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我們是一個小國,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需要每個人每個頭腦──芬蘭國民義務教育新聞報導有感

分享



「給老師充分的自主權,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尤其針對有學習障礙的孩童,設計一套個人的學習計畫。」

「不同於東方的菁英教育,把最好的資源給成績最好的學生,芬蘭更重視發展較慢的孩子,在學習科目上遇到困難,都可尋求特別輔導,在芬蘭高達三成的學生,都接受過特殊教育。」

「芬蘭教育的一個核心價值,就是一個孩子都不能少。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協助學習表現較弱的孩子,對於有天份的孩子,我們反而比較不關注。」

「芬蘭所有基礎教育都是公立,不管家境如何,都有相同水準的教育機會,因此芬蘭學生,第一名跟最後一名的差異是全世界最小。不過他們的整體表現,在國際學生的能力檢測上,從閱讀到數學到科學,常常都是拿下第一。」

「我們是一個小國,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需要每個人每個頭腦。」

「芬蘭學生上高中前,沒有期考學測,學校不發成績單,只有學習報告書,邀請家長一起設定孩子的學習目標。」

上面的內容節錄自底下的新聞報導影片。(資料出處:http://www.ctitv.com.tw/newchina_video_c203v62281.html

會特別找這報導的影片,是因為在電視看這報導不久前,讀《用心,讓你看見問題核心:跨過分類思考、自動行為、單一觀點的局限思路(舊版中文書名為「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Mindfulness》時,有一個看法擱在心中思索著。

  我們可能陷入自己所創造的類別(或其他人給予的),而不去接受這個世界是動態且持續不斷的,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們相信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有明確且穩定的類別,那麼我們就可依此制定規則來發放、分配這些資源。如果當資源不是有限的、或這些資源的限度放寬至極大時,那麼類別就不用這麼僵固不變了。

  舉個例子來說,管制大學入學人數,就是根植於相信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把聰明才智視為一種單一固定的特質,那麼我們就可依聰明的程度來決定誰該上大學。一旦我們瞭解到,聰明智慧就跟其他事情一樣,是由許多面向組成,且每一個面向的強弱會依其脈絡關係而有消有長,那麼我們就不會再以它為標準來區分誰應該上大學、誰不應該。甚至,大家可以提出另一個可能會造成更多困惑與爭辯的觀點,反過來主張說:「假如班級是有限的,或許被認為比較不聰明的人反而應該去上大學,因為他們更需要接受教育。」這些考量必定可以讓那些主張限制大學入學人數的人,認知到以下這個事實,就是之所以要管制大學入學人數,其實並不是因為大學教育在本質上有和特殊之處,事實上,大學教育在本質上和小學教育是一樣,兩者都沒有理由要限制入學,大家會同意要限制大學入學人數,只是因為相信教育資源是有限的。(《用心,讓你看見問題核心:跨過分類思考、自動行為、單一觀點的局限思路(舊版中文書名為「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Mindfulness》頁35)

  國家為什麼要花錢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台灣在民國一○三年八月要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的推動緣起這麼寫著:

  國家建設、經濟發展,一切都以人才為先;人才的培育,需要長期持續,更要從基礎做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統計,目前全世界實施10年以上國民基本教育的國家計有40餘國,主要原因乃是許多非先進國家已注意到國民基本教育與國家競爭力的關聯。

  從腦神經科學跟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如果台灣的教育方式跟觀念不改變,我認為,即使台灣實施18年國民義務教育,人才的培育還是會輸給芬蘭。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

  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是「教過」學生什麼,芬蘭的國民義務教育是學生「學會」什麼。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最有用的學習活動,就是「從錯誤中學習」。事實上,除非你經歷過犯錯所帶來的不愉快徵兆,你的腦袋才會修正模式。你的神經元在成功之前,必須先一再經歷挫敗。這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捷徑可走。……把焦點放在錯誤上,這才是精進的關鍵。(《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How We Decide》頁81)

  台灣的教師有上課進度要趕,在學期課堂上,教完規定的課程進度內容很重要,如果教不完,還要找時間補課。老師藉由考試評量學生的學習,考試的目的應該是找出沒學會的地方,然後把它弄清楚、學會。結果,每次考完試,教師跟家長常常只關注成績跟排名,沒有幫助學生把不懂的地方弄到懂,考過就算了。錯失了最有用的學習活動。

  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一次又一次的流失。年復一年,學生們不懂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多,慢慢地有些學生已經不曉得如何學習、從何學習,一而再、再而三的學習挫折,上課教室彷彿心理學「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實驗的鐵籠,考試是一次次的電擊,講台下是無聲的哀鳴。有些人即使已經當父母,這陰影還存在,小孩拿課本問問題馬上就投降,也不給自己重新學習的機會。

  台灣數學程度差異大的現象,在小四還沒有很明顯,到了八年級(國二)卻差距很大,是荷蘭和新加坡的五倍、英國的四倍、香港和美國的三倍。(資料出處:2010/3/15 人間福報「國際數學頂尖 八年級程度差異大」)

  學生的程度差異越大,老師教學的難度就更大,造成了惡性循環。

  或許聽起來有點饒舌,為什麼九年國教要叫「國民基本教育」?我相信這是因為所教的都是所有國民應該要「學會」的基本知識。這是「國民基本教育」,不是「高等教育」。

  一個國民全「學會」國民基本教育的國家,跟一個只有部分國民全「學會」國民基本教育的國家,哪一個國家比較容易有競爭力?比較容易培養人才?比較容易擺脫勞力產業,進行產業升級?比較有良好的民主政治運作?……「星群比它最亮的星星來得重要」!

  回過頭來看芬蘭教育,為什麼芬蘭的學生能夠在國際學生的能力檢測上,從閱讀到數學到科學,常常都是拿下第一,而且學生間成績差異全世界最小,還能假期比別人多,上課時數比別人少

  因為芬蘭教育學生的方法就像世界雙陸棋冠軍羅伯提(Bill Robertie)訓練自己的方法一樣──練習的重點不在量,而在,最有效率的改進方法,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錯誤上。(羅伯提是世上極少數能在三種不同的博奕競賽項目,都擁有世界級水準的人物,他的故事請參閱「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之前看到台灣新聞,有英文老師在考試後,要求學生不論答對或答錯的題目都要重複抄寫好幾遍,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率。

  學生該懂的基礎都學會了,彼此間的差異又小,老師容易教,形成正向循環。芬蘭看似把資源給了學習較弱的孩子,實際上老師跟所有的學生都受益。

  新聞報導中提到,「不管是否零下20度,每節下課15分鐘,學生一定要到戶外玩耍」

  運動對孩子有幫助。身體狀態良好的孩子對視覺刺激辨識的速度比不愛動的孩子快,他們的注意力比較能集中;大腦造影的研究顯示常常運動的孩子和青少年,他們在做作業時,能夠使用比較多的認知資源並持續比較久的時間。

  楊西(Antronette Yancey)醫師說:「當孩子身體狀態已經是活化起來時,他們上課比較專心,不容易被教室中其他事物分心,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心比較強,對自己的感覺比較好,比較不沮喪,比較不焦慮。上述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和他的注意力。」(《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頁41)

  因為學校越來越信賴考試,許多學區都不再上體育課並剝奪下課的時間,前面說過運動對認知的好處,所以這種措施是完全不合理的。楊西醫生描述了一個真實世界的試驗:他們將上正課的時間拿來上體育,發現這樣做並沒有危害孩子課業的表現,請受過正規訓練的老師來上體育課之後,孩子在語言、閱讀和其他基本學力測驗的表現其實變得更好了。(《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頁48)

  我們教科學知識,使用科技產品,卻不懂得好好運用其他國家花大錢所做出來的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來培育人才,國家競爭力怎麼能有效率的提升呢?


相關文章:
  讀《我的資優班》的隨想與書摘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你想要哪一種社會:公平分配選擇,還是各憑本事爭取?──解放的自由(freedom from)與能夠的自由(freedom to)
  公民意識的「芬蘭驚豔」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1 意見:

匿名 提到...

《論語‧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