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自我實現與自我取消的預測
在許多有關人類活動的預測案例中,預測這個動作本身就可以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
有時候,就像在經濟學中一樣,這些行為改變會影響預測本身的結果,可能會讓預測失效,或讓預測更加正確。
對流感和其他傳染病的預測也受到這問題的這兩個方面所影響。
預測可以讓本身實現的這種案例,稱為自我實現的預測(self-fulfilling prediction),或自我實現的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
Self-fulfilling prophecy或譯為「自證預言」、「自我應驗預言」。
選舉中有多名候選人,例如總統初選,公開民意調查結果的話,就可能發生這種狀況。
在這些案例中的投票人依策略考量而行動,想支持有可能拿下這一州的候選人,而不想浪費他們的選票,而宣傳良好的民意調查通常就是最好的指標,來看某位候選人是不是適合這樣做。
例如,在2012年愛荷華共和黨政黨初選的最後階段,CNN公開了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桑托倫(Rick Santorum)從原來得票率大約10個百分點激增到16個百分點。
這項民意調查可能是異常值──一直到CNN公開民意調查結果之前,其他的調查並沒有顯示桑托倫有這樣的進展。
然而,這項民意調查為桑托倫贏得了無數有利的媒體報導,有些選民放下了意識形態相近的候選人,如巴赫曼(Michele Bachmann)和佩瑞,轉而支持他。
民調領先的候選人,選民也有可能因為從眾心理而轉投。參閱「嘴巴說的,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美國加州居民為何想節約能源」。
但因此就立法禁止在選前10天公佈民調結果,這樣做真的有比較民主嗎?
沒多久,民意調查就應驗了本身的命運,桑托倫最後贏得了愛荷華州,而結果巴赫曼和佩瑞遠遠落後。……
疾病和其他病況也會有這種自我實現的性質。
媒體廣泛討論病況的時候,大家比較可能看出自己的症狀,醫生也比較可能做這種診斷(或誤診)。……
自我取消的預測剛好相反:是預測會破壞自己的狀況。
有個有趣的例子,是越來越多人使用的全球定位導航系統。
曼哈頓從北到南有兩條主要道路:沿著哈德遜河走的西區快速道路,還有位於曼哈頓東區的羅斯福快速道路。
駕駛人依照目的地,對於這兩條幹道可能不會有強烈的偏好。
然而,導航系統會依照哪條路交通流量較少,告訴他該走哪條路──這是在預測走哪條路的通勤時間較短。
但許多其他的駕駛人都使用同樣的導航系統時,問題就來了──突然間,這條幹道塞滿了車流,而「較快」的幹到結果變得更慢。
已經有一些理論和實徵的證據顯示,在紐約、波士頓、倫敦常用的某些幹道,這已經造成問題,這些系統有時候還造成反效果。
這種適得其反的特質對於流感預測的準確性也會是個問題,因為預測的目標有一部分是要增進大眾對這種疾病的認識,從而改變民眾的行為。
最有效的流感預測或許是沒辦法實現這個目標的預測,因為這樣才能驅使大家去做更健康的選擇。(《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頁255)
相關文章:
要做更好的預測,正確的態度是:像狐狸
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我們創造我們的世界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24日 星期日
負面選舉心理學──睡眠效應(sleeper effect)與自發特質移情(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
為什麼競選總幹事或其他人的砲火會比候選人猛烈?因為擔心引發「自發特質移情」。
二戰期間,……美國在宣傳上花了許多錢,因此1940年代的作戰指揮部希望了解這些昂貴的宣傳影片是否達到其目的。
他們進行一系列的研究,想要知道普通士兵在看過宣傳影片後,態度是否有所改變。
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這些電影絲毫激不起士兵們對戰爭的熱情。
是因為電影拍得不好嗎?幾乎不可能。
其實是因為觀眾知道這些是宣傳電影,所以在播放之前,便已對電影中傳達的意念感到不齒。
儘管影片論點合乎邏輯或情節感人,但觀眾會立刻貶低其所要表達的意義。
九週後,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
九週等於63天。
心理學家針對士兵們對戰爭的態度進行了第二次的評估,結果九個星期前看過電影的士兵,對戰爭的同情明顯高於尚未看過電影的士兵。
顯然,宣傳依舊有用!
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特別是當時早已知道,論據的說服力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遞減,就像放射性物質般衰變。
你一定有過親身經驗,比如你讀了一篇關於基因治療優點的文章,閱讀後感覺受到鼓舞,於是滿心喜悅。
但是幾個星期過去,你已經不太記得其中的內容。
再過幾週後,你對基因治療的熱情幾乎不存在了。
令人驚訝的是,宣傳正好相反。
人們會受到宣傳的影響,而且說服力會隨著時間愈來愈高。
為什麼呢?
主導這項研究的心理學家霍夫蘭(Carl Hovland)稱這個謎題為睡眠效應。
目前關於該效應最好的解釋是:相較於想要表達的論點,對於論點的來源,我們遺忘得比較快。
換句話說,大腦對於訊息來源(宣傳部)相對會忘得比較快,卻不會那麼快就把訊息本身拋到腦後(戰爭是必要的,而且是一件好事)。
因此,從一個不可信的來源所獲得的訊息,隨著時間推移,也會變得可信。
不具價值的訊息來源,其消失速度比遺忘訊息內容還要快。
在美國,幾乎每次選舉都會出現對手陣營抹黑的醜陋廣告。
但法律規定,至少在廣告結束時,必須明確署名廣告贊助者。
每個觀眾藉此可以清楚知道,這是競選廣告。
但大量的研究指出,睡眠效應在這類廣告中也能可靠地完成其工作,對猶豫不決的選民尤其有效。
對於死忠選民無效的原因,請參閱「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誰推出廣告會被忘記,不過他的醜陋論點卻會讓人記憶深刻。……
那麼,你要如何對抗睡眠效應?
首先,不要接受任何不請自來的建議,即使它們是出於一片好意,這樣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自己不被操控。
比如網路(臉書、PTT、Line等等)上沒有明確訊息出處或證據的文章。
其次,盡可能遠離不良的廣告來源。
比如廣告化的新聞。
第三,盡量回憶你熟悉的每一個論點來源。誰說的?為什麼?誰會受益?你必須像個提問的調查員。
這個工程十分浩大,也會使你的思維變慢,但會讓你更加清晰。(《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頁96)
既然訊息的來源會先被遺忘,為什麼負面選舉多是由競選總幹事或其他人攻擊,而不是候選人自己來呢?
大部分的人喜歡聊一些朋友與同事的閒話,但是那樣的行為對他們有利嗎?
俄亥俄大學的斯科隆斯基(John Skowronski)和同仁探討散佈惡意流言的負面影響。
參試者觀看演員談論第三者(演員的朋友或熟識)的錄影帶,那演員對朋友的某些評論滿負面的,例如:「他討厭動物,今天他走到店裡,看到一隻狗,就把牠踢到一旁。」
看完錄影帶後,研究人員請參試者評估演員的個性。
令人驚訝的是,即使那演員顯然是在批評別人,但參試者都把那些負面特質歸咎到演員身上了,這就是所謂的「自發特質移情spontaneous trait transference」,由此可見八卦的負面影響。
當你講別人的閒話時,聆聽者在無意間會把你和你描述的特質聯想在一起,最後便把那些特質「轉移」到你身上。
所以,你應該說朋友與同事的好話,別人就會把你視為好人。
相反的,常抱怨別人的缺點,大家會不自覺地把負面與無能特質加諸在你身上。(《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59 Seconds: Change Your Life in Under a Minute》頁61)
不要忘了,選舉最重要的勝選指標是候選人的好感度,候選人要避免做出讓自己好感度下降的事。
相關文章:
民主政治也曾發生過這樣的事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過度抱怨的負面影響
你絕對想不到種族會是這樣分的!──另一個角度看盧安達種族大屠殺
如何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
對付毫無良知的人(Sociopath)的13條規則
如何克服或消除對他人的偏見──蔬菜法(Vegetable Method)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23日 星期六
正向心理學書單2014年版──有繁體中文版的大眾讀物
找資料時,發現正向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在賓州大學建立的「真實的快樂Authentic Happiness」網站於近期做了大幅翻新,連推薦的正向心理學書單也隨著這幾年新出版的書籍做了更新,還分類成教科書(Textbooks)與大眾讀物(Popular Books)。
因為之前已經有整理過舊版的正向心理學書單,並且為了突顯新增的書籍,在舊版已經出現的書,就不再列出。
書名: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
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譯者:洪蘭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31日
書名:給予:華頓商學院最啟發人心的一堂課Give and Take: Why Helping Others Drives Our Success
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譯者:汪芃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30日
書名: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Happier
作者: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
譯者:譚家瑜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0日
書名:幸福的歷史──人類最捉摸不定卻又渴求不已的目標Happiness: A History
作者:達林.麥克馬洪(Darrin M. McMahon)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6日
書名:快樂經濟學Happiness: Lessons from a New Science
作者: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
譯者:陳佳伶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9日
書名: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風行全美五百大企業、幫助兩百萬人找到職場幸福優勢,教你「愈快樂,愈成功」的黃金法則!The Happiness Advantage: The Seven Principles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hat Fuel Success and Performance at Work
作者:尚恩.艾科爾(Shawn Achor)
譯者:謝維玲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6日
書名:象與騎象人The Happiness Hypothesis: Finding Modern Truth in Ancient Wisdom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譯者:李靜瑤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3日
書名:這一生的幸福計劃:快樂也可以被管理,正向心理學權威讓你生活更快樂的十二個提案The How of Happiness: A New Approach to Getting the Life You Want
作者: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
譯者:謝明宗
出版社:久石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29日
書名:只想買條牛仔褲:選擇的弔詭The Paradox of Choice: Why More Is Less
作者: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譯者:劉世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15日
書名: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 Why We Do What We Do in Life and Business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譯者:鍾玉玨、許恬寧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書名:快樂為什麼不幸福?Stumbling on Happiness
作者: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
譯者:戴至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25日
相關文章:
有關快樂的科學與實證的有趣書籍──《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The Happiness Project》
有助於做出好決策的好書書單
內觀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y)及打坐技巧的推薦書籍
「心靈與人生協會」(The Mind & Life Institute)出版的書籍
繼續閱讀...
因為之前已經有整理過舊版的正向心理學書單,並且為了突顯新增的書籍,在舊版已經出現的書,就不再列出。
作者: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
譯者:洪蘭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作者:亞當‧格蘭特(Adam Grant)
譯者:汪芃
出版社:平安文化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30日
作者: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
譯者:譚家瑜
出版社: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0日
作者:達林.麥克馬洪(Darrin M. McMahon)
譯者:陳信宏
出版社:究竟
出版日期:2007年11月26日
作者: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
譯者:陳佳伶
出版社:經濟新潮社
出版日期:2006年11月9日
作者:尚恩.艾科爾(Shawn Achor)
譯者:謝維玲
出版社:野人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6日
作者: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
譯者:李靜瑤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07年01月03日
作者: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
譯者:謝明宗
出版社:久石文化
出版日期:2014年04月29日
作者:貝瑞.史瓦茲Barry Schwartz
譯者:劉世南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15日
作者:查爾斯.杜希格(Charles Duhigg)
譯者:鍾玉玨、許恬寧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作者:丹尼爾.吉伯特Daniel Gilbert
譯者:戴至中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25日
相關文章:
有關快樂的科學與實證的有趣書籍──《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The Happiness Project》
有助於做出好決策的好書書單
內觀療法(mindfulness-based therapy)及打坐技巧的推薦書籍
「心靈與人生協會」(The Mind & Life Institute)出版的書籍
繼續閱讀...
正當性原則(principle of legitimacy)
若當權者想要我們守規矩,首先且最重要的是他們本身的行為。
這稱為「正當性原則principle of legitimacy」,正當性有三要素:第一,被要求服從當權者的人們必須覺得他們能夠發聲,且他們的聲音被傾聽;第二,法律必須是可被預期的,必須讓人們能夠合理地預期明天的法規將大致與今天的法規相同;第三,當權者必須公平,不能對不同群體有不同待遇。
所有好父母都隱含地知道這三項原則,若你想制止小強尼打他的妹妹,你不能這一次放過他,下一次斥責他;當他的妹妹打他時,你不能有不同的處置;若他說他真的沒有打妹妹,你必須給他解釋的機會。
你如何懲罰,跟懲罰這行動本身一樣重要。……
這裡再舉一個「正當性原則」的例子。
底下是2010年已開發國家的地下經濟比重由小到大的排序,即人民為逃漏稅而刻意隱藏之經濟行為與所得。
美國 7.8
瑞士 8.34
奧地利 8.67
日本 9.7
紐西蘭 9.9
荷蘭 10.3
英國 11.1
澳洲 11.1
法國 11.7
加拿大 12.7
愛爾蘭 13.2
芬蘭 14.3
丹麥 14.4
德國 14.7
挪威 15.4
瑞典 15.6
比利時 17.9
葡萄牙 19.7
西班牙 19.8
義大利 22.2
希臘 25.2
這是比較各國納稅人誠實度的最佳方法之一。
此排名其實並不令人意外,美國、瑞士和日本的納稅人相當誠實,多數其他西歐民主國家的納稅人也是,希臘、西班牙和義大利則否。
事實上,希臘的赤字嚴重到致使該國多年來瀕臨破產,希臘人嚴重逃漏稅是主要原因之一,若希臘人守法納稅,這些赤字幾乎全可消弭。
何以美國人在納稅方面遠比希臘人手法?
雷提斯(Nathan Leites)和沃爾夫(Charles Wolf)大概會歸因於在美國逃漏稅的成本遠大於益處:美國人若逃漏稅,被查到和受處罰的可能性很高。但這完全不正確。
在美國,每年僅有稍高於1%的納稅申報書被稽查,這是極小的比例,而且,若被查到低報所得,最常見的處罰是補稅外加不太多的罰金,極少人因逃漏稅入獄。
若美國真如雷提斯和沃爾夫所言地理性行為(他們定義的理性行為:計算成本與效益,據以選擇行動),美國的逃漏稅情況應該很嚴重才對。
誠如租稅經濟學家艾爾姆(James Alm)所言:「在有效稽查率達1%的國家,你應該會觀察到高達90%以上的逃漏稅程度。多申報1元所得,得繳3毛到4毛的稅;若不申報這1元所得,這1元就全都是你的,你有可能被查到,但機率是0.01或更低。若你被查到,國稅局必須判定你是否故意低報所得,若不是故意行為,你就補繳稅額,外加10%罰款。若你被查到,並且被判定故意不誠實申報,你就補繳稅額,外加75%罰款。所以,逃漏稅被查到的預期成本並不是很高,計算結果非常支持逃漏稅。」
那麼,為何絕大多數美國人不逃漏稅?因為他們認為他們的制度正當。
當人們認為當局平等對待每一個人,他們能夠發聲且被聽到,並且有法規確保你明天獲得的待遇不會明顯不同於今天的待遇時,他們就會接受當局及其制定的制度。
正當性的基礎要素是公平、聲音及可預測性,儘管美國人愛抱怨美國政府,但美國政府在這三個標準上表現得相當不錯。
以相對值來看,希臘的地下經濟比美國大三倍,但這並不是因為希臘人比美國人不誠實,而是因為希臘的制度的正當性不如美國的制度。
希臘是全歐洲貪腐情形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他們的稅法與稅制一塌糊塗,有錢人能獲得特別的內部交易,若你我住在一個稅制如此明顯不正當的國家──一切看來都不公平,我們的聲音不被傾聽,朝令夕改,我們也不會誠實繳稅。(《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David and Goliath: Underdogs, Misfits, and the Art of Battling Giants》頁276)
看到挪威排在後段,我第一個想起的是今年(2014)2月15日的新聞:「挪威殺人魔:獄方不給PS3就絕食」。
相關文章:
你想要哪一種社會:公平分配選擇,還是各憑本事爭取?──解放的自由(freedom from)與能夠的自由(freedom to)
富而仁 貧而樂──對正向心理學質疑的回應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公民意識的「芬蘭驚豔」
Change:「政府不就是在說你自己嗎?」
人事精簡(或改革)為什麼欲速則不達?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22日 星期五
換個角度看漸凍人冰桶挑戰(ALS Ice Bucket Challenge)募款活動
無論是什麼問題,重點在於找出何種誘因真的會起作用,而不只是你的道德羅盤告訴你應該要起作用的東西。
關鍵是,不要去思考想像中人們的理想行為,而要去想真實人們的實際行為。
那些真實的人們,遠遠較難預測。(《蘋果橘子思考術Think Like a Freak: The Authors of Freakonomics Offer to Retrain Your Brain》頁122)
如果你不清楚上述結論是怎麼來的,請參閱「嘴巴說的,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美國加州居民為何想節約能源」。
根據中華民國運動神經元疾病病友協會(漸凍人協會)在8月21日發佈的訊息:「統計四天的時間(8/17至8/20),透過匯款、信用卡等捐款方式湧進帳戶的捐款筆數及金額約為過去平均的62倍,達到3,622筆,總計8,412,648元。」
有漸凍人家屬在自己臉書提到:「最後對於冰桶挑戰,我只想說無論捐款多少,光是這活動不斷的被炒熱,能夠讓社會大眾關注到漸凍人,對於漸凍人家屬、尤其漸凍人病友,就是很大的鼓舞,也讓我們更有了信心,更重要的是,有了『希望』!雖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有新藥、有醫治的方式,但知道社會上有非常多的人開始關注這議題,並且出錢出力!對正在辛苦奮戰偶爾感到絕望的漸凍人病友,就是一線生機與很大的希望,至少我知道我爸爸這陣子每天都很開心,很有目標!等著看明天誰被點名了?誰又響應活動淋冰水了?覺得好像又充滿了能量,可以繼續充滿希望的『期待每一個明天!』」
看到新聞報導,有人認為冰桶挑戰募款活動不夠正經、太過歡樂。
剛好,以《EQ 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一書聞名全球的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在新書中提到了他推動環保時所忽略的事。
專注於我們做錯的事,會引發痛苦情緒的神經迴路。
記住,情緒會引領我們的注意力。
同時注意力會引領我們,遠離令我們不快的事物。
我過去認為,將我們所做的事與購買的東西──了解我們的生態足跡──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完全的透明度公開,將創造一種市場力量,鼓勵我們所有人購買更好的替代品,用我們的金錢投票。
丹尼爾.高曼為此寫了《綠色EQEcological Intelligence: The Hidden Impacts of What We Buy》一書。
聽起來是個好主意──但我忽略了心理面的事實。
負面的專注會導致挫折與脫離,我們的專注會移轉到煩惱本身以及如何減輕煩惱。
我們渴望的是,不要理會這件事。(《專注的力量:不再分心的自我鍛鍊,讓你掌握APP世代的卓越關鍵Focus: The Hidden Driver of Excellence》頁209)
就像丹尼爾.高曼所描述的狀況,台灣從2014年7月1日實施「自願性綠色電價制度」至8月21日,僅有159戶認購492單位綠電(1單位395元,492單位總共19萬4340元)。
8月19日聯合報報導「秋節倒數…弱勢團體 月餅訂單好冷清」
距離中秋節僅剩20天,基隆市身心障礙團體依照往年推出中秋月餅預購服務,今年預購成績卻不甚理想,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業績較去年掉4成,聾啞福利協進會今年僅收到公部門訂單。……
基隆市智障者家長協會網站:http://ptp.sfaa.gov.tw/store/keelung79/
聾啞協會固定由4位熱愛烘焙的女生組成,全盛期有2000盒左右的訂單,雖然訂購量逐年下滑,但是今年開放預購至今,居然只有200盒,聯絡人黃靜華說,今年除了公部門以外的訂單居然掛零,訂單數量的落差,忍不住讓4位女生感到失望。
基隆市聾啞福利協進會網站:http://ptp.sfaa.gov.tw/store/deafkee/
正如《改變,好容易Switch: How to Change Things When Change Is Hard》這本好書所一直強調的,理性是騎象人,感性(情緒)是大象,大象才是讓改變發生的原因。
漸凍人冰桶挑戰募款活動成功地吸引了大象。
相關文章:
象與騎象人
沒想到這樣做,人們反而會捐比較多錢給公益團體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為善不欲人知」的原因跟你想的不一樣──善人門前是非多
一個4歲罹癌女童(8歲去世)為癌症研究募得100萬美元的真實故事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18日 星期一
嘴巴說的,心裡想的和實際做的,不一樣──美國加州居民為何想節約能源
心理學家羅伯特.席爾迪尼(Robert Cialdini)是研究影響力的大師,他一再證實這點。
席爾迪尼有兩本生動有趣的著作,探討影響力在生活中對人所產生的影響,分別是《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的說服術Influence: 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Revised Edition》和《就是要說服你:50個讓顧客乖乖聽話的科學方法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
在某個研究案例中,席爾迪尼和研究人員想知道,是什麼誘因可以鼓勵人們在家省電。
他們從電話訪談開始,研究人員打電話給加州不同群組的居民,問他們:在您決定節約能源時,下列因素有多重要?
1.省錢。
2.環保。
3.對社會有益。
4.很多人正在做。
我們來看看選項:有財務誘因(選項一)、道德誘因(選項二)、社會誘因(選項三),以及或許可稱為「從眾心理誘因」(herd-mentality incentive,選項四)。
猜猜看,加州居民如何排名他們節約能源的理由?
他們的答案如下,順序從「最重要」到「最不重要」:
1.環保。
2.對社會有益。
3.省錢。
4.很多人正在做。
事情似乎就是那樣,對吧?
由於節約能源主要被視為道德與社會議題,所以道德與社會誘因最重要。
再接下來是財務誘因,最後一名是從眾心理,這好像很合理:誰會承認自己做一件事,只是因為其他人都在做,尤其是環保這種重要的行動?
電訪讓席爾迪尼和同仁們知道,人們對於節約能源「說」了什麼,但民眾的行動是否符合自己所說的話?
為了找出答案,研究人員接著做了田野實驗,到加州某街區挨家挨戶拜訪,在每個門把掛上小標語,鼓勵居民在炎熱月份節約能源,開電風扇、不開冷氣。
由於這是一個實驗,所以標語長得不一樣,一共有五種版本。
一種標語是普普通通的「節約能源」四個字,其他四種標語則配合先前電訪的四種動機:道德、社會、財務與從眾心理:
1.節約能源,保護環境
2.盡你的責任,替子孫節省能源
3.節約能源也能省錢
4.和你的鄰居一起節約能源
此外,每種標語旁的解釋文字都不同。
例如:「保護環境」的牌子說:「你每個月可以避免排放262磅的溫室氣體」,而「加入你的鄰居」版本只說,77%的當地居民「通常使用電扇,不開冷氣。」
研究人員隨機發放完不同標語後,接著測量每戶實際的能源使用量,以了解哪種標語帶來最大差異。
如果之前的電訪可以相信,那「保護環境」與「替子孫盡心力」的標語應該會最有效。
「加入你的鄰居」標語則會失敗,事情是否真的如此?
根本不是那樣。
在四種標語中,最明顯的贏家是「加入你的鄰居」。
沒錯!從眾心理誘因打敗了道德、社會與財務誘因。
截至2014年8月18日,台灣綠電的認購戶數有143戶。
這令你驚訝嗎?如果你嚇一跳,大概不應如此。
看看周遭世界,你會發現從眾心理發揮作用的壓倒性證據。
從眾心理幾乎影響我們行為的每個層面,包含我們買了什麼、在哪裡吃飯、如何投票等。
你可能不喜歡這個念頭;沒有人想承認我們就是一群動物。
然而,在一個複雜的世界,從眾合乎邏輯。
誰有那個時間好好思考每個決定,以及背後的所有事實?
參閱「情意的捷徑(Affect Heuristic)──為什麼你會成為感覺的傀儡」。
如果身邊的每個人,都覺得節約能源是件好事,嗯,或許就是吧!
因為這樣,有時就會造成艾比林矛盾(Abilene Paradox)——我們都同意…呃…一起活受罪。
如果你是設計誘因機制的人,就可以利用這點,把人們導向正確的事,即使他們是為了錯誤的理由而做。
這讓我想起堺雅人主演的精采日劇《王牌大律師之賤招百出Legal High SP》,古美門律師巧妙地利用從眾心理去改變班級的氛圍。
無論是什麼問題,重點在於找出何種誘因真的會起作用,而不只是你的道德羅盤告訴你應該要起作用的東西。
就像面試官面試、選民選美國總統,理想面(說的)跟現實面(實際做的)有所不同,你希望事半功倍,還是徒勞無功?
關鍵是,不要去思考想像中人們的理想行為,而要去想真實人們的實際行為。
那些真實的人們,遠遠較難預測。(《蘋果橘子思考術Think Like a Freak: The Authors of Freakonomics Offer to Retrain Your Brain》頁119)
相關文章: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
如何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
如何克服或消除對他人的偏見──蔬菜法(Vegetable Method)
從說服心理學的角度看「研究生潛規則/教授說…點心好壞 不影響評分」這則新聞
為什麼我們要了解說服心理學?教育與洗腦的界線在哪裡?
讓面試更順利的三個技巧
繼續閱讀...
情意的捷徑(Affect Heuristic)──為什麼你會成為感覺的傀儡
這些因素中,只有好感度一直是勝選指標。(《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59 Seconds: Change Your Life in Under a Minute》頁57)
大家嘴上說「選賢與能」,實際上跟面試官在決定是否錄取應徵者時一樣。
那麼,候選人的發言人講不出候選人的政見也就不足為奇了。
你對基因改造小麥的看法是什麼?這是個有著許多面向的話題,你不想草率回答。
理性的做法是列出這項備受爭議的科技的優缺點後,再逐一分析。
你列出所有可能的優點,加權後再乘以實際發生率,就會得到一個期望值列表。
同樣的事在缺點方面再做一次:列出所有缺點,評估潛在損害,乘以發生機率。
之後以正面的期望值減去負面的期望值,就會得到淨期望值。
若淨期望值大於零,代表你贊同基因改造小麥;反之,代表你反對基因改造小麥。
你可能已經看這種方法,在關於決策理論的書中,都可以讀到類似的描述。
這方法叫做「正反意見表列法」(pros-and-cons list),富蘭克林將它取名為「心智代數」(moral algebra)。
但同樣地,你也可能從來沒有在評估時如此大費周章地如法炮製。
當然,寫這些教科書的教授們,也絕不會依此方法選擇他的妻子。
沒有人會這樣做。
首先,我們沒有足夠的想像力去列出所有可能的利弊得失。
我們所想到的優缺點會受限於自身有限的經驗而難以超越。⋯⋯
其次,要計算小機率事件是不可能的,因為罕見事件無法提供足夠的數據基礎。
除此之外,我們常把雜訊誤以為是訊號而導致無法「精準預測」。
最後,我們的大腦並不是為這樣的計算而建構。(《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頁80)
參閱「個人非理性的原因之一,是我們不太會做算術」。
《零偏見決斷法:如何擊退阻礙工作與生活的四大惡棍,用好決策扭轉人生Decisive: How to Make Better Choices in Life and Work》則更清楚地說出在正常決策程序的四個步驟──面臨抉擇、分析選項、做出選擇、安於現狀,我們會遭遇到的難題。
●面臨抉擇。但「偏狹的框架」讓我們少了很多選項。
參閱「青少年做決定時容易犯的錯誤」。
●分析選項。但「確認偏誤」讓我們只蒐集支撐自己想法的訊息。
●做出選擇。但「短期的情緒」常引誘我們做出錯誤的決定。
●安於現狀。但「過度自信」讓我們誤以為可以掌握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零偏見決斷法Decisive》頁27)
在人類進化史中,思考太久的人,下場就是被野獸吃掉。
我們是快速決策者的後代,我們使用的精簡思考被稱為捷思法(Heuristics)。
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情意的捷徑。
情緒是一時的感覺波動:你喜歡某些東西或不喜歡某些東西。
「飛機噪音」這個詞會讓你產生負面情緒,而「豪華」這個詞則會帶來正面感覺。
這種自動的、單向的衝動,會阻止你將風險和利益視為獨立個體來分析,但它們本來就該如此。
你反而將風險和利益繫在同一條情緒線上考量。
你對於核電、有機蔬菜、私立學校或機車等問題的情緒態度,決定了你如何評估其風險和利益。
對於自己喜歡的東西,你會相信其風險是小的,其利益是巨大的。
保羅.斯洛維奇(Paul Slovic)調查數千人對於不同科技的態度後,驗證了這種關聯性:我們是感覺的傀儡。
如果沒有情意的捷徑,我們就會獨立評估風險和利益。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假設你擁有一輛哈雷機車,而且你從一項研究中得知,其危險性竟然比預期來得高,但你還是會下意識地調整自己條列優點的標準去評估它,比方「它可以帶來更多的自由感」。
那麼,這種直覺的本能情感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不到百分之一秒的時間內,投影下列圖像(包括面帶微笑的臉、憤怒的臉和中性圖像)的其中一張後,要求受測者表明他們是否喜歡中文字。
看過笑臉圖像的受測者,其答案多數是正面的。⋯⋯
結論:面對複雜的決策時,你會先問問自己的感覺,以「我覺得呢」取代「我對此有何看法」。
當然,第一時間你絕對不會承認這點。(《行為的藝術:52個非受迫性行為偏誤Die Kunst des klugen Handelns》頁81)
相關文章:
讓面試更順利的三個技巧
有助於做出好決策的好書書單
青少年做決定時容易犯的錯誤
影響情緒與投資行為的六個自然環境因素
如何撰寫投資決策日誌?
如何鍛鍊《在想一下Think Twice》的好決策關鍵思考術?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16日 星期六
算出集保期滿的時間點,避開股市的腥風血雨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
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識時務者為俊傑。
美邦(Smith Barney)公司的投資組合經理人約翰.古德(John Goode)在2000年與盛博研究(Sanford C. Bernstein)公司的分析師共同進行了一項研究計劃,便與「時間句逗temporal punctuation」有關。
分析師透過公開可取得的數據,計算各家企業上市時所募得之資金總額,並據此推算股票強制集保期(lockups)期滿後──企業高層必須持有股票、不得出售的規定期──所將釋出的股份總額。
最後,算出在2000年的3月30日至6月30日期間,將有高達1500億美元的股份流入市場。
當供應增加,需求不變,就容易導致價格下降。
古德於3月16日獲得該份報告,時值美國納斯達克指數(NASDAQ)達到史上最高點的前一週。
根據報告結果,古德知道將有大量股票湧入市場,因此先一步將手上的基金全數避開科技股。
2000年1月初市場上的投資客,自然不知道「開始」與「結束」等句逗對股價的影響,但古德卻因為注意到強制集保期、懂得時間句逗的重要性,躲過了當年市場上的腥風血雨。
古德說:「這只是很簡單的經濟學概念。」
事實上,古德不是靠基礎經濟學,因為大部分的基礎經濟學課本,鮮少討論時間句逗的重要性,也幾乎沒有提到強制集保期的問題。
時間句逗和一般寫作時的標點符號一樣,容易在有其他事物需考量時受到忽視,但是只要懂得善用,可以帶來很大的不同。
找到了時間句逗的位置,就可以據此推論未來、有效幫助決策。(《時機問題:頂尖專家教你打開全新視野,學會在對的時間做正確的事When: The Art of Perfect Timing》頁63)
何謂「時間句逗」?
「時間句逗temporal punctuation」,意指我們將連續的時間流切割為不同單位,形成步驟、階段、起始、結束、中點與期限的做法。
跟作文的標點符號一樣,時間句逗的功能在於指出我們所處的位置,告訴我們行動該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何時暫停。
比方說,公司行號常以會計年度或曆法年度的結束,做為策略規劃起始與終結的參考點。
又譬如,每個產業都有年度展覽、大型會議與銷售會議必須參加,這些活動的時間點,也都對新產品推出的時機有直接影響。
同樣地,手上還有現金的財富管理人,也會因為基金有金錢必須全數投資的規定,在季末重返市場。
或者是類似MSCI的調整。
時間句逗的例子俯拾皆是,屬於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所熟知的「現在」這個概念,就是未來與過去之間一道永恆的隔閡;而我們手錶上的刻度與日曆上的文字,也都是時間句逗的一種。
同樣地,日出與日落也是一種句逗,代表的是一天的開始與結束。(《時機問題:頂尖專家教你打開全新視野,學會在對的時間做正確的事When: The Art of Perfect Timing》頁59)
相關文章:
主力炒作股票的七個步驟
大戶如何在股票市場吃貨跟出貨?
禿鷹集團炒股手法
散戶的六大通病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15日 星期五
正向心理學與正向思考的區別
正向心理學與正向思考的區別很重要,但很不幸的這兩個觀念之間有一些混淆。……
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有其本身的歷史,芭芭拉.艾倫瑞克(Barbara Ehrenreich)在她2009年《失控的正向思考Bright-Sided: How Positive Thinking Is Undermining America》書中有精采的追溯。
正向思考的起源可追溯到19世紀中期美國盛行的人格抑鬱,這種抑鬱甚至造成無法解釋的疲倦及神祕的身體症狀。
在當時喀爾文教義的時代裡,沒有享樂、以工作為導向、敬畏恐懼及避免犯罪的生活大行其道。……同時也減少了生活中某些正向的情緒,如希望、喜樂、熱情、興趣及快樂。
從我們現在的觀點看來,這種壓抑可能是某種程度的憂鬱症。
在喀爾文教義的禁欲主義下,獲得救贖的方式通常是索然無趣的單純臥床休息、禁止閱讀、禁止交際、飲食清淡,並置身於陰暗的空間。
如今我們不禁懷疑這種救贖方式所能帶來的益處。
然而,當時卻很少人有疑義,直到Phineas Quimby提出了質疑。
Quimby並未受醫學界重視,他將自己定位為替代療法治療師。
他認為問題的根源就是喀爾文主義,禁欲主義使人充滿壓抑與內疚感,正是導致患者情緒低落的原因。
他盡量避免開立抗憂鬱的處方藥,改採談話治療法,透過這種方法「努力說服病患宇宙是仁慈的」。
Quimby告訴他的病人,他們與這種仁慈心是一體的,通過這種連結的力量,病患可以運用自己的心靈力量來治癒病痛。
這種神奇的想法(magical thinking),也就是藉由想法影響實質事物,並不是新的發現。人類學者稱之為感應巫術(sympathetic magic),在原住民或缺乏科學知識的文化中極為盛行。
因此,也許從正向思考中獲利的倡導者,與美國原住民文化或其他原住民文化的做法有密切的關聯。但這樣的關聯並非都是良性的。
在2010年有位自稱是精神導師的James Arthur Ray舉辦了一場美國原住民蒸療儀式,造成3人死亡,超過20人受傷。
除了這種淨化儀式的死亡,也有人在火上行走而受傷的一長串歷史。
例如2002年,澳洲肯德基連鎖店的20位經理因為渡火儀式必須接受燒燙傷治療。
2010年7月有8名義大利員工也因為渡火造成腳部燒燙傷就醫,其傷勢預計要10天的治療才能痊癒。……
正向心理學與正向思考最主要的區別在於正向心理學是以嚴謹的科學精神加上實際實驗支持做為基礎,認為所發現的現象都是可靠的及可重複的。如果許多研究證實了某現象,那麼在相同的情況條件下,這種現象也會再次發生。
科學與偽科學的分別,參閱「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而正向思考則偏向軼事與規勸的領域。
正向思考也採取重複的立場;如果相同的情形沒有再次發生,表示你的想法不夠正向。
正向心理學是一套知識體系,對那些想要活得更好、更久、更開心和充實生活的人很有用。
然而,正向思考則是說服人們相信發生在身上的壞事都是自己的錯。(當然,正向思考通常會以更樂觀的包裝來做呈現,例如:你有能力掌控接下來發生的事情。)
從文獻中也可以區別正向心理學和正向思考,正向心理學的文獻會伴隨負向心理的現實性與必然性:不但伴隨負向事件、情緒與行為等的現實性,也指出其對人類幸福的重要性。
正向心理學認為負向情緒和後果至少可運用在三個面向上。
首先,正向心理學認為壞事也可能發生在沒有做錯事情的人身上,世上就是有隨機偶然的事情。
雖如此,但根據研究,的確「惡人常早夭,好人易長命」。
例如生活在一個沒有任何致癌物直(煙、酒、紅肉或接觸有毒物質)的環境中,卻仍然在很年輕時就罹患癌症。你有可能就是這麼不幸。
其次,負向情緒可能有其存在的實用目的。
恐懼、憤怒、悲傷、焦慮、壓力等情緒在本質上會威脅到人們的幸福感,使人們產生警覺進而採取對應的行動。它們對於我們的生存是必要的。
然而,一些立意良好的行為卻可能產生有害的結果,因為人們基本上並沒有辦法去理解行為背後的因果關係。
換句話說,我們都容易犯錯,引來意料之外的負向後果。這就是人生。
正向心理學與正向思考的進一步分別在於,正向心理學有「知識體系」架構,例如各大學系所、教授以及嚴謹認證的學程等,以進行資訊的整理校對與分享,此外,正向心理學還有同行評審的期刊與學術會議的科學化論述工具。
正向心理學的研究人員都抱持著科學本位的精神進行研究,所有已經成為事實的主張都可以供他人檢查、確認或反駁,學者們在前輩的研究成果上建立自己的論述。(《職場正向心理學:正向領導與肯定式探詢的應用Positive Psychology at Work: How Positive Leadership and Appreciative Inquiry Create Inspiring Organizations》頁2)
相關文章:
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正向心理學書單(Positive Psychology Book List)
樂觀的缺點與限制
富而仁 貧而樂──對正向心理學質疑的回應
正向心理學電影片單(Positive Psychology Movie List)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怎麼開始的祕密
有關快樂的科學與實證的有趣書籍──《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The Happiness Project》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讓面試更順利的三個技巧
過去三十年,心理學家研究讓面試官滿意的關鍵要素,這些研究得出幾個又快又有效的技巧,可以幫你大大提升找到理想工作的機會。
問雇主他們為什麼會挑某位應徵者,而不是挑另一位,他們會說那是看哪個應徵者的條件最好、個人技巧最適合這份工作而定。
為了讓求才的流程盡量合理與公平,很多人會列出應徵者該具備的主要技能,並檢閱履歷表上是否有列了那些技能,再透過面試發掘更多的資訊。
不過,華盛頓大學的查德.希金斯(Chad Higgins)與佛羅里達大學的提摩西.賈奇(Timothy Judge)的研究發現,面試官都誤判自己決定人選的方式了,其實他們在無意中都受到一股神祕又強大的力量所左右。
希金斯與賈奇追蹤一百多位大學畢業生求職第一份工作的情況。
研究一開始,研究人員檢閱每位學生的履歷表,衡量面試官常宣稱他們視為錄取關鍵的兩大因素:資格與工作經驗。
每次面試完後,學生就做一份統一的問卷,回答他們的面試表現,包括他們是否充分展現了優點、對公司有無興趣,或有沒有詢問面試官想找什麼樣的人才等等。
研究團隊也聯繫面試官,請他們針對幾個因素提出看法,例如應徵者的表現,他們適合公司的程度、他們是否具備那份工作需要的技能,以及最重要的──應徵者有沒有錄取?
分析過大量的資料後,研究團隊破解了面試者如何錄取應徵者的一些迷思,也發現一項令人意外的事實。
錄取與否是看資格而定嗎?還是視工作經驗而定?事實上,兩者都無關。
依照研究結果,即使求才條件的工作經驗未達要求,也應該試著去應徵。
關鍵只有一個重要因素:應徵者看起來順不順眼!(《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59 Seconds: Change Your Life in Under a Minute》頁49)
面試官嘴巴說的(甚至可能心裡想的)跟實際上做的,不一樣。
如果按照面試官嘴巴說的去準備,不僅事倍功半,甚至可能白費功夫。
有三個簡單的技巧讓你的面試更順利。
第一,好感度比學術成就與工作經歷更重要,所以……
●找出你真的喜歡那家公司的地方,讓對方知道。
●自在表現你對面試官的真誠恭維。
●聊點和工作無關、但你與面試官都感興趣的話題。
●展現興趣:詢問他們想找什麼樣的人,那職務在公司裡的定位。
●對職位與公司充滿熱情。
●微笑,和面試官保持目光接觸。
如果你不習慣保持目光接觸,可參考「你的眼睛會說話嗎?」的做法。
第二,當你的確有缺點時,不要等到面試最後才提,而是在面試一開始就透露出來,增加你的可信度。
至於優勢方面,謙虛很重要,所以把優點留到最後再說。
第三,萬一你犯了看似很大的錯誤,不要反應過度,很可能對方沒像你那麼在意,你過度反應或道歉反而可能讓人更加注意。
酌情坦承疏失就好,接著就像沒發生過什麼事一樣繼續應試。(《怪咖心理學(2):59秒啟動正能量59 Seconds: Change Your Life in Under a Minute》頁54)
相關文章:
面試不出錯的12要領
2秒鐘就決定你的第一印象
求職須知:如何不被怪題考倒
商務穿著的要與不要
人有多會記仇,第一印象就有多重要
[心理測驗]你的身體語言信心指數有多高?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13日 星期三
要做更好的預測,正確的態度是:像狐狸
之前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擔任心理學與政治學的菲利普.泰特洛克(Philip E. Tetlock),從1987年起,便開始就各種主題,去收集各種政界和學界的專家所做的各式各樣的預測,從內政、經濟到國際關係。……
他的研究橫跨超過15年,最後在2005年出版專書《專業政治判斷Expert Political Judgment: How Good Is It? How Can We Know?》。
泰特洛克調查中的專家──不論其職業、經歷、學科為何──表現都比隨機好不到哪裡去。
他們太過自負,算起機率其差無比:他們號稱沒有機會發生的事件約有15%真的發生了,而他們說絕對肯定會的事,有25%其實沒有發生。
不管專家是在預測經濟、內政還是國際事務都不重要;他們的判斷全面來看都一樣糟糕。
雖然整體來說專家的表現很差,然而泰特洛克發現,有些人表現得比別人好。……
泰特洛克發現,專家讓媒體訪問得越多,他的預測就越糟糕。
然而另一個小團體的專家相對的表現就比較好。
泰特洛克受過心理學的訓練,對於專家的認知風格──他們對世界的看法──很有興趣。
所以他從人格測驗中抽出了一些問題,來詢問所有的專家。
依照他們對這些問題的反應,泰特洛克將專家分類為刺蝟與狐狸。
刺蝟與狐狸的典故來自於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討論俄國小說家托爾斯泰的文章標題:〈刺蝟與狐狸The Hedgehog and the Fox〉。
柏林的標題則是從希臘詩人阿爾基羅庫斯(Archilochus)的一段文字借來的:「狐狸知道許多小事,但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
基本的概念就是:作家和思想家可以分成兩大類:
●刺蝟是A型人格的人,相信有「偉大的想法Big Ideas」──相信這世界上有像物理定律一樣的指導法則,社會上幾乎所有的互動都以之為基礎。想一想馬克斯和階級鬥爭,或是佛洛依德與潛意識。或是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與引爆點(tipping point)。
●狐狸是另一個方面,他們是雜亂無章的生物,相信許許多多的小想法,對問題會用各式各樣的手段來處理。他們比較能包容細微差別、不確定性、複雜局面和異議。……
泰特洛克發現狐狸的預測比刺蝟好很多。
刺蝟怎麼思考:
1.專科:大半的事業都用在解決一兩個大問題之上。對「外人」的意見持懷疑態度。
2.堅定不移:堅持用同一個「包含一切」的方法──新的資料會用來改良原有的模型。
3.毫不退讓:出錯就怪運氣不好或特殊狀況。
4.尋找秩序:一旦從雜訊中找出訊號,就希望發現這個世界是在依照相對單純的從屬關係。
5.自信:對他們的預測很少閃爍其辭,也不願改變自己的預測。
6.以意識型態為主:期盼許多日常問題的解決之道都展現了某些偉大的理論或鬥爭。
狐狸怎麼思考:
1.跨學科:從不同的學科採納意見,不管意見來自什麼樣的政治立場。
2.適應力強:如果不確定原來的方法有用,就會找出新方法──或好幾個方法同時進行。
3.自我批判:有時願意(雖然很少樂意)承認自己的預測有錯,並承擔責任。
4.能包容複雜狀況:認為宇宙是複雜的,也許複雜到許多基本的問題解決不了或本來就無法預測。
5.小心謹慎:用機率的術語表達他們的預測,意見有所保留。
6.以實徵為主:比較依賴觀察而非理論。(《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頁70)
為什麼專家讓媒體訪問得越多,他的預測就越糟糕呢?
強烈、大膽、刺蝟般的預測,比較可能讓你上電視。……
有時候,狐狸比較難融入A型文化,例如電視、企業和政治。
他們相信有許多問題難以預料──還有我們解釋這些不確定性的時候應該直言不諱──也許會被誤認為缺乏自信。
他們多元的方法可能被誤認為缺乏信念……。
但是剛好狐狸做的預測好得多。他們比較快看出資料有多少雜訊,比較不會去追逐假訊號。他們比較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
如果你想找個醫生來預測病情的走向,或是找個投資顧問,讓你的退休存款有最大的獲益,那你會想信任狐狸。
現實是,人們比較容易被武斷、看起來非常有自信的人說服。
這也是為什麼賣假藥的、「神醫」、神棍、「超高報酬率」的投資騙局會一直存在的原因。
他們對於自己能做到什麼,說得比較保守──但比較可能真的做到。(《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頁74)
談到政治方面的預測時,狐狸式的態度特別重要。
政治預測的舞台上有些特別的陷阱,狐狸會比較小心避開,卻會讓刺蝟上當。
其中之一就是黨派的意識型態。
雖然靠著經驗,狐狸可以預測得更好,但刺蝟則相反:他們拿到越多額外的憑據,他們的表現就越差。
泰特洛克相信,刺蝟可以掌控的事實越多,他們就越有機會更動、操弄這些事實,以符合他們的偏見。
也就是容易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這個狀況就像你把一個慮病症患者放進一個暗暗的房間,裡面連上網際網路。你給他的時間越多,他能支配的資訊越多,他就會想出越荒謬的自我診斷;要不了多久他就會把普通的感冒當成黑死病了。
雖然泰特洛克發現左派跟右派的刺蝟預測都特別差,但他也發現各種政治信念的狐狸都比較不會受到這些效果影響。
狐狸對於這個世界應該是什麼樣子可能有堅定的信念。但是對於這世界實際的樣子、還有近期內會是什麼樣子,他們在分析的時候常常可以將這個信念清楚畫分。
相較之下,刺蝟比較難把他們支持的利害關係和他們的分析做區隔。
相反的,用泰特洛克的話來說,他們把「事實和價值觀全部堆在一起,弄成模糊難辨的混合體」。他們用有偏見的眼光看待證據,看到他們想看的東西,而不是真正存在的東西。
你可以運用泰特洛克的測驗,來判斷你是不是刺蝟:你得到越多資訊的時候,你的預測是不是越好?
理論上來說,更多的資訊應該能助你的預測一臂之力──如果這項資訊看起來沒有幫助,你永遠都可以忽略。但是刺蝟常常就把自己困在荊棘堆裡。(《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頁75)
《精準預測》作者在書中提到像狐狸般預測的三個原則。
原則一:用機率思考
幾乎我發表的所有預測,不管是政治還是其他領域,都是機率性的。
我不是丟出一個數字,宣稱我知道就是會發生什麼事,而是提出一個範圍的可能結果。……
結果呈現廣泛分布,就是最如實表達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
(在做政治預測時,)政治浪潮中的一個小改變就可以產生出截然不同的結果;如果用精確的數字來下結論就太笨了。……
我們的大腦生來就會去偵測模式,總是在尋找訊號,但其實我們應該去評估資料中有多少雜訊。……
刺蝟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太過頑固,不願意從錯誤中學習。承認他們的預測中有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就是要求他們承認:他們認為這世界應該如何表現的理論有不完美之處──這是思想家最不想做的事。
原則二:今天的預測就是你餘生的第一個預測
另一個誤解就是好的預測不應該改變。
的確,如果你的預測每天都會失控轉向,這樣會是個糟糕的訊號:要不是模型設計得很差,就是你想預測的現象根本不太能預測。……
正確的態度是你應該做出今天最有可能的預測──不管你上週、上個月,還是去年說過什麼。
做出新的預測不表示舊的預測就這樣消失了。(理想上來說,你應該記錄下舊的預測,讓人評估你在預測事件的整個過程表現如何。)
但要是你有理由認為昨天的預測是錯誤的,那抓著不放也不怎麼光榮。
「事實改變的時候,我就改變我的想法。」這是經濟學家凱恩斯的名言。……
有些預測不像物理學,而是類似像玩撲克牌這樣的東西:我們可以觀察對手的行為,得到一些線索,但是我們看不到他的牌。
要能充分利用這樣有限的資訊,就必須在得到更新、更好的資訊時,要願意更新自己的預測。
不這樣做──不願意冒著丟臉的風險去改變我們的預測──才是顯示了缺乏勇氣。
原則三:尋求共識
每個刺蝟都夢想著自己能做出勇敢、大膽、出人意料的預測──針對某個主題,跟輿論的看法全然不同的預測。……
做出像這樣的預測有時候可能會是正確的。……帶是這種幻想的情景非常不可能。……
有相當多的證據顯示,集體或團體的預測比單獨的預測更準確,依學科不同準確性增加大約百分之十五到廿。
這不一定表示團體的預測就是好的。但這的確表示,處理問題時運用多元觀點,對你會有好處。
「狐狸常常都努力在腦袋裡做到一整群刺蝟在做的事。」泰特洛克告訴我。
他的意思是,狐狸發展出了一種能力,能模擬這種共識的過程。他們不是問一整群專家問題,而是不斷問自己問題。
通常這代表他們會把不同類型的資訊整合在一起──就像對這世界有不同想法的一群人自然會做的事──而不是把任何單一的證據視為聖杯。(《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頁81)
純粹的客觀令人嚮往,但在這個世界上很難達到。
我們預測的時候,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可以選擇。……然而所有的方法提出的的判斷和假設,都要由預測者來進行。
只要有人的判斷,就有偏見的可能。
要更客觀的方法,就是去認清我們的假設在預測中發揮的影響,並質疑自己這些假設。
(特別是做政治預測時,)政治中有我們的意識形態傾向,我們習慣於從雜亂的資料中編造出有條有理的論述,我們身處這兩者之間,要做到這點尤其困難。
所以你會需要養成一些習慣,跟你在電視上看到的名嘴不同。
你會需要學會如何表達──還有量化──你預測中的不確定性。
你必須要認清,要從不同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需要智慧。
你越是願意做這些事,你就越有能力評估各種不同的資訊,而不至於濫用。
簡而言之,你必須學會如何像狐狸一樣思考。
狐狸般的預測者會看清,在預測世界的進展時,人類的判斷有不足之處。知道這些不足之處可以幫他們多做一些正確的預測。(《精準預測:如何從巨量雜訊中,看出重要的訊息?The Signal and the Noise: Why So Many Predictions Fail ─ but Some Don't》頁93)
相關文章:
好賭徒如何思考
如何鍛鍊《在想一下Think Twice》的好決策關鍵思考術?
假如…—心智之眼的盲點
未知比已知重要——火雞與瞎子摸象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數字可以怎樣「詐」我們
繼續閱讀...
你絕對想不到種族會是這樣分的!──另一個角度看盧安達種族大屠殺
著有人類大歷史三部曲《槍炮、病菌與鋼鐵Guns, Germs, and Steel》、《大崩壞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昨日世界:找回文明新命脈The World Until Yesterday: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raditional Societies?》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賈德.戴蒙(Jared Diamond),如此總結《大崩壞》第十章「非洲的人口悲劇:盧安達的種族屠殺」。
讓我們以一個旁觀者和一個倖存者的話來總結這一章。
法國學者普魯尼耶的觀察如下:「那些慘遭殺害的人,死前都有田地,有的還有牛。他們死了,田地和牛都變成別人的。在貧窮和人口不斷增加的國家,這是個不可輕忽的誘因。」
普魯尼耶訪談的一個圖西教師是大屠殺的倖存者。他的妻子和5個孩子當中的4人都被殺死了,當時他因出門在外而逃過一劫。
他說:「沒有錢幫孩子買鞋的人,把有錢幫孩子買鞋的人殺了,自己的孩子就不必赤腳上學。」(《大崩壞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頁382)
你認為盧安達的「胡圖族」和「圖西族」有什麼不同呢?是怎樣分別的?
盧安達大屠殺後,聯合國成立了「盧安達國際刑事法庭」,審判種族滅絕罪的禍首──胡圖族的領導人刻意要消滅圖西族。
在第一個案件送上法庭審判時,「族裔」(ethnic group)這個名詞就引起了討論。
「族裔」通常的定義是獨特的團體,其成員擁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
但圖西族和胡圖族兩者都有共同的語言、宗教和文化,於是法官很快就意識到,他們不能把圖西族視為一個不同的族群。
種族滅絕的概念當然也適用於「種族」(race),但圖西族也不符合獨特種族的定義。
法官發現,就法律的定義而言,除非圖西族是一種獨特的族裔或種族,否則法庭就不能以「種族滅絕」的理由來進行審判。
參與盧安達問題國際法庭的法官和法律學者,至少花了一年時間,發表了一堆讓人困惑的意見和決定──為了胡圖族和圖西族究竟是否為兩個不同的種族或族裔,就徹底改變了4次立場,最後還是沒有結論。
法官最後裁定,這些案例被害人的定義,必須依個案決定──結果導致每一件種族屠殺案,都必須從重新檢視混亂和不確定的證據開始。
當然,導致戰爭和種族滅絕的仇恨,是基於兩造之間有根本的族裔或種族差異,但在這裡可以看到,這樣的「差異」,這種令人髮指的恐怖與殺戮的基礎,純粹是虛構的,根本沒有現實依據。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假象與錯誤的看法?
在這個案例中,由於盧安達長期以來複雜的歷史──執政黨、政治議程和權力結構的轉變,逐步形成圖西族和胡圖族是不同種族的想法。
但其實「圖西族」和「胡圖族」的名稱起源於社會和經濟地位,而非族裔或種族的不同,這個身分實際上是有彈性而可以改變的,在不同的地方和時間,對不同的人代表不同的事物。
一般來說,圖西族原先指的是地位高尚,或擁有相當程度權力和財富的人;而胡圖族則是泛指身分地位「普通」的人。
然而這些條件十分容易改變,只要胡圖族的後裔獲得足夠的財富、權力和影響力,就能成為圖西族,他們的胡圖族根源就會被拋諸腦後。
「胡圖族」和「圖西族」這兩個名詞的「族裔化」,是源自比較近代的政治結構,有些學者認為是始於十八、九世紀執政的圖西族法庭,為了凸顯圖西族對胡圖族的優勢而提出的說法。
後來德國和比利時的殖民者把這個原本有彈性而可變的定義固化,正式把種族分類系統制度化,並加諸他們對於種族和文化優劣的看法。
這是政治上的權謀,以扶植圖西族人幫助他們統治──同時讓兩個團體不斷地分裂和分化。
然而這種劃分單一「種族」和族裔團體的定義太過獨斷,到1933年時,比利時人竟把擁有不到10頭牛的人分為胡圖族,擁有10頭牛以上的人則算作圖西族!(《亂世中的快樂之道The Art of Happiness in a Troubled World》頁82)
只要把人分成不同的團體,不管用什麼理由(比如眼睛顏色、高矮),人類就會自己開始放大不同群體間的差異,覺得自己的團體比較優越,外團體比較低劣──即使人只是隨機被分配到某個團體。
曾有研究人員進行關於偏袒的實驗,把受測者隨機分配到兩組正在電腦上玩遊戲者的任一組,並讓他們掌握大權,可以給兩隊中任何其他球員金錢獎勵,不過受測者本人卻無法從這個實驗中的任何人那裡獲得金錢,這樣就可以從研究對象把多少錢給自己的球隊,來測定他們對內團體的偏袒。
結果一如預期,受測者的確會偏心,只獎勵自己的團體。
但其中有些部份意味深長:第一,受測者就算偏袒自己所屬的群體,也沒有任何物質上的好處,或其他的好處。
第二,受測者對兩組參與遊戲的成員一無所知──這個「遊戲」是在電腦上以匿名的方式進行,受測者被分到哪一組,是由擲銅板決定的。
因此,受測者會偏袒某個團體,或是覺得他的團體在某方面較高明或較優越,完全是隨機的,只基於他屬於哪一個團體而定。(《亂世中的快樂之道The Art of Happiness in a Troubled World》頁85)
盧安達大屠殺約有80萬圖西族人遭到屠殺,相當於當時盧安達境內四分之三的圖西族人口。
但是,當時即便是在盧安達西北部只有一個圖西族人的胡圖族人社群中,整個社群還是至少有5%的人遭到殺戮(《大崩壞》頁372)。
不要忘了,人可以用任何理由再分成不同團體,煽動仇恨的人,永遠都有機會被分到不同的團體。
有人在劃分群體時,我們要像實驗中的受測者任人擺佈嗎?
同樣地,當我們要說服一個人時,不應該去強調彼此分屬於不同的團體,而是要從彼此共同屬於哪些團體著手。
相關文章: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電影「惡魔教室」(The Wave;Die Welle)
服從權威(Obedience to Authority)——邪惡的平凡性(banality of evil)
揭露潛藏在你意識之外的祕密──[心理測驗]內隱聯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A Class Divided——免費練習英聽的好影片
你跟小學生的差別有多大?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11日 星期一
如何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
首先,你要了解,說服人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以及背後的原因。
說服人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可參閱「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教育製造出受到啟發、中規中矩的人們,而不是極端份子,對吧?不一定。
舉例來說,恐怖份子的教育程度,一般比他們的非恐怖份子同胞高出許多。
參閱「誰家會養出恐怖份子?」。
一個理由可能是,聰明的人純粹更常感覺自己是對的,所以對自己的知識更有自信,無論他們站在議題的哪一方。
然而,有自信自己是對的,並不等於你就是對的。
當一個人花了很多心力,才得出自己的看法時,要改變他的腦袋,不可避免地將會是一件難事。
所以,儘管你可能會以為,如果是對某個議題「不曾」仔細思考過的人,要改變他們的看法將相當容易,但是並沒有這方面的證據。
即使是人們不太關心的主題,要引起他們的關切長達一段時間以促成改變,也可能相當困難。
作者在173頁提到了《推出你的影響力:每個人都可以影響別人、改善決策,做人生的選擇設計師》這本書中的方法。
所以,如果你迫切希望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到底該怎麼做?
第一步便是,意識到對方的意見,大概是依據意識型態與從眾思考,而不是事實與邏輯。
如果你當著他的面指出這點,他一定會否認;他的行為舉止依據自己看不到的偏見。
如同行為大師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的作者)寫道:「我們可能對明顯的事視而不見,而且我們也看不到我們的視而不見。」。
我們很少人能避開盲點,你避不開,我們倆也避不開。
換句話說,也有可能是我們的意見是依據意識型態與從眾思考,而不是事實與邏輯。
所以怎麼樣可以架構一個論點,那種或許真的可以改變幾個人的論點?
●不是我,是你。
當你展開勸說大業時,要記住,你只是論點的生產者,唯一算數的一票,握在消費者(對方)的手中。
你的論點可能充滿無可爭辯的事實、邏輯無懈可擊,但如果聽者沒有同感,你就不會有任何進展。
●不要假裝你的論點完美。
如果你的主張保證能帶來一切好處,而且毫無成本,對方永遠不會相信,他們也不該相信。
世上不存在萬靈丹這種東西,如果你隱瞞計劃缺點,只會讓對方更有理由懷疑剩下的部分。
如果你想讓自己的論點具有真正的說服力,最好除了承認已知的缺點,還要承認可能會發生出乎意料的結果。
●承認對方的論點有其長處。
如果你正試圖說服別人,到底為什麼你要說他們的論點有可取之處?
一個理由是,對立的論點幾乎一定有其價值,你可以從中學習,利用它們來加強自己的論點。
雖然這點可能令人難以置信,因為你已經花那麼多心力投入你的論點,但千萬別忘了:我們看不見自己的視而不見。
再者,覺得自己的論點被忽視的另一方,不太可能投入你的討論。
他可能會對你大吼,你當然也可能吼回去,如果連好好對話都不行的話,你很難說服一個人。
●把罵人的話留在心裡。
什麼樣的人會反對XXX?你必須是厭世者,或是山頂洞人,或至少是絕對的白痴才會反對。
糟了!現在你已經罵對方是一群厭世者、山頂洞人,還有白痴。
我們是否已經提過,如果想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罵人是很糟糕的點子?
大部分的人類,完全無法坦然接受批評。
對多數人而言,負面評價帶來的痛苦,勝過正面評價帶來的快樂。
參閱「用主動建構式回應改善你的關鍵正向性比率」。
如果你希望摧毀對方的心理健康,你可以跑去告訴他們,他們有多低等、多白痴、多討人厭。
然而,就算你說的每一點真的都對,你這輩子不可能說服他們。
罵人只會替你製造敵人,而不是盟友。
如果那正是你的目的,那麼說服他人,大概根本不是你想做到的事。
●為什麼你應該說故事?
我們把我們知道的這個最有利的說服形式,留到最後一點才講。
參閱「故事對人類心理的影響」。
當然,承認自己的主張有缺陷很重要,把髒話留在心中也很重要,但如果你真的想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你應該講故事給他們聽。
這裡所說的「故事」,並不是「軼事」。
軼事是快照,是整體事物的其中一小面,缺乏規模、觀點與數據。
就像科學家喜歡說的一句話:軼事再多,也不是數據。
軼事是曾經發生在你、你叔叔,或你叔叔的會計師身上的事,通常是離群值,是容易被記得的例外。
那種東西之所以被一直拿出來講,目的是為了反駁更大的事實。
軼事通常代表著最低階的勸說形式。
在此同時,故事則讓情景完整。
故事利用資料、統計數字或其他東西,讓人意識到重要程度;如果沒有資料,我們便無法判別一則故事代表多大的全貌。
一則好故事包含一段時間,顯示出永久不變或變化的程度。
如果沒有時間框架,我們無法判斷眼前的事是否真的值得注意,或只是一個異常的小點。
此外,故事會讓人看見事件菊鏈(daisy chain),顯示導致某一特定情境的原因,以及隨後造成的結果。
即使故事不是真的,依舊可以說服人。不過,我們還是鼓勵大家,在試圖說服他人時,大量使用事實。
那麼,為什麼說故事這麼重要?
一個原因是,故事通常具有深刻的寓意,整體加起來的力量,遠比情節的總和──各項事實、事件和環境脈絡等──還要有力量。
好故事,可以讓我們在心底激起迴盪不已的漣漪。
此外,故事也吸引著我們所有人心中自戀的那一部份。
故事展開,主角走過一段時間、做出決定的同時,我們不可避免地會用他們的角度開始看事情。「是的,要是我,我也會那樣做!」或「不,不,不。要是我,就絕對不會那麼做!」
也許,說故事的最好理由,就是它們引人入勝,所以很能夠傳遞教訓。
假設你必須傳遞一個理論、一個想法,或是一套規則,有些人有能力直接抓住複雜的訊息──就是你們!各位工程師與電腦科學家──但如果訊息太一板一眼、太技術性,大部分的人會馬上開始神遊。
關於這點,要推薦《創意黏力學Made to Stick: Why Some Ideas Survive and Others Die》這本好書,不過中文版似乎已絕版。
相關文章:
如何克服或消除對他人的偏見──蔬菜法(Vegetable Method)
從說服心理學的角度看「研究生潛規則/教授說…點心好壞 不影響評分」這則新聞
為什麼我們要了解說服心理學?教育與洗腦的界線在哪裡?
為什麼學歷高的人照樣(有時更容易?)會被詐騙?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
高學歷、高社經地位、愛面子的人的致命傷——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繼續閱讀...
2014年8月7日 星期四
故事對人類心理的影響
他們也認為,這並不是因為社會能力比較好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小說的吸引。
他們的第二個測試嘗試把個人特點納入考慮,例如性別、年齡和智商,心理學家仍然發現喜歡閱讀大量小說的人比喜歡閱讀非小說的人,在社會能力的測試表現較為出色。
換句話說,如奧特利所說,社會能力的差異「可以從一個人平常讀什麼書獲得最好的解釋」。(《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透過閱讀小說、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頁104)
這讓我想起《隨機騙局:潛藏在生活與市場中的機率陷阱(舊版中文書名為「隨機的致富陷阱:解開生活中的機率之謎」)》的作者納西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在「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差點栽掉。
剛好《蘋果橘子經濟學Freakonomics》的作者也在新書《蘋果橘子思考術Think Like a Freak: The Authors of Freakonomics Offer to Retrain Your Brain》提到:
這並不是說,你自然就會想要運用「蘋果橘子思考術」,因為它可能會有一些潛在缺點。
比方說,你可能發現自己來潮流離得非常遠,有時還可能說出令旁人坐立難安的話。
也許,你碰到一對帶著3個小孩的認真、親切夫妻,然後脫口說出車上的兒童安全座椅,不但浪費時間又浪費錢──至少撞擊測試的數據是這麼說的。
也或者,你和新女友的家人共進佳節晚餐時,你會在那邊胡說八道什麼,支持在地食材運動其實可能破壞環境等,然後發現對方的父親是死忠的在地食材運動支持者,桌上每樣東西都來自方圓50英里內──唉呀!。
你將必須習慣人們叫你怪咖,或是準備好面對別人氣急敗壞,甚至起身離開的場面。
關於這些,我們倆都有第一手經驗。(《蘋果橘子思考術Think Like a Freak: The Authors of Freakonomics Offer to Retrain Your Brain》頁28)
突然發現我的右膝早已中箭多時,我也有這樣的第一手經驗。
最近數十年以來,也就是電視興起這段期間,心理學已經正式針對故事對人類心理的影響進行研究。
研究結果相當可靠一致:小說確實能形塑我們的心靈。
故事不論是透過電影、書籍或者電動玩具來傳遞,都能引導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影響我們的道德邏輯,讓我們恐懼、充滿希望與焦慮,然後改變我們的行為,甚至是改變我們的人格。
研究顯示故事不斷地用蠶食與揉捏的方式影響我們,不需要我們的確認或同意,就能形塑我們的心靈。
我們陷入故事所施展的魔法愈深,影響就愈顯著。
大部分的人都相信自己能分辨幻想與現實,我們把那些從虛擬故事中所搜集到的資訊,妥當地隔離在腦中所儲存的一般知識之外。
但研究顯示事實並非都是如此,我們在同一個心靈櫃子中,將從虛構故事與現實兩個不同來源所蒐集而來的資訊混在一起。
在實驗室場景之中,虛構故事可能會誤導受測者相信奇怪的事情,例如刷牙對人有害,或者是在參觀精神病院時會被「傳染」精神病,或是青黴素對人類來說是場災難。
想一想:虛構故事或許已經竭盡所能地教會你世界上的各種事。
如果沒有「CSI犯罪現場」或者「紐約重案組」此類電視節目,你如何真正了解警察工作的情況?
如果沒有托爾斯泰與杜斯妥也夫斯基,我怎麼會知道沙皇時代的俄羅斯是什麼樣子?
不只如此,如果沒沉迷於奧布萊恩的「怒海爭鋒系列」,我怎麼會知道英國海軍在拿破崙時代的生活?其他的例子在此就不用多說了。
透過故事所傳達的不只是靜態的資訊。
托爾斯泰相信一名藝術家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理念與情感來「感染」觀眾,「感染力愈強,愈是藝術中的藝術」。
托爾斯泰是對的,虛構故事中的情感與理念極具有傳染力,世人往往高估自己對故事的免疫力。
以恐懼來說,驚悚故事會讓人的心裡留下傷痕。
心理學家肯特(Joanne Cantor)女士於2009年所做的研究中顯示,大部分的人都因為看了驚悚小說而在心裡留有創傷。
研究對象中有75%指出,看完恐怖片之後,會有極度焦慮、思緒不連貫、失眠等問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指出這種揮之不去的感覺會持續6年以上。
但肯特女士研究中最有趣的一點是:她一開始並未特別針對電影進行研究,起初是要研究人對於大眾媒介的恐懼,包括電視新聞、雜誌文章、政治演說等。
但是對肯特91%的受測者來說,帶給他們最深的創傷記憶是驚悚片,而不是真實世界裡頭的夢魘,像是911恐怖攻擊或者盧安達種族屠殺這類的恐怖事件。
小說中的情感極具傳染力,裡頭的觀點也是如此。
如同心理學家瑪爾(Raymond Mar)所言:「研究者一再發現,讀者的態度愈來愈趨近小說敘事中所表達的觀點。」事實上,小說比非小說更能改變人的信念,而非小說的意圖是用論點與證據來說服他人。
舉例來說,如果我們看的電視節目對性關係的描述偏頗了,那我們自己的性愛道德觀也會改變。我們對於婚前性行為會抱持更批判的態度,也會對其他人的性選擇指指點點。
然而,如果電視節目描寫的是性關係正向的一面,那我們自己對性的態度也會朝向光譜較寬容的那一端。
這些效果在我們看過一部黃金時段的電視影集之後,都會顯現出來。
對性的態度如此,對暴力也是一樣。
過去四十多年,有數百個研究是以媒體中的暴力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為主題。
這類研究充滿爭議,但似乎都證明看了許多虛構的暴力故事確實會帶來後遺症。
受測者看完一段暴力的電視節目之後,不論是成人和小孩在實驗室裡的行為都變得較具攻擊性。
長期的研究也指出,小時候讀愈多暴力小說,在現實世界愈有可能出現暴力行為。(反過來說也是對的:如果閱讀愈多以融入社會為主題的小說,在實驗室裡的表現就愈傾向與人合作。)
虛構故事所形塑的不只是人對於性與暴力大致的態度。
研究顯示人所閱讀的虛構故事,將形塑他們最深的道德信仰與價值觀。
舉例來說,小說對於不同種族的刻畫,將影響我們如何看待外族。
白人觀眾如果看的是黑人家庭正面積極的生活,如「天才老爹」,他們通常會對黑人更友善。
反之,如果白人看過充滿暴力的「硬蕊饒舌」音樂錄影帶之後,通常會對黑人有負面看法。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們為什麼會被說故事的人玩弄於股掌之間?
有一個可能,借用毛姆的話來說,小說的作者將訊息的藥粉,加進說故事者的糖漿。大家大口喝下糖漿,根本不會注意到裡頭所摻雜的粉末(不論作者想傳達的訊息為何)。
對此心理學家格林(Melanie Green)與布洛克(Timothy Brock)提出一個解釋。
他們認為進入虛構世界,「大大改變資訊處理的方式」。
格林與布洛克的研究顯示,讀者陷得愈深,故事對他們的影響就愈大。
陷入小說愈深的讀者比起陷入不那麼深的讀者,信念往往會變得更為與「故事一致」。著迷的讀者比起沒那麼著迷的讀者顯然也比較看不出故事裡不正確、不適當的「錯誤」。
我並不是指那些深深著迷的讀者在發現自己的錯誤之後絲毫不以為意,而是這些讀者打從一開始就未察覺任何錯誤。
……我們閱讀非小說會帶著一顆防備的心。我們會充滿批判且保持存疑的態度。但是沉浸在故事裡,我們會卸下理性的盔甲,轉向感性,這似乎讓我們毫無招架之力。
套用「象與騎象人」的比喻,我們的感性面是大象,當故事驅動(說服)大象,大象可以輕易地載著騎象人(理性)走。
這也是「如何說服不想被說服的人?」提到的最重要一步。
故事刻畫能力的範圍與強度上有很多需要挖掘之處,目前大部分研究的依據都僅是極少量的故事。人可能會因為一篇短文或一段電視節目,就對於性、種族、階級、性別、暴力、道德倫理或任何事情產生不同的看法。
現在來推斷一下。人類不斷將自己沉浸在虛構的故事之中,而讓這些虛構故事形塑我們、改變我們。
如果研究的結論正確,那虛構故勢將是刻畫個人與社會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更引人注意的是故事無時無刻作用在我們身上,重新形塑我們的方式,這個影響雖然比較不明顯且立即可見,但它的力量就像流動的河水緩慢漸進地重新雕刻石頭一樣。(《故事如何改變你的大腦?透過閱讀小說、觀看電影,大腦模擬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頁200)
相關文章:
從心理學角度看開放槍枝買賣、不管制槍枝可能會造成什麼影響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揭露潛藏在你意識之外的祕密──[心理測驗]內隱聯結測驗(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為什麼不要跟人爭論政治、宗教議題?——我們先用情緒下決定,再用理性找理由
相由心生:想什麼,像什麼
象與騎象人
繼續閱讀...
做家事有益身心健康,付錢請人幫忙反倒會降低婚姻的幸福程度
心理學家卜洛澤(Joyce Brothers)說:「婚姻不只是精神的結合,還得記住要去倒垃圾。」
我的一個朋友最近跟妻子鬧得不太愉快,卻不曉得究竟是為了什麼。於是,趁著週末假日,他特別賣力地把家裡好好打掃整理了一下。
「你有注意到,我幫忙洗了碗盤嗎?」週末晚上,他得意地跟妻子說道,妻子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她是3個孩子的母親,也是社區的志工,平常在週間很少見到先生。
第二天,做丈夫的還是搞不清楚妻子究竟是為了什麼不高興。
根據我多年跟夫妻、婚姻研究者,以及女性朋友對話的經驗來看,答案應該八九不離十。
「你明明是在打掃自己也住在裡頭的房子,為什麼要說是在『幫』她呢?」我問道。
他恍然大悟,提醒自己當天晚上要告訴妻子,有多麼感謝她。
這種小問題其實不嚴重,但是每一天都有夫妻為了家務事爭吵,舉凡洗碗、洗衣、洗廁所,甚至撿起掉到地上的紙屑等都是夫妻最常見的衝突來源。
家事是天天都得做的生活瑣事,卻為婚姻帶來戲劇性的影響。
許多夫妻們說,家事平均分擔是快樂婚姻的必要核心。
事實上,根據佩尤研究中心在2007年做的調查顯示,多數人認為家事平均分擔比生小孩更能維持婚姻的幸福。
根據2020名來自美國全國成年人隨機取樣的訪問當中,有62%受訪者認為,分擔家事對婚姻來說「非常重要」,比起1990年的47%高出許多。
1989年,柏克萊加州大學的社會學家霍克柴德(Arlie Hochschild)在她的《第二班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Familie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這本書中描述那些在職場打拚的婦女的生活。……
霍克柴德計算了這些婦女們花在家務的時間,累積下來等於一年多上了一個月的班。(《婚姻的幸福科學:全球頂尖的婚姻研究,告訴你親密關係的奧祕與處方For Better: How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y Couples Can Help Your Marriage Succeed》頁203)
家務事既然會為婚姻帶來衝突,對於婚姻的幸福程度自然也會造成影響。
肩上背負太多家務事的女性,對婚姻的滿意度也很低,情緒容易陷入沮喪。
反之,如果丈夫願意多做點家事,就算妻子偶爾鬧鬧情緒,在衝突中也比較容易保持平心靜氣。
或許,願意做家事的男性通常個性也比較隨和。
總之,男性如果能多少幫忙分擔點家事,夫妻間的衝突勢必會少些。
不論對男女雙方來說,多做家事都有益於生理健康。
男性在生理上就適合多出力,如果男性多做家事,不僅可以減緩婚姻壓力,身體自然更加健康。
柯曼說:「當一個男人做家事時,代表他在乎妻子重視的事情,彼此感覺更像夥伴。」
有些夫妻會請保母或是鐘點家事服務原來幫忙,但是研究顯示,雇請職業人士幫忙做家事未必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田納西大學的研究團隊訪問了85名有商業背景碩士學位的男女,了解他們對工作和婚姻方面的滿意度。這些年齡介在三、四十之間的企業經理人,平均年收入都在7萬5千美元以上,平均結婚了9年。
結果發現,付錢請人料理家務反倒會降低婚姻的幸福程度,而不是提高。
儘管原因不十分清楚,研究團隊推測,雇請外人來幫忙家務,尤其是照顧小孩,會為家庭帶來經濟及心理的雙重壓力。
另一種說法是,夫妻共同分擔家事時有助感情更為緊密。或許當家事被分出去的時候,婚姻中某些非常核心的東西也因此消失了。
以下有個實例可以解釋,為何雇請外人的幫忙反而會增加(而不是減少)婚姻的壓力。
有個妻子一連幾晚必須加班工作,而她希望先生都能在家陪小孩,可是丈夫想要請保母到家裡幫忙,妻子因此大為光火。
一方面她對自己不能多陪孩子感到愧疚,又不想讓孩子整天都得跟著保母,於是困在該取消加班計畫或是把孩子丟給保母看顧的兩難中。
只是,不管最後選擇什麼,她都不會開心,也會把責任全怪到先生頭上。
再看另一個例子,有對夫妻想找個週末好好整理庭院,但是加班、出差等狀況不斷打亂計畫,再過一陣子天氣就會轉壞,更不可能弄了。
最後,他們決定請人來整理。這是個合理的決定,但也讓兩人失去了彼此相處的機會。
研究的第二項發現是,許多夫妻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或是尋求另一半的支持協助。
那些在家務和養育孩子上懂得如何協商的夫妻,在婚姻和職場上都比較快樂。
研究團隊建議夫妻們,特別是妻子,應該好好檢視自己有沒有適當地提出需求,並且提供另一半實際的妥協方法,以便讓家庭生活運作得更順暢。
誠然,婚姻裡最大的衝突來源之一便是覺察到不公平──覺得在勞動、金錢或是情緒上沒有得到合理分配的不公平感。
一般來說,女性要比男性更容易抱怨家事分配不合理。
但是,這種不公平究竟是因為男性不想幫忙做事,還是女性沒有為自己協商出更好的解決辦法呢?……
這麼多年來,我老是聽到許多女性抱怨丈夫不願多幫忙,但是再追問下去,她們會承認自己其實並沒有直接提出需要幫忙的請求。
「為什麼非要我說出來,他自己不會看嗎?」是最普遍的回答。
其中有不少可是在職場上作風強勢的女性,她們絕不會期待同事能夠讀出自己的心思,一定會主動把需求說出來,但是在家的時候,她們卻不會站出來為自己說話。(《婚姻的幸福科學:全球頂尖的婚姻研究,告訴你親密關係的奧祕與處方For Better: How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y Couples Can Help Your Marriage Succeed》頁217)
男性和女性都需要好好修習「家務事」這門課,能夠解決這類問題的夫妻們通常也比較幸福。
然而,答案不在於要求先生更常洗碗或洗衣,而是准許他做家事,但不限制他怎麼做,也不去批評他做的方式跟妳不一樣。
對於男性來說,解決家事帶來的衝突,不僅有助於婚姻,也可以減少壓力、增進健康,甚至對性生活都有幫助。(《婚姻的幸福科學:全球頂尖的婚姻研究,告訴你親密關係的奧祕與處方For Better: How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y Couples Can Help Your Marriage Succeed》頁205)
另外,書中將「家務事」的含括範圍擴大,也值得一提。
女性做了比較多的家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這些研究調查普遍有個問題是,經常聚焦在以女性價值觀認定的項目上,像是煮飯、打掃、餵小孩吃飯及幫小孩洗澡。
依照這個標準來看,男性真正對家裡有所貢獻的時間就可能被曲解了。
例如,男性可能把做父親的責任花在支付家庭開銷的帳單,而不是去洗衣服,或者他可能利用午休時間去做些雜事,像是幫小孩拿科學作業要用到的大紙板、去換車子的機油。
儘管他沒有幫孩子準備便當,卻把晚上的時間拿來跟孩子相處、唸書給他們聽,或是一起打電動。
然而,多數跟家務分配相關的調查卻沒有把「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列入對家庭的貢獻。……
在為伴侶沒有對家庭做出貢獻而感到挫折之前,最好先問自己:他們真的沒有做到任何事情嗎?還是他們只是沒有做你在乎的事情?
注意去看配偶做的所有小事情,像是倒垃圾、清理貓盆、換燈泡、做車子的檢查保養、送衣服去乾洗,或是送報稅單到會計師那裡去……。
如果你的另一半不做這些事,那麼這些就會變成你的事。
也許這些不再「優先待做」的家事清單上頭,也許只佔所有家事的一小部分,但畢竟仍是家務事。(《婚姻的幸福科學:全球頂尖的婚姻研究,告訴你親密關係的奧祕與處方For Better: How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Happy Couples Can Help Your Marriage Succeed》頁209)
曾有研究讓夫妻雙方各自回答自認做了多少百分比的家務事,結果兩人加起來超過100%,不曉得對家務事的認知差異是不是原因之一。
相關文章:
為什麼奉子成婚的女星、豪門容易離婚?──決定生小孩,孩子生下來之前,夫妻倆人要有心理準備的事
[心理測驗]家事公平性測驗
常見的婚姻迷思
幸福婚姻的處方(一)
幸福婚姻的處方(二)
幫愛情加溫的方法──心理學教你談戀愛,增進夫妻感情
繼續閱讀...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