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30日 星期三

人類如何看待心智問題(、心理疾病)的歷史

0 意見
分享




  雖然許多人仍然因為污名、偏見和恐懼而不敢向精神醫學專家求助,整個社會潮流確實比較傾向理性和接受了。這全要歸功於科學和教育。我們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們正在朝向目標前進。有一天,或許我看不到了,運氣好的話,我的孩子可能還看得到,我們會看著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和偏見,好像我們看到某種荒謬誇張的宗教污名和偏見一樣。(《分心就該這樣教: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Superparenting for AD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aising Your Distracted Child》頁85)

  自古以來,人們都是從道德角度看待心智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說,和學習、情緒、思考或行為有關的問題。如果孩子有行為問題,大家就說他很「壞」。這是從道德角度出發的批判。如果不是你壞,那就是你沒出息、不服管教。事實上,直到二十世紀,小兒科教科書裡都還出現無法管教這樣的道德字眼。

  神學理論也參了一腳,自由意志的概念開啟了這種思維。如果有孩子不聽父母的話,大家會認為是他選擇不聽話,是他不願意努力。因此,他是罪人。大家認為孩子的靈魂是上帝和魔鬼的角力場,家長──或老師,或其他照顧孩子的人──必須「協助」上帝和孩子一起打贏魔鬼,把魔鬼趕出去。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以上帝之名,對兒童施行的各種殘酷虐待。

  記得曾在心理學課本看到頭蓋骨被鑿了洞的圖片,註解說是古人要讓腦中的魔鬼跑出來。

  道德角度的思考核心就是:自由意志控制了所有的學習、情緒和行為。人們深信自由意志控制一切,就像人們曾經以為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陽圍著地球轉一樣。地球是太陽系核心的這個想法讓人心安,就像是自由意志可以讓人控制自己的情緒、學習、行為和思考一樣的讓人心安。他只需要努力,問題就可以解決了。

  許多成人仍然相信道德論。根據道德論,小孩子只要願意就會做做的事。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克服憂鬱,只要開心起來就好了啊。學生只要用功就可以學會很困難的學科內容了啊。自由意志萬歲,只要努力就行。

  道德模式折磨孩子,也折磨成人。以前,憂鬱症或躁鬱症成人會被「診斷」為失敗者,他們在上帝與魔鬼的鬥爭中落敗了。大家認為這些人被魔鬼附身,所謂的「治療」就是監禁或死刑。不聽話的小孩不斷被打,如果還是不聽話就越打越兇。如果家長打不下去,也會有別人鼓勵他打。畢竟,孩子的靈魂有危險了,不打不成器啊。靠著道德論,多少世紀以來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得到了正當性。

  想起《4%的人毫無良知,你該怎麼辦?The Sociopath Next Door》提到,以前愛斯基摩人會想辦法偷偷地把「毫無良知」的人帶到偏僻的地方殺掉。

  從心理層面上看,這一切都很能理解。大家不知道如何協助精神病患,只好做一般人會做的事:責怪並處罰那些讓他們覺得無助的人。如果你是小孩,就會被狠狠打一頓;如果你是成人,會被關在地窖裡,用鐵鍊鎖上,星期天或過節時,被帶到廣場上遊街示眾。在十八世紀的星期天下午,快樂正常的家庭可能先帶孩子去看遊街的神經病流口水、自言自語、扭來扭去、尖叫,然後全家去看死刑行刑。

  也才距離現在兩百多年。

  十八世紀末,有些人開始反對這樣不人道的治療。1793年,一位偉人永遠的改變了精神病患的治療方式。巴黎彼塞特爾醫院(Hospice de Bicêtre)的院長菲利浦.畢乃爾(Philippe Pinel)下令拿掉精神病患的腳鐐。他面對了強烈的反對聲浪,但是他堅持下來了。社會大眾想要把精神病患鎖起來(現在還有許多精神病患被鎖著),但是畢乃爾堅持他的作法。於是,用道德角度看待精神病患,並批判、定罪、虐待的傳統開始崩解。直到今天,道德的遺毒仍然繼續存在,對精神病患仍有污名化、無知和歧視的現象,但是道德論的破壞力和影響力逐年遞減。

  到了20世紀,被稱為美國精神醫學之父的班傑明.拉許(Benjamin Rush)開始了對精神病患的人道治療。拉許極為睿智,他是簽署美國獨立宣言的一員,也是解放黑奴運動的中堅份子。他擔任費城的賓州醫院(Pennsylvania Hospital)院長時,將畢乃爾的治療方法引進美國。他堅持要求醫師將精神病患視為人,而不是被魔鬼附身的野獸。他鼓勵醫師「和病患四目相對,鼓勵的看著病患。永遠要有威嚴。永遠不可以取笑病患或和病患一起大笑。真誠、尊重病患,在病患面前的言行都要溫和善良。」就像我之前說的:最佳治療一定要從尊重、人道的連結開始。

  醫師不再將精神疾病視為道德或心靈上的缺陷,而是生理狀態,就像腎臟或心臟衰竭一樣,於是出現了許多奇怪的治療。拉許發明了一種治療叫做「轉轉椅」。拉許將病患放在一張椅子上,然後椅子繞著一個核心轉,離心力大到病患會昏迷過去或腦部出血。如果醫師看到病患耳朵流出血來,就停止椅子的旋轉,這次「治療」就結束了。我們不清楚這種治療的理論基礎是什麼,只知道可以「讓病患安靜下來」。我猜,即使是像拉許這種人道主義者,有時也難免被頑固而難以駕馭的失控病患弄得極為挫折。我認為拉許不只是用轉轉椅治療病患,也是用來發洩自己的憤怒。「道德」和處罰的思考模式從未完全消失,大家還是會懲罰或報復讓人挫折的人。即使是拉許這麼溫和有智慧的人,即使是你或我,也在所難免。

  雖然聽起來很恐怖,比起之前的做法,轉轉椅和其他肢體治療仍然算是進步了,它們是現代醫療模式的濫觴。拉許以醫學為思考基礎,他不再是攻擊脆弱意志的宗教家,而是治療病患疾病醫師。雖然這些治療很痛苦,效果也有限,但是他將精神狀況視為疾病並加以治療,這一點便已經和道德論的思考模式天差地遠了。病患被放到轉轉椅上,不是為了讓他願意更努力,而是協助他從一個他無法控制的疾病中復原。意志不再被認為是解決學習、情緒、思考和行為問題的唯一元素。

  就像哥白尼宣稱地球不是太陽系的核心一樣,醫學模式讓很多人覺得困擾,直到今天仍然如此。有些人寧可相信一個人只要願意就可以控制自己的行為、想要學習就可以學習、想要快樂就可以快樂。

  但是,不論大家如何抗拒,醫學模式畢竟生根了,因為科學和人性都站在醫學這一邊。所有的證據都指出努力和意志雖然重要,卻不是全部的因素。

  大家將醫學模式運用在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上,開始明白光靠努力可能無法解決這些孩子面對的問題。打罵顯然無效。幾千年來,大家用的都是打罵和道德說教,因為這是他們想得到的唯一方法,也因為大家鼓勵他們這麼做。但是當畢乃爾和拉許開始提倡更深入的醫學角度時,ADD兒童不再被丟進管教機構,而是被帶進醫院了。

  1937年,美國羅德島州普洛敦維士(Providence)的布萊德利醫院(Bradley Hospital)永遠的改變了ADD的治療方式。查理斯.布萊德利醫師(Charles Bradley)是創院的布萊德利先生的遠親,他決定對ADD嘗試全新的治療方法。以前根據道德論被認為無法管教的男孩,在睿智的布萊德利醫師和他的同事手下找到了醫學庇護所。

  布萊德利不知道為什麼這些男孩如此過動,但他知道不是單純的管教不當或意志不堅。因此,他和這些男孩一起努力,嘗試了一個又一個的治療方法,就像我們今天也是得一直嘗試不同方法。不顧社會既定觀念,他堅持這些孩子有某種疾病,需要醫學治療。他認為問題出在神經系統,而不是道德觀念。

  布萊德利願意嘗試任何安全合法的方法,他給孩子服用苯甲胺(Benzedrine,一種興奮劑),這是俗稱「速度Speed」的一種安非他命。醫院裡其他病人服用苯甲胺以減緩疾病引起的頭痛,布萊德利注意到這些病人的行為改變,猜想苯甲胺也可能改變分心兒童的行為。(《分心就該這樣教: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Superparenting for AD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aising Your Distracted Child》頁76)

  確實有效,……簡直就是奇蹟。服用藥物20分鐘後,這些男孩可以坐得住、可以學習了。這不但是ADD研究的大突破,也是腦部功能研究的大突破。他們不但不抗拒,還非常喜歡藥物的協助。他們自己也不喜歡失控。他們喜歡苯甲胺到稱之為「算數藥丸arithmetic pills」的地步,因為服了藥物就可以專心學習數學了。

  幾千年的鞭打都無法改變的現象,藥物在20分鐘內做到了。20分鐘內,藥物做到了不可能的任務:讓這些男孩有機會實現潛力。

  之後,醫學模式就顛撲不破了。醫學模式讓陽光進入道德論的地窖,不但解放兒童,也解放了成人,將他們從詛咒、譏笑和處罰的鐵鏈中解放出來。雖然直到今天,道德論仍然以污名化和偏見歧視的形式存在,但是至少不會像以前那樣壓迫精神狀態有困擾的人了。因為醫學理論,我們現在會強調治療疾病,而不是道德教化,這造成的影響有重大的差別。……

  畢乃爾、拉許、布萊德利和許多其他人拆毀了道德論的長城,用基於經驗法則的生理醫學理論取而代之。心智和身體逐漸重新結合,結束了千年的痛苦分離。

  我們都從中獲益。醫學理論不但比道德論有效,而且能用理性和理解對抗污名和偏見。雖然許多人仍然因為污名、偏見和恐懼而不敢向精神醫學專家求助,整個社會潮流確實比較傾向理性和接受了。這全要歸功於科學和教育。我們仍有很多工作要做,但是我們正在朝向目標前進。有一天,或許我看不到了,運氣好的話,我的孩子可能還看得到,我們會看著對精神病患的污名化和偏見,好像我們看到某種荒謬誇張的宗教污名和偏見一樣。(《分心就該這樣教: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Superparenting for AD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aising Your Distracted Child》頁83)

  雖然醫學模式有很多優點,卻因為強調缺陷,也製造了很多新的問題。醫學模式雖然打破了綑綁精神病患的鐵鏈,卻形成了新的鐵鏈。新的鐵鏈是無形的,但是同樣有害,這個鐵鏈便是羞恥、恐懼、絕望、不敢期待。

  醫學模式建立在缺陷上,從病理的角度看問題。你去看醫生是因為你病了,不是因為你很健康。你不會跟自己說:我今天覺得很好──我想我去看的醫生吧

  醫生的工作就是要告訴你,你有什麼毛病、要如何治療。你的醫生──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受了十幾年的訓練,就是為了跟你說你有什麼毛病、要怎麼治療。你的醫生沒有受過多少關於健康的訓練,因為你不是為了這個去看醫生。

  因此,醫學診斷只會告訴你有什麼問題。如果接受診斷的是心臟或腎臟,沒問題。如果接受診斷的是大腦,那就麻煩多了,有時甚至很危險。

  我們告訴一個人他的頭腦有問題的時候──不管是憂鬱症、ADD、躁鬱症、焦慮症或任何精神醫學病症──等於是在告訴他,他這個人有問題。我們會認同自己的腦和心智,我們不會認同其他器官。

  因此,大腦的醫學診斷可能引起新的問題,例如羞恥、恐懼、自卑、失望、失去活力、夢想破碎、絕望。當然,沒有醫生會刻意這麼做,但是這個問題仍然發生。精神醫學診斷的背後隱藏著某種態度,好像病患有某種社會無法接受的基本缺陷。我們可以找到任何生理疾病的慰問卡,從癌症到大腿骨折都有,可是我們從來沒看過任何一張慰問卡上會說:「祝你早日不再憂鬱!」或「祝你幻覺早日消失!」或「祝這次躁症發作很快復原!」或「想念你,加油!戰勝ADD!」(《分心就該這樣教: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Superparenting for AD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aising Your Distracted Child》頁86)


相關文章:
  如何超渡嬰靈?
  放血療法(bloodletting)與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
  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我是懷疑論者,不是鐵齒
  佛洛依德對心理學的傷害
  見鬼、陰陽眼,還是邦奈特症候群(Charles Bonnet Syndrome)?
  外星人為什麼比較喜歡綁架男人?
  戴不戴口罩有關係——意想不到的原因
  緊褲症候群(Tight Pants Syndrome)

繼續閱讀...

小孩不乖怎麼辦?怎麼做小孩才比較容易聽話、規矩些?──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0 意見
分享




  先看《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的作者,腦神經科學家John Medina在去年(2010年)10月出版的《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對於養育0到5歲幼兒,所給的建議。(底下節錄自該書測驗題目:「Are you a Brain Rules parent?」,題目中文版

9. 你會如何處理小孩哭鬧?

  假設你跟你好動的2歲女兒在郵局的人龍中排隊,她說:「我想喝水。」,你平靜地回答:「親愛的,我現在沒法給妳水喝。」。接著她用快哭出來的聲音說:「我要喝水」,你曉得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事,血壓開始升高。為了避免接下來不可收拾的局面,你會說什麼?

□ 「妳覺得口渴對不對?如果能喝一大口冰水該有多好。如果那台飲水機沒壞,我就能把妳舉高高,讓妳喝很多很多水。」

  聽起來很奇怪,對不對?很多父母以為這樣做只是火上加油。但是研究清楚的顯示,只有同理心的反應跟輔導,才能在短時間內緩和爆發的情緒,並減少以後發生的次數。

  記住,你要面對小孩的情緒,而不是迴避它們,要把小孩的感覺清楚地說出來,表示你明白這感覺。這才是同理心。



10. 同理心對緩和情緒很有效,因為:

□ 當大腦感受到同理心,身體也會跟著放鬆下來。迷走神經在這過程中起了作用。

  詳情請參閱《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英文版215頁「為什麼同理心有用?」。

18. 哪一種教養方式在統計上比較可能培育出優秀的小孩?

□ 對小孩有所要求,也同時給予溫暖的關懷。

  1994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光從父母的教養方式就能預測小孩長大後會怎樣。只有一種教養方式能培育出優秀的小孩——這些父母對小孩要求,但也付出極大的關心。父母會對小孩解釋立下的規矩,並鼓勵小孩勇於表達。父母鼓勵小孩獨立,但不違背家中的價值觀。這些父母具備良好的溝通技巧與子女互動。

  想知道有哪四種教養方式,看優秀的小孩是如何定義,你是否同意這個定義?詳情請參閱《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英文版197頁「優秀的小孩」。



19. 你正試著糾正小孩的錯誤行為。有什麼妙方會讓他更聽話?

□ 解釋你立下這些規矩的原因。

  維持紀律的重要關鍵就是,違反明確、一致的規矩時,就馬上進行懲罰。但是如果能一開始就跟小孩解釋立下這些規矩的理由,就像施了魔法似的,處罰會更有效,守規矩的時間更持久,甚至內化為小孩自身的規矩。

  舉例來說,沒有講理由:「不要摸狗,否則就將你隔離(timeout)」;有講理由:「不要摸狗,否則就將你隔離(timeout)。那狗很兇,我不希望你被咬。」

  研究發現,解釋理由會讓小孩(或大人)一下子乖很多。詳情請參閱《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英文版245頁「解釋規矩」。

  補充另一個「Kids Need Rules」影片。

  上面的影片不另做中文說明,因為你可以在底下的資料看到更詳細的作法。雖然底下的資料是節錄自寫給家有注意力缺失症(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小孩家長的書籍《分心就該這樣教: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Superparenting for AD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aising Your Distracted Child》,但是正因為這是對分心小孩(作者比喻為腦部煞車系統有時會失靈)都有效的策略,我認為對其他腦部煞車系統正常的小孩就更不用說了。

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專注於正向思考

  ●列出至少三項孩子的優點。你必須常常提醒自己,孩子很棒、很有才華。

  ●列出至少三項你自己表現良好的親職功能。

  ●將這些優點貼在冰箱上。

  ●慶祝!

◎設立一套獎勵制度,鼓勵良好行為

  ●一開始規模要小。選擇一兩項行為,例如減少發脾氣或頂嘴的頻率。

  ●期待要簡單、合乎實際。例如要求他收拾房間或把髒碗拿到水槽時,你可以期待他不爭辯、哭鬧、吼叫或表現其他不良態度。

  ●把孩子的行為列出來鼓勵他。

  ●用貼紙或小星星代表良好行為。例如孩子乖乖把髒碗拿到水槽時,就在表上貼一顆星星。

  ●累積某個數量的星星之後,給孩子獎勵,例如小玩具、看電影或陪他玩。

  ●星星制度要合理,在孩子做得到的範圍裡。孩子必須看得到良好行為會帶來良好後果,獎勵制度才會有效。設定孩子做得到的目標,即使這個目標一時還達不到你希望的標準。

  ●年紀小的孩子需要立即獎勵,要他等一個星期可能太長了。設定比較低的門檻或是一天內可以達成的目標,給孩子立即的獎勵,例如看電視或玩電腦。

  ●孩子行為變好之前也許會先變得更糟,他可能是想測試你能否言行一致。

◎提供結構是必要的

  ●一致的規定及固定的時間表,可以協助孩子管理工作和活動。

◎不要期待過高

  ●避免過多刺激。ADD患者無法忽視大部分人習以為常的視覺和聽覺刺激。嘈雜的地方、店裡五顏六色的陳列都可能對孩子造成過多刺激,因此讓他的行為很難控制。

  ●選擇照顧較少孩子的保姆。

  ●如果孩子受不了,就避免出席正式場合、逛街購物或外出用餐。

◎無法避免困難環境時的事前計畫

  ●出遊時,為孩子的良好行為準備特別的獎勵。

  ●出門前複習規定和獎懲辦法。

◎準備改變

  ●事前告訴孩子一天的行事曆,讓孩子清楚會發生些什麼事情。

  ●要離開或轉換活動前十五分鐘、十分鐘、五分鐘都要提醒孩子。

◎規律、規律、規律

  ●用餐、洗滌、家務、上床時間越規律越好。

◎試圖引導(而不是阻止)行為

  ●分心兒童活力充沛、自動自發、注意力短暫。用平緩的語氣提醒他:「記得嗎?現在要準備上學了。」就足以讓他完成任務,你也可以因此省些力氣。

◎注意孩子的良好行為

  ●誇獎要比責備多一點,最好是五句誇獎才有一句責備。

  ●告訴孩子你希望看到什麼,看到的時候一定要誇獎他。例如說:「我希望你乖乖等著輪到自己玩。真棒!」

  ●忽視無害的惱人行為,例如噪音、一直提出問題等等。

◎讓孩子知道你期待他做什麼

  ●要說:「請用走的。」不要說:「不准跑。」

  ●一次只給一項指令。

  ●有些分心兒童在做事的同時很難聽你說話,例如他在綁鞋帶的時候。等到孩子能夠聽的時候才對他說話。

  ●在家裡和學校都用獎勵制度,可以用貼紙或小星星。

◎延長他的注意力

  ●鼓勵緩和不躁動的行為,誇獎、豎起拇指或擁抱他。

  ●一次只讓他玩有限的少數玩具,但是經常換。

◎建立一致的紀律

  ●管理越少越好。立下少數幾條清晰的規定,堅持要孩子遵守。

  ●多用立即行動。少說幾句,尤其是不要用語言威脅。

  ●不要用體罰。可以讓年紀小的孩子休息一下子,不准他參加活動。對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剝奪他的某項特權。

◎常常和老師溝通

  ●和老師一起制定規則和獎懲方法。

  ●為孩子發聲。

  ●教育老師、家人和朋友,讓他們瞭解ADD。

◎常常給孩子正向回饋

  ●將活動分解成許多小步驟。

  ●比較複雜的任務要逐步列出步驟。

◎提供安全的遊戲環境(《分心就該這樣教:從優勢能力出發,找出學習新方向Superparenting for ADD: 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Raising Your Distracted Child》頁203)


相關文章: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
  《0~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快樂、有品德的好寶寶Brain Rules for Baby: How to Raise a Smart and Happy Child from Zero to Five》
  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告白こくはく》——給孩子真誠的讚美,而不是矯情的過度讚美
  發掘孩子的潛能——《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cards》
  怎樣的作法對拖延的人(、小孩)無效?──跟拖延者相處共事的有效態度
  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

關於「泛自閉症autism spectrum」的迷思

0 意見
分享






  亞斯伯格症是一種神經狀態。構成所謂「泛自閉症autism spectrum」(包括典型自閉症和其他類似自閉症者;也稱為「泛自閉症障礙」或「自閉症相關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簡稱ASD〕)的診斷結果有五種,亞斯伯格症就是其中一種,另外還有自閉症及未分類廣泛性發展障礙(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Not Otherwise Specified,簡稱PDD-NOS)。(《與亞斯伯格症快樂共處:克服AS成年挑戰的心靈地圖+實用策略Asperger's From the Inside Out: A Supportive and Practical Guide for Anyone with Asperger'sSyndrome》久周版頁33)

  《與亞斯伯格症快樂共處Asperger's From the Inside Out》的作者麥克.約翰.卡利(Michael John Carley),跟《大賣空:預見史上最大金融浩劫之投資英雄傳The Big Short: Inside the Doomsday Machine》書中的主角之一麥可.貝瑞(Michael Barry)一樣,都是兒子被懷疑得亞斯伯格症時,才發現自己是亞斯伯格症患者。

  會翻跟亞斯伯格症有關的書,除了因為看了〈星星的孩子Temple Grandin〉這部好看的電視電影,也因為最近看了〈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這部感人的電影。

  底下節錄自博客來網頁的介紹:

劇情簡介:

  讓我們用愛與勇氣戰勝恐懼!!

  可汗,因為不擅表達言行舉止也異於常人,因此從小就遭到歧視並遭受同學的霸凌,幸好他有個堅強且滿腹愛心、耐心拉拔他長大的單親媽媽,不僅教導他要做自己還要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在母親過世後,可汗隨著弟弟扎吉爾移民到美國,在心理學家弟媳哈西娜的觀察下,這個總是獲得母親全心注意的哥哥,原來是亞斯伯格症(自閉症之一)的患者,扎吉爾才盡釋前嫌教導哥哥工作技能,而可汗生性誠實因此推銷產品前都親身試驗過,因為這樣的努力和善良彌補先天的不足,在事業上小有成就,也獲得心愛女性曼蒂拉的芳心。

  好景不常,由於911悲劇的發生,讓冠有「可汗」這個穆斯林姓氏的人們遭受到誤解,讓他們從此背上了恐怖份子的罪名,在美國的穆斯林們頻頻遭受到不明攻擊,人人心生恐懼因而偽裝起自己、否定自己的身份,可汗的繼子撒米爾也因此遭受到同學們的霸凌致死。曼蒂拉面臨喪子的沉重打擊而怪罪於「可汗」這個姓,並要可汗告訴美國總統「我的名字叫可汗,我不是恐怖份子」,為了妻子的這句話,他開始了一段漫長的救贖旅途………。

  在讀《Q&A電影「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原著小說》時,才知道在印度不同的宗教信仰,會冠上不同的姓氏。

【可汗的五大信念】
★做好事一定有好報
★承諾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
★只要努力,世界上沒有做不到的事
★世界上只有做好事的好人和做壞事的壞人
★家庭不僅是靠血緣關係,更是用愛組合而成


關於泛自閉症的迷思

一、泛自閉症的人沒有情緒

  事實上有。由於我們無法在當下辨別情緒或充滿情緒的情況,有時遏止了情緒浮現。但因為我們常用不同的方法來表現情緒,這項迷思逐漸成為人們心目中的成見。此外,各種不同的事物常由於誤解,而引發以不同方式呈現的情緒。從歷史角度來看,由於泛自閉症患者呈現出來的情緒引發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樣,臨床診斷時通常會假設這表示情緒不存在,但這樣的假設並不正確。

二、泛自閉症的人沒有幽默感

  這句話真好笑。同樣地,我們可能會覺得某些與眾不同的東西很有趣,例如文字遊戲和數學上的矛盾。然而,這並不表示,我們的笑點跟別人完全不一樣。許多泛自閉症的人共有的幽默感來自諷刺。諷刺作品的對象通常是整個社會──很多人覺得,有時社會大眾在不經意間十分傷人,而諷刺作品卻能撫平他們的創傷。〈辛普森家庭The Simpsons〉和〈南方公園South Park
〉等電視影集(年紀大一點的人可能會想到〈蒙提蟒蛇的飛行馬戲團The Complete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16 Ton Megaset〉),就提供了實際的機會,讓自閉症患者能夠與世人同樂。


  我個人則有一個很獨特的笑點:每次只要一聽到饒舌歌或搖滾樂裡用了法文,就笑不可抑。這些法語歌的音質、變音和發音,都讓我覺得荒誕可笑到了極點(或許這也是大學時代巴黎女友和我分手的原因)。我很喜歡法國歌劇、爵士樂和愛迪.皮雅芙(Edith Piaf)的歌曲,在學校裡也學過六年法文,但聽到法文饒舌歌和搖滾樂時,實在無法控制自己。另一個令我這輩子非常困擾的笑點也很少見,就是成群綿羊咩咩叫的聲音。很難預測泛自閉症的人會因為什麼而發笑,但每個人絕對都有自己的笑點。

  電影〈星星的孩子Temple Grandin〉就有演到天寶的獨特笑點。

三、泛自閉症的人沒有性慾

  實際上因人而異。由於感官問題或單純的恐懼(並非累積以久的創傷),很多人覺得,性愛的親密就像用指甲畫過黑板的聲音一樣可怕。但也有很多人被歸類為相反的「需索無度」。

  電影〈我的名字叫可汗My Name Is Khan〉有幾幕就有趣地演出了這個課題。

四、泛自閉症的人無法進步

  公眾意識運動只注意到,某些家庭由於家有至少一個病情很嚴重的自閉症患者,而遭受了悲慘的損失,因此產生了這樣的迷思。這些家庭的確受到傷害,但用這樣的情形來代表所有的自閉症患者,並不恰當。這些恐怖故事佔的比例很低,不過也需要協助。獲得良好的支持和正面的環境後,我們都能培養技能,幫助我們學習適應社會,或者調整無法適應社會的能力。

五、泛自閉症的人缺乏同理心

  事實上,這個說法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能成立。但迷思則在於對「同理心」這個詞的誤解。很多人都以為同理心就等於同情。同情表示關心他人感受的能力。自閉症患者也有,而且非常豐富──但同樣地,有可能只是很難被解讀或看到;因為自閉症患者無法即刻捕捉到別人的情緒,可能就無法適時表達同情。然而,同理心則是注意到他人思緒的能力,這對自閉症患者來說就很難了。

六、所有泛自閉症的人數學都很好

  也有人說自閉症患者擅長科學或音樂。很多診斷出患了自閉症的人,數學很差,但認人能力很強,例子不勝枚舉。同樣地,目前已經界定的指標,並無法自動診斷出某人是否為泛自閉症。(《與亞斯伯格症快樂共處:克服AS成年挑戰的心靈地圖+實用策略Asperger's From the Inside Out: A Supportive and Practical Guide for Anyone with Asperger'sSyndrome》久周版頁40)


相關文章:
  真人實事改編的HBO「星星的孩子Temple Grandin」──推薦給喜歡看電影、心理學、想了解自閉症的人
  看電影「星星的孩子Temple Grandin」,讀「星星的孩子Emergence: Labeled Autistic」這本書
  日劇「敲開幸福之門DOOR TO DOOR~僕は脳性まひのトップセールスマン」(或譯「永不放棄」)原著《Ten Things I Learned from Bill Porter》
  佛洛依德對心理學的傷害
  [心理測驗]判斷你是否具有「男性大腦」
  [心理測驗]判斷你是否具有「女性大腦」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27日 星期日

我們是一個小國,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需要每個人每個頭腦──芬蘭國民義務教育新聞報導有感

1 意見
分享



「給老師充分的自主權,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尤其針對有學習障礙的孩童,設計一套個人的學習計畫。」

「不同於東方的菁英教育,把最好的資源給成績最好的學生,芬蘭更重視發展較慢的孩子,在學習科目上遇到困難,都可尋求特別輔導,在芬蘭高達三成的學生,都接受過特殊教育。」

「芬蘭教育的一個核心價值,就是一個孩子都不能少。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協助學習表現較弱的孩子,對於有天份的孩子,我們反而比較不關注。」

「芬蘭所有基礎教育都是公立,不管家境如何,都有相同水準的教育機會,因此芬蘭學生,第一名跟最後一名的差異是全世界最小。不過他們的整體表現,在國際學生的能力檢測上,從閱讀到數學到科學,常常都是拿下第一。」

「我們是一個小國,我們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我們需要每個人每個頭腦。」

「芬蘭學生上高中前,沒有期考學測,學校不發成績單,只有學習報告書,邀請家長一起設定孩子的學習目標。」

上面的內容節錄自底下的新聞報導影片。(資料出處:http://www.ctitv.com.tw/newchina_video_c203v62281.html

會特別找這報導的影片,是因為在電視看這報導不久前,讀《用心,讓你看見問題核心:跨過分類思考、自動行為、單一觀點的局限思路(舊版中文書名為「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Mindfulness》時,有一個看法擱在心中思索著。

  我們可能陷入自己所創造的類別(或其他人給予的),而不去接受這個世界是動態且持續不斷的,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我們相信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有明確且穩定的類別,那麼我們就可依此制定規則來發放、分配這些資源。如果當資源不是有限的、或這些資源的限度放寬至極大時,那麼類別就不用這麼僵固不變了。

  舉個例子來說,管制大學入學人數,就是根植於相信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我們把聰明才智視為一種單一固定的特質,那麼我們就可依聰明的程度來決定誰該上大學。一旦我們瞭解到,聰明智慧就跟其他事情一樣,是由許多面向組成,且每一個面向的強弱會依其脈絡關係而有消有長,那麼我們就不會再以它為標準來區分誰應該上大學、誰不應該。甚至,大家可以提出另一個可能會造成更多困惑與爭辯的觀點,反過來主張說:「假如班級是有限的,或許被認為比較不聰明的人反而應該去上大學,因為他們更需要接受教育。」這些考量必定可以讓那些主張限制大學入學人數的人,認知到以下這個事實,就是之所以要管制大學入學人數,其實並不是因為大學教育在本質上有和特殊之處,事實上,大學教育在本質上和小學教育是一樣,兩者都沒有理由要限制入學,大家會同意要限制大學入學人數,只是因為相信教育資源是有限的。(《用心,讓你看見問題核心:跨過分類思考、自動行為、單一觀點的局限思路(舊版中文書名為「用心法則:改變你一生的關鍵」)Mindfulness》頁35)

  國家為什麼要花錢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台灣在民國一○三年八月要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教育部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資訊網」的推動緣起這麼寫著:

  國家建設、經濟發展,一切都以人才為先;人才的培育,需要長期持續,更要從基礎做起。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統計,目前全世界實施10年以上國民基本教育的國家計有40餘國,主要原因乃是許多非先進國家已注意到國民基本教育與國家競爭力的關聯。

  從腦神經科學跟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如果台灣的教育方式跟觀念不改變,我認為,即使台灣實施18年國民義務教育,人才的培育還是會輸給芬蘭。

  為什麼我敢這麼說?

  最重要的差別在於,台灣的國民義務教育是「教過」學生什麼,芬蘭的國民義務教育是學生「學會」什麼。

  根據腦神經科學的研究,最有用的學習活動,就是「從錯誤中學習」。事實上,除非你經歷過犯錯所帶來的不愉快徵兆,你的腦袋才會修正模式。你的神經元在成功之前,必須先一再經歷挫敗。這個痛苦的過程,是沒有捷徑可走。……把焦點放在錯誤上,這才是精進的關鍵。(《大腦決策手冊:該用腦袋的哪個部分做決策?How We Decide》頁81)

  台灣的教師有上課進度要趕,在學期課堂上,教完規定的課程進度內容很重要,如果教不完,還要找時間補課。老師藉由考試評量學生的學習,考試的目的應該是找出沒學會的地方,然後把它弄清楚、學會。結果,每次考完試,教師跟家長常常只關注成績跟排名,沒有幫助學生把不懂的地方弄到懂,考過就算了。錯失了最有用的學習活動。

  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一次又一次的流失。年復一年,學生們不懂的地方只會越來越多,慢慢地有些學生已經不曉得如何學習、從何學習,一而再、再而三的學習挫折,上課教室彷彿心理學「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實驗的鐵籠,考試是一次次的電擊,講台下是無聲的哀鳴。有些人即使已經當父母,這陰影還存在,小孩拿課本問問題馬上就投降,也不給自己重新學習的機會。

  台灣數學程度差異大的現象,在小四還沒有很明顯,到了八年級(國二)卻差距很大,是荷蘭和新加坡的五倍、英國的四倍、香港和美國的三倍。(資料出處:2010/3/15 人間福報「國際數學頂尖 八年級程度差異大」)

  學生的程度差異越大,老師教學的難度就更大,造成了惡性循環。

  或許聽起來有點饒舌,為什麼九年國教要叫「國民基本教育」?我相信這是因為所教的都是所有國民應該要「學會」的基本知識。這是「國民基本教育」,不是「高等教育」。

  一個國民全「學會」國民基本教育的國家,跟一個只有部分國民全「學會」國民基本教育的國家,哪一個國家比較容易有競爭力?比較容易培養人才?比較容易擺脫勞力產業,進行產業升級?比較有良好的民主政治運作?……「星群比它最亮的星星來得重要」!

  回過頭來看芬蘭教育,為什麼芬蘭的學生能夠在國際學生的能力檢測上,從閱讀到數學到科學,常常都是拿下第一,而且學生間成績差異全世界最小,還能假期比別人多,上課時數比別人少

  因為芬蘭教育學生的方法就像世界雙陸棋冠軍羅伯提(Bill Robertie)訓練自己的方法一樣──練習的重點不在量,而在,最有效率的改進方法,是把焦點放在自己的錯誤上。(羅伯提是世上極少數能在三種不同的博奕競賽項目,都擁有世界級水準的人物,他的故事請參閱「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之前看到台灣新聞,有英文老師在考試後,要求學生不論答對或答錯的題目都要重複抄寫好幾遍,既浪費時間,又沒有效率。

  學生該懂的基礎都學會了,彼此間的差異又小,老師容易教,形成正向循環。芬蘭看似把資源給了學習較弱的孩子,實際上老師跟所有的學生都受益。

  新聞報導中提到,「不管是否零下20度,每節下課15分鐘,學生一定要到戶外玩耍」

  運動對孩子有幫助。身體狀態良好的孩子對視覺刺激辨識的速度比不愛動的孩子快,他們的注意力比較能集中;大腦造影的研究顯示常常運動的孩子和青少年,他們在做作業時,能夠使用比較多的認知資源並持續比較久的時間。

  楊西(Antronette Yancey)醫師說:「當孩子身體狀態已經是活化起來時,他們上課比較專心,不容易被教室中其他事物分心,他們對自己的自信心比較強,對自己的感覺比較好,比較不沮喪,比較不焦慮。上述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學業表現和他的注意力。」(《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頁41)

  因為學校越來越信賴考試,許多學區都不再上體育課並剝奪下課的時間,前面說過運動對認知的好處,所以這種措施是完全不合理的。楊西醫生描述了一個真實世界的試驗:他們將上正課的時間拿來上體育,發現這樣做並沒有危害孩子課業的表現,請受過正規訓練的老師來上體育課之後,孩子在語言、閱讀和其他基本學力測驗的表現其實變得更好了。(《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頁48)

  我們教科學知識,使用科技產品,卻不懂得好好運用其他國家花大錢所做出來的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研究成果來培育人才,國家競爭力怎麼能有效率的提升呢?


相關文章:
  讀《我的資優班》的隨想與書摘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你想要哪一種社會:公平分配選擇,還是各憑本事爭取?──解放的自由(freedom from)與能夠的自由(freedom to)
  公民意識的「芬蘭驚豔」
  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


繼續閱讀...

習得性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或譯「習得的無助」、「習得性失助」)

0 意見
分享




  一隻漂亮的德國牧羊犬躺在金屬籠子的角落哀鳴,牠受到痛苦的電擊故而嚎叫。

  很奇怪的是,牠其實可以輕易的脫離苦海,籠子的另一邊沒有通電,而且中間的柵欄很矮,牠可以輕易的跳過去,但是牠沒有。牠繼續躺在有電的一邊忍受電擊,繼續哀鳴,實驗者必須用手把牠抱過去另一邊,牠才不再遭受痛苦。

  這隻狗是怎麼了?

  在進入這個籠子之前的幾天,牠先被關在另一個籠子裡接受不可逃避的電擊。

  一開始,牠會反應,想辦法逃避,但是沒有辦法,漸漸的,牠就放棄了。

  為什麼?因為牠開始了解,痛苦是無法避免的,電擊不會停止,我逃不出去,我只有逆來順受。

  因此,當牠被放在一個完全不同的籠子裡,身上也沒有綁皮帶或任何限制牠行動的束縛,逃脫的柵欄又那麼矮,牠還是不會試著反抗。學習已經關掉了,這是這個實驗最慘的地方。

  讀過心理學的人都知道我在描述1960年代,塞利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的實驗,他把這個歷程叫做「習得的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許多動物包括人類都會有同樣的反應,在集中營的囚犯每天都經驗到這個情況,他們對惡劣無法逃脫的反應也是放棄,他們甚至給了它一個名字Gamel,從德文口語Gameln來的,這個字的意思就是「爛掉」。

  或許這是為什麼塞利格曼後來把他事業的重心放在人們如何對樂觀做反應。

  (譯註:塞利格曼是心理學中新分枝出來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的開山始祖,他的書如《學習樂觀‧樂觀學習Learned Optimism: How to Change Your Mind and Your Life》、《一生受用的快樂技巧——幫助孩子建造心中穩固堅定的樂觀金字塔The Optimistic Child: A Proven Program to Safeguard Children Against Depression and BuildLifelong Resilience》等在台灣都有中譯本〔遠流出版〕,作者所描述的實驗是塞利格曼1967年賓州大學的博士論文。

  他的指導教授是當時行為主義的大師所羅門教授,這個實驗原先是所羅門的實驗,做不成功後由塞利格曼接手過去做。

  他發現行為主義是錯的,狗也有靈性,不是只有刺激和反應而已;狗不跳因為牠已絕望了,放棄了。

  塞利格曼的論文對美國教育界有很大的影響,黑人區的青少年從小接受到的就是像絕望的狗一樣,不論他們怎麼做,都逃避不了貧民窟,所以他們就放棄了,自暴自棄了。……

  所羅門的實驗的確不是一個溫馨的實驗,但是塞利格曼從中看到了「心」對行為的重要性:你覺得沒有希望,再好的機會也不會利用,要改善黑人的教育要從他們小時候的環境改變起,從自信建立起。

  德國牧羊犬的確很可憐,牠的痛苦換來了千千萬萬的青少年的未來。我們不贊成虐待動物,而且現在已經不會再去做50年前那種實驗了,但是德國牧羊犬的重大貢獻是存在的,我們對實驗動物都要心存感激,沒有牠們的犧牲就沒有現代醫學的進步。)(《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12 Principles for Surviving and Thriving at Work, Home, and School》頁194)


相關文章:
  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書單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可以提升自尊的心理遊戲
  即使中風,也不是絕望的時候——Impossible is Nothing
  挫折復原力指南
  挫折復原力小語
  活出自信──將自信建立於自己是誰,而不是你做到了什麼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25日 星期五

人越老,記性越差?──你什麼時候感覺自己老了,你就老了

0 意見
分享




  昨天(24日)在金融時報看到「人越老,記性越差?Those gaps of memory are all in the mind」這篇專欄文章,內容提到了11月4日發表的一個最新研究結果。

  英國《金融時報》曾刊登過一則日記,講的是一位煩惱的父親偶然聽到自己的兒子在談論他如何計劃變成富人。他打算為“Golden Sacks”(即高盛,Goldman Sachs的暱稱——譯者註)工作。

  我也開始擔心起來。我是直接從這位父親那裡聽到這個故事的——但我記不起來這位父親是誰了。兩天後,我跑去問這位日記作者,他讓我的煩惱一掃而空。當我在英國《金融時報》的食堂講述我的短暫失憶時,一位資深同事笑了:“這是因為你年齡大了,以後會更糟糕。”

  這是10多年前的事了。現在情況變糟了嗎?很難說。對我來說,這種事情確實經常發生,看到里克•佩里(Rick Perry)最近在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辯論中的失憶,我想“要是有個備忘錄就好了……”

  美國一些媒體將佩里的失憶歸咎於準備不充分、缺乏智慧或者對這三個政府部門(他記不起來第三個部門是什麼)應該被撤銷的觀點並不真正認同。但多數媒體不願提出,61歲的佩里上了年紀。 《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寫道:“大腦研究人員指出,我們其他所有人每天都會經歷無數次類似這樣的短暫失憶。”

  企業和國家似乎願意在遇到麻煩時求助於這些接近或超過退休年齡的人。希臘新任總理盧卡斯•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今年64歲。意大利新任總理馬里奧•蒙蒂(Mario Monti) 68歲。 (他的前任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Silvio Berlusconi)現年75歲,而所有人都公認他精力充沛。)

  對於所有希望工作到快70歲甚至更大年齡的人而言,這令人欣慰。

  那麼,雇主是否應假定這其中沒有任何問題?大眾的意見是會有問題的,他們相信,年紀越大,記憶力越差。儘管媒體不願將佩里的問題歸咎於年齡,但網路可就沒有這麼沉默了。用谷歌(Google)搜索“Rick Perry”和“senior moment(老年失憶症)”,結果超過了3100萬條。

  英國國民健康服務體系(NHS)在線健康諮詢服務稱,在65歲以上的人群中,約40%經歷過某種失憶。

  除了在身體和心理上保持活力以外,我們能夠採取什麼措施預防或阻止這種情況呢?最近的一項研究建議,我們應抵制那種認為我們將逐漸喪失記憶力的年齡成見。

  該研究是一個長期項目,由耶魯公共衛生學院(Yale School of Public Health)的貝卡•利維(Becca Levy)和馬丁•斯萊德(Martin Slade)以及巴爾的摩的國立老化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的艾倫•贊德曼(Alan Zonderman)和路易吉•費魯奇(Luigi Ferrucci)負責。該研究在38年間對數百名男女進行了跟踪和測試。

Levy, B. R., Zonderman, A. B., Slade, M. D., and Ferrucci, L. (in press). Memory Shaped by Age Stereotypes over Tim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Psychological Sciences.

  從1968年至19​​91年,研究人員每6年對他們的記憶力進行一次評估,而後每兩年評估一次。他們發給參與者10張畫有幾何圖案的卡片,讓他們看10秒,然後每次取走一張卡片,讓他們回憶上面的圖案。

  他們還向參與者列出一些成見,例如“老人通常健忘”和“老人無法很好的集中精力”,然後問他們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些看法。

  結果令人吃驚。人們對於變老的態度越正面,他們擁有的負面成見就越少,他們就越能保持記憶力。那些對年老持悲觀看法的人往往會更早喪失記憶。

  當悲觀的參與者到了70歲,他們的記憶力與73歲的樂觀參與者相同。之後差距越來越大。到了80歲,悲觀人士的記憶力比樂觀人士落後6年。到了90歲,兩者則差了9年。

  研究稱:“總體而言,相對於有著不太負面的年齡成見的組別,在擁有較為負面的年齡成見的組別中,60歲及以上的參與者的記憶力下滑速度快​​了30.2%。”

  這是因為那些對變老持悲觀態度的人的健康情況更差嗎——因為這可能會影響他們的記憶力?儘管研究人員已經就健康因素進行了調整,但他們仍對一部分參與者進行了研究,這些人報告稱,自己健康狀態很好,慢性病最多為一種。結果是一樣的:那些對變老持負面觀點的人記憶力喪失得更嚴重。

  這項研究發現了另一種效應。研究人員詢問參與者他們認為人何時變老。他們記下了受訪者報出的年齡是比自己的實際年齡大還是小——例如,一個70歲的人認為老年分界線是65歲還是75歲。那些認為自己還不算老的人記憶力更好。

  “你什麼時候感覺自己老了,你就老了”,這是句老話。現在看來似乎仍然正確。記住這句話吧。

  看這一篇文章時,讓我想到《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書中提到的實驗。

  第二場實驗用的是諸如「佛羅里達」、「賓果遊戲」、「古老」等字彙,藉此促發「年老」這個概念,以測試同一套理論。受試者完成句子重組練習後就離開房間,以為他們已經完成實驗,但事實上,研究的重頭戲才正要開始。真正讓研究員感興趣的是,受試者離開建築物時,要花多少時間走完走廊。不出所料,實驗組的受試者受到「年老」字彙的影響,走路速度比沒有受到促發的控制組受試者慢得多。記住,受到促發的受試者本身並不是被提醒自己年老體衰的老人,而是紐約大學的大學生。(《誰說人是理性的!Predictably Irrational: The Hidden Forces That Shape Our Decisions》頁215)

  如果不希望家中長輩老得快,就要注意應對時的遣詞用字。

  很多老年人因害怕跌倒而走路愈來愈謹慎,兩腳僵硬挺直,步伐短而慢。結果便比較沒有機會「練習」自信的走法——其實這是很不恰當的。因為如此會「過度練習」僵硬的拖行步法,而使得順暢運動的大腦皮質分布退化。結果就是將老年人的走法烙印在腦子裡,終而失去原來的行走方式。(《重塑大腦The Mind and the Brain: Neuroplasticity and the Power of Mental Force》頁201)

  我想,越想著自己老了的人,也等於是在腦中「過度練習」老人的印象,經過一萬小時的錘鍊,就變成「老人」專家了。


相關文章:
  對抗心智老化的十大要訣
  或許我們該鼓勵長輩玩Wii Fit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腦中風的警訊與處理方法
  即使中風,也不是絕望的時候——Impossible is Nothing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為什麼你應該學會樂觀?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不僅是寫給會拖延的人看的心理學科普好書《拖延心理學Procrastination》

0 意見
分享






生物節律:一天中哪個時段最適合工作?

  生理的自然節律會對你的表現產生很大的影響,我們前面談季節性情緒失調時,就舉過年度節律的例子,其他生物節律的例子還有:每天的生理時鐘(有些人清晨比較清醒,有效率,另一些人則是中午以前提不起勁)、荷爾蒙週期(例如女性的月經週期,男性近中年時的睪固酮變化)。另一個例子是對安靜時間和社交時間的相對需求。有些人覺得太多活動或社交互動令他們難以招架,需要寧靜自處的時間安撫自己,恢復活力。了解個人生物節律的變動,可以幫你和身體和諧共處,不再經常抗拒自然的傾向。如果你在夜晚工作的狀態最好,卻強迫自己在早上工作,等於讓自己更容易陷入拖延。用對自己來說最輕鬆的方式工作不是更有效嗎?(《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頁138)

  我想上面這一段內容是對所有人都適用的好建議,很多人不知道這些近年來的心理學發現,更不用說了解這對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如何善加運用這些發現。順便在此補充更進一步的實用詳細資訊。

  想要知道自己的生理時鐘屬於哪一種類型(生理時鐘會隨著年齡有所調整,年輕時晚睡,不見得就屬於晚睡型的貓頭鷹,我自己號稱在台灣用美國時間作息,在美國用台灣時間作息,做完評量才知道自己是屬於蜂鳥),可以看「你是雲雀(lark)、貓頭鷹(owl),還是蜂鳥(hummingbird)?」,更進一步的建議可以看「再談作息型態(chronotypes)」。

  女性的月經週期會對心理產生什麼影響,甚至哪一天考試成績會比較好,男人哪一天求婚或告白比較容易成功,可以看「男人跟女人都需要知道的月經心理學」。

  安靜時間和社交時間的相對需求不同,這是性格內向的人跟外向的人的天生差異,「[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的人嗎?(二)」可以幫你評量你是不是性格內向的人。也推薦《內向心理學:享受一個人的空間,安靜地發揮影響力,內向者也能在外向的世界嶄露鋒芒!The Introvert Advantage: How to Thrive in an Extrovert World》這本好書。

  男性近中年時的睪固酮變化,或許可以從《女人的大腦很那個……The Female Brain》作者露安.布哲婷(Louann Brizendine)的新書《The Male Brain》(這書沒有出版社要出版中文版嗎?)找到好建議。

  拖延不僅牽涉到個人心理、行為和情緒上的議題,也涉及社會、文化和技術的動態,生理和神經傾向,以及普遍的人性……。

  要擺脫拖延對生活所造成的影響,需要先了解導致你拖延的原因,想辦法對症下藥。你可能知道拖延對你有哪些不利,但我們覺得你可能還不太清楚拖延對你的作用。在你了解拖延對你的影響以前,你可能會一直擱著我們教你的技巧,就像你擱著其他事情不做一樣。如果你不曉得自己為什麼會拖延,世上任何的實用方法都幫不了你。……

  我們的目的不是要消除拖延,很多時候把事情擱著,不予理會其實對你最有利。我們希望本書可以讓你從自我接納中學會取捨,希望讀者因為對人性更樂觀,接納自己的優缺點,更懂得自處,從而減少拖延的習慣。(《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序,頁14)

  如同作者在序中所言,因為拖延牽涉的面向很廣,這本書提到的層面就很廣,加上距離第一版相距25年,作者也很用心地加進了這25年來心理學的重要發現(裡面也有引用才剛出中文版的《你何時要吃棉花糖?:時間心理學與七型人格The Time Paradox: The New Psychology of Time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的內容。在244頁書名被譯為《時間悖論》,兩本書英文版都是在2008年出版),這本書當成心理學入門的科普書來讀也不錯,也有益於心理健康。


相關文章:
  管理拖延的技巧清單
  怎樣的作法對拖延的人(、小孩)無效?──跟拖延者相處共事的有效態度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時間?(腦神經科學的建議)
  送給自己時間當作禮物吧!如果連讓自己快樂的時間都不願給,別人也幫不上忙了──時間心理學《你何時要吃棉花糖?The Time Paradox》

繼續閱讀...

外宿生、留學生、台幹、移民等等異鄉客文化改變的挑戰與調適建議

0 意見
分享




  文化轉換可能是指從一個國家遷居到另一個國家,也可能是從一個社會經濟或教育層級轉換到另一個層級,例如有些人可能是家族或社區中第一位上大學的人,亦即所謂的「第一代大學生」。這些轉變涉及複雜的心情、社會和情感經驗,對人造成多重的挑戰。(《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頁280)

  也可能是一張床睡了兩個家族的結婚。

文化改變的挑戰

  失落。從一個文化遷入另一個文化的人,不管是為了什麼理由,或是對新生活抱著什麼希望和夢想,他們都為此拋棄了許多東西。他們離開故鄉,拋棄和故鄉息息相關的身分。他們拋下家庭、朋友、寵物、鄰居和同事,以及多年來這些人所提供的熟悉支持。他們離開熟悉的體制,拋下面對這些體制的方式(從如何求學到如何求職,從如何購物到如何繳稅及如何和員警打交道等等)。他們拋下熟悉的語言、食物、氣候、音樂,以及整個文化所熟知、支持和共享的傳統及價值觀。遷離代表和過去斷絕關係,儘管離開可能伴隨不少正面的情感,這其中也包含重大的失落感。無論你是離開國家,還是城市或鄰里,都會有這種現象。

  如果留在原處的人無法了解搬到新環境的體驗,那種失落感會更強烈。如果你從來沒去過那個國家,很難理解不同的世界。對第一代大學生來說,這可能表示他們和親朋好友的關係變得尷尬,家鄉的人可能會說:「你變了。」,甚至說:「最近你只顧自己。」在此情況下,雙方可能很難了解彼此的感受,也難找到共同的興趣,彼此可能都覺得很不舒服,充滿內疚、嫉妒、拋棄、漸行漸遠的感覺。

  只要有尷尬和不舒服的現象,就可能產生拖延:學生可能和家人及老友避不見面,開始拖延功課,破壞自己的學業成績,以減少和原有社交圈的隔閡感。有些人甚至因成績不及格而退學,不得不回老家。

  有些移民雖然受過高等教育,有專業背景,但是他們在新的國家裡找不到適合的工作,因此產生另一種失落感。他們可能還無法流利地使用新語言,或在職場上遭到歧視;也可能他們的專業領域並沒有職缺,導致他們不得不接受遠低於其專業和知識水準的工作。有些人或許能接受職業地位的降級,盡快培養新的工作技能和建立新的人脈。有些人則因為工作地位降低而覺得有失身分,因此開始拖延,迴避新挑戰,侷限了未來的發展。

  文化衝擊。移民都經歷過某種程度的文化衝擊,即使祖國和新的國家很類似,免不了還是會有些差異需要調適。多數拖延者在學習適應新文化時,都會歷經一段時間的掙扎,覺得生活難以預測。很多人常需要刻意注意那些原本習以為常的事情,因此覺得疲憊。一直處在警覺狀態會令人緊張,久而久之便產生以下的跨文化焦慮症狀:

  ●無助感或嚴重的思鄉病。

  ●想要依靠同鄉或同背景的人。

  ●延遲或拒絕學習新國家的語言。

  ●為小挫折而大動肝火。

  ●過度擔心受騙、被搶或受到傷害。

  ●過度擔心身體健康、衛生或食品安全。

  ●擔心家庭價值觀之類的文化差異。

  ●發呆。

  我們覺得拖延也可能變成焦慮的一部分,因為經歷文化衝擊的人比較沒有經歷因應新文化的種種混亂要求,往往會想要逃避困境和尷尬的感受。

  卡在不同文化間。當你一腳踏進新世界,另一腳還留在舊世界時,你等於跨在兩者之間。一隻腳離開舊環境,表示你已經不屬於那個圈子。儘管你很想進入新環境,也準備好了,但你可能發現那個環境並沒有全面接納你。所以,你可能覺得自己「活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裡,兩邊都沒有完全接納你」。對於非法移民來說,沒有安全居所的壓力讓這種情況更加惡化。第一代大學生常有疏離感,覺得格格不入,當他們是少數民族時更是如此。這種疏遠感可能讓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或產生怨念,……這種感受可能導致拖延。

  比預期還難。融入新文化很難,通常遠比預期困難。想像的新生活和真正面對的現實生活之間會有落差,那落差可能是導致你開始拖延的第一個障礙。第一代大學生承認,留在大學裡比考進大學還難,因為學業和社交壓力比他們預期的大很多。同樣的,移民面對語言障礙、公然或暗中的歧視,以及所有的文化變化時,可能發現他們對平等待遇及經濟機會的夢想都幻滅了。

  自我懷疑。碰到比預期還多的障礙時,可能讓你陷入自我懷疑的深淵。「或許我不是讀大學的料。」「或許我不屬於這裡,我應該回老家才對。」「我不夠聰明,沒辦法做到。」自我懷疑會侵蝕你的自信,打擊你嘗試新事物和冒險的意願。如果你一直擔心自己不夠聰明,永遠成不了氣候,可能看到困難任務就退縮了。既然你相信自己沒那個本事,又何必學習或設法爭取那份工作?相反的,如果你預期自己可以從經驗中受惠,即使你測試沒過,或沒爭取到那份工作,你還是會學到東西。

  額外的責任。移民和第一代大學生通常會長時間工作,工資往往很低,他們竭盡所能想創造更好的生活。移民可能兼好幾份工作養家,或是把錢寄回老家。第一代大學生讀大學時,可能每週工作超過20小時,他們選讀離家80公里內的大學,住在家裡,而不是住學校宿舍。他們打工不僅是為了支付學費,也要貼補家用,所以他們往往放著作業不做,因而影響到學業成績。學業落後以後,他們又更加沮喪,疲於應付,拖延問題可能愈來愈嚴重。移民和第一代大學生常希望自己能改善個人的生活,也改善家人的生活。上大學不單是追求個人目標,更代表家人和社群世世代代努力和進步的成果。很多年輕人覺得自己有義務把書念好,以彌補父母的犧牲和辛勞,但這種壓力可能導致完美主義和拖延問題。

  孤立。一個人愈孤立,愈容易感到沮喪,在新文化中愈難成功。如果你有拖延的問題,孤立會讓你更難擺脫這個習性。孤立的第一代大學生比較容易遭到退學,孤立的移民可能鑽牛角尖,變得更加孤立。孤立讓你開始懷疑自己和你的決策,讓你更不確定該如何因應陌生的官僚體制(無論是政府機關或是學術機構)。

克服拖延的建議

  雖然作者文字上寫的是「克服拖延的建議」,但我在閱讀這一章節時,想起自己曾經歷過的幾次文化轉換,我認為這些建議也有助於文化轉換的調適。

  培養社交關係。在管理拖延的問題方面,尋求支持對移民和第一代大學生來說更為重要,可能也是我們的建議中最重要的一點。歸屬感是一種根本的人類需求。缺乏歸屬感時,可能感到孤立,喪失動力。在鄰里社群中尋找社交、宗教或興趣團體,加入他們。你和他人培養的任何關係,無論對方是不是同鄉,都可以讓你在新文化中感到更自在。

  社交關係對大一新生來說特別重要,因為這時學生比較容易落單,所以你應該加入團體,例如社團、球隊、兄弟會或姊妹會、服務團體或學習團體。參加系上贊助的活動,尋找你可以分享經驗的人,不管他們是不是來自你的故鄉。切記,善用社交支持和大學是否過得順遂有很大的關係,這對所有的學生來說都是如此。

  培養「大學知識」。不要害怕求助輔導老師,請他指導你如何應付大學的種種要求。多數大學和一些高中都會開讀書技巧課程,教大家如何管理時間、分辨輕重緩急、設定目標,甚至也教如何克服拖延問題。這些課程會教你如何因應大學的行政體制,例如報告交到哪裡、如何申請獎助學金、哪裡可找到特殊的活動和機會。你可以參加這些課程,把握機會認識其他的學員。當你感到停滯不前、挫折、孤單或陷入拖延時,可以向這些人求助。

  注意時間。不同文化對時間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了解新文化對時間和準時的預期、規定和態度非常重要。知道跨文化的商業、學術、社交環境對時間認知的差異更是關鍵。在新文化中,「準時」是什麼意思?開會、約會、上課遲到,錯過最後期限,意味著什麼?不要以為新文化裡的時間也和你原來的觀念一樣。在陷入尷尬或麻煩以前,先了解時間觀念有和差異。

  這部份,《你何時要吃棉花糖?:時間心理學與七型人格The Time Paradox: The New Psychology of Time That Will Change Your Life》第二章時間:時間觀小史,有更詳細生動的有趣描述。

  學會說寫當地語言。這可改變你的生活,為未來開放許多機會。有些人不想學當地的語言,覺得學習新語言好像變回小孩一樣,無法以睿智或機靈的方式溝通。他們可能把學習語言看成自己不見得能通過的測試,於是遲遲不肯學習新語言,以免感到羞愧或丟臉。這是妨礙你成長和學習的悲觀看法。神經科學家認為,成人保持大腦活躍的最好辦法,就是學習新語言。試著把學習語言看成改善新生活的機會,不光是增進語言能力而已

  堅持克服障礙。……移民和第一代大學生面臨很多障礙,遇到困難時,千萬不要放棄。對第一代大學生來說,大一第一學期特別難熬,剛上大學那幾個月常讓他們感到難以招架、困惑和畏縮,這時最好不要修太多學分。……一開始學業失敗的障礙很難克服,但是如果你不把它視為自己能力不足的象徵,並從經驗中學習,你還是可以跨過那障礙。如果你在班上成績不好,切記,那不是世界末日,你可以參加讀書小組(那是成績優異的重要因素),或是找同學當你的家教,以你擅長的技巧作為回饋,例如修電腦或修車。如果你發現自己有拖延的問題,可以把拖延看成你需要注意焦慮現象的訊號,了解它究竟是在傳達什麼資訊。

  和家庭保持聯繫。夾在兩種文化之間的人往往想要擺脫家人、傳統、老舊觀念的壓力,這是可以理解的。你渴望融入新文化,如果家人又擔心你被同化,你可能會想要跟家人保持距離。如果你從強調家庭和團體的文化中,轉進強調個人利益和發展的文化中,特別容易和家人產生衝突。

  面對這種痛苦的衝突時,並沒有簡單的因應之道,但我們覺得家庭是重要的社交和情感連結。幫家人多了解新文化可以減少這種衝突。例如,父母也參與孩子的大學過渡期時,比較了解孩子經歷過什麼,更能給予適度的支持。我們鼓勵你想辦法和過去維持關係,讓你在探索新生活的同時,持續保有豐富的傳統。

  以時間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讓自己擁有過去正面型(Past Positive)時間觀。

  考慮去看治療師。如果你一直有拖延的問題,或其他問題持續干擾你的進度、讓你感到不滿,可以考慮去看一下治療師。即使你的傳統文化認為,承認自己有無法解決的痛苦事件可恥的事,與其繼續受苦,破壞你現在和未來的生活,不如正視這個恥辱。一位四十幾歲移居美國的職業婦女也陷入這樣的兩難,她對第一位治療師說:「我家鄉沒有人看過治療師,但我先生建議我把這件事當成找一位睿智的阿姨聊天,這讓我覺得好多了。」有些人認為治療是針對有嚴重問題的人,有些人指相信傳統療法,他們看完治療師後,往往驚喜地發現:治療師也有療癒效果。(《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頁280)


相關文章:
  常見的婚姻迷思
  活出自信──將自信建立於自己是誰,而不是你做到了什麼
  你絕對想不到的寫日記的七大好處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對抗心智老化的十大要訣
  如何成為人脈王(superconnector)?
  社交技巧——不害羞的人會怎麼做?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21日 星期一

複雜科學(complexity science)推薦書單

0 意見
分享

  如果主要想瞭解複雜科學在金融上的應用,建議閱讀:




Financial Market Complexity: What Physics Can Tell Us About Market Behaviour》by Neil F. Johnson, Paul Jefferies and Pak Ming Hui (Sep 4, 2003) , ISBN: 0198526652

  如果想廣泛瞭解各種概念,例如非線性、混沌、冪次法則和集體行為,則建議閱讀以下科普書籍:

用物理學找到美麗新世界:事物如何環環相扣Critical Mass: How One Thing Leads to Another


連結:讓60億人串在一起的無形網路Nexus: Small Worlds and the Groundbreaking Theory of Networks





改變世界的簡單法則Ubiquity: Why Catastrophes Happen


6個人的小世界Six Degrees: The Science of a Connected Age (Open Market Edition)


深奧的簡潔──從混沌、複雜到地球生命的起源Deep Simplicity: Bringing Order to Chaos and Complexity


《薛汀格的貓Schrodinger's Kittens and the Search for Reality: Solving the Quantum Mysteries》,牛頓出版社,ISBN:9576275415。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 Handbook》有簡體中文版《社會網絡分析法》,ISBN:9787562421474。


How Nature Works: The Science of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有簡體中文版《大自然如何工作》,ISBN:7562224218。


Linked: How Everything Is Connected to Everything Else and What It Means》有簡體中文版《鏈接:網絡新科學》,ISBN:9787535748584。


Small Worlds: The Dynamics of Networks between Order and Randomness (Princeton Studies in Complexity)》有簡體中文版《小小世界:有序與無序之間的網絡動力學》,ISBN:9787300065755。


Signs of Life: How Complexity Pervades Biology


Emergence: The Connected Lives of Ants, Brains, Cities, and Software


Complexity: Life at the Edge of Chaos


Sync: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pontaneous Order


Swarm Intelligence: From Natural to Artificial Systems (Santa Fe Institute Studies in the Sciences of Complexity)
(《大科學:解析群眾行為、金融風暴、流行病毒、戰爭衝突背後的共通脈絡Simply Complexity: A Clear Guide to Complexity Theory》頁257)


繼續閱讀...

學習專家的典範──《老千騙局Liar's Poker》書摘

0 意見
分享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過去經驗值得未來參考

  亞歷山大也是獨一無二,很像一位市場大師,如今我才了解,沒有人是市場大師。他當時27歲,比我大兩歲,已經在所羅門工作兩年。他從小就是在股市長大的。他記得在國中一年級的時候,就在股市內殺進殺出。他19歲在美國國庫券期貨市場上輸掉九萬七千美元。換句話說,他的童年和一般人不同。他後來學會獲利則續抱、停損就出場後,他再也不會在意過去的損失。他如果在國庫券上賠錢,就能在黃金期貨上賺回好幾倍的錢。

  亞歷山大知道如何在全球金融市場大撈一票,更重要的是,身為業務員的他知道如何侃侃而談,讓別人以為他知道如何在全球金融市場大撈一票。……他從倫敦調往紐約總公司41樓後,只花了幾個月就贏得一些常務董事的信任,請他針對他們個人資金應如何投資提出建議。外界以為這些常務董事可能自己可以決定如何投資,其實不然,他們每天都要徵詢亞歷山大的意見。但是依照先來後到,他們還排在亞歷山大的客戶和我之後。亞歷山大是業務員,但是所有頂尖的業務員都具備交易員的本能。說倒頭,他也是一位交易員。他的客戶和老闆對他簡直就是言聽計從。

  亞歷山大最厲害之處在於很快能解讀周遭的事物。消息一曝光後,他似乎胸有成竹,已經謀畫好對策。他完全信任自己的直覺。硬要挑出他的毛病,可能是他無法質疑自己當下的反應。他把市場當成是細針密縫很牢靠的一張網。猛拉其中的一條線,勢必牽動其他線。因此,他葷素不忌地遊走在各個市場。法國、德國、美國、日本、加拿大及英國的債券、外匯及股票市場;他對油品、貴金屬及大宗商品市場很感興趣。

  我在所羅門公司最幸運的一件事就是,贏得亞歷山大的信任。……我們每天至少對話三次,有時候更高達20次。前幾個月的對話,都是他說我問。

  模仿、找出錯誤、仔細剖析有改進空間的決策──有效率的成為專家的法門

  我的工作是學會言行思想都像一位炒家。退而求其次,言行思想像亞歷山大,也可以讓我裝出一副專家的模樣。因此我就像在學功夫一樣,仔細聆聽大師的教誨,然後再依樣畫葫蘆。……

  亞歷山大的交易大致可以區分為兩種模式。第一,所有投資人一窩蜂搶進時,他會背道而馳。在股票營業員的術語裡,這個動作是「逆向操作contrarian」。大家都想「逆向操作」,但是沒有人做得到,理由很簡單,大部分投資人都怕被人當傻瓜。投資人怕賠錢,但是他們更怕千山我獨行,也就是承擔別人不敢承擔的風險。如果全市場只有他一個人賠錢,一定是他的錯,沒有任何藉口。許多投資人和大部分販夫走卒一樣,都需要藉口。你敢站在懸崖邊緣,只要旁邊還有幾千人也站在那裡。一旦大家對後勢都不樂觀,縱使只是假象,許多投資人也會奪門而出。

  美國農會信用公司(Farm Credit Corporation)危機就是很好的例子。起初外界以為農會即將破產,投資人紛紛殺出農會債券,以免被人知道,有傷自己的英名。但是當時美國政府不允許銀行倒閉,甚至和國家利益八竿子打不著的克萊斯勒及伊利諾大陸銀行(Continental Illinois Bank),也都獲得政府馳援,政府更不會坐視農會破產。這家八百億美元的機構負責借錢給美國廣大無依的農民,政府如果不出面挽救,實在說不過去。法人機構自然心知肚明,關鍵就在此。賠本殺出農會信用公司債券的人,不一定是傻瓜,他們只是不能讓外界知道他們持有農會債券。亞歷山大不會受制於表相,因此他想利用別人的無知賺點錢。(他的職業危險是目空一切,以為別人都是傻瓜。)

  亞歷山大操作的第二個模式是,在重大消息傳出後,例如股市崩盤、天然災害,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破壞生產協定,他會避開投資人最初的焦點,設法了解第二層、甚至更深層的意義。

  還記得車諾比核子事變嗎?前蘇聯核子反應爐發生熔解的消息曝光後,亞歷山大打電話給我。幾分鐘前,報價機上才證實這則核子意外,但是亞歷山大已經買進相當於兩艘超級油輪的原油。投資人當時的焦點在於紐約證券交易所,他說,尤其是涉及核能的公司股票紛紛重挫。他說,別管這些公司。他已經幫客戶買進原油期貨。因為他聽到消息後馬上想到,核能供應減少,等於原油需求增加,結果他看對了。他的投資人大賺一票,我的客戶也小賺一票。我才勸一些客戶買進原油後幾分鐘,亞歷山大又打電話來。

  那麼,幾個國家的廢核政策,會對全球油價有影響嗎?會電價漲,油價也漲,引發不可收拾的通膨嗎?

  「買進馬鈴薯,」他說。「手腳要快。」然後就掛上電話。

  當然。核子災變後的輻射雲會重創歐洲的糧食及飲水供給,包括馬鈴薯在內,因此,美國生產的馬鈴薯身價勢必水漲船高。前蘇聯核子反應爐爆炸後幾分鐘,除了馬鈴薯農之外,也許還有少數人想到馬鈴薯的價格,但是我只認識亞歷山大一個人。

  車諾比和石油只是比較直接的例子。我們玩的遊戲是「萬一……怎麼辦?」所有事情都可以化繁為簡,套入這個公式。例如,你是負責數十億美元的機構投資人,萬一東京發生大地震,怎麼辦?東京已經成為一片廢墟,日本的投資人人心惶惶,他們拋出日圓,希望把資金撤出東京股市。你該怎麼辦?

  根據亞歷山大第一個模式,大家都想離開日本的時候,一定有便宜貨可撿,因此他會把資金轉進日本。他會買進一些別人棄之如屣的股票。首先,日本保險公司的股票。外界可能以為,一般的保險公司在大地震中承受很大的風險,事實上,它們的風險都轉嫁給西方的保險公司,因此,股票相對物美價廉。

  亞歷山大也會買進數億美元的日本公債。日本經濟雖然短期內陷入困頓,但是日本政府會降息,鼓勵災區重建,甚至下令銀行以較低利率承作放款。日本銀行界照例會遵照政府的指示。利率走低代表債券價格走高。

  此外,金融市場短期雖有恐慌,但是長期來看,日本資金會從海外回流。日本企業在歐洲及美國投資的金額很大,他們終將撤回這些投資,回到日本境內療傷止痛,修理廠房,提振股市。這些動作代表什麼意義?

  對亞歷山大來說,就是要買進日圓。日本人會賣掉持有的美元、法國法郎、德國馬克、英鎊,然後買回日圓。日圓升值不僅是因為日本人買進,更因外國投機客有樣學樣也跟進買日圓。地震後日圓如果馬上重挫,只會更讓亞歷山大更堅信自己的想法,因為他永遠不按牌理出牌,因此,日圓如果真的升值,亞歷山大可能會反手賣出。(《老千騙局Liar's Poker: 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先覺舊版頁213)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星期五)日本發生大地震,當天美元/日元收81.85。3月14日星期一,美元/日元收81.67。3月15日星期二,美元/日元收80.74。3月16日星期三,美元/日元收77.21。11月18日星期五,美元/日元收76.87。(資料來源:http://www.cnyes.com/forex/flashchart.aspx?fccode=USD/JPY&rate=exchange


相關文章:
  成功投資者的心理特質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過去經驗值得未來參考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これかわ ぎんぞう》是怎樣修煉的?
  投資需要想像力
  如何克服投資上的心理偏誤(非理性行為)
  股市大崩盤是好事還是壞事?端看你的年紀而定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20日 星期日

裁員裁掉公司的競爭力

0 意見
分享

  1980年初期,所羅門兄弟投資公司(Salomon Brothers)內部有人希望解散房貸債券部門,後者對當權派的不滿更是水漲船高。房貸債券部門不賺錢,華爾街其他公司也還沒有類似部門,例如美林公司、第一波士頓公司、高盛公司甚至開張的計畫胎死腹中。房貸型債券不適合華爾街,似乎已經是路人皆知。(《老千騙局Liar's Poker: 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先覺舊版頁121)

  經過兩年半的困境,所羅門兄弟投資公司藍尼爾里(Lewis Ranieri)的房貸債券部門1982年賺進一億五千萬美元。交易員包恩更在1984年刷新公司記錄,個人在當年交易「完全貸款whole loan」賺進一億美元。雖然沒有正式記錄,但是一般認為,藍尼爾里手下的交易員1983年獲利兩億美元,1984年賺進一億七千五百萬美元,1985年的獲利高達兩億七千五百萬美元。(《老千騙局Liar's Poker: 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先覺舊版頁121)

  債券市場和人力市場分別都在追求平衡,在曼哈頓佩利果餐廳聚餐(1985年年底)的兩年內,所羅門公司房貸債券部門終於分崩離析。交易員走了一個,很容易從美國一流的商學院再找來一個聰明的年輕人頂替。所羅門拒絕魯賓的要求,可以省下一百萬美元,足夠請12個新的魯賓。新血似乎和舊人差不多。不過,他們替所羅門公司賺到的錢遠遜於後者。因為,他們如今得和頂尖高手競爭。李曼公司、高盛公司、摩根史坦利公司、德瑞克塞公司、第一波士頓公司及美林公司都向所羅門挖過角。華爾街愈來愈多人笑稱,所羅門公司是很不錯的員工訓練班。所羅門數十位有能力的交易員跳槽後,不但協助其他公司孕育本身的房貸債券部門,所羅門更因此流失華爾街最稀有、最寶貴的資產:獨佔權。

  這讓我想到一般投資人常犯的一個心理偏誤:把賺錢的股票賣掉,賠錢的股票留下來。

  藍尼爾里和手下的獨佔力量之大,遠超過所羅門內部的想像。從1981年到1985年,這部門唯一的對手是第一波士頓公司,但是早期也根本不是對手。所羅門房貸債券業務員威廉森,1982年底跳槽到第一波士頓公司,他記得「當時所羅門認定,每個石頭後面都有第一波士頓的人。其實不然,他們連石頭在哪裡都不知道。」但是到了1986年中,第一波士頓已經對外號稱,在房貸債券市場和所羅門並駕齊驅。藍尼爾里當然不喜歡這個局面,特別提醒古弗蘭(Gutfreund)。他說,「我一再告訴古弗蘭,『你這是丟了西瓜換瓜子。』」

  華爾街當然不希望所羅門公司一家獨吃整個房貸債券市場。其他公司總會設法迎頭趕上,因為其中油水太多,只是因為所羅門政策不當,加快別人趕上來的腳步。離開所羅門的交易員,不僅帶走交易技巧和市場知識,也帶走所羅門公司的客戶名單。這些換了老闆的交易員可以教育市場上的傻瓜,告訴他們所羅門賺了他們多少錢,也許可以藉此爭取到生意。

  所羅門的市場技巧及知識流失到其他公司,所遭受的損失在數億美元之譜。買賣房貸債券的流行之初,可以說是一本萬利,交易員買進後,馬上以更高的價格賣出,轉手之間獲取暴利。例如,交易員以94的價格向堪薩斯州的儲貸銀行買進債券,然後馬上以95的價格賣給德州的儲貸銀行。到了1986年初價差縮小,交易員以94.5的價格才可能買得到,等到黃道吉日,才能以94.55的價格賣掉。莫塔拉說,「從螢幕上可以看到以前的同事在買賣債券,客戶也會告訴我們,他們已經委託其他公司代為買賣了。我們開始流失生意,最後不得不縮小利差。」(《老千騙局Liar's Poker: 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先覺舊版頁163)

  1986年4月,房貸債券部門創下歷來最大的虧損金額,根據幾位交易員估計,在3500萬美元到6500萬美元之間。……

  房貸債券部門嚴重虧損,只是具體而微地顯現所羅門整個公司都面臨的問題。1986年不是所羅門的幸運年,1987年更糟,營收不再成長,成本卻失控。(《老千騙局Liar's Poker: Rising through the Wreckage on Wall Street》先覺舊版頁171)

  所羅門兄弟投資公司(Salomon Brothers)已經不存在。


相關文章:
  裁員裁出問題來
  劣幣驅逐良幣的加班文化
  別搞錯了,Google的「打盹艙nap pods」可不是員工福利
  熬夜加班(唸書)有多沒效率?
  傑克‧威爾許(Jack Welch)檢驗策略的5張投影片
  為顧客創造價值
  《大腦當家:靈活用腦12守則,學習工作更上層樓》(Brain Rules)

繼續閱讀...

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績效,但過去經驗值得未來參考

0 意見
分享






  複雜系統會自行產生秩序與失序,不斷重複,就像機器一樣,而且它們通常也都是開放的系統。金融市場就是一個完美的例子,會不斷受到外界的新聞和事件影響,例如公司破產、財報、失業率,還有產油國是否又爆發了戰爭。根據最近的研究指出,大多數日常新聞不太會影響市場波動──但如果是重大新聞呢?

  蘇萊曼、麥當諾、芬恩(Dan Fenn)等人和匯豐銀行的威廉絲合作,使用路透社的新聞資訊,把不同類型的消息對金融市場走勢的影響,做量化分析與分類。他們的最終目標,是希望能找出哪些「類型」的新聞足以影響市場、又會有什麼樣的影響,特別是要依據所造成的衝擊來為新聞分類。他們的研究已經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結果,以下面幾種特殊類別的新聞為主:

  中文版沒有索引,手上沒有英文版,似乎是這一篇"Impact of Unexpected Events, Shocking News and Rumours on Foreign Exchange Market Dynamics", Phys. Rev. E 77, 046110 (2008); Mark McDonald, Omer Suleman, Stacy Williams, Sam Howison, Neil F. Johnson

  第一種新聞:(1)完全無人預料到會發生,(2)發生時十分驚人,(3)與市場沒有直接關係,(4)從來沒有發生過,(5)為真實消息。這種新聞的最著名例子,是令人震驚的美國911恐怖攻擊事件,研究人員以「分鐘」為單位,分析了隨著當天新聞播報,對全球貨幣市場的影響。

  第二種新聞:(1)多少預料到會發生,(2)發生時十分驚人,(3)與市場沒有直接關係,(4)從來沒有發生過,(5)為真實消息。這種新聞的例子是2005年7月7日倫敦恐怖攻擊事件,研究人員同樣分析了該日全天的全球貨幣市場反應。這裡說它多少在預料之中,是因為英國是美國密切的盟友,而且時間是發生在美軍入侵伊拉克之後,英國情治單位也已經接到了恐怖攻擊的警訊。

  第三種新聞:(1)多少預料到會發生,(2)發生時十分驚人,(3)與市場有直接關係,(4)從來沒有發生過,(5)為不實消息。這種新聞的例子,是在2005年5月11日星期三上午,全球市場忽然出現人民幣即將升值的傳言,這項傳言在同一天稍晚,就已由中國官方正式澄清否認。當時,全球早就一直預期人民幣升值,但對市場來說,事先仍然完全不知道中國官方什麼時候會正式宣佈,因此對投資人來說,這項謠言起初相當可信。

  第四種新聞:(1)無人預料到會發生,(2)發生時十分驚人,(3)與市場有直接關係,(4)曾經發生過,(5)為真實消息。這種新聞的例子,發生在2005年稍晚,人民幣確實升值的新聞發佈時。

  對於這些不同類別的新聞,研究小組使用第5章提到的網路研究,將各種貨幣市場的反應加以量化。就像修車技工會壓壓車子,看看避震器情況如何,他們也就等著看看,市場對這些特定的新聞事件,會有什麼反應。

  他們的研究結果指出,只要是外部傳來同一類型的新聞事件(或說「衝擊」),不同市場的反應往往都相當類似。像是恐怖攻擊事件,全球對倫敦地鐵爆炸案的反應,與對911事件的反右其實相當類似,只是沒那麼劇烈,而像人民幣升值事件,謠傳和實際升值這兩次的反應,模式也很相同。

  讓我比較好奇的是,謠傳和實際升值反應的模式有多相同?反應會在謠言澄清後多久恢復正常?台灣股市可以拿來研究的類似例子是鴻海集團的併購史。

  如果回到我們的汽車比喻,同一部車、用同樣的方式壓,應該不會有什麼不同的反應。對汽車來講,你不會覺得奇怪,因為不過就是壓壓車子嘛;但如果講到市場,就很值得一提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證據,可以支持我們「將金融市場視為真正實體」的想法:金融市場本身就是複雜系統,處在一個虛擬的資訊世界中。雖然我們不是「壓」它,而是送入資訊,但它的回應卻是真實的,而且可加以衡量。(《大科學:解析群眾行為、金融風暴、流行病毒、戰爭衝突背後的共通脈絡Simply Complexity: A Clear Guide to Complexity Theory》頁156)

  這項研究讓我聯想到,日本股市之神是川銀藏花三年分析了世界各國數十年來的各種經濟統計,包括物價、景氣、股價、消費等,還有在日劇「不毛地帶」中壹歧正(唐澤壽明飾演)到圖書館看當戰俘時的報紙。

  以現在的資訊量,或許改為閱讀華倫.巴菲特的《雪球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彼得.林區的《征服股海Beating the Street》和《選股戰略One Up On Wall Street : How To Use What You Already Know To Make Money In The Market》、科斯托蘭尼的《一個投機者的告白》、索羅斯的《金融煉金術The Alchemy of Finance》……等等投資大師相關著作會比較有效率些。


相關文章: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これかわ ぎんぞう》是怎樣修煉的?
  科斯托蘭尼的投資(機)天賦測驗
  股市見底的六個訊號
  《一次讀完25本投資經典》的25本投資經典書單
  利率對房價的影響
  買房子自住前要先考慮的十個忠告
  郭泰的20本股市投資經典書單

繼續閱讀...

股市不是隨機漫步(random walk;drunkard's walk)

0 意見
分享




  逛書店的時候看到《漫步華爾街:超越股市漲跌的成功投資策略(2011全新增訂版)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 The Time-Tested Strategy for Successful Investing (Completely Revised and Updated)》在今年新出了第10版,列入準備閱讀的書單中(之前讀的是1996年中文版,中間改版都因拖延而沒有閱讀)。

  光看目錄與介紹,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行為財務學」這個章節──這期間,行為經濟學家丹尼爾·卡尼曼(Daniel Kahneman)在2002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最近讀了複雜科學(complexity science)的入門書《大科學:解析群眾行為、金融風暴、流行病毒、戰爭衝突背後的共通脈絡Simply Complexity: A Clear Guide to Complexity Theory》,對股票市場又提供了另一個角度的看法。

  說到要預測金融市場,和要預測天氣、賭輪盤或丟銅板,有一種根本上的不同。在金融市場上,每個個體(也就是投資人)都會試著預測價格走勢,好決定該買進還是該賣出,而最後的買賣淨需求就會決定股價後續的走勢。接著,投資人看到價格變動,就可以用來決定下一步要買還是賣。於是,這個過程不斷在賣賣和價格變動中循環。

  投資人也是人,都會好奇先前市場的走勢為何,而且會看出(也可能是自以為看出)某種模式,再根據自己看到或聽到的,做出回應;換句話說,金融市場上充滿了反饋機制。一有反饋,就會重新決定要買或賣,於是出現新的價格,這又導致新的反饋、產生新的決策,就這樣不斷循環。

  如果只是賭輪盤或丟銅板,並不會出現這種內部的反饋機制,因為輪盤上的小球或銅板都沒有思想,不管動作看起來多麼複雜,其實都只是遵守著牛頓運動定律罷了,完全不像市場有「決策」這回事,所以不管賭客怎麼想、怎麼猜,與輪盤或丟銅板的結果都完全無關。同樣的,就算每個人心理希望的天氣都一樣,對天氣也不會有絲毫的影響,否則,我們就不用為出門該不該帶雨傘而傷腦筋了。

  然而,市場的情形完全不同。如果每個人都有了完美的預測模型,知道市場下一步的走向,所有人都會想立刻進場大撈一票,於是造成強勁的反饋效應、使市場大幅改變,而這個完美的預測模型也就立刻失效。舉例來說,假使模型指出該在某個時間點賣出,於是所有人都在同一時間想賣出股票,結果根本沒有買家,股票瞬間就變得一文不值。所以,任何一種預測模型只要太多人知道、或使用得太廣泛,不但賺不到錢,反而有不良影響。……

  不管你的退休基金經理人或股票經紀人多有一套,他們的操作方法必然受限於一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的投資表現,完全要看他們用來預測市場走勢的模型而定。……

  在第3章,我們討論了隨機漫步(random walk,或稱為醉漢走路drunkard's walk)的情形──用丟銅板來決定該往前走或往後走。我們也看到,在一段時間t之後,可以用t的a次方來表示醉漢移動的距離,其中a = 0.5,也就是t的平方根;比方說,如果是經歷9秒,每秒走一步,醉漢移動的距離就會是3。同樣的道理應用到金融市場,所謂的移動距離,就是價格變化。

  你可能沒想到,這種隨機漫步的模型,還真的就是金融市場的典型移動方式,因此,大部分金融專業人士也都是運用這個模型……。最重要的一點在於,這種市場模型背後的假設是,用丟銅板的結果最能描述市場價格的走向;人頭代表上漲某個量,而字則是下跌某個量。

  但是從前面章節所提的,我們會立刻發現其中有問題,因為金融市場是一個複雜系統,而一般來說,複雜系統的結果不會是隨機漫步。特別是我們在第3章就討論過,現實世界複雜系統的突現現象之一,往往是既不太混亂失序,也不會過於有秩序,也就是a這個參數值多半不會剛好等於0.5。

  ……已經有重要研究機構確認,現實世界金融市場的價格序列,其a值和0.5差得可多了。但真正驚人的還在後頭:我們不只知道每個市場的a值都不會是0.5,甚至不管市場在哪裡,a值偏離0.5的方式都一樣!(《大科學:解析群眾行為、金融風暴、流行病毒、戰爭衝突背後的共通脈絡Simply Complexity: A Clear Guide to Complexity Theory》頁143)

  既然金融市場是複雜系統,當然也只有探討複雜系統的理論能準確描述金融市場。至於標準金融理論,往往只有一小段時間有效,等到市場因為群眾效應而出現強勁走升或走跌,就會失效。這可不是個小問題,因為就在這個時候,可能會讓你血本無歸。

  如果沒記錯的話,2008年次貸金融風暴,讓不少國家股票市場開始有應對股票暴跌或暴漲的暫停交易機制。

  那麼我們真正要擔心的主要金融市場,究竟會怎麼動作?最近的研究已經指出,經過一段時間t之後,多數股市的平均價格變動會遵循t的a次方,其中的a值大於0.5。換言之,大部分股市的價格漫步方式其實並不是隨機漫步,而是有比較一致的走向,也可以說是比較正向的反饋。重點是,結果證明,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場,無論在哪一洲、無論規模和組成有多不同,也不管每天的總成交量有多少、何時開盤收盤,a值大約就是0.7。

  各地股市的行為,究竟為何會如此類似?為什麼會有共通的波動模式?讓我們來想想:各股市唯一的共同點似乎就是股票,而這也就是關鍵。不管是哪個股市,都是集合了一群決策個體(投資人),而他們不斷參考過去的價格變動資訊,來做出下一步決定。不管這些人是在上海、紐約、還是倫敦,本質上都沒有差異;重點在於,這些都是根據以往的資料所作出的決定。他們到底做了什麼決定,其實並不重要,「做決定的方式」才是關鍵。

  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第4章曾提過多方競爭資源的模型。只要所有個體都得到相同的資訊,就會產生群眾和反群眾,至於資訊來源為何,其實不會有什麼影響,也就是說,這可以用來描述上海的投資人看上海股市,也可以用來描述紐約的投資客看紐約股市。只要這些人都是自由競爭、根據相同的反饋資訊,其他就沒什麼影響,而群眾和反群眾之間的相互影響,最後就會決定我們所看到的股價(也就是系統的產出)。特別是,價格波動的幅度將取決於這些對立團體之間的拉扯和互相抵消,而這又會隨著時間和系統內的反饋產生變化。

  世界各地的股市都有同樣的行為模式,這可以支持我們稍早的論點,那就是:雖然個體的特質看來大不相同,但成為群體之後,整體的行為其實都相當類似。(《大科學:解析群眾行為、金融風暴、流行病毒、戰爭衝突背後的共通脈絡Simply Complexity: A Clear Guide to Complexity Theory》頁146)


相關文章:
  射飛鏢選股票的猩猩與基金經理人──連續常勝紀錄與運氣
  當指數型基金(ETF)風行時,會產生什麼狀況?
  行為財務學的奇怪矛盾?
  效率市場假說(EMH)的矛盾
  效率市場的概念、種類與檢定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これかわ ぎんぞう》是怎樣修煉的?
  4個失效的股市投資判斷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5日 星期六

「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幫中小型社福團體爭取50萬元經費的公益票選活動

0 意見
分享
  
活動網站:http://www.poweroflove.com.tw/index.html

投票日期:100年11月1日~100年11月30日(每個人可投十票。越早投票跟拉票,越能產生西瓜偎大邊效應。資源有限,愛心無限,請勿灌票害社福團體失去資格。)

  台灣許多中小型社福團體常因知名度不高,面臨募款不足及營運困難窘境。雖然我們沒辦法捐一大筆錢給所有中小型社福團體,但是,我們可以參加公益票選活動,幫他們爭取經費,轉貼這活動在臉書、plurk或部落格上,幫這308個中小型社福團體提高知名度,爭加曝光機會,即使有些社福團體在這活動沒能爭取到經費,但是您的一個轉貼或幫忙宣傳,就幫他們開了一扇機會之窗,讓他們從其他管道獲得了協助也說不定(別忘了,您也可以直接提供協助給您認同的團體,或者留言給予支持鼓勵)。

  請投完十票,因為您的一票對這些社福團體來說,也代表著一份打氣跟支持。

  挑選自己想支持的社福團體有兩種介面,一種是如上圖,從感興趣的領域挑選,一種是如下圖(從上圖網頁的右下方「提案一覽」點選進入)。
  點選您想了解的社福團體或項目,就會出現如下圖的網頁,可以看到社福團體的簡介、聯絡方式、票數。
  在社福團體簡介網頁點選左上角的「提案內容」,就會看到如下圖的網頁內容,列出所需經費、專案聯絡人、聯絡方式、提案背景、提案目標。
  點選社福團體「提案內容」網頁右下角的「展開詳細內容」,可以進一步看到提案內容、執行時程、費用規劃。
  或許有人會想,為什麼要投票這麼麻煩?台新銀行公益慈善基金會在「活動緣起」有提到想利用群眾的智慧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被認同的社福團體。另一方面,這也讓所有參加公益票選活動的社福團體有更多被看見的機會。

  說服是一門科學,而非藝術,既然提案內容跟文案是公開的,這也提供了社福團體互相觀摩、交流,甚至互通有無的機會。


相關文章:
  一個男人減少全美國酒醉駕駛的真實故事
  一群美國在學高中生振興家鄉經濟的真實故事
  時間觀與12個讓自己更快樂幸福的方法
  怎樣可以讓更多人做善事?
  如何提高器官捐贈率?看看美國伊利諾州怎麼做
  惟愛為大
  幸福基準線
  貧富差距擴大會縮短每個人壽命
  公民意識的「芬蘭驚豔」
繼續閱讀...

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設計的法則:125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Revised and Updated Edition》

0 意見
分享

每個設計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認知偏好和使用慣性?

「外觀較美的設計,會被認為比不美的設計更好用。」

  請參閱「有吸引力的東西比較好用──正面積極的情緒是學習、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的關鍵」。

「腰到臀比例是決定男女迷不迷人的主要因素。」

「看到有魅力的人,會認為他們比普通人更聰明、能幹有道德,以及可親。」

「在設計角色或產品時,如果需要明顯的五官特性,就要考慮人們的娃娃臉偏見。」

「人們傾向偏愛大草原般的環境,而較不喜歡如沙漠、山脈等簡單的自然景觀。」

  請參閱「風水心理學」。

「複雜的行為很難教會。最好分解成小一點、簡單一點的副行為,然後一個一個的教。」(《設計的法則:125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Revised and Updated: 125 Ways to Enhance Usability, Influence Perception, Increase Appeal, Make Better Design Decisions, and Teach through Design》封底)

作者簡介

威廉.立德威 William Lidwell

  以設計和工程心理學為主題,從事寫作、演講與諮詢,對跨學科的設計、組織達到創新的方法,以及如何讓創新制度化,特別感興趣。文章常見於熱門設計雜誌及報紙。目前定居美國德州休士頓工作。

克莉汀娜.荷登 Kritina Holden

  現為美國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使用性測試與分析設備」(UTAF)的技術指導兼代理經理,負責提案、專案規畫、人員任務分配與監督,以及確保UTAF的產品品質。她也以專家身份,為獵戶座太空船駕駛艙小組提供人因工程學支援,協助需求開發、任務分析、成員評量等作業,時在休士頓大學明湖分校(University of Houston-Clear Lake)擔任副教授。

吉兒.巴特勒 Jill Butler

  得獎的平面設計,興趣涵蓋訊息設計、使用者經驗設計、插畫和造紙工程。2002年成立「創造東西設計工作室」(Stuff Creators Design Studio)。曾於休士頓大學和金武德社區大學(Kingwood Community College)教授設計、桌面出版和字體設計。目前在德州休士頓定居、工作。


125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

以分類排列By Categorical

如何影響對設計的認知?How can I influence the way a design is perceived?

  功能可見性Affordance

  對齊Alignment

  擬人形Anthropomorphic Form

  閉合Closure

  顏色Color

  共同命運Common Fate

  一致性Consistency

  恆常性Constancy

  曲線偏見Contour Bias

  臉部主義比例Faceism Ratio

  圖形─背景關係Figure-Ground Relationship

  五帽架Five Hat Racks

  連續律Good Continuation

  古騰堡圖表Gutenberg Diagram

  強調手法Highlighting

  恐懼留白Horror Vacui

  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

  不注意視盲Inattentional Blindness

  干擾效應Interference Effects

  布拉哥南斯定律Law of Prägnanz

  分層法Layering

  容易識別Legibility

  映射Mapping

  定位感Orientation Sensitivity

  促發作用Priming

  接近Proximity

  紅色效應Red Effect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威脅偵測Threat Detection

  三維立體投射Three-Dimensional Projection

  由上而下光源偏見Top-Down Lighting Bias

  均質連結性Uniform Connectedness

  可見性Visibility

  視覺空間共振Visuospacial Resonance


如何協助從設計中學習?How can I help people learn from a design?

  容易使用Accessibility

  前導手冊Advance Organizer

  親生命效應Biophilia Effect

  大教堂效應Cathedral Effect

  意元集組Chunking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比較Comparison

  處理深度Depth of Processing

  曝光效應Exposure Effect

  寬恕性Forgiveness

  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Garbage Out

  層次Hierarchy

  渾然忘我Immersion

  干擾效應Interference Effects

  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

  分層法Layering

  容易識別Legibility

  心智模型Mental Model

  記憶技巧Mnemonic Device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效能負載Performance Load

  圖優效果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

  進階展開Progressive Disclosure

  可讀性Readability

  辨認比回想重要Recognition Over Recall

  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

  序列效應Serial Position Effects

  塑造Shaping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黏著性Stickiness

  說故事Storytelling

  梵雷斯托夫效應von Restorff Effect


如何增加設計的使用性?How can I enhance the usability of a design?

  80/20法則80/20 Rule(也稱為帕列托法則Pareto's Principle、朱倫法則Juran's Principle、關鍵少數法則Vital Few Rule、不重要多數法則Trivial Many Rule)

  容易使用Accessibility(也稱為無障礙設計barrier-free design和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

  美即好用效應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功能可見性Affordance

  確認Confirmation

  一致性Consistency

  約束Constraint

  控制Control

  成本效益Cost-Benefit

  偏好路徑Desire Line

  進入點Entry Point

  錯誤Errors

  費茨定律Fitts Law

  寬恕性Forgiveness

  僵住─逃跑─對抗─認輸Freeze-Flight-Fight-Forfeit

  希克定律Hicks Law

  層次Hierarchy

  圖像表徵Iconic Representation

  渾然忘我Immersion

  干擾效應Interference Effects

  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

  分層法Layering

  映射Mapping

  心智模型Mental Model

  模擬Mimicry

  推力Nudge

  效能負載Performance Load

  人物誌Personas

  進階展開Progressive Disclosure

  可讀性Readability

  辨認比回想重要Recognition Over Recall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可見性Visibility

  找路Wayfinding


如何增加設計的美感?How can I increase the appeal of a design?

  美即好用效應Aesthetic-Usability Effect

  對齊Alignment

  擬人形Anthropomorphic Form

  原型Archetypes

  面積對齊Area Alignment

  魅力偏見Attractiveness Bias

  娃娃臉偏見Baby-Face Bias

  古典制約Classical Conditioning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顏色Color

  防衛空間Defensible Space

  進入點Entry Point

  曝光效應Exposure Effect

  臉部主義比例Faceism Ratio

  費布那西數列Fibonacci Sequence

  框架Framing

  黃金比例Golden Ratio

  獵人─撫育者定像Hunter-Nurturer Fixations

  模擬Mimicry

  最平均臉孔效應Most Average Facial Appearance Effect

  操作制約Operant Conditioning

  命題密度Propositional Density

  全貌─庇護Prospect-Refuge

  紅色效應Red Effect

  三分定律Rule of Thirds

  大草原偏愛Savanna Preference

  物稀為貴Scarcity

  自相似性Self-Similarity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相似性Similarity

  黏著性Stickiness

  說故事Storytelling

  對稱Symmetry

  由上而下光源偏見Top-Down Lighting Bias

  恐怖谷Uncanny Valley

  范布倫效應Veblen Effect

  侘寂之美Wabi-Sabi

  腰臀比Waist-to-Hip Ratio


如何做出較好的設計決定?How can I make better design decisions?

  80/20法則80/20 Rule

  容易使用Accessibility

  比較Comparison

  聚合Convergence

  成本效益Cost-Benefit

  委員會設計Design by Commitee

  開發週期Development Cycle

  錯誤Errors

  預期效應Expectation Effect

  安全係數Factor of Safety

  反饋循環Feedback Loop

  彈性─使用性替換Flexibility-Usability Tradeoff

  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

  僵住─逃跑─對抗─認輸Freeze-Flight-Fight-Forfeit

  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 In-Garbage Out

  需求的等級Hierarchy of Needs

  重複Iteration

  產品週期Life Cycle

  模組化Modularity

  夠前衛又可親近Most Advanced Yet Acceptable

  常態分配Normal Distribution

  非我發明Not Invented Here

  奧卡姆剃刀Ockhams Razor

  表現vs.偏愛Performance Versus Preference

  人物誌Personas

  雛型設計Prototyping

  備援Redundancy

  滿意法Satisficing

  規模縮放謬誤Scaling Fallacy

  結構形態Structural Forms

  測不準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

  最弱的一環Weakest Link(《設計的法則:125個影響認知、增加美感,讓設計更好的關鍵法則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Revised and Updated: 125 Ways to Enhance Usability, Influence Perception, Increase Appeal, Make Better Design Decisions, and Teach through Design》頁8)


相關文章:
  設計法則摘要
  有吸引力的東西比較好用──正面積極的情緒是學習、好奇心和創造性思維的關鍵
  IDC:電子閱讀器Q1銷量翻倍激增 Nook首度賣贏Kindle
  為顧客創造價值
  為什麼招財貓要面帶微笑?
  「未知」的吸引力
  為何星巴克(Starbucks)大杯叫Grande,不叫larg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