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4日 星期一

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形成的其中一個原因

分享




  近來看財經新聞,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常成為被比較的基準。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三個字一看就知道很慘,但是為什麼會形成大蕭條呢?

  恰好在看吉姆.羅傑斯Jim Rogers)的新書《投資大師羅傑斯給寶貝女兒的12封信A Gift to My Children: A Father's Lessons for Life and Investing》時,看到書中簡短的提到了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形成的其中一個原因,與曾任白宮經濟政策顧問,榮獲哈佛經濟系年度教授的陶德‧布希霍茲(Todd G. Buchholz)在《經濟學的第一堂課From Here to Economy: A Shortcut to Economic Literacy》一書中所寫的不謀而合。

  美國在19世紀藉著大幅增加境內與境外的貿易而日漸強大。拓荒者一路穿過阿帕拉契山脈(Appalachian Mountains),帶來新的食物和建築材料,商人也在外國土地上找到美國商品的新市場。

  雖然美國人是藉著貿易而繁榮,他們有時仍然會陷入孤立主義的情緒之中。尤其是在經濟停滯時期,美國人常會抨擊外國人來推卸責任。畢竟一般人會想,如果外國人賣東西到美國來,一定會搶走美國的工作機會。

  美國國會在1930年決定將經濟衰退的責任推給外國人,所以通過了「史慕特—郝雷關稅法案Smoot-Hawley Tariff Act」,將關稅調高60%,外國商品因而被拒在美國港口外。該法案甚至對腰果這種美國沒有國內保護對象(也就是美國完全沒有生產)的產品,也大幅調高關稅(調幅1000%)。超過一千位經濟學家請求華府否決這項法案,也有36個國家哀求美國國會改變心意,但都徒勞無功。美國的歐洲盟友隨後採取保護主義來報復,將造船廠變成障礙物。很快地,超過60個國家加入這項行動。三分之二的世界貿易因此崩潰,每個人也都變窮。1930年的衰退最後更陷入經濟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經濟學的第一堂課From Here to Economy: A Shortcut to Economic Literacy》頁127)

  「心智之眼的盲點」導致保護主義大戰,結果大家東西都賣不出去,誰也討不到便宜,公司沒法賺錢倒了一堆,失業率當然也跟著變高。

  上面腰果的例子讓我聯想到前一陣子有民意代表抗議黑豆進口。台灣因為農民種植的未經改良黃仁黑豆地方品種,產量低又生產不穩定,農夫栽培意願不高,原料供應難以持續,以致市面上蔭油醬油加工用之原料,大部份採用較廉價的黃豆替代,或少部分為進口黑豆來供應蔭油加工。這些民意代表大概是覺得台灣物價還上漲得不夠高。(相關新聞:大陸黑豆禁進口,西螺黑豆醬油恐消失黑豆禁止進口,雲醬油業者恐斷炊


相關文章:
  通貨緊縮時該如何配置資產
  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
  股市大崩盤是好事還是壞事?端看你的年紀而定
  股市從空頭進入多頭時該買什麼股票(基金)

1 意見:

bug 提到...

政府應該做的是加強檢驗,而不是全面的禁止^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