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9日 星期三

真挨槍假做戲——再談《黑暗聖經》

分享







  您以為要談319槍擊案?不是,我對掛在漁網上游泳沒興趣。我要講的是由譚詠麟、劉德華、陳玉蓮主演的電影「至尊無上」。(片尾曲是梁弘志作詞作曲,譚詠麟主唱的「像我這樣的朋友」)

  年少的時候跟幾位同性的朋友聊起這部電影,大家總會談起結局那一幕,不明白陳玉蓮為什麼最後要離開譚詠麟。譚詠麟如果沒有真挨槍假做戲,連陳玉蓮都騙了,怎麼能成功地為劉德華報仇呢?(因為電影中主角的名字忘記了,所以直接以演員名字代替。)

  且說前一陣子看到爾雅出版社把王鼎鈞著作的《隨緣破密》改名為《黑暗聖經》重新出版。於是又把《隨緣破密》從頭到尾讀了一次,還寫了「用道德掩護不道德——重讀《黑暗聖經》」這篇網誌。

  書裡面有一篇「半截故事」,有這麼一段內容,講的是周處除三害之後的故事。

  原來周處在晉朝做到御史中丞。他為官忠直,把除三害的精神拿到朝廷上來,也不管除山中虎易、除朝中害難。於是得罪了權貴。

  有一年,少數民族反叛,朝廷於是派梁王司馬彤平亂,司馬彤點名要周處參戰。有人知道司馬彤居心不良,勸周處別去,可是周處認為國家需要用人,他不能逃避責任。

  唉,到了戰場上,司馬彤下手報復。他把周處指揮到一個絕地,不予援助,結果周處力戰而死,全軍覆沒。周處不避權貴,有助司馬氏保有天下,可是司馬家的人不這樣想。為了害死一個忠良,情願打一次敗仗,動搖士氣民心,不惜工本。至於覆沒的五千步卒,誰無父母,誰無兄弟,誰無塵世的貪戀,誰無生存的權利,他們納糧當兵,敬畏官吏,何負於晉。司馬家的人就更不會這樣想了。

  這後半截故事,大家同心協力把它埋起來。有一年,某製片家想拍除三害,我表示了一點意見,我說周處一生可以拍成一部深刻的悲劇,我建議他一直拍到周處戰死。他斷然說:「這樣的電影我們不拍。」那時他懂,我不懂。現在我懂,你懂不懂?(《隨緣破密》,頁199)

  最後這一句「那時他懂,我不懂。現在我懂,你懂不懂?」一直縈繞在我心中,就在昨晚,看到某人的電視新聞時,想起了「至尊無上」這部電影,再想起「用道德掩護不道德——重讀《黑暗聖經》」這篇網誌的內容。為什麼陳玉蓮要離開譚詠麟?以前我少不更事,不懂。現在我終於懂了,你懂不懂?


附註:第一次知道周處後來如何,是看《柏楊版資治通鑑》的時候。

  西元296年8月,總監察官(御史中丞)周處,對犯法的權貴豪門,毫不留情。梁王司馬彤曾經犯法,周處調查清楚,提出彈劾。

  同年10月,皇帝下詔,任命周處當建威將軍,跟振威將軍盧播,隸屬安西將軍夏侯駿,討伐齊萬年。總立法長(中書令)陳準,向政府警告說:「夏侯駿和司馬彤,都是皇親國戚,並不是大將元帥的材料;勝利,聲明不能增高;敗退,也不畏懼刑罰。而周處,原是東吳帝國臣民,忠直勇敢,人單勢孤;在政府之中,只有仇人,沒有援手。最好是命積弩將軍孟觀,率精銳部隊一萬人,當周處的先鋒,就一定可以消滅賊寇。不然的話,司馬彤命周處當先鋒,而故意不發援軍,把他陷於死地,結果一定失敗。」政府批駁。齊萬年聽到周處前來消息,說:「周處先生曾當過新平郡長,文武全才,如果他能全權指揮,勢不可當。如果受到別人牽制,不過送死。」

  由此可見周處確有才幹。令人悲嘆,真正會做事的反而常常有悲慘下場,死後還有人會造謠構陷。

  西元297年正月,已稱皇帝的齊萬年,駐屯梁山,部眾有七萬人。司馬彤、夏侯駿,命周處率五千人攻擊。周處說:「孤軍深入,沒有後繼部隊,一定失敗,不但身死,而且給國家帶來羞辱。」司馬彤、夏侯駿不理,強迫周處進軍。

  1月4日,周處跟盧播、解系,挺進到六陌。周處士兵還沒有吃飯,司馬彤下令繼續前進,周處不得已,發動攻擊,從早晨血戰到傍晚,殺傷敵人很多,而自己部隊的弓弦折斷,箭矢已盡,而救兵不到。左右勸周處撤退,周處手握劍柄,說:「這正是我盡忠報國之日。」力戰,被殺。

  撤退,還是一樣被編派「陣前抗命」,還是死。

  中央政府雖然責備司馬彤,但不能有任何處份。(《柏楊版資治通鑑平裝版第21冊八王之亂》,頁64,總書頁4618)


相關文章:
  用道德掩護不道德——重讀《黑暗聖經》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