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11日 星期二

你跟小學生的差別有多大?

分享

  此影片為公共電視〈觀點360度〉第70集:歧視的一課(A lesson in Discrimination)。若嵌入影片侵權,敬請版權所有人告知。


  1942年1月在柏林舉行的萬塞會議(Berlin Wannsee Conference)上與會者決定採取「最後的解決之道」,以處置病患或其他原因無法工作的猶太人為名,實際上屠殺歐洲上千萬名猶太人的瘋狂計畫,既具教育意義,又具震撼力。在這場會議中,與會的十四人清一色都是男性,當中有八人擁有中歐大學的碩博士學位,很明顯的,高等教育並不能保證一個人擁有尊重心智。

  沒有一個公式能保證培養出尊重他人的人。有關營救者的研究得到特別寶貴的證據,這些營救者是納粹佔據下的歐洲居民,他們冒著極大風險,選擇藏匿猶太人或其他被追殺的人。根據社會學家歐萊納(Samuel Oliner)表示,營救者表面看似平凡,他們看起來就像其他許多旁觀者一樣,有的看起來甚至像個積極援助蓋世太保的人。近距離觀察才能看出不為外人所知的差異。

  在營救者的童年,父母避免體罰,選擇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規則和慣例。營救者憑著強烈的價值觀成為與眾不同的人,而這強烈的價值觀往往來自宗教,但也有從父母那兒吸收來的,那是一種有建設性且樂觀的人生觀,對他人有一份感情,那怕是對來自不同群體的人。更重要的是,那是一種發自直覺(本能)的反應,知道加害無辜者是錯誤的,而他們是有能力發揮作用的個體,應該(其實是必須)採取改正行動。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Five Minds for the Future》頁180)

  說到尊重,無論我(或你)是在寫作、研究或管理,一定要避免將他人定型,或者用拙劣的方式模仿。一定要試著用同理心了解對方,必要時發揮最大的想像力,設法傳達對他們的信賴,並且盡可能與他們創造共同主張,成為值得他們信賴的人。

  這樣的態度不表示我忽視自己的信念,也不表示必然接受或原諒我所面臨的一切(尊重不能成為恐怖份子的「通行證」)。但是,我認同這樣的努力,不光是基於我個人的根本信念,這樣的謙遜也可能從他人身上得到正向回應。(《決勝未來的五種能力》頁12)


相關文章: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為什麼學歷高的人照樣(有時更容易?)會被詐騙?
  用道德掩護不道德——重讀《黑暗聖經》
  你被洗腦了嗎?—脅迫憲章Chart of Coercion(上)
  明顯的事實,合理的推論,但……
  合格的民調應該要公布哪些資料?

0 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