數報紙和廣告還是黑白的。書籍也是這種情況:即使原始照片是彩色的,書裡引用的照片都是黑白印刷。在大多數的書中,彩色只是出現在封面上──可能是用來引誘你購買這本書──不過一旦購買了這本書,彩色就被認為再也派不上用場了。

  書籍內容彩色不多的原因,如果主要因素是印刷成本,那麼類似Nook Color這樣的彩色電子書(或iPad),越來越普及時,會出現同一本書,價格一樣,但紙本印刷是黑白,電子書是彩色的,情況嗎?

  問題就在於我們仍由邏輯來做決定,即使我們的情緒告訴我們另外的意見。企業繼續由邏輯、理性的決策者統治,由經營模式和會計師統治,沒有情緒置喙的餘地真是遺憾!情感設計:我們為何喜歡(或討厭)日常用品Emotional Design: Why We Love (or Hate) Everyday Things》頁11)


相關文章:
  iPad2不是亞馬遜Kindle Fire的主要競爭對手假想敵,Nook Color才是
  設計法則摘要
  《設計的法則:125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為顧客創造價值
  為什麼招財貓要面帶微笑?
  五種處理憤怒(客戶)的原則和技巧(上)
  五種處理憤怒(客戶)的原則和技巧(下)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檢驗策略的5張投影片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