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為什麼要讀書(學習)?——女王的教室阿久津真矢老師版

分享

  你們也該覺醒了!

  你們還不懂嗎?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想做的事。

  往後你們會遇到很多不懂和無法理解的事,也會遇到很多覺得很美好、很快樂,或不可思議的事物。那時,自然而然想多去了解、想多讀一些書的,才是人。沒有好奇心或探究心的,根本不是人,比猴子還不如。

  對自己生活的世界,連了解都不想去了解的人,你們說他還能做什麼?

  就算讀再多的書,人只要活著,就會有許多不懂的事。世上有許多大人,一副好像什麼都懂的樣子,那些大人根本就是騙子。

  不管是不是進好大學,或是進好公司,也不管你們到了幾歲,想求學時,永遠都可以學!但是人在失去了好奇心的那一瞬間,就跟死了沒兩樣。

  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了不起的大人才讀的。(出自日劇「女王的教室」完結篇阿久津真矢老師對進藤光問題的回答)

  好友黑心的江湖郎中寫了「binge Book-Buying算是一種精神疾病還是性格傾向?」這篇網誌,所以順便借用了阿久津真矢老師的台詞來回答他的問題。我的回答是「都不是」。

  好奇心是天生的,只不過有些人在長大的過程中被磨損掉了(請參閱「孩子比你想的還聰明」或是《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Boys Adrift》)。我是在讀《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cards》這本很好的幼教書籍時,才有了這樣的體會。如果你或親戚家中有學齡前的小孩,你應該也曾遇過類似《大腦當家Brain Rules》的作者在書中最後一章所提的事,小孩子不聽警告,偷偷招惹蜜蜂,被蜜蜂叮。(我小時候就做過這種事,也是被蜜蜂叮;我姪子則是不聽警告,偷偷用手摸燒開水的茶壺被燙到。)

  看到人多聚集處,會想湊過去看;聽到「秘密」兩字,會豎起耳朵。這都是好奇心。你可以在《騙子?情人?英雄?看大腦科學如何揭露:你是怎樣變成這個你Liars, Lovers, and Heroes》讀到人類怎樣透過好奇心與大腦彈性的學習機制的演化,在變動的大自然環境中生存下來。

  持續學習新知的人,跟不學習的人有什麼差別?

  大腦需要刺激的觀念,對我們來說是個並不稀奇的普通常識,我們所不知道的是心智刺激的巨大效果。環境所提供刺激上的差異,可以造成幾十神經連接上的差異,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賈可布(Robert Jacobs)的研究是個最好的例子。

  賈可布是為神經生物學家,他想知道不同環境的刺激對大腦的威尼奇區(Wernicke's area)樹狀突的影響,威尼奇區是大腦中與語言有關的區域。他認為環境對語言區的影響,相當於實驗室中環境貧乏或豐富對老鼠的影響。

  一般來說,教育程度是最好的指標。當他訪談一個人的家庭成員,問他們有關這個人的工作情形、家庭生活情況、嗜好及其他興趣時,可以得出一個人生活環境有多複雜的剖面圖。建構出這個剖面圖,再測量死於與腦無關疾病的人的威尼奇區樹狀突的密度,就可以得出環境對大腦神經元的影響。

  他發現,生活在複雜環境中的人——有大學文憑、挑戰性工作、心智一直很活躍的人——比高中沒念完的中輟生神經元樹狀突的複雜度高了百分之四十,他們也比同樣是大學畢業、但畢業後便不再動大腦的人複雜多了

  百分之四十是個很大的差距,假如這種差異在大腦別的地方也發生(這是很可能的),這表示環境對人類大腦有巨大的影響力。當這種巨大影響力在身體的其他部位也發現時——如抽煙和肺癌、肥胖和心臟病之間的關聯——慎重的公共衛生政策就出現了。

  既然複雜、刺激、有挑戰性的環境對大腦的複雜度有這麼大的影響,而大腦的複雜度又會影響成功的老化,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和其他失智症的機會,我們就應該更加注意環境的設計。

  從謝伊和威利斯(Sherry Willis)的西雅圖長期研究計畫中,我們知道讓大腦在有挑戰性的環境中工作永不嫌遲,即使在生命的後期,心智表現已經往下滑了,都還可以重新提升大腦心智的表現。

  他們研究兩百名65歲以上的老人,一半的受試者在前面14年中已經有心智下滑的現象。透過訓練,大部分的人心智的表現顯著性的提昇了,有百分之四十的人能夠回復到他們14年前的心智能力;七年之後,他們仍然領先七年前與之有著同樣心智能力的人。(《騙子?情人?英雄?看大腦科學如何揭露:你是怎樣變成這個你Liars, Lovers, and Heroes: What the New Brain Science Reveals About How We Become Who We Are》頁314)

  即使是最有刺激性的環境,久了也會失去新奇感,變成以機械式的反射反映在應付它。但是,新奇感需要大腦各部位的知識,當一個新的東西出現時,大腦通常是重新徵召各個部位以應付這個新的挑戰。這時,它需要你的注意力,注意力就會把大腦資源帶到你正在處理的作業上頭。

  當我們碰到一個新的情境時,它會啟動一連串的大腦活動,引起一連串的神經迴路活化,結果就是同步發射的神經迴路被連接在一起了。

  如果一直避免新奇,代價是很慘痛的。事實上,謝伊發現中年時不願接受新的挑戰或不願意接受新的思想行為的人,在老年時會面臨認知能力下降的危險。謝伊甚至建議這種人接受心理治療的課程,使他的心智再活化起來,使彈性增加。(《騙子?情人?英雄?》頁317)

  學習網際網路的使用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你如何看待自己與如何解釋你的經驗有關,而這個解釋又在你的行為上扮演重要的角色。你對成功或失敗的解釋深深的影響你智慧的發展,假如你把失敗看成是自己不可改變的特質——我對這一點也不在行——那麼你未來就不可能接受類似的挑戰。當人們逐漸老去時,他們對自己能力的信心,對認知功能的下降有影響嗎?

  請參閱「Impossible is Nothing」跟「即使中風,也不是絕望的時候——Impossible is Nothing」。

  我們可以看看麥克阿瑟成功的老化研究(MacArthur Studies of Successful Aging)。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的老人學教授希曼(Teresa Seeman)和她的同事發現,正向的自我模式在成功的老化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覺得自己不行的人在面對較難的挑戰時會退縮,下比較少的功夫,比較堅持不下去;換句話說,他們會因為不用大腦而使認知功能下降。

  退休的危險在一個研究上可以明顯看出。這個研究比較兩組70歲的醫師:一組是已退休了十年,而另一組則仍在繼續行醫。

  結果,繼續行醫組不但心智能力下降得比較緩慢,還覺得自己比以前更有用、能力更強,因為很多人仰賴他們而活。同時,他們還在一個很綿密的社交網中,而這是退休的人常常最缺的一項。

  我們的大腦似乎很不適應退休,的確,傳統退休的看法還停留在工業時代的看法,一部機器已經落伍了、趕不上時代了。這個根深蒂固認為人老了心智終將不可避免的衰退的錯誤看法,仍然驅使老人減低對自己的信心,自我價值下降。(《騙子?情人?英雄?》頁318)


相關文章: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老師,我們學這個,除了考試,什麼時候才會用到?
  不要低估你自己,也別低估你同學
  人笨沒藥醫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如何培養興趣與好奇心
  學習新解:多元智能理論心理學家的看法
  對抗心智老化的十大要訣
  一個腦神經科學家中風後復原的《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