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蘋果日報的頭版頭條是「冷血 姦殺國二女 被捕還做鬼臉」,副標為「兇殘割喉放血棄屍 死者父:要告死他」。我把四大報的相關報導看了一遍,看到了「嬌嬌獨生女 沉迷線上遊戲『XXX』」這一篇新聞。
2009-05-13 中國時報 【潘杏惠、林金池/北縣報導】
「要是當天我能夠載她去上學就好……」遇害少女的父親接獲獨生女遇害噩耗,一臉懊悔,他說,去年十一月六日,眼看女兒上學時間快過了,卻還在賴床,怎麼叫都叫不醒,越想越氣,講出「念書又不是我在念,當學生不能這樣啦!」的重話,隨即離開房間,沒想到昔日天天以轎車接送女兒上下學,就此天人永隔。
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我老爸老媽對我說:「念書又不是我在念。」我的第一個念頭是「但是是為了你們在念的」。
不是只有老師才需要面對「為什麼要讀書?」的課題。
少女父親說,愛女相當沉迷上網,很愛玩網路線上遊戲「XXX」,三更半夜都不睡覺,才會早上常常遲到;但自己是藥劑師,太太經營家族企業開的連鎖便當店,兩人都很忙,對獨生女相當寵愛。
少女父親認為,書念不好沒關係,只要沒有變壞就好,因此對女兒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他不僅曾陪女兒至網咖,了解她的交友背景,還留下聯絡電話,並交代老闆,要是女兒沒錢,可以主動聯絡他。
剛寫完「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看到這一段,更是感嘆。
未料,十一月六日,他卻遲遲等不到女兒返家,在校方通知下,才知道女兒並未到校,協尋未果。大半年來家屬找遍同學,還在女兒經常玩的線上遊戲留言請求網友協尋,但始終未有所獲。
少女父親自責說,都是他太寵女兒才會讓憾事發生,看著自己手機內存放愛女照片,只能低頭沉思;泰國籍的太太昨日則哭腫雙眼,腿軟癱在殯儀館,不敢置信最愛的獨生女已離開人世。
校方表示,這名女學生失聯前,每天沉溺於線上遊戲「XXX」中,通宵達旦的上網,早上爬不起來上學,學習表現不理想。據同學說,她透過線上遊戲認識不少人,甚至連男友都是在網路認識。
這名少女死了,死掉的人沒法說話跟上網留言。那些過度沈溺在電玩遊戲而輟學,甚至因而逃家、犯罪入獄的孩子,你認為跟電玩有關的研究數據會統計進來嗎?我不知道有沒有統計。但如果沒有,「存活者偏差」就會造成影響。
得新流感H1N1「可能」會死(從一開始估致死率6~7%,到現在估為0.4~1.6%),那麼我們應該花納稅錢做防疫措施嗎?如果一百個染病後的人,沒死的那九十幾個抗議政府發佈新流感的相關資訊,你認為那九十幾人是怎樣的一群人?就跟要不要買口罩防備新流感是個人自由,我寫「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也僅僅是一種訊息的整理,要不要有相應的防備作為(或者說管教、溝通)也是你的個人自由。
據了解,少女父母平日忙於生意,雖然鮮少有時間照顧獨生女,但可能是基於補償心理,二人對女兒極盡呵護、溺愛,常買高價手機給女兒使用,但少女每月數千甚至上萬元的高額通話費卻讓家長吃驚,常跟學校導師抱怨不知如何是好。
相關文章: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
為什麼要讀書(學習)?——女王的教室阿久津真矢老師版
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
惟愛為大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老師,我們學這個,除了考試,什麼時候才會用到?
不要低估你自己,也別低估你同學
人笨沒藥醫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如何培養興趣與好奇心
學習新解:多元智能理論心理學家的看法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6 意見:
路過~
最近看到這新聞感觸蠻多的
重點是要多關心子女
以這個案例來說
沒有好好關心子女
就算沒有電玩,也會有其他更可怕的替代品
不過也不是每個小孩都會變壞啦
我的父母也不太理我
我還是活的好好的
會變壞就是會變壞
不會變壞就是不會變壞
To bug:
「重點是要多關心子女
以這個案例來說
沒有好好關心子女」
我寫「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這篇網誌,就是不希望家長錯把滿足孩子任何需求的放縱當成是關心。
「就算沒有電玩,也會有其他更可怕的替代品」這句話有很多變化型態,常常會被用來狡辯,「小孩子如果不抽煙,搞不好他會去吸毒」、「就算我不欺負他,其他人也會打他」、「就算我不貪污,其他人也照樣會收錢」。
如果有家長放任小孩通宵達旦玩電玩,早上爬不起來上學,學習表現不理想。然後說他/她有好好管教跟關心子女。我會認為他/她對小孩極盡呵護、溺愛,不會認為這叫有管教跟關心。
「會變壞就是會變壞
不會變壞就是不會變壞」
有關天性與教養的爭論,請參閱《基因或教養No Two Alike: Human Nature and Human Individuality》、《天性與教養: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的交互作用Nature Via Nurture : Genes, Experience, and What Makes Us Human》),加上《路西法效應The Lucifer Effect: Understanding How Good People Turn Evil》,我認為一個人的未來作為很難輕易論斷,可以確知的是,人,難逃一死。
To Ming-Tsung:
其實這條新聞最讓人不能接受的是:
弄得好像受害者有錯。
這新聞根本方向就是錯的。
以這個案例來說,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真正有效的辦法,應該是及早找出這種有錢有勢的加害者
我想到這篇文章:
死了一個孩子之後 : 都是網路遊戲害的? 還是溝通出了問題?
To Shaform:
看完「死了一個孩子之後 : 都是網路遊戲害的? 還是溝通出了問題?」這篇文章後,讓我想到「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裡安得生(Craig Anderson)教授建議的第一點,「你要不就自己玩過,要不就看你兒子玩」。WOW歐洲玩家Falcore幫助的那位小孩的父親,很明顯地有做到這點,那父親知道小孩在遊戲裡被人欺負,也清楚地知道哪一位玩家幫他小孩;而跟小孩說要收信,或許是不讓小孩一直玩的好藉口。
我還想到「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裡提到的其中一條玩電玩遊戲基本的恰當準則,「●被取代的活動:確定你的兒子知道他生活的優先順序。家庭第一,學校功課第二,朋友第三,電玩遊戲最後。假如你的家庭是少數很幸運的、全家能坐下來一起吃晚餐的那種,那麼坐下和家人一起吃晚餐絕對比玩電玩重要,比在電話上跟朋友聊天重要,甚至比做完功課更重要。功課比朋友說話或打電動重要,跟朋友說話也應該比打電玩重要。」
又想到「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清楚地寫著「很重要的一點是,『只是限制你的孩子打電玩是沒有用的,你要幫他找到一個有建設性的情緒出口。』(《浮萍男孩》頁110),怎麼找?請自己看《浮萍男孩》這本好書。」
更想到「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裡那位孩子寫的信:「偶爾有些青少年會抱怨他的爸媽仍把他當作三歲孩童。他快被『你到哪裡去了?』『跟誰去?』『什麼時候回來?』這些問題煩死了。
我的父母絕不會問我這些問題。我可以隨心所欲的來去自如,但我可不怎麼喜歡這樣。我覺得他們如果真關心我,就應該訂下一些規則。但一訂下規則,就表示有人必須貫徹它們——這代表的是費力傷神,讓孩子到處野似乎輕鬆多了。
我多麼希望我的母親會說:『溜冰太冷了,不要去吧!』但她總是說:『隨便你。』我既害怕又孤獨,因為我必須自行做許多決定。
我希望那些父母會常問問題及常監管的孩子能知道,他們實在非常幸運。因為這表示有人愛著他們。」
想到Philip Zimbardo博士寫的《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提供家長如何幫助小孩交朋友的建議。
想到曾是中央情報局、美國高等法院的安全顧問,也擔任過雷根與布希總統安全顧問的蓋文‧德‧貝克所寫的《預知暴力:如何讓您的孩子免受侵害Protecting the Gift: Keeping Children and Teenagers Safe (and Parents Sane)》。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