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五種處理憤怒(客戶)的原則和技巧(下)
2009年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幫《抱怨是最好的禮物A Complaint Is a Gift: Recovering Customer Loyalty When Things Go Wrong》中文版寫了推薦序。2011年4月29日,王品集團(2727)以302元登錄興櫃,股本為6.15億元,預計於10月底送件上市,可望在2012年第1季轉上市。2010年業績獲利創下公司史上新高,兩岸合併營收70.8億元,年增率34%,稅後淨利6.34億元,每股稅後純益達13.35元。(資料出處: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0429/KDWAWD36CN46A.shtml)
注意用字遣辭和掌握時機
……我們認為只要掌握適當時機說出適當的話,就足以應付所有人的任何事情。這是處理盛怒客戶的重要原則。
舉例來說,機上的空服人員很少以命令的口氣要求乘客。他們通常開頭會說:「我必須……」或是「我們必須……」,然後才說出要求的事情。他們不會對乘客說:「你必須……」或是「你們必須……」。他們可不想讓擠在狹窄空間的乘客發怒。即使客戶沒有安坐在位置上,如果此時對客戶說:「感謝您的配合,耐心坐著(或等候)」這種委婉的話,通常都能達到目的。
我們應該養成習慣,自然脫口說出一些用詞,例如:「如果你可以(站過去一點,或是先回答一些問題)……就比較方便我協助你」、「您可以幫我了解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嗎?」以及「可以麻煩您講慢一點嗎?」。這些用語能夠舒緩盛怒客戶不安的情緒。千萬不要說:「小姐,如果妳不這樣做,就……」、「先生,如果你不配合……我就沒辦法幫你」、「這位太太,你應該……」或是「先生,請你按照我們的程序……」。
有些人會趁機刁難客戶,尤其被客戶的行為激怒時。畢竟,至少客戶現在有求於你。但是要記住,客戶也握有你想要的,那就是他們的購買力。有人告訴我們,客服人員經常對著客戶說:「你錯了。」不論是真是假,這句話對客戶是嚴重的羞辱,任何人聽了也會不舒服。
以下幾種說法,保證讓客戶離你而去:
●試圖揣摩客戶心理:「這顏色(或尺寸或類型)並不是你真正想要的,對吧?」
●自以為是的口氣:「你大概忘了插上插頭。」
●玩弄「這沒什麼」的把戲:「你認為你很倒楣,其實上一位客戶……」
●責備客戶:「你早就應該知道……」
●威脅客戶:「如果你不……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提供不得體的建議:「你如果瘦一點,褲子就不會裂開(或是該換大一點的尺寸)。」
上面的幾種說法,在台灣,上至總統、行政院長,下至地方政府官員,都曾經示範過。讀這本書時,腦中一直冒出的念頭,就是希望政府官員都能好好讀這本書,不要再講些當時自我感覺良好,卻讓人聽了吐血,事後被叮的滿頭包的話。
「不」這個字很難讓人聽了心裡很舒服。「不,今天沒辦法幫你做」,聽起來就是拒絕的口氣。「我們明天會幫你做好」聽起來好多了。「不行,這不可能」太過斬釘截鐵。說成「我們想想辦法」,是不是比較順耳?
此外,和客戶對話也儘量避免使用「但是」和「然而」。盛怒的客戶只會聽到「但是」和「然而」後半段的話,前面的話完全置若罔聞。例如,你對某人說:「你今天很漂亮,但是好像不適合這種場合」,對方耳中只聽到批評。同樣的,當你對客戶說:「我可以幫你訂,但是要三天後才送達。」客戶只會覺得拖延,感受不到你的努力。正確的說法應該是:「我可以幫你訂,最晚三天內就會送達。」
另一種不當的說法是:「我試試看,但是不保證。」首先,試試看不等同於做做看。試試看並不保證成功的完成工作。例如,試著舉起某件東西。如果舉得起來,就是舉得起來,根本無所謂試試看。當客服人員說「我試試看」時,客戶會懷疑你沒有盡心盡力。應該要更直接的說:「我會這麼做」,客戶聽了會心存感激。通常,斬釘截鐵的一句話,勝過十句「我試試看」。
說「不」還能挽留客戶
對某人說不,還能繼續當朋友,並不是件難事。這在我們生活周遭司空見慣。……
假如有人邀請你共進午餐,但你因為趕一份報告無法隨行。首先,你會流露出可惜的神情或是裝作很忙的樣子(事實上,每個人都可以從這些肢體語言,立刻判斷你的答案是「不行」)。接著,你會說些場面話,「我是很想去……」然後是語帶歉意的婉拒:「很抱歉,實在走不開。」接著又會解釋:「真可惜,我今天要交一份報告。」最後,通常會另外提議:「我真的很想去。隔幾天再去行嗎?」這不會破壞雙方的交情。……這種互動模式全球皆然。
如果非要拒絕客戶,何不採用和好友說不的模式,不要冷冰冰地說:「抱歉,這不可能。」假如有位客戶要求訂貨明天送達,但顯然不可能。首先,臉上要表現懊惱或裝出「努力」的聲音(當然,這些聲音只有電話上才管用)。然後,說出正面的話:「我很希望明天就幫你送到。很抱歉,真的很難做到。」接著解釋:「我們必須組裝打包交寄,現在已經是東岸時間晚上六點,倉庫已經打烊了。」最後另外提議:「我很願意盡快幫你處理。明天一早我就安排交寄。這樣行嗎?」這樣下來雙方關係依然會良好。
我們為了維護親朋好友間的親密關係,對話上總會多用點心思。試圖挽留客戶的時候,不妨採取相同的手法。
建立夥伴關係
要消弭盛怒客戶的敵意,必須讓他們和你攜手合作。夥伴關係可以讓你和客戶立場一致,共同客服障礙。所謂障礙,是阻止客戶滿意的任何事物。
夥伴間的對話包括:
●「我們一起想想辦法。」
●「我知道你很生氣,但我很高興能和你一起解決問題。」
●「我們就一起這麼做……」
●「你這麼做……我就這麼做……」
除了使用這些正確的字眼外,還可以運用不同的夥伴間行為。包括:
●調查——「我們一起追根究底。」「我們一定有辦法的。」
●建議——「這是最好的法子了。」「我們還可以用其他辦法。」
●諮詢或聆聽——「告訴我事情經過。我也想知道。」
●分析——「我們可以按部就班照著做。」「我們逐項逐項來做。」
●確認——「我有誤解嗎?是不是這個意思?」
建議夥伴關係的前提是,除非逼不得已,否則不要把客戶轉給別人處理。如果別人必須介入協助,要保證會和客戶聯絡,以確認問題圓滿解決。客戶擔心被人互踢皮球,每次都要重新解釋一遍。相信多數人都有類似的經驗。因此,最好提供你的名字給生氣的客戶,代表自己負責到底。如果是在電話上處理客戶,要使用「軟性轉接」;確定客戶和別人接上話後,才掛斷電話。你也可以要求客戶電話號碼,以防萬一斷話時回電。斷話是常見的現象,公司不可以掉以輕心。
今天客戶的需求五花八門,客戶需要量身訂作的產品和方案,不是現成的東西可以輕易滿足的。例如:我們不再只是買支螺絲起子或是電池,還要正確的種類和型號。客戶腦子裡的資訊是滿足他們需求的重要情報。客戶如果覺得和客服人員是夥伴關係,就會樂於提供基本資訊,不但方便解決問題,客戶也容易滿意。這種夥伴關係,雙方互蒙其利。
如果客戶所知有限,我們必須負起教導正確資訊的責任。有位朋友告訴我,她生完女兒出院前,院方要求她觀看一小時正確照顧新生兒的錄影帶。影片最後建議:「不要餵食商店購買的普通牛奶。也不要餵食薯條或雞塊。」這位朋友難以置信說,這種簡單常識也要教育媽媽。醫護人員告訴她,有好幾位年輕的媽媽問道:「我的祖父沒有牙齒還不是照吃雞塊。為什麼嬰兒不行?」
動之以情
如果你只是想解決抱怨,超然的作風就足夠了。但是如果想和盛怒的客戶建立夥伴關係,還要展現人性面,讓客戶知道有個活生生的人站在背後,隨時準備幫助他。要對生氣的客戶付出關懷。單單幾次殷勤的關懷,就足以安撫客戶的情緒。客戶生氣的部分原因在於引人注意。所以你付出關懷,他們就沒有必要採取激烈的手段。
一個明顯卻常被忽略的技巧是稱謂問題。先生、太太或是小姐這種無名無性的稱呼,讓許多客戶受不了。詢問客戶姓名很容易,如果對方不想說,不妨問問應該怎麼稱呼。並且解釋道,你不希望因為無名無性的稱謂冒犯他們。
同樣,把你的姓名告訴客戶。這樣,客戶就知道你絕對無意逃避責任。如果給客戶一張名片,讓客戶以後有人可以詢問而覺得更安心。再說,彼此雙方交換姓名之後,就不再是陌生人。建立夥伴關係的對象不是組織和機器,而是活生生的人。
如果客戶說些貶損的話刺傷你的心,不要放在心上。如果你真的不知所措,坦白承認:「我自己也搞糊塗了,不知道該怎麼辦。沒關係,我一定會找到辦法的。」至少,這樣讓客戶知道是和活生生的人打交道,而不是一台可以又踢又踹的機器。客戶並不奢望你是萬事通,但希望你能優先處理他們的問題。
向客戶道歉時,一定要誠心誠意。許多客服人員有口無心說出「抱歉」,客戶一聽就知道是虛應故事。這種制式化的「抱歉」行為鏈,反映的只是起碼的社會制約行為。要讓客戶知道,對於公司令他們失望,而且可能喪失未來再次服務的機會,你個人對此深表遺憾(此外,也可以請求客戶再次惠顧。「這次雖然令您失望,但衷心期盼給我們機會未來再為您服務。這對我個人意義重大。我知道,今天的狀況絕對不是我們正常的表現」)。
若要真心服務客戶,必須展現一種態度:你希望滿足客戶需求、你希望證明公司有能力處理此事,以及你將竭盡所能協助。這才是以客為尊的態度,而不是產品或公司導向。如果時時保持人性面,就比較能體會這群吃過苦頭、憤怒的客戶也是普通人,也有挫折和困惑的時候。或許,他們過去曾經裝腔作勢得逞,才會故技重施。換做其他場合,他們也許是容易相處的好人。只不過,你們相遇的時機不對。(《抱怨是最好的禮物A Complaint Is a Gift: Recovering Customer Loyalty When Things Go Wrong》頁204)
相關文章:
五種處理憤怒(客戶)的原則和技巧(上)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心理測驗]憤怒問卷——你是一個愛生氣的人嗎?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敵意——會不會罹患心臟病的重要指標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當個有效抱怨者的七個步驟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