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27日 星期三

通往健康與快樂的共同途徑

0 意見
分享






  身材特別高的人會買「超長」的衣服,但很少人會買超長的衣服好讓自己長高。有時候我們可以清楚知道兩件事情之間有基本的關聯,例如基因與營養。但在探討健康問題時,我們很容易在追溯原因時偏離方向。

  我們有一位同事兼朋友柳博米爾斯基(Sonja Lyubomirsky)是優秀的研究人員,專門研究哪些做法會讓人更快樂,堪稱這方面的頂尖專家。

  有一天,我們檢視她與其他人對於改善與維持快樂的建議,驚訝地發現一種奇妙的一致性與關聯性:專家建議追求快樂的方法之中,很多地方(但不是全部)幾乎和維護健康的建議一模一樣。

  舉例來說,專家建議透過以下方式增進快樂:

  ■ 少看電視;
  ■ 改善社會關係──多和朋友在一起;
  ■ 增加體力活動──長時間散步;
  ■ 幫助別人,對幫助你的人表達感謝;
  ■ 承擔新挑戰,以維持新鮮感與活在當下的感覺。

  這些都與健康及長壽有關,只是我們採取不同的角度,用另一種方式來描述:我們不會建議你做這些事,我們的研究顯示,最好是營造一種生活模式,讓這些事情變得非常自然。也就是說,健康快樂的人自有一套長期的模式,而這些活動屬於整體模式的一部分。你必須先有健康的模式與生活軌跡,過程中自然會帶引你找到健康與快樂。

  以「象與騎象人」的比喻來說,這本書作者的建議就是「營造路徑」。

  這就像《你的身體導覽手冊YOU: The Owner's Manual: 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Body that Will Make You Healthier and Younger》提到的減重策略,「最好的減肥餐,就是你可以吃一輩子的那種」。《瞎吃Mindless Eating: Why We Eat More Than We Think》的策略則更進一步,「最好的節食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在節食。」。

好活久久指南:記住,快樂是認真生活的副產物

  面對現實吧,如果專家建議你不要再看你最愛看的電視、放下手中的零食,然後出去跑步,你很可能不會照著做。

  如果你真的很有心,大概會嘗試一陣子,但很快又故態復萌。

  但如果你是那種真正忙於和朋友家人聚會、參加教會活動、加入運動團隊、投身富挑戰性的事業、旅遊、參加讀書會等等,就不會有太多時間坐在那裡吃零食看電視。

  假裝很認真地去找個精神導師也是一樣,也許短時間有效(讓你振奮起來),但除非能增強社會關係,否則很容易半途而廢。

  很多特曼研究參與者都很快樂,但他們可從來沒有上過什麼如何追求快樂的課程。他們周遭沒有人推廣大笑治療,也沒有自尊診所或溺愛的父母。

  他們能過得健康快樂,是因為追循某種生活軌跡,且通常是朝向富有而明智的方向發展。

  這本書中所提供的問卷與評量,可以提供營造適合自己的生活軌跡的資訊。另一方面,當我們閱讀書中的知識,也同時在增強騎象人的控制力。

  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快樂不等於健康,有時候擔心才是好事。

  長壽又快樂的研究參與者並不是憤世嫉俗、反抗權威或獨行俠,而是事業有成而且對人生感到滿意,但他們並沒有刻意追求快樂。

  他們能過得快快樂樂,是因為健康、富有、明智──快樂只是選擇長壽之道的副產物。下面會談到,這些人特有的社會關係、事業、嗜好、習慣,全都在鋪陳一條通往健康的康莊大道。

  像艾瑪這樣健康的人是快樂的,但快樂的人未必健康,理由是某種生活方式會讓你走上長壽之道,同時讓你感到快樂與滿足,但追求短暫的開心通常對健康沒有太大的幫助,艾瑪並不是特別開朗樂觀的小孩,但這並不影響她後來變得健康又快樂。

  如果你找到一起歡笑的朋友,這樣應該對健康有益;但如果你找到一齣電視節目讓你笑一整晚,卻是獨自一人邊吃東西邊看,這可能就不太健康。「開心過日子就能長壽」這句話太過簡化──又是一個毫無道理的迷思。

  如果讓人快樂的事同時會讓人健康,或改善健康的事同時能增進快樂,那麼,「快樂的人比較健康」這句話就沒什麼好驚訝了。

  有時候,改善健康確實會讓你更快樂;有時候,快樂的人在面對艱難的困境時,可以在無損健康的前提下因應得很好。

  但一般而言,只要你選擇正確的做法,一定能同時增進快樂與健康。(《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頁73)


相關文章:
  快樂、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蜻蜓效應The Dragonfly Effect》書摘
  時間觀與12個讓自己更快樂幸福的方法
  假如你有50億台幣的財產──「《功夫‧詠春》主角白靜 北京遭夫刺死」新聞聯想
  送給自己時間當作禮物吧!如果連讓自己快樂的時間都不願給,別人也幫不上忙了──時間心理學《你何時要吃棉花糖?The Time Paradox》
  最有效的節食方法——不用把垃圾食物丟掉也能擁有好身材

繼續閱讀...

2012年6月25日 星期一

惡人常早夭,好人易長命

0 意見
分享






  常聽人說:「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特曼研究則證明「惡人常早夭,好人易長命」。或許可以用「存活者偏差」來解釋一般人的這個說法。

  為了找出最有利於延年益壽的社會連結,我們特別檢視退休前後的各種社會支持,與其後20年的死亡風險有何關係。我們認為,一個研究參與者如果真的覺得,在遭遇困難時可以仰賴親友協助,這個人應該會比較健康。我們預測,覺得自己有人愛與關懷的人會比較長壽。

  讓人驚訝的是:我們錯了!雖有研究顯示有人愛與關懷的人會感到比較幸福,但對於延年益壽沒有多少幫助。

  那麼如果把重心放在社會網絡的範圍,而不要只強調感覺,是否比較準確?經常和許多相處愉快的好友連繫,有沒有幫助?

  我們發現,擁有龐大社會網絡的人明顯比較長壽。……

  除了社會網絡,社會關係最明顯的益處來自助人。經常幫助朋友與鄰居、關懷別人,並為別人提供意見的人,通常活比較久。……

  三百多年前,以小說《魯賓遜漂流記Robinson Crusoe》聞名於世的狄福(Daniel Defoe)說:「再好的人也敵不過命運: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 The best of men cannot suspend their fate: The good die early, and the bad die late. )

  我們發現事實完全不是如此,很多非常隨和、體貼、熱心助人的特曼研究參與者都很長壽。

  不過我們也一再發現,與長壽有關的並不是因為擁有朋友而感覺良好,真正有影響的是比較務實的部份,例如是否與家人保持連繫、常和朋友一起做些什麼事、熱心助人等。

  如果我們一併考量許多和長壽有關的特質,例如認真盡責、婚姻幸福、維持健康的習慣、努力工作且事業有成,那麼狄福的格言根本不堪一擊。他那句朗朗上口的話已經成了老生常談,多年來在電影、歌曲、哲學理論裡不斷出現,其實並沒有證據證明好人不長命。

  其實一般而言,好人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應該說惡人常早夭,好人易長命。當然,總不免有一些格外受矚目的例外情形。(《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頁201)

  有一點很值得再強調一次:社會網絡是改變生活軌跡的一個重要方法(可能是最重要的)。

  從很多方面來看,這也是非常實際可行、相對簡單直接的方法。修復婚姻裂痕或調整不具建設性的事業,對健康也很重要,但都相當困難而費時。

  反之,每週花幾小時當義工,或參加志趣相投的團體,都可擴大你的社會網絡,也可藉機幫助他人。任何年紀開始做這些事都不嫌太老、太遲或太早,對人生的質與量絕對有很大的助益。(《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頁205)

  利他行為有一個可愛的小秘密:它會讓人感覺良好。

  人腦天生的設計就是會覺得慈善義舉讓人愉快;對別人好,可以讓我們覺得舒服。

  最近有一項大腦造影實驗,科學家發給幾十名受測者每人128美元(約新台幣3700元),讓他們選擇要保留這筆錢,或是捐給慈善機構。

  結果當他們選擇將錢捐出去時,腦中的報償中心就會活躍起來,而他們也會經歷到一陣無私的愉悅之情。

  事實上,有好幾名受測者在進行利他行為時,腦中報償回路的活躍程度,甚至超過自己拿到現金報酬時的情形。

  從腦部觀點來看,真的有所謂「施比受更有福」。(《大腦決策手冊How We Decide》頁235)

  助人助己,當我們幫助他人時,不只讓自己更快樂,也讓自己更容易長壽。


相關文章: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快樂、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情緒感染(emotional contagion)──《蜻蜓效應The Dragonfly Effect》書摘
  施比受更有福──關於幸福的投資遊戲實驗(The Investment Game)
  心理學家對利他精神的爭辯
  惟愛為大
  星群比它最亮的星星來得重要
  給予者、互利者、索取者的利他與利己

繼續閱讀...

特曼研究的科學「算命」──《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0 意見
分享




  一開始的時候,不太了解為何《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這本書的作者是兩位心理學家。直到讀完這本書,才知道這屬於「健康心理學」這門新學科。

  讀的時候,不免驚嘆於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如此鉅細靡遺地收集研究對象從10歲到死亡的個人資料。而兩位作者則利用統計科學,從這些龐大豐富的資料中,尋找會影響壽命長短的因素。

  書中提供問卷與評量(還有計分方式),幫助讀者了解自己:
  ■ 是不是對自身健康負責任的人?
  ■ 性格是否善於交際?是否擅長情感溝通?
  ■ 是否情緒化而容易擔憂?
  ■ 會不會常常杞人憂天?
  ■ 早期教育是否有助於延年益壽?
  ■ 對生活的滿意度是否影響自身的健康?
  ■ 以科學標準來看,體力如何?
  ■ 如果已婚,婚姻幸不幸福?
  ■ 工作對自己的健康有益嗎?
  ■ 在社會關係的三項主要評量得多少分(尤其是與長壽有關的那一項)?
  ■ 宗教信仰(或沒有信仰)對健康有何影響?
  ■ 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程度?
  ■ 是否因承受長期的壓力而損及健康?

  書的內容檢視著一千五百多位研究參與者的人生,但在閱讀時,其實也讓人跟著檢視了自己。

  1921年9月,在舊金山某一所小學,聰明的派翠霞和早熟的約翰被叫出教室,因為史丹福大學的心理學家特曼(Lewis Terman)要尋找有天賦的小孩,請老師挑選班上最聰明的學生。他要研究智識領導力的根源,希望能發掘高度潛能的早期火苗。

  80年後,派翠霞與約翰還健在(91歲),享有難得的健康與長壽。他們的祕訣是什麼?

  為了尋找答案,我們花了20年的時間追蹤特曼的研究對象,探討為什麼有些人能健康活到老,有些人卻生病早夭。

  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常聽到的保健觀念並不恰當,甚至根本是錯的。我們會在書中提供正確的保健長壽之道。

  特曼挑選了1528名男孩與女孩,都是1910年左右出生──現在幾乎都已辭世。

  我們記錄了他們的死亡時間與原因,也對他們的一生做了非常詳盡的研究。雖然很多人只活到六十多歲,但也有不少人健健康康地活到很老。

  讓人驚訝的是,其中較長壽者的健康祕訣,並不是多吃花椰菜、常做健康檢查、攝取維他命或慢跑,而是表現出某些習慣與生活模式。

  事實證明他們能享有長壽,跟他們的性格、事業發展、社交生活很有關係──但實際的關聯與我們的預期不太一樣。

  我們首先把研究重點放在壽命的長短。

  許多探討健康狀況的研究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過度倚賴參與者在填問卷時,對自己身心健康的回答,也就是所謂的「自填式問卷」(selfreport)。

  自填式問卷的答案都是主觀的,且通常不太正確。

  相較之下,壽命卻絕不可能因自填式問卷而被扭曲。死亡證明的可靠性是另一個研究領域,但如果你的死亡證明上的日期是1989年4月26日,我們對你的壽命與當日的健康狀態便可以有合理的掌握。

  許多和健康與長壽有關的常見觀念,其實都帶有偏見──而且那些偏見早在自填式問卷之前就已存在。例如我們常聽到有人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提供不客觀的研究資訊(通常都涉及個人利益),但除此之外,更有許多無意間造成的扭曲或錯誤。……

  當然,我們可以去研究身心健康的人,但應該與誰做比較?

  如果我們知道有兩個人出生時完全一樣,一個吃花椰菜,另一個吃炸牛排,或許可以進行合理的比較。但幾乎所有的流行病學研究(包括登上頭條者)所比較的對象,在許多方面都大不相同──事實上我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有多少地方不同。例如將素食者與嗜吃起士漢堡者,或是常吃藥或討厭吃藥的人拿來相比,這類比較不免存在瑕疵。

  不論如何力求精確,研究人類健康這樣複雜的議題必然會受到許多限制。再者,研究結果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被解讀。

  要避免這些研究上的陷阱與偏見,最好的方法就是追蹤研究對象一輩子,觀察有哪些特質影響後續的健康、行為與結果,探討是什麼因素讓背景相似的人發展出不同的身心狀況。

  我們採取的正是這種按步就班的方式,本書則是研究結果的第一份完整報告。

  我們追蹤上千人的人生,發現常見的保健觀念有了新的變化,例如單身或離婚其實有益女性的健康。

  我們的研究發掘出一連串「毫無道理的迷思」──這些常聽到的建議其實並沒有實質的科學根據,反而可能讓你走上死路(不只是字面的意思)。

  以下舉出幾種常見的觀念,書中會一一解釋錯在哪裡:

  再好的人,也敵不過「好人不長命,禍害遺千年」的命運。(迷思!)

  結婚吧,這樣會活得比較久。(迷思!)

  放輕鬆,不要太賣力工作,這樣才能長保健康。(迷思!)

  多想快樂的事能減輕壓力,延年益壽。(迷思!)

  有宗教信仰的人較長壽,因此要虔誠信教。(迷思!)

  如果你的嗜好偏向園藝、散步、烹飪之類,你應該從事活動量更大的運動。(迷思!)

  煩惱對健康大大有害。(迷思!)

  相信自己擁有愛與關懷,就能長保健康。(迷思!)

  盡早退休並常打高爾夫,有益健康與長壽。(迷思!)

  如果你的小孩很嚴肅,應鼓勵他放開心胸,多玩樂。(迷思!)

  讓小孩盡早開始上學,可以有更成功的人生。(迷思!)

  只要放棄那些讓你想要活到一百歲的事,就可能活到一百歲。(伍迪.艾倫 Woody Allen說的笑話)(迷思!)


  探討健康與長壽的書,不是提供食譜(第一週吃蒜頭橄欖油炒菠菜)、食物清單(一天一顆蘋果),就是列出一堆該做與不該做的事(一週四次每次運動半小時;體重和身高的比例不可以高過某個比例)。

  運動、飲食、壓力與體重確實會影響健康,但對每個人的影響不同。

  對多數人而言,長時間遵循該做與不該做的清單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幸特曼研究參與者讓我們知道,根本沒有必要辛苦遵循特定的保健原則。在參與者出生數十年之後,才有人發明跑鞋、溫泉水療、各種花俏的健康檢查,但很多人還是活得健康又長壽。我們會告訴讀者原因何在。

  我們公布研究結果的目的,並不是要告訴讀者哪些因素最可能讓你活得比周遭的人更久。

  如果晚年只能活在衰退與痛苦中,多數人應該都不希望活太久。

  但事實是,長壽的人通常一生都相當健康,而不是因為成功打敗癌症、心臟病、糖尿病、肺病等,基本上長壽者多能避免罹患重病。

  特曼開始進行研究時,他的對象都還年幼,研究結果不僅對於想要追求健康的成人有幫助,對於有心引導小孩走上健康之路的父母也很有意義。

  我們的很多發現可以幫助讀者重新思考,自己的教養方式會有哪些長遠的影響,以及怎麼做才能促進全家人的健康、快樂與幸福。(《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頁12)

  兩位作者並不只是單純地將原始資料做統計,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正確性,並且能適用於多數人,也下了不少功夫。

  特曼在研究派翠霞、約翰以及加州千百位聰明的男孩女孩時,所蒐集的資訊非常廣泛──包括小孩的家庭、課業與活動等。他記錄了每位研究對象的家中有多少藏書、小孩玩耍時活不活潑、父母的婚姻是否幸福等。他也評量了小孩的性格──是否謹慎、外向、開朗等。然後他追蹤這些對象一直到他們長大、工作、成家。

  特曼1921年開始進行研究,當時四十多歲。1956年特曼去世,但研究計畫繼續由他人接手。我們在1990年開始就這些資料進行嚴謹的研究,當我們談到相關的分析、發現與解釋時,常以「我們的研究」或「我們的計畫」稱呼,但我們絕無意忽略或淡化對特曼及其研究同仁,以及參與者及其家屬的深刻謝意。

  我們能夠順利進行健康與長壽的研究,一個重要的關鍵是從美國各地蒐集到研究對象的死亡證明。……

  確認了每一位研究對象的壽命(與確切死因)之後,便可以設計與進行一系列前所未見的研究。

  我們運用精密的統計模型,並針對性格、社會關係、行為模式進行各種評量,找出具有相似特質(如性格或離婚史)的人,觀察這些特質是否對健康有長期的影響。很多研究結果讓我們大吃一驚。

  讀者或許會懷疑,特曼研究的參與者跟我們活在不同的時代,而且多半是聰明、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適合以他們為例推及其他人嗎?他們的例子適用於現在的人身上嗎?

  答案當然要視情況而定:例如教育程度較低又缺乏醫療資源的外來農工,或是罹患愛滋病的貧農,就可能面臨其他更嚴重的健康威脅。但本書的多數讀者都是聰明、受過良好教育、追求健康與成就的人,與研究對象的差異應該不是那麼大。

  不過,我們在研究過程中最重視的,還是能確認研究我們的結果,有利促進大家對健康與長壽的一般了解。

  因此我們花了很多時間與心力,去評估研究結果是否能廣泛適用於多數人──答案是肯定的,我們運用很多科學方法來證實這一點。

  為了確認舊的量表與評量項目是有效的,我們以現代年輕人為樣本進行新評量,以便與舊資料相對照。我們也使用各種統計測驗與調整方式,以檢視我們的研究對象是否會使研究結果受限。

  此外,在提出任何明確的結論之前,我們一定先將結果與其他研究的公認結論相比較。(《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頁17)

  綜觀這些人的醫生,很多因素決定了人生的順逆與壽命長短。關鍵不在於一個人的性格是否開朗、外向、人緣好,最長壽的類型也不是輕鬆度日、只求安全或避免壓力的人。

  長壽的人通常會表現出一種複雜的模式:堅毅、謹慎、努力與朋友及社區維持密切的關係等,他們選擇了精采又有意義的生活軌跡,而且如同書中一再顯示的,這些人每次偏離軌跡時,都會想辦法再回到正軌。

  觀察這些長壽者的特質與生活型態會發現,他們通常都積極追求目標,對人生很滿意,而且擁有強烈的成就感。

  並不是說這些人快樂得不得了,前面已說過,開朗的人未必長壽。

  但如果你擁有龐大的社會網絡,從事喜歡的體力活動,熱心回饋社會,在工作中找到樂趣與成就,擁有美滿的婚姻與親近的朋友,那麼這些對你的幫助絕不只是延長好幾年的壽命,而是代表一種有意義的人生。這層意義,就建立在努力工作、幫助別人、能夠從逆境中站起來等因素。

  想想看,一個人只要自己努力過有意義的人生,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就能得到「健康」這項額外的收穫,這是多麼划算!(《他們為什麼活到99 The Longevity Project: Surprising Discoveries for Health and Long Life from the Landmark Eight-Decade Study》頁258)


相關文章:
  活到一百歲以上的長壽秘訣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我是懷疑論者,不是鐵齒
  數字可以怎樣「詐」我們
  如何評估心理測驗的好壞?

繼續閱讀...

2012年6月18日 星期一

巴菲特、彼得林區、索羅斯的年平均投資報酬率──為什麼基金經理人的好壞無法很快地分辨出來?

0 意見
分享






  我認為知道巴菲特、彼得林區、索羅斯這三位傳奇人物的年平均投資報酬率,有其必要性。

  首先,有人提供給你一個投資方案時,你可以衡量,這樣的投資報酬率會不會「好得太不真實」。

  其次,當你在要求或詢問投資報酬率時,不會顯得太過「天真」。

  巴菲特從1965年以來,其經營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司(這是一家控股公司,除了投資股票之外,旗下有保險、傳播、出版、糖果、製造、清潔用品製造等)的年平均報酬率達到27.7%

  彼得林區在1977至1990年的13年間(他在1990年退休)操盤富達麥哲倫基金的年平均報酬率達29%

  索羅斯從1969年至1995年間,操作量子基金(Quantum Fund)之年平均報酬率高達35%,即使從1969年算到2008年,量子基金的年平均報酬率亦達30%(《逮到底部,大膽進場》頁217)

  光用運氣,無法解釋麥哲倫基金(Magellan Fund)從1977年到1990年的表現。在這段期間,負責操盤的,是具傳奇性色彩的選股大師彼得‧林區(Peter Lynch),他每年創下超越大盤13%的優異成績。

  為達成如此驚人的績效,麥哲倫基金所承擔的風險比較高,可是,要它14年來,每年都領先威爾希爾5000指數(Wilshire 5000)這麼多,若說要純屬運氣,那麼機率只有50萬分之一。

  在彼得林區負責操盤的這段期間,麥哲倫基金的突出表現當然是因為他高明的選股技巧。可是,對於一般的基金經理人來說,優異的績效究竟是因為技巧高明,還是純屬運氣,這就很難說了。表20-2計算出基金經理人以選股實力擊敗大盤的機率。

表20-2 1972年到2006年12月,根據報酬、風險和相關性來計算打敗威爾希爾5000指數的機率

預期超越大盤報酬率

持有期間(年)

1

2

3

5

10

20

30

1%

53.8%

55.4%

56.6%

58.5%

61.9%

66.6%

70.1%

2%

57.6%

60.7%

63%

66.6%

72.8%

80.4%

85.3%

3%

61.3%

65.7%

69%

73.9%

81.7%

90%

94.1%

4%

64.8%

70.4%

74.5%

80.2%

88.5%

95.5%

98.1%

5%

68.2%

74.8%

79.3%

85.5%

93.2%

98.3%

99.5%


  結果令人意外。即使基金經理人所選的股票每年預期會有高於大盤1%的報酬率,十年之後,基金績效超越市場報酬率的機率,只有61.9%,若時間拉長為30年,則機率也只上升到70.1%。

  如果經理人所選的股票每年預期報酬率能高於大盤2%,則十年後,基金績效要打敗市場報酬率的機率,也不過增為72.8%。這意味著,它們有四分之一的機率會落後大盤。

  若想百分之百確定高明的經理人能夠打敗大盤,恐怕在經理人的有限的操盤生涯,還等不到呢!

  要找出差勁的經理人,也一樣困難。

  事實上,一個基金經理人得連續15年績效低於大盤達4%,才能從統計上確認他的確能力不佳(誤差率小於5%)。若等到那個時候,你的資產早就比當初按照指數來投資少了一大半。

  換個角度來看,散戶自己投資績效的好壞,除非太差,也不容易在短時間內分辨出來。

  即便是表現異常出色的例子,也很難看出來。

  若有基金經理人選的股票每年報酬率能夠超越大盤5%,事實上,並沒有任何一檔自1970年以來一直存在的基金曾達到這種績效,你一定以為這檔基金很快就能受到投資人矚目。

  可是並不見得。在一年以後,這樣的基金績效打敗大盤的機率只有70%。時間拉長兩年,這名經理人打敗大盤的機率只增加為74.8%。

  假設有個尚未出名的年輕小夥子,他有潛力會成為未來的彼得林區,長線能夠超越大盤5%,現在,你給他下了最後通牒:如果他兩年內部能趕上大盤表現,你就要把他開除。

  表20-2顯示,他在兩年內會打敗大盤的機率74.8%。這表示,他幾乎有四分之一的可能會輸給大盤,而你就認定他選股能力不足,開除了這位未來的林區!

  某些經理人擁有一雙選股「金手」,這是否表示他過去優異的績效能夠持續到未來呢?許多相關研究結果,皆無法清楚證明這一點。

  有證據顯示,基金在某一年創造出優於大盤的績效,則隔年仍然能夠繼續保持這樣亮麗的成績。優異績效之所以能在短期持續下去,可能是因為經理人依循某一投資「風格」,而這個風格剛好適合這幾年的行情。

  不過,把時間拉長,就很難找出證據來證明基金經理人是否有能力持續打敗大盤。艾爾頓(Elton)、葛魯伯(Gruber)和布雷克(Blake)宣稱,打敗大盤的風光能持續三年以上,可是伯頓‧麥凱爾(Burton Malkiel)和傑克‧伯格(Jack Bogle)等人不同意這個說法。

  無論如何,基金績效會不預期地突然出現變化。也許,在彼得林區離開後,麥哲倫基金表現不佳,是投資人意料中的事。可是由比爾‧米勒(Bill Miller)的金手所操縱的雷格梅森價值信託基金(Legg Mason Value Trust),創下了連續15年擊敗標準普爾500指數(S&P 500, Standard & Poor's 500 index)後,卻突然在2006年和2007年光芒盡失。(《散戶投資正典Stocks for the Long Run: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Financial Market Returns And Long Term Investment Strategies》頁346)


  涉及對沖基金詐騙案的伯納德.馬多夫(Bernard L. Madoff),他可以吸收那麼多的資金,靠的不僅是個人專業背景所累積的聲譽(曾任那斯達克﹝NASDAQ﹞電子交易所主席、慷慨的慈善家,也是社會賢達),他虛設的對沖基金不斷地提供投資人報酬也有關係。當然,這些報酬大都只是帳面上,只有少數提早退出的投資人才真正拿到這些報酬。

  一直到了經濟狀況變差,愈來愈多投資人退出之後,大家才驚覺這個基金根本是個大騙局。馬多夫玩的正是一場聲譽遊戲,跟其他多層次的老鼠會很不一樣。

  他設定的投資報酬率是比較合理的10%,而非50%之類的天馬行空。如果投資人上門,他來者不拒的話,馬多夫原本可以更快地騙到更多基金,但事實上,他還拒絕了一些投資。

  事後來看,這是他的細膩做法,他走的是細水長流,而不只是想在短期間謀取暴利而已。由於他慢慢地累積聲譽,似乎也會讓人願意投資得久一點,從而降低發生擠兌,致使騙局曝光的危險。

  換句話說,馬多夫的聲譽不但為他帶來資金,事實上也是靠這個才撐住整個騙局,要不是後來經濟情勢逆轉,他這個基金騙局可能完全不會破功。(《金錢實驗室的人性考驗:為什麼行為經濟學可以幫你做對商業決策Secrets of the Moneylab: How Behavioral Economics Can Improve Your Business》頁185)


相關文章:
  射飛鏢選股票的猩猩與基金經理人──連續常勝紀錄與運氣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當指數型基金(ETF)風行時,會產生什麼狀況?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これかわ ぎんぞう》是怎樣修煉的?
  為什麼投資不應該整天盯盤?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過去經驗值得未來參考
  科斯托蘭尼的投資(機)天賦測驗

繼續閱讀...

2012年6月17日 星期日

《作文七巧》書摘

0 意見
分享




  以前我常會想,智力測驗、托福、GRE為什麼要考那麼多單字或詞的意思?直到看了「東大特訓班」(日劇跟漫畫),才真正了解了語文在其他科目、學習,甚至生活上的重要性。

  身為讀者應明白,抒情文是不能「考據」的

  他說「我的血管連著他的血管」,你幹嗎要解剖呢?他說:「我飲下滿杯的相思」,你幹嗎要化驗呢?他說他將在銀河覆舟而死,你又何必搬出天文知識呢?他說他坐在那裡坐成禪,坐成小令,坐成火山,你又何必搖著頭說不可能呢?

  他說的血管、銀河、火山,都是一種情,都和生理、天文、地質毫無關係。

  抒情文裏的記事其實並不是記事。「從你的瞳子走出來、流浪終生」,豈是記事?「莫道繁華無憑,山鳥記得百花開過。」豈是記事?並非記事,全是抒情。

  最有名的例子也許是蘇東坡的〈前赤壁賦〉。拿它當作記述文看,它可以說是失敗了,東坡居士弄錯了地方,他所遊的根本不是三國鏖兵的戰場;拿它當抒情文看卻是偉大的作品,那思古之幽情,曠世之豪情,瀟洒之逸情,十分迷人。評論家以情取文,那地理上的錯誤竟未貶損此文的價值。(《作文七巧》頁80)

  讀這一段時,想起了電影「戀愛通告」的情節跟主題曲「你不知道的事」。


  人有七情,在小說戲劇中七情俱到,散文似乎有所選擇。以我的印象,時下散文寫「哀」(悲),觸目皆是,幾乎是抒情的主調。「愛」常和「悲喜」交織或融合,人的情感本是如此。「喜」「樂」「愛」也常在一篇文章中互相代替,例如「農家樂」裏面有「豐收之喜」「鄉土之愛」,「讀書樂」離不了「愛書成癖」「欣然忘食」和偶然以低價購得珍本的慶祝心情。情就是情,這些不必強為畫分。

  抒情散文很少寫「怒」,簡直避免寫「惡」和「欲」。七情中沒有「恨」。中國文學的術語中雖有恨字,卻不做仇恨解釋,七情中沒有恨字,「怒而惡」大約就是吧。抒情散文極少有「怒而惡」的作品流傳,從一般選集和文集中很難找出例子來。我懷疑抒情散文若是寫恨,讀來怪可怕的,若是淋漓寫怒不可遏,恐怕又未免可笑。作家總要等一等,等那「怒」轉化為諷刺,等「怒而惡」昇華為悲憫,等「欲」淨化為欣賞或曠達再動筆吧。

  散文要「抒」的是人的「高尚感情」。

  作家為了「精於藝事」,必得努力提昇自己,這是寫作對人的良好影響之一。

  記述文可以增進我們的知識,議論文可以增進我們的見解,抒情文對此二者「應該」無能為力。抒情文「應該」給我們情感教育,使我們由無情而有情,由卑劣之情而優美之情。

  情是肺腑真誠,無情也是。卑劣之情是肺腑真誠,優美高尚也是。這種改變是自內而外的改變。(《作文七巧》頁86)

  用比喻描寫;

  用烘托描寫;

  再用想像描寫。

  古詩人描寫明月用「皓魄」──潔白的精靈,如果說這是比喻,誰見過皓魄甚麼樣子?這就違反了「以熟悉之事物喻陌生之事物」,可是描寫的功效仍然很大,因為事實上雖沒有皓魄,想像中卻可以有。

  下面的例子可以說明想像的魔力。白居易用「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流泉水下灘」描寫音樂,後來出現了「珠走玉盤、水行花底」的成語,用來形容美麗的聲音。事實上,「珠走玉盤」的聲音誰聽見過?何以知道那聲音很美?如果作一實驗,珍珠在玉盤中跳動的聲音可能並不悅耳。然而人們「甘願」由珠玉之美去想像珠走玉盤的聲音之美。西諺有「金蘋果落在銀網裡」的說法,這句話在事實上只有視覺之美,想像中卻兼有聽覺之美。

  再說「水行花底」。如果水流的聲音不美,何以經過花底便美?如果水流的聲音很美,何以經過花底更美?花影對流水的聲音並不能增加或改變,只不過花是美的,人們「甘願」水聲也因之特別好聽。這也是「想像」的作用。

  由於文學欣賞者信任想像有時甚於信任事實,想像就跨出了比喻的範圍。

  李白說「黃河之水天上來」是想像,平實的說法乃是,中國的地勢西北高而東南低,黃河由西北高原順著地勢流下來。蘇東坡月夜泛舟,聽人吹簫,形容蕭聲可以「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嚴格的說,都屬想像,放寬一點說,下一句如果是烘托,上一句「必定」是想像。「閒花落地聽無聲」是白描。形容落花有「碎聲」(跌碎了的聲音)是想像。「大江流日夜」,江水日日夜夜奔流不息,是實景,若是解釋為江水把白天沖走了,把黑夜沖走了,把光陰沖走了,那就是想像。「夜黑成了一瓶墨汁」,是比喻,「夜黑得可以用刀切」,是想像。野火燒山,白天半邊天是黑的,夜晚半邊是紅的,是實景;七天七夜以後,火熄了,整座山大概也熟透了吧,是想像。

  想像力是一種無中生有、推陳生新的「巫術」。有時候,整篇作品都是想像的產物,例如神話。白蛇和許仙的戀愛故事,除了地名,全屬虛構,堪稱「大巫」。另有一些作品,寫實際生活,僅在部分細節用想像來加強描寫,堪稱「小巫」。本文所述的想像歸於此類。本文又特別把想像與比喻、烘托分開,用以專指陌生的、「想當然耳」的、不可能發生的然而感性特強的景象,以突出想像並激發想像力。如果沒有豐富的想像力,像「酒到盃乾」這種句子(形容大家豪飲)怎麼寫得出來,怎麼看得懂。「酒到盃乾」還可以解釋,形容絕對秘密的文件而說是「先燒後看」,那就連解釋也難了。(《作文七巧》頁113)

  學然後知不足。

  大家都相信這句話站得住。拿它作論據,加以演繹,我們想到,那位說「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無知」的人,說「在宇宙面前,我是個幼稚園的學童」的人,都是偉大的學者,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人,到了老年還在發憤忘食,他也是偉大的學者。倘若有人自以為他的學問夠大了,滿足了,(開玩笑的話例外)我們敢說他「不學」或是「停學」。這就是憑演繹。這樣就可以寫成一篇文章。(《作文七巧》頁148)

  「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無知」(I know nothing except the fact of my ignorance.)出自蘇格拉底。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出自孔子《論語‧爲政》篇。

  「在宇宙面前,我是個幼稚園的學童」,不知道是誰講的?


相關文章:
  《作文十九問》書摘
  如何豐富文章內容──以「下課十分鐘」為例
  《古別離行,送頌臣》作者丘逢甲
  怎麼找話題聊天?;作文寫太短,怎麼辦?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繼續閱讀...

2012年6月10日 星期日

台灣股市底部出現的10個訊號

1 意見
分享




1.月K線走完艾略特的八個波段。
2.月成交量大幅萎縮。
3.融資餘額的跌幅大於大盤的跌幅。
4.月K線走完八波段後,股價盤整不再破底。
5.政府一連串干預動作。
6.月K線走完八波段後出現月紅K線。
7.日K線完成打底形態。
8.月KD值跌到20以下盤旋,形成黃金交叉。
9.股價超跌,本益比呈現物超所值的倍數。
10.股神巴菲特進場買進時。
(《逮到底部,大膽進場:我如何利用10個訊號逮到底部區?》目錄)

  第一個訊號:月K線走完艾略特的八個波段。對我來說,每個波段的起點跟終點沒有足夠明確的定義(為什麼取這一點,不取那一點?),這樣就缺乏「信度」,容易陷入事後諸葛、自圓其說的狀況。

  既然我自己覺得第一個訊號不太靠譜,當然第四跟第六個訊號,我也會有疑慮(怎樣確定八個波段走完?),不會拿來做為判斷。

  第二個訊號:月成交量大幅萎縮。

  為什麼在底部區時,成交量會明顯的大幅萎縮呢?因為這時多空的趨勢混沌不明,多空雙方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一方面多方不敢買,因為害怕買了之後股價還會下跌;另一方面空方也不願賣,因為股價太低了,實在賣不出手,而且放空者到此處亦有所顧忌,也害怕被多方軋空,因此形成了多空均縮手觀望的局面,所以成交量才會大幅萎縮。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跌下來後,股價變便宜了。本來一張股票要10萬元,跌到一張4萬元。就算有一樣的人氣,同樣買賣那麼多張股票,成交量也會大幅萎縮。

  台股第一次大空頭,從1990年2月12日加權指數12682點,下跌到1990年10月12日2485點,加權指數跌80%。

  1990年2月月成交量35245億,下降到1990年9月4557億,縮幅87%。

  台股第二次大空頭,從2000年2月18日加權指數10393點,下跌到2001年9月26日3411點,加權指數跌67%。

  2000年1月月成交量45816億,下降到2001年9月6572億,縮幅86%。

  台股第三次大空頭,從2007年10月30日加權指數9859點,下跌到2008年11月21日3955點,加權指數跌67%。

  2007年7月月成交量50316億,下降到2009年1月8630億,縮幅83%。(《逮到底部,大膽進場》頁42)

  證所稅若實施,會對成交量造成什麼變化,還有待觀察。

  第三個訊號:融資餘額的跌幅大於大盤的跌幅。

  台股2000年的大空頭,融資餘額從2000年4月13日的5956億,減到2001年10月15日的1092億。跌幅82%,遠大於大盤的67%。

  2007年的大空頭,融資餘額從2007年10月31日的4144億,減到2008年11月24日的1159億。跌幅72%,大於大盤的60%。(《逮到底部,大膽進場》頁46)

  第五個訊號:政府一連串干預動作。

  台灣政府在股市低迷,接近底部區時,常有下列的動作:

  一、國安基金、退撫基金、勞保基金、勞退基金等四大基金在政府指示之下,進場買股票,護盤。

  二、中央銀行調降重貼現率與存款準備率。

  三、各銀行紛紛調降存款利率。

  四、縮小股價的漲跌幅。

  五、停徵或調降證券交易稅。

  六、交易所總經理或財經主管主動邀約外資聚餐,呼籲進場買股。

  七、全面禁止放空。

  要留意的是,國安基金進場護盤之後,股價通常還會下跌二至三成。(《逮到底部,大膽進場:我如何利用10個訊號逮到底部區?》頁51)

  第七個訊號:日K線完成打底形態。對我來說,這訊號有看圖說故事,事後諸葛之嫌。

  第八個訊號:月KD值跌到20以下盤旋,形成黃金交叉。我不了解這值是怎麼算出來的,所以無法評斷。

  第九個訊號:股價超跌,本益比呈現物超所值的倍數。

  本益比多少時才可以買進呢?這跟當時的銀行年利率有關,當年利率為10%時,本益比10左右可以買;當年利率6%時,本益比17左右可以買;當年利率3%時,本益比33左右可以買。目前(2009年初)台灣銀行的年利率只有1.5%,本益比67左右可以買。(《逮到底部,大膽進場》頁65)

  我覺得說本益比67左右不可以買,除非是由虧轉盈,公司體質變好,或是前景很好的超級成長股。

  因為世界是平的,我可以買其他國家低本益比的股票或基金。再者,公司能不能永久經營也是一個問題。

  過去被稱為優良企業的日亞航竟然在2010年宣告破產。諷刺的是,日亞航不久前都還是「最受學生歡迎企業」名單中的首選。如今就連背著日本國旗航行世界各國的航空公司都破產了,經濟情勢大家可想而知。

  過去這20年來,山一證券、北海道拓殖銀行、日本債券信用銀行、日本長崎信用銀行和佳麗寶等優良企業,都陸續宣告破產。而在最近這10年裡,MYCAL、長崎屋、第一飯店、Footwork Express、日本租賃、NOVA、穴吹工務店、Willcom這些優良企業,也都申請適用公司更生法。……

  根據調查,一家公司的壽命通常為30年,當然有些企業可以永續經營,也有的如曇花一現。但從我身邊的情況來看,公司的平均壽命似乎愈來愈短。(《上班族不買房,過富裕人生》頁71)

  第十個訊號:股神巴菲特進場買進時。這要看巴菲特買進的標的跟理由,美股多頭,台股不一定會跟著多頭。


相關文章: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過去經驗值得未來參考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これかわ ぎんぞう》是怎樣修煉的?
  科斯托蘭尼的投資(機)天賦測驗
  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
  股市從空頭進入多頭時該買什麼股票(基金)
  如何克服股市空頭時的恐懼?
  股市大崩盤是好事還是壞事?端看你的年紀而定

繼續閱讀...

「你的房子是你的」這種說法很有問題

0 意見
分享

  有人說自用住宅是屬於個人的財產,但真的是這樣嗎?雖然說有房子可以讓人安心,但這個房子真的完完全全屬於你的嗎?由於這個說法和大家平常認知的不同,我得說明一下。

  「你的房子是你的」其實是一種一廂情願的認知,因為它不會永遠是你的。

  這麼說或許會讓你很驚訝,但請仔細想想什麼叫做「是你的」?真正屬於你的東西應該是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會被合法地搶走的東西。但是,如果別人可以因為某種原因搶走它,那麼你只是「暫時」擁有這個東西,它並不是真正屬於你。我為什麼會說你的房子不會永遠是你的呢?(《上班族不買房,過富裕人生:10個忠告重新思考房子與人生的新關係》頁40)

  只要買了房子,不動產登記簿上就會將你登記為所有權人,這麼一來,房子的所有權就會在你手上,那棟房子就是「你家」。但如果是以貸款買房子,金融機構就會同時設定抵押權,並且記錄在不動產登記簿上。

  所謂的抵押簡單來說就是當你付不出貸款時的「抵押品」。當金融機構無法回收借款時,就會拿走你的房子,也就是貸款的「抵押品」,藉此回收債權。

  因此當你付不出房貸時,原本屬於你的房子就會落入金融機構的手中,然後進行法拍,或是直接出售。金融機構為了回收債權,會把你的房子處理掉,而你就必須搬出自己的房子。

  所以,房子在被設定抵押權的期間並非完全屬於你。因為你一旦付不出貸款,房子很可能被強制拍賣。如果一樣東西可以在不經過你同意的情況下出售,你很難說這是你的東西。順帶一提,抵押權必須到你付清貸款才會消滅。

  什麼叫做「擁有一樣東西」?我認為擁有一樣東西應該是「不受他人指使,可以自由使用,並予以處分」。「自己的房子」確實可以自由使用並加以處分,雖然貸款尚未付清,還是可以住。無論你是否能夠還清貸款,你還是擁有房子的權力。從這個角度來看,或許可以說房子是你的吧!

  但是,我們也不能忘了只要貸款尚未付清,你就是「有條件的」擁有你的房子。只要你延遲繳交貸款,處分房子的權利就必須交給抵押權人,也就是金融機構。一旦你無法還清貸款,房子就會被強制處分,這不就是「有條件的」擁有房子嗎?

  在就業情況不佳,薪水不增反減的情況下,你只要延遲繳交房貸,你的房子馬上就不再屬於你。因為只要房子設定了抵押權,表示除了你,別人也有處分的權利,所以只要一有狀況,就可能被別人處理掉的房子,嚴格來說不完全是你的財產。

  事實上,最近法拍案件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根據日本財團法人不動產法拍流動協會的統計,2008年3月共有3773件法拍屋,到了2009年8月更增加為兩倍,達7344件,因為延遲繳交房貸而淪為法拍物件的房屋近來可說愈來愈多。(《上班族不買房,過富裕人生:10個忠告重新思考房子與人生的新關係》頁75)

  根據政治大學地政研究所陳憶茹的碩士論文「拍賣制度、市場機制與法拍屋價格之分析」:
民國81年有1萬7000件法拍屋案件,成功法拍的有3059件。
民國82年有2萬4000件,成功法拍的有4167件。
民國83年有3萬2000件,成功法拍的有5831件。
民國84年有4萬5000件,成功法拍的有7608件。
民國85年有6萬6779件,成功法拍的有12250件。
民國86年有8萬388件,成功法拍的有14678件。
民國87年有10萬1633件,成功法拍的有15367件。
民國88年有15萬1658件,成功法拍的有19810件。
民國89年有19萬2009件,成功法拍的有19583件。
民國90年有24萬7131件,成功法拍的有22800件。
民國91年有29萬7651件,成功法拍的有36661件。

  根據2012年2月15日蘋果日報,「新成屋法拍 兩月52件 數量已達去年3成 『應會再飆升』」(新成屋是指屋齡5年內的新房子):
民國96年有10萬8510間法拍屋待標,新成屋有1間。
民國97年有12萬614間,新成屋有11間。
民國98年有11萬7270間,新成屋有85間。
民國99年有8萬466間,新成屋有198間。
民國100年有5萬2473間,新成屋有162間。
民國101年1、2月有3000間,新成屋有52間。

  找資料時,還看到「卡債屋」這個名詞,卡債還不出來,房子也會被法拍。相關新聞有:
1.欠繳6萬卡費不知 卡債族百萬屋遭拍賣
2.二萬間「卡債屋」湧出 最低價為市價對折
3.弟欠卡債查封兄屋 法院帶人撬門
4.貧殘家庭欠5萬卡債 屋遭查封

  如果你認為只要還清貸款,讓抵押權消滅,不動產登記簿上抵押權的紀錄消失,房子變成一間「乾淨」的不動產物件之後,就會徹底變成你的東西,其實也不盡然,因為還有一個永遠的債權人。只要有他在,擁有房子的我們,永遠都是債務人。

  這個人就是地方政府。只要你擁有不動產,地方政府就會要求你繳交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畫稅。只要你擁有不動產就會被課徵這兩種稅,如果不交會怎麼樣呢?

  答案很清楚,和你遲繳貸款一樣,房子會被政府拿走。但稅金不像貸款,在登記簿上註明了抵押權,儘管如此,卻也是催繳最嚴格(最優先償還)的債權。比起積欠金融機構貸款,要優先繳交稅金,而一般人都不知道事實上國稅局是最厲害的討債集團。

  即使繳清貸款,只要擁有自用住宅,這輩子都必須繳交固定資產稅和都市計畫稅,稅金是無法繳清的無限債務(當然也有免稅的例子)。

  雖然只是因為擁有,就必須繳稅是很奇怪的事,又不是跟地方政府買房子或土地,也從沒有簽過不繳稅就可沒收房子的契約,但這就是實際的情形。只要你不按時繳交稅金,你的房子就會被查封,只要不繳交稅金,就會失去自己的房子。這等於是要你在保有房子、繼續繳稅和交出房子當中二選一。……

  結果你的房子真正的主人是誰呢?你付了大筆的房貸,是誰住在裡頭呢?又或者其實真正的房東是地方政府,而你只是以稅金做為代價取得使用許可而已。只要必須繳稅,房子就無法徹底屬於你。

  不僅如此,死的時候也必須繳稅,也就是遺產稅。自用住宅也是課徵遺產稅的標的,當然有免稅額,大家的情況不同,並不是每個人都必須繳交遺產稅。但是,在東京等地價高的區域,光是從以前住到現在,就會被課徵高額的遺產稅,有人甚至還因此必須放棄房子。……

  有一天當你繳不出稅來,就會很清楚房子真正的所有權人是誰了。(《上班族不買房,過富裕人生:10個忠告重新思考房子與人生的新關係》頁78)


相關文章:
  在台灣有房子或準備買房子,一定要知道的一個真實案例
  什麼樣的房子,容易像王家一樣被拆(都更機會最大)?
  「早早開始證券投資,而非先買房子」:富爸爸的觀點
  投資股票好?還是房地產好?
  「投資任何股票之前,先考慮買房子」:彼得‧林區的看法
  你落入「老鼠賽跑」的陷阱了嗎?
  買房子自住前要先考慮的十個忠告

繼續閱讀...

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Economist's Golden Rule

0 意見
分享

  做書摘,多了解一種看事情的角度。

  我有個最愛的後果論哲學基本原則,可以作為判斷良好行為的依據。我認為這項原則可以涵蓋我們大部分的道德直覺。大致來說,這個原則便是:「不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比你發現它的時候更糟糕。」因此,「不要把寶貴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生產力的行為上。」

  「生產力」一詞在這裡可以做相當廣義的理解;只要你是在生產(對任何人,包括你自己在內)有價值的東西,你就是有生產力的。只要你樂在其中,即使你把一整個下午都虛度在填字遊戲中,也稱得上是具有生產力。

  當你的行為(對包括你自己在內的任何人)帶來的效益,大於(對包括你在內的任何人)必須付出的成本,你就是有生產力的。

  我把我的基本原則稱為「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Economist's Golden Rule」,或縮寫為EGR。如同那些更傳統的黃金準則版本,它喜愛你要愛鄰舍如同愛自己。

  無論這是你所感受到的,或是你鄰居感受到的,還是一個在遙遠的非洲廷巴克圖(Timbuktu)的陌生人感受到的,成本就是成本,效益就是效益。

  經濟學家用金錢來衡量成本和效益,我希望能明確說明一下箇中原因。以開車去雜貨店為例,其效益是你為了享受這種特權而願意付出的最高金額,其成本則是我們其他人為減少你的碳排放量,而願意付出的最高金額。……

  如果你按照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來生活,你就不太可能大半夜在牆壁輕薄的公寓裡大聲放音樂。這是因為(對你來說)聽音樂的金錢價值鮮少會超過(對你的鄰居來說)一夜好眠的金錢價值──或者,如果你有10個鄰居的話,就應該衡量10個一夜好眠的金錢價值。

  如果你的每個鄰居損失了價值50美元的安寧,你的音樂最好至少值500美元,這裡的價值500美元就意味著你甘心樂意支付500美元,來換取聽音樂的特權。

  即使你真的真的愛聽音樂──即使你的這種愛好真值500美元──你仍然不能證明大半夜用喇叭音箱大聲放音樂是合理行為,除非這樣做的價值比使用耳機聽起碼多上500美元──或者,比等天亮了鄰居都去工作了再聽要貴上500美元。

  你可能反對說,違背鄰居的意願把他們吵醒永遠是不當的。你會這樣說可能是因為你還沒有完全領會到這個範例的精髓所在。

  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允許你吵醒你的鄰居們,但有個條件,那就是只有當聽音樂──現在就聽,而且不帶耳機聽──對你是一件格外重要的事情的時候。這是經濟學家一直都准許的例外。通常,在車流中蛇形穿梭讓你看起來就像個缺德鬼。但是,如果你是急著把孩子送到急診室──甚或是匆匆趕赴一個關鍵性的商務會面地點──一個通情達理的人或許會放你一馬。

  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告訴你什麼時候可以放自己一馬──而什麼時候不可以。

  我的學生有時候會反對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認為它是一個糟糕的標準,因為它允許富人欺壓窮人。

  比爾蓋茲每一天的投資收入超過100萬美元。如果他想把喇叭聲音調大,他就可能會很樂意為享有這項特權支付一萬美元,而且一分不少。如果他的十個鄰居都非常窮,他們可能只夠從每一家湊出10美元來阻止他,即使嘈雜的音樂讓他們非常不滿。

  難道我們真的希望斷定說:蓋茲讓鄰居們徹夜無眠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嗎?有哪個愚蠢的短視經濟學家會在看到這些原始數據後,仍宣稱蓋茲比他的鄰居們更關心這個爭議?

  這個問題的回答,觸及到了我們為什麼使用金錢來衡量成本和效益的關鍵理由。這並不是一個十分複雜的答案,但它跟經濟學中的很多東西一樣受到廣泛誤解。……

  這個答案就是:沒有人──連愚蠢的短視經濟學家也都不會主張,金錢的價值代表了「關心程度」,經濟學家的想法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經濟學家考慮的是:對蓋茲來說,關掉音樂就代表了一萬美元的犧牲。如果我們打算要求他做出這樣的犧牲,讓他拿出一萬美元不是更加有意義嗎?可以肯定的是,蓋茲的鄰居們會喜歡這一大筆錢更甚於有個寧靜的夜晚。

  蓋茲完全可以隨心所欲地在他希望的任何時間,把這筆錢交給他的鄰居們。無論如何,他也可以選擇不那麼做,而我們也可以選擇不強迫他那麼做。如果他不願意放棄一萬美元給其他人,那麼他為什麼要放棄價值一萬美元的音樂體驗,來換取其他人價值100美元的睡眠呢?

  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在蓋茲是否應該給大家錢,無論這樣做是否出於自願(譬如,基於稅賦考量)這個問題上,並沒有預設立場。它只表達了如下觀點:如果蓋茲真的做出價值一萬美元的犧牲,他不應該選擇關掉喇叭的方式,而應該選擇給鄰居一萬美元的方式。

  像蓋茲這樣的有錢人應該為你我這樣的中產階級做出犧牲嗎?有人認為不應該,有人認為應該。

  如果你認為不應該,那麼你就別找蓋茲討任何好處。如果你認為應該,就找蓋茲討錢去吧!總之,在蓋茲已經願意付錢的情況下,還向他索取一夜好眠,這才叫愚蠢,而且你會損失慘重。這就是為什麼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用金錢來衡量價值,以排除那種愚蠢行徑。

  慈善本身既不具生產力也不具破壞性;它把錢從某個人的口袋裡轉移到另一個人的口袋裡。因此,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在慈善捐款該捐多少錢才適當這個問題上,保持中立。它允許我們每個人按自己的情況做出自己的選擇。

  如果樂善好施是一種道德義務,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確實就是一種不足的道德哲學。但是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為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增訂樂善好施的要求,而不是將它徹底丟棄。

  換句話說,如果你堅持蓋茲必須放棄大聲聽音樂,你就應該改變你的關注焦點,並堅持他應該放棄以錢交易的作法。其實,你真正抱怨的不是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而是蓋茲太有錢這個事實。

  因此,我認為蓋茲放聲調大音量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仍然認為法律不應該允許這樣做。

  這是因為我們只聽到蓋茲的一面之詞,他說音樂對他而言值一萬美元,但他很可能在撒謊。禁止吵醒鄰居的法律雖不完善,但卻可能是一項利大於弊的法律。

  我深信,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是個良好的個人道德指南。你或許想為它增訂一條樂善好施的要求,但這樣做又產生了一個問題:你覺得有義務要樂善好施到何種程度?不同的人會對這個問題有截然不同的回答……。

  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相當好地涵蓋了那些大多數人所說的社會責任的含義。如果你想減少自己的碳排放量,但仍然擁有自己的汽車的話,你就是在使用經濟學家的黃金準則:當效益高(像是送孩子上學)時開車,效益低時克制開車的欲望。(《大哉問:為何常識會說謊The Big Questions: Tackling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with Ideas from Mathematics, Economics, and Physics》頁219)


相關文章:
  從心理學看為什麼日本311大地震台灣會捐這麼多錢?──互惠原則(reciprocation)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世界因為不只一種觀點而多彩多姿
  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
  蘋果是什麼顏色?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談判(人際溝通)的12項技巧

繼續閱讀...

2012年6月2日 星期六

讀《網路讓我們變笨?》一書的隨想與留言回應

1 意見
分享




  如果我認為別人應該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我部落格的文章,那我未免太過自大,也落入了「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讀《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會讓我不使用網路嗎?絕對不會。會讓我鼓吹不要使用網路嗎?也不會。

  但是,會讓我留意,網路會讓我的大腦發生什麼變化,而不是像電影《王牌冤家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那樣,逐漸消失記憶而不自知。這是我覺得《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是值得細讀的好書的原因之一──讓我知道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

  既然使用網路是一個會消耗心智力的活動,就要留心自己是不是像網誌「象與騎象人」實驗中啃蘿蔔的大學生,導致無法創意思考、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衝動、情緒控管變差,遇到挫折就很快放棄。

  如果再加上深度思考的喪失,很難讓我不想到「民粹」兩個字。

  最近20年來一系列的心理學實驗發現,人在貼近大自然的鄉下環境裡待上一段時間後,就會有更集中的注意力和更強的記憶力,認知能力普遍也會增強;另外,大腦也會變得更安定、更敏銳。

  根據注意力恢復理論(attention restoration theory,縮寫為ART)的看法,人類沒有受到各種外在刺激轟炸時,就能讓大腦產生放鬆的效果。由下而上的干擾物不會再不停流入他們的工作記憶裡,因此讓工作記憶得以休息。由此而生的靜思狀態會加強他們控制自己心智的能力。(《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頁241)

  即使只是看自然景色照片,也能更加掌握自己的注意力。我認為,運動跟禪思也會有效果。

  《開機:電視,電腦,電玩佔據生命,怎麼辦?Everything Bad is Good for You》一書中,史蒂芬.強森拿電腦使用者滿布大腦的神經活動,與書籍讀者較為平靜的腦內活動做對照。這樣的比較使得他認為使用電腦對大腦的刺激比閱讀書籍來得強烈。強森認為,從神經科學來看,甚至可以讓人得出「閱讀書籍對感官的刺激嚴重不足」的結論。但是,雖然強森的分析是對的,他對不同腦內活動模式的解讀是錯的。

  正因為閱讀書本「對感官的刺激嚴重不足」,從事這個行為的知識收獲才會這麼豐富。深度閱讀可以讓我們除去紛擾,讓額葉的解題功能休息,也使得深度閱讀成一種深度思考。經常讀書的人的大腦是平靜的,不是一直吱吱作響的。就啟動神經元來說,並不是數量愈多就愈好。(《網路讓我們變笨?: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行為The Shallows: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頁139)

  對感官的刺激過度會怎樣?我第一個聯想到的是過動兒。如果台灣宣稱「全腦開發」的業者,做的是讓客戶整個大腦的神經都盡量一直活動,會不會訓練出一群過動症患者?

  讀《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的意外收獲是了解書本的演化史。字跟字之間不留白的古書,讓我想起在PTT看到的kfclikeshit簽名檔(TwinzLewis:請問肯德基像屎大大!!! kfclikeshit:另外我是kfc likes hit 是指它的雞肉經過許多敲打很韌、很好吃 別誤解意思了 感恩)。

  讀到一般人只花19到27秒觀看一個頁面時,我也想過部落格還要不要寫的問題。即使只是單純地做書摘,打字校對也是一件耗時耗神的事。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時會發現自己第一次讀的時候誤解意思了,就整個捨棄;有時會覺得翻譯怪怪的,就找原文書內容來看,我覺得翻得不順或錯誤的地方,會做修正(當然,我也可能出錯,所以我會標明頁碼或關鍵字,方便找出原文對照)。

  不過,這樣寫網誌做書摘,就如書中所說,對書的內容再次回憶,重啟整個記憶固化過程,會產生新的連結、新的脈絡,自己反而獲益良多。

  網路的使用既然已經回不去了,一般人不太會知道網路對他們大腦的影響,出版社跟作者想要讓讀者讀得下書,就要有所改變,每一段的文字不能夠太長(這讓我想到古龍的武俠小說)。

  這樣的演化,有點像外國古書從字跟字間沒空白,到有留白,接著有標點符號。如果因為成本考量,實體書不方便將每一段落的文字數減少,出版電子書或在網路行銷時,就必須考慮另外排版。

  讀了《誰在操縱你的選擇:為什麼我選的常常不是我要的?The Art of Choosing》後,我根據書中的實驗結果,寫網誌文章的相關文章時,會限制在7篇(最多9篇),改掉之前會列出一堆文章的做法。

  現在,我會盡量讓網誌段落不要太長。

  不過,關於超連結讓人容易分心的情形,在書名的部份,我會維持原狀。畢竟這是鼓勵閱讀的部落格,不是取代閱讀的部落格。

  再者,我做書摘不是要侵犯著作權,而是要推廣好書,減少「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與「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我希望能讀到更多好書,就必須幫出版社多賣些好書。

  至於網誌的其他超連結,在分心跟幫象與騎象人鋪好路徑之間,雖說我私心比較偏向鋪好路徑,方便自己之後找資料,也會留意太多超連結會讓人分心這件事。

  或許,Twitter、plurk、微博開始在某國流行的那一年,可以看成是網路已經成功大規模改造某國人腦的元年。


相關文章:
  為什麼網路文章標題越來越長?內容越來越短?
  一目十行,過目即忘──讀電子書、透過網路或多媒體來學習或行銷,要注意的事
  深層閱讀──《網路讓我們變笨?The Shallows》書摘
  為什麼許多東西還是要記,而不是要用時透過網路搜尋就好?──腦神經科學的觀點
  象與騎象人
  為什麼新車掛牌後才沒多久,要賣價格卻差這麼多?──「資訊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與「知識的詛咒curse of knowledg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