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星期三

「吃」的正念禪

0 意見
分享





  這一篇網誌不是要勸人吃素的,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之前讀過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的《橘子禪Peace Is Every Step: The Path of Mindfulness in Everyday Life》剛好可以做為互相參照。

  我們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大多受到無意識的理解或反應習慣所制約;只要覺察不到習慣如何宰制生命,它們就繼續控制我們。因此,改變習慣的第一步,就是覺察當下的一切。

  這說法是不是跟「正確判讀肢體語言的十大準則」的準則一「不只是看,要『充分觀察』」很類似。我想高僧能比常人更敏銳地察覺出臉部表情所透露出的情緒,不是沒有原因的。

  我們需要藉助「努力」和「明性」的特質,使我們從制約的頑強習慣中醒來,這樣才能夠更明瞭習慣,並且不受慣性的認知方式所阻礙。雖然這方法多用在情緒模式上,不過在此,我們可練習將正念覺察帶進「吃」這個中性行為上。

  這個禪修需要少許食物作為輔助,幾粒葡萄乾會是不錯的選擇。

  先將葡萄乾握在一隻手掌中。開始練習前,想想你對葡萄乾的味道有沒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如果有,放下這些成見。

  接下來,全神貫注在掌中的葡萄乾,讓感覺變得鮮活,同時以正念留意每一粒葡萄乾的形狀、大小、構造,以及表面上光和影的分佈。

  現在,以全部的覺察及正念,用空著的那隻手,拿起一顆葡萄乾,同時放鬆那隻握著葡萄乾的手。

  充分覺察這些感覺。碰觸、擠壓、感覺有一顆葡萄乾在你的指尖,以正念感覺葡萄乾的觸感。然後,慢慢地把葡萄乾舉到唇邊,注意當你的手臂移向嘴邊時,肌肉的變化給你什麼樣的感覺。

  把葡萄乾放進嘴裡。就在你想要吃葡萄乾時,注意任何預料中的唾液分泌現象。

  現在,請你仔細留意以下過程。喚醒你的唇、齒和舌,把葡萄乾放進嘴裡並開始咀嚼。

  留意味道在嘴裡爆開,有酸味、甜味,還有葡萄乾特有的香氣;再來是你咀嚼時,葡萄乾在嘴裡爆開的組織變化,以及隨著葡萄乾移向喉頭被吞下的時候,嘴巴和舌頭的運動。最後,注意葡萄乾從嘴裡消失。

  接下來,注意自己是否想趕快再拿一粒葡萄乾來吃,再嚐嚐它的味道……就這樣把全部都吃掉。

  當你結束時,回想一下剛才吃葡萄乾的方式,把它和你平常吃東西的方式比較一下,看看你全新的經驗和習慣的方式是否一樣。

  我們經常「機械式」地吃東西;不是邊吃邊想事情,就是藉「吃」來進行社交活動,而沒有用心體會「吃」。假如你決定以正念進食,你會發覺自己比以前更注意食物的滋味,而且也比以前更意識得到身體發出的「吃飽」訊號;這也表示雖然你吃得更少,卻得到更多享受。

  「吃的正念禪」是將正念帶進機械式習慣中的典型,也是培養全然專注的良好示範。(《煉心術-用智慧的專注,解脫八萬四千情緒慣性Emotional Alchemy: How the Mind Can Heal the Heart》頁76)

  會特別寫這篇網誌的另一個原因是《生命的時間學:一本關於幸福的使用說明書The Secret Pulse of Time: Making Sense of Life's Scarcest Commodity》這本好書提到的新時間觀,感受當下、學習專注,能讓生命活得更豐富。


相關文章:
  原來音樂可以這樣聽
  步行可以樂無窮
  給想要在生活中增添浪漫、驚喜、美好用餐經驗的人
  快樂,從心開始——學習創造樂趣
  如何培養興趣與好奇心
  讀《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的隨想與書摘
  一個腦神經科學家中風後復原的《奇蹟》(My Stroke of Insight)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26日 星期二

正確判讀肢體語言的十大準則

6 意見
分享







  假如你大學念的是心理系,你的常見問題(FAQ)要列出的第一條應該是:「你知不知道我現在心裡想什麼?」。對於這問題,我曾想過的回答是:「我知道你現在在想什麼——如果你願意告訴我的話。」

  逛書店的時候,《FBI教你讀心術》這樣的書名引起了我的注意,直到看到心理學教授馬文.卡林斯(Marvin Karlins)背書,書中的內容有經過科學研究證實,才真正引起了我的興趣(原文書有列出資料出處,中文版則完全刪除這部分)。

  閱讀時不免想起了曾是中央情報局、美國高等法院的安全顧問,也擔任過雷根與布希總統安全顧問的蓋文‧德‧貝克所寫的《求生之書The Gift of Fear》,以及研究臉部表情的權威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所寫的《心理學家的面相術:解讀情緒的密碼Emotions Revealed, Second Edition: Recognizing Faces and Feelings to Improve Communication and Emotional Life》跟《說謊:揭穿商場、政治、婚姻的騙局Telling Lies: Clues to Deceit in the Marketplace, Politics, and Marriage》。

  成功判讀他人,收集非言語情報,以評估別人的想法、感覺、企圖,是一種需要不斷練習與適當訓練的技巧。為了幫你做訓練,我要提供你一些重要的準則,幫你把判讀非言語的功力發揮到最大。當你把這些準則融入日常生活,它們很快就會變成你的第二天性,幾乎不需要刻意思考。這很像在學開車:剛學開車時,新手駕駛老是會「想」著這輛車該怎麼操控,以致很難同時兼顧車外的路況與車裡的動作。只有當你坐在駕駛座上,完全不用想操作動作,你才有辦法將注意焦點擴大到關照整個駕駛環境。這和非言語行為如出一轍,一旦掌握了有效使用非言語溝通的技巧,就能把它變成習慣,於是能將全副精神專注在解讀周遭的世界。

●準則一:不只是看,要「充分觀察」。

  這是任何想要解讀並利用非言語行為的人最基本的要件。

  然而,許多觀察者對於他們周遭的肢體訊號渾然不覺,就像是戴了眼罩。這麼說吧!就像「仔細聆聽」對理解我們的言語說詞很重要一樣,「仔細觀察」對於了解我們的肢體語言也極其重要。換句話說,周全詳盡的觀察,是成功判讀及洞悉他人非言語暗示的基本要件。

  問題在於大多數的人一生都只是看,卻沒有真正看到,就像英國名偵探福爾摩斯對拍檔華生醫生所說的:「你看了,但你沒有觀察。」絕大多數人都是以最小的觀察力看待周遭環境,對世界中的細微變化漫不經心,沒有察覺到四周各種細節交織而成的繁複景象。……

  書中這邊提到了「大猩猩」穿越球場,卻沒人注意到的實驗,參閱「人的記憶有多不可靠」。

  想起了《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 How My Forthcoming Death Transformed My Life》裡所提到的,「活在當下,由衷地去感受周遭的一切,幾乎是我做過最難辦到的事。與此事相比,事業攀上頂峰、管理兩萬人的公司,甚至前九洞就已打出標準桿這些事根本就不算什麼。」。(請參閱「讀《追逐日光Chasing Daylight》的隨想與書摘」)

  缺乏觀察力的人,欠缺飛行員所謂的「環境意識」(situational awareness),也就是隨時意識到自己身處的環境,他們的腦子裡,對周圍或眼前的實際狀況並沒有非常具體的「畫面」。請他們走進一個充滿人的陌生房間,要他們環顧四周然後閉上眼,說出自己看到什麼。你可能會很驚訝,很多人甚至連房間理最明顯的特色都回想不起來。

  我們常常會遇到,有人似乎老是對於生活裡的事毫無警覺。這些人的抱怨幾乎千篇一律:

  「我以為老闆對我的工作表現相當滿意,我哪知道就要被炒魷魚了。」

  「我太太剛剛訴請離婚,我從來沒有感覺到她對婚姻有任何不滿。」

  「學校輔導老師告訴我,我兒子嗑藥三年了;我不知道他有吸毒的問題。」

  「我那時跟這個傢伙在爭執,然後他突然就出拳揍我,我根本看不出他想攻擊我的樣子。」……

  幸好,「觀察」是一種可以透過學習而擁有的技巧,我們不必一輩子老是毫無警覺;也由於這是一種技巧,因而可以藉由正確的訓練與練習而更加嫻熟。就算你目前是個「環境意識白痴」也不必灰心,只要願意花時間與心力來認真觀察,就能克服這方面的弱點。

  你要做的,就是把觀察——周全詳盡的觀察——變成一種生活方式。留意四周環境並不是一種被動行為,而是一種有意識、特意探取的行為,需要花心思、力氣,且要專心,而且要持續練習才能維持住觀察力。觀察就像肌肉一樣,持續使用才會更強壯,不用就會鬆弛衰弱。

  在《破壞性情緒管理:達賴喇嘛與西方科學大師的智慧Destructive Emotions: A Scientific Dialogue with the Dalai Lama》一書中第114頁有提到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做的一個研究,證實禪修會讓人更敏銳地察覺出臉部表情所透露出的情緒(每一種表情只出現五分之一秒或三十分之一秒)。

  所謂周密詳盡的觀察,是指運用所有的感官,而不是只有視覺。……

●準則二:背景環境是關鍵

  在你嘗試了解現實環境中的非言語行為時,對於行為所在的背景環境愈清楚,愈能夠了解行為所代表的意義。舉例來說,在一場交通意外之後,我預期在場的人會處於震驚狀態,一臉茫然四處走動,他們的手會抖,甚至會出現類似走入繁忙車陣中這種不智的行為(這是警察會要求你留在車裡的原因之一)。為什麼?因為在意外發生後,一般人會出現大腦「思考」區域完全遭到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區域挾持的現象。思考腦受挾持的結果,會出現類似顫抖、迷惘、緊張、焦慮等的行為,亦即這些行為是可預期的。在求職面試中,我預期應徵者一開始會緊張,然後那種焦躁會慢慢消失;如果我問到特定問題時,應徵者又出現緊張焦躁,那麼我就得揣想:為什麼這些緊張行為會突然又出現。

●準則三:先學會辨認普遍性的非言語行為

  有些肢體行為被認為具有普遍性,因為大部分的人都會出現類似的行為。例如,有人雙唇緊緊閉在一起,好像嘴唇都快看不見了,這就是個明顯、常見的訊號,顯示這個人覺得不安,而且情況不對勁。……

●準則四:解讀特殊性的非言語行為

  普遍性的非言語行為,每個人都大同小異;另有一種類型的肢體訊號,稱為特殊性非言語行為(idiosyncratic nonverbal behavior),也就是個人特有的訊號。

  想要分辨特殊訊號,得要留意和你有固定互動的人的行為模式。對一個人愈了解,或者與對方的互動時間愈長,就愈容易發現這類資訊;因為和一般對象比起來,你會有一個較大的資料庫可以作為判斷依據。例如,如果你兒子在考試前會搔頭或咬嘴唇,這可能就是一種可靠的特殊暗示,說明他緊張或準備不夠。這無疑已經成為他處理壓力時的部分表現,而且你會看見這種行為一再出現,因為「過去的行為是未來行為的最佳預測因子」。

  這讓我想起電影「賭神」,前五百次「偷雞」摸戒指的動作是故意加上去的。囧

●準則五:與他人互動時,先確立對方的基準行為

  為了掌握固定與你有互動的人的基準行為,你必須注意他們平常看起來是什麼樣、通常怎麼坐、手擺在哪裡、腳的位置怎麼放、他們的姿勢與平常的臉部表情、頭的傾斜角度、甚至他們平常是怎麼放或拿東西,例如皮包。你必須能夠區分他們「正常的」表情以及「緊張的」表情。

  沒有建立基準,就像父母若在小孩沒生病之前,從來沒看過孩子喉嚨,他們打電話給醫生,試著要形容看到的喉嚨內部情況,但卻沒辦法做比較,因為他們從來沒有在小孩健康時看過他們的喉嚨。檢驗過正常狀態下的情況,我們才得以區分哪些是不正常的。

  即使只是一次偶遇,也應該試著留意對方在你們互動開始時的「起手式」(starting position)。確立一個人的基準行為相當重要,因為你就能判斷對方是否偏離正常,這是非常重要且很有情報價值的。

  使用測謊器測謊,也是要先建立基準,先詢問能確認是否誠實回答的問題。剛好上星期四(2009.5.21)天海祐希主演的日劇「BOSS女王」第六集有演到。

●準則六:注意多重暗示

  當你觀察到多重暗示,或是一組肢體訊號的行為,就能提高你解讀別人的準確度。這些訊號兜在一起像是拼圖一樣,你擁有的拼圖片數量愈多,就愈有機會將它們組合在一起,拼出全貌。好比說我看到一個競爭對手出現緊張的行為模式,但馬上又出現自行鎮定的行為,我就有把我斷定這人的談判是虛張聲勢。

●準則七:突然改變的個人行為,要記住

  行為突然改變,會透露出一個人如何處理資訊、或是他如何去適應影響情緒的事件。一個因為期待進入主題樂園而表現得欣喜若狂的小孩,在得知主題樂園沒開時,行為會立刻出現變化。成人也一樣。當我們在電話裡得知壞消息,或是看到可能傷害我們的事情,身體會馬上對那樣的變化做出反應。

  個人行為的變化,會透露出當事人在特定情況下的關注焦點與意圖。仔細觀察這類的變化,可以讓你在事件發生前預知,也必然讓你獲得優勢——尤其是即將發生的行為可能對你或其他人造成傷害時。

  前幾天看到「夜市喋血 10多青少年掏刀互捅」這則新聞時,馬上想到的就是《FBI教你讀心術》這本書。

●準則八:何者真實、何者誤導,分清楚

  區別真實的訊號與誤導人的訊號,這種能力需要練習和經驗,不僅需要周密詳盡的觀察,還需要謹慎的判斷。……

●準則九:判讀自在與不安,是破解的基本

  ……有兩件事是我們應該關注並重視的:自在與不安。這是我教非言語溝通的基本。學習準確判讀他人的自在或不安訊號(行為),有助你破解他們身體與心理真正表達的意義。如果不確定那樣的行為代表什麼意義,就問問自己:這樣的表情看起來是否像是安心的行為(好比滿足、快樂、放鬆),還是看起來像是不安的行為(諸如不滿、不悅、壓力、焦慮、緊張)。通常,觀察到的行為都可以區分為這兩大類——自在與不安。

●準則十:觀察別人時,要不動聲色

  要善用非言語行為就得小心觀察別人,精確解讀對方的非言語行為。但是,在觀察別人時,你不可以表現得太明顯,許多人初次嘗試觀察非言語線索時,很容易會盯著人看,這種侵犯性的觀察並不恰當。理想的方式是觀察對方,卻不為對方所知。

  觀察技巧需要不斷練習,就可以達到觀察成功、卻能不動聲色的境界。(《FBI教你讀心術: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What Every BODY is Saying: An Ex-FBI Agent's Guide to Speed-Reading People》頁45)

  題外話,測謊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木村拓哉主演的日劇「腦科學先生Mr. Brain」,在第一集裡面講到「人在說謊的時候會不自覺地往右上方看」,可別當真拿來做為判斷人家是否說謊的依據。


相關文章:
  舊式身體語言的七大迷思
  [心理測驗]你的身體語言信心指數有多高?
  [心理測驗]眼睛會說話,但你會對意了嗎?
  別再錯怪男人了!女人就是比男人耳聰目明
  [心理測驗]你能分辨真笑或假笑嗎?
  面試不出錯的12要領
  免費又準確的心理測驗網站
  [心理測驗]你是個醋罈子嗎?
  [心理測驗]感情出軌測驗

繼續閱讀...

惡性循環的小島寓言:開發石油、原物料及水資源要面對的問題

0 意見
分享

  昨天(2009.5.25)看到「中油:九二汽油漲破30元 不排除油價凍漲」的新聞,第一個想起的是《石油玩完了Game Over: How You Can Prosper in a Shattered Economy》裡面描寫的「小島寓言」。這寓言提供了一個我未曾仔細思考過的角度,特別是臺灣不產石油,情況可能更加不妙。

  假設有座小島,島上擁有三項主要資源:每年雨季所帶來的淡水、豐富的瀝青砂能源、富含金屬與礦物的礦產。有了這些天然資源,島上居民可以生產足夠的食物,住所與日常生活所需物品,也都能自給自足。

  然而,島上人口漸漸成長,到最後,所有淡水只能用來供應居民飲用與灌溉,已經沒有剩餘可供其他用途。不久,島上居民意識到,淡水可能會不夠用。不過,他們自認為有解決之道:海水淡化。他們可以利用從瀝青砂提煉出來的能源開採金屬,然後再用開採出來的金屬,興建海水淡化廠,將海水變成淡水。

  不過這種做法有點棘手,因為要生產任何一種資源(金屬、瀝青砂、淡水),都要仰賴另外兩種資源。從瀝青砂裡提煉石油,需要用到淡水與金屬;要挖出金屬並加以精煉,則需要淡水和石油;而要興建、運作一座海水淡化廠,則需要能源與金屬。但是島上居民計算過,他們有足夠的資源可以興建新的海水淡化廠,一旦淡化廠開始運作,就可以提高金屬與石油的產量,而且還有多餘的淡水供給,可以維持人口成長所需。於是,他們把海水淡化廠興建完成,一切看起來都運作良好。

  然而好景不長。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瀝青砂蘊藏量開始有點枯竭了,島上居民被迫去開採叫次等的瀝青砂,而次等瀝青砂需要用更大量的淡水與金屬來提煉出石油,而為了滿足新增的金屬需求,又必須投入更多的石油能源與淡水。現在,必須投入愈來愈多淡水,才能生產石油與金屬,所以居民需要有更大的海水淡化廠,而淡化廠又必須動用更多石油能源與礦產。

  這就像人類從很容易挖的陸地油田取得石油,到現在必須挖深海油田。從很容易提煉的輕甜石油,到現在必須打油砂,甚至油頁岩的主意。

  同時還出現另一項打擊,最佳的礦場日漸耗竭,也就是說,島上居民必須在投入額外的石油與金屬,去開發新的礦源、興建新的礦場,而這些新礦場都是比較次等的。以上情況一點都不令人意外,因為居民當然會先從品質最高的礦場開始開採,所以現在當然需要投入,更多石油能源才能運作。另一方面,島上人口還在成長,水資源與其他資源的需求因而愈來愈高。

  到了某個程度,島上居民便會發現,他們陷入一個惡性循環當中。如果想要獲得足夠的任何一種資源,就必須超額使用另外兩種資源。愈是努力要去取得,套在身上的繩索就愈緊。唯一的解決方案是:要有無限的石油供給,可以讓他們取得礦物(透過開採、回收使用、甚至是從海水提煉),以及淡化出足夠的淡水。但是瀝青砂並非無限供應,相反的,現在已經快速消耗到所剩無幾。

  最後的結局:到最後,要生產金屬、淡水或石油,所需投入的另外兩種資源成本,會超過生產所得的資源價值——換句話說,島上居民所投入的生產成本,大於最後取得的產出價值,這明顯是一項賠本生意,事情到了這步田地,就玩完了。這三種資源的產量已經達到最高點,島上的居民必須面對,每一項資源都嚴重匱乏的狀態。

  這一則小島寓言,是地球這個大島今日實際現況的縮影。有一些原物料愈來愈稀少,價格因而愈來愈高,造成其他原物料需要更多成本才能探勘、開採與生產,產量因而減緩。不久之後,大部分關鍵原物料都會變得愈來愈稀少,再加上高漲的石油價格,接踵而來的一連串採礦成本高漲,最後會造成所有開採與生產活動都太昂貴,而無法繼續下去。

  明確的警訊早就出現了。比方說,生產鋁的龍頭大廠美鋁(Alcoa),2008年第一季的營收創下歷史新高,這個數字並不令人意外,因為鋁的價格從2000年開始,至今已經漲到三倍。但是美鋁公司的盈餘卻非常令人失望,因為能源價格上漲造成成本大增。

  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3月31日鋁的現貨價走勢圖,資料出處:倫敦金屬交易所(LME)http://www.lme.co.uk/aluminium_graphs.asp

  美鋁公司所出現的情況,也出現在其他製鋁公司。生產鋁的過程中,能源是單一最大成本。要生產一噸的鋁,必須使用35桶石油或等量的能源。沒錯,利用回收的方法來取得鋁所需的能源,只要直接提煉鋁所需能源的6.5%,但是全球的鋁供應當中,只有40%左右是利用回收方式取得。

  鋁是所有營造興建過程中,用量第二大的金屬,全世界對鋁的需求正快速上升。到2009年結束之前,全世界將會消耗大約4000萬噸的鋁。一年要消耗8億7500萬桶石油來生產鋁,也就是石油產量的2%以上;看起來,鋁的價格顯然還會繼續飆高。

  高漲的能源價格也造成,其他原物料的生產成本上升,對製造廠商的盈餘產生負面衝擊。儘管黃金與銅的價格雙雙創新高,但是高漲的成本,已經造成許多新礦場開發計畫暫時擱置,例如NovaGold公司加拿大的Galore Creek計畫,以及Petaquilla公司在巴拿馬的銅礦開發案。

  要讓廠商願意開發新的原物料供給,原物料價格必須高到可以支應廠商的成本,而且讓投資人有夠大的獲利空間,否則不會有人去開發新的供給。但是隨著高漲的能源價格吃掉了廠商的利潤,要開發新資源就更加困難,在這種情況下,沒有新的資源可以取代那些快要耗竭的資源,原物料只會愈來愈稀少,價格只會愈來愈高。

  從前文的案例可以看出,高漲的能源價格已經開始抑制金屬與礦物的部分生產。但是,如同小島寓言裡所苗數的,這是一條雙向道,反過來說也可以成立——高漲的金屬與礦物價格已經開始打擊能源產量。

  就像小島的情形一樣,開發能源資源,需要投入大量的其他原物料,包括鐵礦、鋅、銅,甚至包括銀在內的一些少量貴金屬。當石油價格上升,使得這些原物料變貴的同時,開發其他能源資源的成本也就變貴。惡性循環於是形成。

  舉個例子:2004年5月,《紐約時報》刊登了一篇文章,披露杜克能源公司(Duke Energy)開始規劃,要在北卡羅萊納州興建兩座燃煤發電廠。不過,到了2006年11月,這家公司取消了其中一座電廠的興建計畫,取消的理由是:因為銅、鎳、不銹鋼,以及其他原物料的價格上漲,整個興建成本已經上漲超過80%。同樣的,最近這幾年,從核能發電廠到風力發電廠,各種能源設施的興建成本都漲幅驚人。

馬修‧瓦德(Matthew L. Wald),〈發電廠興建成本高漲〉(Costs Surge for Building Power Plants),2007年7月10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

  沙烏地阿拉伯的石油部長(Saudi oil minister)謝克‧艾爾奈米(Sheikh Al-Naimi)曾經說過,一天增加一桶石油產量所需的成本,已經從剛步入2000年當時的2000美元左右,上漲到現在的一萬美元左右。而且我們還懷疑這個數字,並沒有把生產勞力需要之基礎建設的興建成本算進去,例如必須興建海水淡化廠來提供勞工飲用水。如果把這些必要的花費都算進去,多生產一桶油的總成本可能會更大幅提高。如果你不是很相信,沙烏地阿拉伯在這些事情上的說法,還有很多其他管道,可以證實石油生產成本已經高漲。

  比方說,美國的石油公司也提出了相去不遠的生產成本上升報告。以全球最大的石油上市公司艾克森美孚石油(ExxonMobil)來說,該公司公佈2008年第一季的淨利創下歷史新高,達到將近1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乍看之下,這似乎聽起來很不錯,但是不要忘記了,同樣在這段期間,石油價格上漲了超過70%。一般都會以為,獲利應該跟油價漲幅一致才對,但是並沒有。換句話說,艾克森美孚顯示出一個令人吃驚的事實:這家石油公司沒有能力從高漲的石油價格中獲利。

  假設油價100美元時,艾克森美孚的固定成本為50美元,也就是賺50美元。當油價上漲70%,變成170美元時,假設艾克森美孚的固定成本不變,應該變成賺120美元,獲利成長120%。

  有兩個主要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何艾克森美孚無法從高油價中獲得高利潤,這兩個原因也強烈顯示了:石油產量正快速達到「石油頂點Peak Oil」,以及「石油絕對頂點Absolute Peak Oil」。第一個原因,艾克森美孚的探勘成本大增30%。第二個原因是,儘管探勘成本大幅增加,實際的石油產量卻減少5%,這是拖累營收的主要原因。

  全世界最大、可說是營運最佳的石油公司,竟然要透過不斷花更多錢來避免產量大幅下降,我們該如何解讀這個事實呢?一個結論是:石油產業已經走到了,不管花多少錢都無法避免產量下滑的地步。如果真是如此,這代表了在各大石油公司的產區,亦即不在國營企業掌控範圍的每個油田,例如中東的油田,其石油產量可能已經達到或接近「石油頂點」,甚至可能是「石油絕對頂點」。……

  就算我們還沒走到「石油頂點」,能源與其他原物料所形成的惡性循環意味著,我們也會很快就走到那一步,因為開發石油新供給所需的成本不斷在上升。許多具體的例子再一次證明,這不只是理論而已。卡瑞歐卡油田(Carioca oil deposit),2007年在巴西外海發現的油田,假設在扣除能源成本、人力成本,以及其他開發營運成本之後,每桶石油價格必須超過150美元時,開採這個油田才會有利可圖。現在,假設油價真的漲到150美元,擁有開採權的石油公司,應該開始興建油井嗎?

  答案是:不一定。150美元只是依照現行原物料價格,所做的一個靜態估計,等到真正開始鑽油的時候,成本可能會大幅攀升。事實上,光是開始整合大量人力與設備,要開發卡瑞歐卡油田,以及世界上其他類似油田,就會造成所需的能源與其他原物料更加稀少,成本當然會攀升——這也是我們的理論重點。

  這種惡性循環,會使得鑽油成本上升的幅度,大於石油價格上漲的幅度。一旦投入開採的能源(包含用於建造油井、油管、其他設備所需的能源),大於開採出來的能源時,那就是走到「石油絕對頂點」了!同時這也會是「原物料絕對頂點Absolute Peak Commodities」。(《石油玩完了Game Over: How You Can Prosper in a Shattered Economy》頁48)


相關文章:
  「如果現在就廢核,台灣也不會立即缺電」?
  智慧電網(Smart Grid)、德國廢核、電動車──用電容易,省電難。台灣有要推廣電動汽車嗎?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風力發電(再生能源)的最大問題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為什麼推動綠能產業能增加就業機會?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社交技巧——不害羞的人會怎麼做?

6 意見
分享






  讀完《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這本好書後,現在如果有人要我推薦三本跟幼教有關的書籍,我會推薦《愛因斯坦不玩識字卡:為什麼該讓幼兒多玩一點,少背一點Einstein Never Used Flashcards: How Our Children Really Learn--and Why They Need to Play More and Memorize Less》、《養男育女調不同Why Gender Matters: What Parents and Teachers Need to Know about the Emerging Science of Sex Differences》跟這本書。

  假如還能再推薦第四本書,若是男孩,我會建議《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Boys Adrift》,若是女孩,則是《女人的大腦很那個……The Female Brain》。

  這本書雖然叫做《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像我這麼害羞的大人,讀時也覺得獲益良多。

  假如你不知道在社交情境中該有什麼樣的行為舉止,最好的方法之一是看著那些技巧好的人依樣畫葫蘆。注意他們的一舉一動,聽他們到底說些什麼,然後模仿他們。假如你在社會情境中觀察不害羞的人,你會發現到下列典型:

●不害羞的人會常微笑並與人做眼神接觸。同時練習這兩種舉動。

  不習慣跟人對視的人,請參閱「你的眼睛會說話嗎?」,教你如何看著對方的眼睛。

●不害羞的人在聽別人說話時會表露他們的專注,上身前傾,點頭,並常說這類的話:「很有趣」「我怎麼都不知道」「多說一些」「怎麼會這樣?」所以,請用你的話語、你的眼神,以及在適當時以你的微笑回應。

●不害羞的人不只常微笑,而且常開懷大笑。當有人說笑話時,他們會露齒而笑。請練習開口大笑。當你表現出能領會別人的幽默感時,他們會覺得爽快。此外,你也要顯示你的幽默感,當你因為別人的笑話而大笑時,也該自己說些笑話吧。

●不害羞的人能掌控交談的範圍與所處的情境。他們用的是在課堂上第一個舉手發問、發表意見、問個問題、說個笑話或展示某種有趣的發現等方法。對害羞的人而言,遵循這種方法的最大好處是:當你是第一個時,既可以免於等待所產生的焦慮,也不會因為需要時間讓自己鼓起勇氣發言而更增焦慮;尤其如果你等了太久,也許自己想表達的就被別人搶先了,所以你必須先說,讓這個想法變成你的。你的發言適當即可,不要太冗長或想控制全場。想一想你要說的話,先在腦裡整理一下,然後搶先發問或提意見。

  這讓我想起讀研究所時那些常在課堂上踴躍發言的印度同學。

●不害羞的人也具有良好的辨別力。他們對每個人及每件事並非全盤喜歡或完全不喜歡。所以當你針對一本書、一齣戲、一部電影、一場演講與一道食物發表高見時,要觀察得面面俱到。你喜歡它的哪一方面?又不喜歡哪一方面?它平凡的地方是什麼?又是哪裡不平凡?害羞者的反應通常比較簡潔,他們只說喜歡或不喜歡。世界上的事情很少如此簡單的。但是害羞者會表現得綁手綁腳,他們會因為恐懼別人的負面評價而避免惹人注目,而即使他們超越了這種恐懼,仍會擔心別人是否真的想聽他們說的話。簡單地說,他們害怕讓人印象深刻或使自己像個笨蛋。不過,有時候確實需要愚弄一下自己或胡扯淡。沒有人會因愚弄自己而死。大部分人即使正在聽你說話也不會把焦點放在身上,他們關注的是他們給別人的印象。

●當不害羞者發現與之共處的人學識更淵博、才氣更出眾或某方面非常傑出時,他們會趁機增廣見聞及改進自己。反之,害羞者基本會不公允的將自己與「高人一等」的這些人比較,然後視別人的才氣為使他們自慚形穢的證據。你該做的是,不要把這部分的生活看成是與你所接觸的每個人競爭的一系列考驗,而視之為在球季開始之前的熱身賽,你正好乘此良機好好利用每一場球學習與成長。所以,你真的想與那些與有補你不足之能力的人相處,因為如此一來,在你接觸到另一個人時,你也能對他有所貢獻。你把他們比較好比較差這類的思考慣用語踢到一邊去,然後將你的思考慣用語轉變為你可以從他人身上學到什麼。

●不害羞者的主要特徵之一是對社會責任的關懷——這是一種對別人的關懷,一種讓別人覺得受歡迎與安適的關懷,以及一種對別人身份認可的關懷。這些都是一位害羞者希望從別人身上得到、但相對的還沒準備好要為他人付出的。

●不害羞的人知道如何謙遜地接受恭維。當有人讚美她穿得很漂亮時,她會微笑並簡單地說謝謝。一句帶著恭維的評論可能得到一句謝謝你的回報,接著帶出更深入的話題,進而在彼此不熟識的兩人之間的社交鴻溝上搭起溝通的橋樑。

  請參閱「如何接受他人的讚美?」。

●不害羞者樂於助人,也會要求別人幫他們忙。反之,害羞者不會主動幫人,也不會要求協助。除非是個聰明絕頂或足智多謀到完全不需要尋求他人的協助,這樣的你注定要在學校和人生的路途上吃盡苦頭。不要表現出一副萬事通的態度,人們不喜歡萬事通,他們喜歡受信賴與被需要。請求同學借你筆記,告訴他你的筆記總是做不好。在協商時,如果別人的意見可取,應略加恭維。又或者,如果你需要搭便車,拜託一位你認識而且正要往同一方向的人順道載你一程;另一方面,如果你有汽車或機車而別人需要搭便車時,載他一程。在你辦自己的事的同時問問看有沒有人需要你順便載什麼人或拿什麼東西。別人順便幫你時,要欣然接受。

●不害羞者會鼓勵別人,害羞者則不常這樣做。不害羞者常常恭維別人,如「你今天好漂亮」。重點不在恭維誰,而就是要以一種自然的態度恭維別人。所有你喜歡的你都應該恭維,當你能隨心自在的恭維別人時,你會從他們身上收到更多的回饋。

  請參閱「怎樣送出最廉價、卻又無價的最佳禮物?」。

  有一條必須謹記在心的守則:對別人友善及表示感興趣。有些害羞的學生時在無法應付偶遇的社交情境,好像不時的把球丟進別人的球場,卻沒有任何暗示表示他們想要傳接球。他們可能「嗨」一聲,然後就沒有下文了。典型的寒暄如下:

  不害羞者:嗨!你好嗎?

  害羞者Ming-Tsung:很好。

  不害羞者:最近做些什麼?

  害羞者Ming-Tsung:讀書。

  不害羞者:有什麼新的心得?

  害羞者Ming-Tsung:沒有。

  不害羞者:那麼,再見囉。

  很明顯地,不害羞者必須放棄寒暄,因為幾乎沒得到什麼回應,而害羞者懷著一股被拒絕感走開了——某些情況下還會使他產生無價值感。害羞者務必負些責任,至少要掌握寒暄的結束。理想的寒暄並不難,請看下例:

  不害羞者:嗨,你好嗎?

  害羞者:很好,你呢?

  不害羞者:不錯。不過有點累。

  害羞者:怎麼了?

  不害羞者:我真的好好K了一次書。

  害羞者:我瞭解,真累人,對不對?

  不害羞者:沒錯,我們的歷史老師逼得還真緊。你有何新鮮事,說來聽聽。

  害羞者:啊!沒啥新鮮的。不過就是打了幾次網球,看了幾場電影。你呢?

  不害羞者:老樣子,上星期去滑雪。

  害羞者:噢?到哪裡滑雪?

  不害羞者:史奎爾,你去過嗎?

  害羞者:沒,那裡的設備好不好?

  你可以看出第一個例子中的害羞者沒提出問題,而且顯示對寒暄的不感興趣。第二個例子中的害羞者很友善,而且很感興趣的提出一些問題——與別人問他的問題同一類型。重點在於,說「你好嗎?」這句話根本用不著上卡內基的訓練課程。

  Just do it!你可以面對鏡子練習交談技巧與姿態,並以錄音機錄下來聽,然後從批評的角度記下一些你可以改進的說話內容與時機。

  假如你在社交場合保持緘默,往往會造成雙方的不痛快。你的內心將充塞有關自己的負面思想,以及深怕會把自己搞得像個笨蛋且被他人排斥的荒謬恐懼。另一方面,如果你對某人顯示出感興趣,用心聽他說並試著做出回應,你的心思就不會只想著自己。

  假如你認為在社交談話中自己絕對無法貢獻什麼,請花點時間學習你要接觸的那些人會感興趣的事。例如看報紙、書、雜誌與校內刊物,聽收音機,看電影。我們知道的一位社交生活相當成功的14歲孩子,就像一部活生生的《金氏世界記錄Guinness World Records 2009》,而且娛樂性十足。

  將你的同儕感興趣的事列成一張清單,然後選擇其中你也感興趣的,至少努力讓自己做到擁有足夠與人交談和發問的知識。

  這讓我想起日劇「女王的教室」裡的神田和美。

  還有一種增廣見聞與練習社交技巧的方法:參加有意義的社區團體或學校社團。如果你想認識一些志同道合且能進一步發展成為朋友的人,沒有一個地方會比參與你關心的團體活動更適合。

  赴任何形式的約會,請務必準時,或是提早幾分鐘到達。當你在一個群體情境中遲到時,別人會突然對你注目。別人會注意到你,只因為你不一樣——你遲到了。你會覺得焦慮不安,渾身不自在,而且還會覺得自己像是個闖入者,例如上課時大家都把眼睛轉向遲到的學生身上,他們臉上的靦腆反映了他們的局促不安,甚至有點罪惡感。

  反過來說,假如你是第一個到達者,就擁有一個獨享的好處:當第二個人到來時,你可以開始與他交談,對正在等待某些事情開始時的人來說,這麼做是很自然的事。

  請參閱「早到良緣」。

  社會化的純熟需要多練習,所以你應該隨時隨地的練習。例如,在走進商店、圖書館或咖啡廳時,不要把那些等著服務你的人當上班的職員,你要將他們視為一個人,與他們寒暄,問問他們好不好,談談天氣也無妨。睜大眼睛注意他人的穿著、容貌與髮型,從中找機會恭維別人,並且在他們服務你時說聲謝謝。重點是:要親切,並留心有什麼東西是你可以用來好意的評論他們的。(《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頁249)


相關文章:
  活出自信──將自信建立於自己是誰,而不是你做到了什麼
  [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的人嗎?(一)
  [心理測驗]你是性格內向的人嗎?(二)
  害羞的缺點
  可以提升自尊的心理遊戲
  早到良緣
  如何成為人脈王(superconnector)?
  《黑天鵝效應The Black Swan》作者的忠告

繼續閱讀...

Web 2.0命名學

2 意見
分享

  之前讀《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時,覺得內容很有趣。昨天看到作者山田真哉的另一本書《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培養數字敏感度的金錢知識》就忍不住拿起來看,雖然沒有如作者設定的一小時內看完,也是興味盎然地很快把書讀完。

  書中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角度來看「Web 2.0」這個名詞。

  數字中最受重視的法則,就是「順序性」。簡單而言,就像1、2、3、4……的順序是固定的一樣。

  這簡直是廢話嘛!想必有人會提出這樣的意見。但也正因為它是每個人都知道的規則,所以才能運用在各種用途上。

  舉例來說,最近相當熱們的Web 2.0真的很厲害。

  它到底厲害在哪裡?

  雖然Google也很不錯,長尾理論也很受人矚目,然而Web 2.0的命名卻是無人能及。

  這裡我們應該注意的是「2.0」這個數字。為什麼要標記到小數點第一位呢?因為在表示軟體的版本時,時常使用到「3.0」「1.2」「5.3」等數字,因此Web 2.0的「2.0」應該也是意識到這一點。

  換言之,它提高了「Web」的親和力。

  當然這並不是它厲害的理由。

  其實大膽命名為「2.0」的言下之意,也代表過去的「Web」為「1.0」的前提。

  事實上,有些公司也被揶揄:「那家公司還在Web 1.0呢!」

  再者,「2.0」的表現也描繪出未來會進化成「3.0」「4.0」的願景。藉由「2.0」這個數字,清楚地表示出Web世界為現在進行式。

  也就是說,「2.0」的表現不只提高了親和力,也是包含了過去和未來的命名。

  這位替Web 2.0命名的人物,對數字應該十分在行。

  他有效地運用了數字規則中的「順序性」。

  一般來說,突然冒出Web 2.0時,應該有人會覺得「奇怪,到底什麼時候出現過1.0了!?」難道沒有人想過這個問題嗎?

  根本沒有過Web 1.0的時代。

  然而這位人物卻硬是提出「以前是1,現在是2!」的概念。太了不起了!

  順道說一個題外話,以前曾經出現過一個類似Web 2.0概念的名詞,叫「Dynamic Web」,可是當時卻不怎麼普及。(《就算客人白吃白喝,也別請工讀生:培養數字敏感度的金錢知識食い逃げされてもバイトは雇うな》頁29)


相關文章:
  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
  為何星巴克(Starbucks)大杯叫Grande,不叫large?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19日 星期二

經痛發生的其中一個可能原因——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

0 意見
分享
  許多年前,從轉寄信中看到陶晶瑩的「月經論」(不清楚原始文章名稱是不是如此?),才曉得女人月經有多麻煩。直到去年讀了《女人的大腦很那個……The Female Brain》才進一步了解經期對女人的心理有多大的影響

  最近讀《Dr. Insurance──保險醫學院》這本書時,才又曉得經痛必須就醫診察,因為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

  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顧名思義,即子宮內膜生長在子宮腔以外的地方,因而造成的病變。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女性不孕症原因中的主要因素,發生機率約佔不孕症婦女25%至40%。……

臨床症狀及併發症

  (一)經痛:子宮內膜最常沉積於卵巢、子宮背面與大腸表面等處,平常並沒有症狀。月經平潮時,子宮殿充血、白血球聚集、加上子宮外回流的血液,形成極度刺激的狀態,會造成下墜感、腰酸背痛、腹瀉、暈眩、劇烈的生理痛及休克等各種症狀。大多數研究顯示,75%的患者年齡在25歲至40歲之間,而在這段時期,大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女性,經痛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二)不孕症: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中,約有30%至60%的比例會不孕。由臨床實驗證據可知,由於子宮內膜在骨盆腔算是異物,平時便會受到血中白血球的攻擊,而這些反應所釋出的生化產物,對卵子的形成、排卵、卵子被輸卵管拾取、精蟲的運送、精卵結合的能力、胚胎的發育與著床等功能,均會產生干擾的效果,隨著病症程度加重,婦女達成受孕的能力變慢慢下降,終至不孕。

  (三)性交疼痛:約有25%至40%的比例會發生,且可能造成性交後的點狀出血。

  (四)月經來之前點狀出血或經血量過多:約有10%至20%會因荷爾蒙不平衡,囊腫腺體增生,導致異常的出血。

  (五)週期性咳血或流鼻血: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肺臟或鼻腔黏膜。

  (六)其他:血尿或解尿排便疼痛、手術疤痕組織週期性疼痛等。(《Dr. Insurance──保險醫學院》頁68)


相關文章:
  康健雜誌: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可輕忽的女性病痛
  台大醫院婦產部衛教資訊:子宮內膜異位症
  男人跟女人都需要知道的月經心理學
  女人有多命苦?
  男人跟女人對自己理想身材的看法有什麼差別?
  女人的友誼跟男人的有什麼不同
  別再錯怪男人了!女人就是比男人耳聰目明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打保險理賠官司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0 意見
分享





  讀《保險理賠專家》這本書,一開始就看到打保險理賠官司的這幾個現實問題。這又何嘗不是打其他官司的現實問題。

  一般人往往習慣根據已知的一些新聞事件、電影情節,去猜想任何可能發生的現實人生情節,更進而去嘗試模仿,然而如果我們換個角度,腦筋轉個彎去思考一下,或許答案便會讓我們豁然開朗也說不定!

  如果此時您問筆者理賠興訟好不好呢?筆者先不會問您案情如何?也不會問您事情經過孰是孰非?而是會問您以下幾個問題?所以當您就以下問題逐一過濾後,相信心中必然有些底!

  1.您本身是否懂法律?家中有無法律背景之人?如果以上都沒有,那您是否做好心理準備去學習法律呢?

  2.如果您自問通過了第一項,那麼請問您是否知道打一場官司所需要花費的時間為多少?您有無充分的時間跟它競賽?因為一場官司可能會要打上三、五年呢?

  3.如果您同樣通過第二項問題後,那再請問您是否有足夠的金錢打一場官司?(除了民事訴訟費、執行費、歷審律師費外,還有許多隱藏費用您是否都準備好了?)

  4.如果您也通過第三項試煉,那麼接下來您必須要有相當的心理準備,因為現行司法的公正度,是否當然滿足您心裡的最迫切要求,法官是否能夠聽懂您所說的話?就因為他們擁有「絕對的尚方寶劍——自由心證」;這點您是否亦有所覺悟呢?

  5.當然這些問題您都有辦法克服之後,或許這場官司才剛剛開始?這時才是您心理準備好了嗎?(《保險理賠專家》頁3)

  想起日劇「東大特訓班」(龍櫻、ドラゴン桜),由阿部寬飾演的櫻木律師在第1集中擲地有聲的那一段話。  

  這社會是有「規則」存在的,人必須活在規則下。但是!所謂的「規則」都是聰明人所制定出來的。

  你們知道這代表什麼意思嗎?這代表這些規則都是為了聰明人方便而訂出來的。相反地,就不利於那些頭腦不好、懶得思考的人。即使大家都遵循相同的規則,例如稅金、老人年金、健保制度等等,那些聰明的人會巧妙地把規則弄得複雜難懂並善加運用。

  也就是說,你們這些不願意動腦筋、只怕麻煩的人將會被他們欺騙一輩子,持續付出高昂的代價。聰明的人不會被騙,過著舒服的生活。笨蛋則是會持續被騙、老是吃虧,這就是當今社會的現況。如果你們不想被騙、不想繼續吃虧,就給我讀書吧!

  如果你們不爽這樣的社會,就讓自己站到訂規則的那一邊去!聽好了,我再說一次,你們如果不想一輩子被人欺騙的話,就給我念書!

  要減少保險糾紛的發生,消費者在投保前應先了解自己的需求,慎選業務員,避免因人情壓力而投保。

  同時簽訂保險契約時一定要小心謹慎,仔細閱讀保單條款,對於不清楚或不明白的文字應特別詢問,且每種保單所承保的危險範圍亦各有不同,投保者對此尤應注意,以免事故發生後無法獲得保障。最後記得保險契約訂立後,只要發覺保單內容不符自己原先之要求,要保人可在收到保單翌日起算十日內,利用「契約撤銷權」之約定,以書面檢同保險單親自或掛號郵寄向保險公司撤銷契約,以保障自己的權益。

  而保戶申訴管道,依財政部規定已要求各保險公司成立保戶申訴部門或委員會,專責辦理消費者之申訴案件,故保戶與保險公司之間發生糾紛時:

  1.可先向原投保保險公司申訴部門申訴,俾便就近處理;若尚不能解決時,

  2.可以再向保險局提起申訴,申訴函參附件,由保險局函請保險公司就處理情形作一答覆,然後站在公平客觀之立場,評估此一答覆是否合理:

  ①如發現其有違法不當之處,則予糾正;

  ②如答覆尚屬妥當,則請公司基於服務保戶立場,盡量和保戶溝通協調,達到息紛止爭之目的。

  3.可透過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所設置的保險爭議調處委員會進行溝通調處雙方當事人之爭議所在,如不成立,申訴人仍可循司法途徑解決。

  4.最後可透過司法程序來解決,如12頁之申訴書。
(《保險理賠專家》頁10)


相關文章:
  變更職業或職務時,記得立即「書面」通知意外險保險公司
  保險(理賠)各種申訴管道及其申訴程序與利弊說明
  哪裡可以查到判例(官司的判決結果)?
  幫小孩或自己保醫療險要留心的地方
  保險公司倒閉對你的保單有什麼影響?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假如…—心智之眼的盲點
  明顯的事實,合理的推論,但……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15大石油出口國2009年1至3月產量數據圖

0 意見
分享
  原油價格在不知不覺中來到了60美元附近。查了美國能源資訊局全球能源統計資料(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 International Energy Data and Analysis Current and Historical World Energy statistics),2008年15大石油出口國的資料尚未出爐,所以仍舊按照2007年的15大石油出口國排名來整理數據圖。

  幾個國家跟去年一樣,未卜先知地畫出全年的原油產量數據圖,只是像哈薩克Kazakhstan的數據圖,就讓人不免懷疑是熬夜打瞌睡畫出來的。除了哈薩克,可以明顯地看到石油出口國全面性的減產,比較麻煩的是,這樣就更不容易看出是不是已經過了「哈伯特頂點」所帶來的影響。

資料出處: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search.asp

1.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sa_cr_ov.pdf


2.俄羅斯Russian Federation(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ru_to_ov.pdf


3.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nited Arab Emirates(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ue_cr_ov.pdf


4.挪威Norway(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nr_to_ov.pdf


5.伊朗Iran(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ir_cr_ov.pdf


6.科威特Kuwait(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ku_cr_ov.pdf


7.委內瑞拉Venezuel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vz_cr_ov.pdf


8.奈及利亞Nigeri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ng_cr_ov.pdf


9.阿爾及利亞Algeri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al_cr_ov.pdf


10.墨西哥Mexico(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mx_to_ov.pdf


11.利比亞Liby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lb_cr_ov.pdf


12.伊拉克Iraq(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iq_cr_ov.pdf


13.安哥拉Angola(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an_cr_ov.pdf


14.哈薩克Kazakhstan(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ka_to_ov.pdf


15.卡達Qatar(http://omrpublic.iea.org/supply/qa_cr_ov.pdf)



本網誌網址:http://www.pushba.com/View.aspx?gid=dbcfd84a


相關文章:
  2007年石油供需統計數據整理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1)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2)
  影響油價的變數——石油供需數據透露的訊息(3)
  投機炒作?供需問題?油價莫衷一是的原因
  油價易漲難跌的一個原因:OPEC的態度
  為什麼推動綠能產業能增加就業機會?
  改變自己永遠比改變他人容易——丹麥面對能源危機的態度
  如果你們不知道怎麼修復,就請別再破壞!

繼續閱讀...

「嬌嬌獨生女 沉迷線上遊戲『XXX』」新聞有感

6 意見
分享
今天蘋果日報的頭版頭條是「冷血 姦殺國二女 被捕還做鬼臉」,副標為「兇殘割喉放血棄屍 死者父:要告死他」。我把四大報的相關報導看了一遍,看到了「嬌嬌獨生女 沉迷線上遊戲『XXX』」這一篇新聞。

2009-05-13 中國時報 【潘杏惠、林金池/北縣報導】

  「要是當天我能夠載她去上學就好……」遇害少女的父親接獲獨生女遇害噩耗,一臉懊悔,他說,去年十一月六日,眼看女兒上學時間快過了,卻還在賴床,怎麼叫都叫不醒,越想越氣,講出「念書又不是我在念,當學生不能這樣啦!」的重話,隨即離開房間,沒想到昔日天天以轎車接送女兒上下學,就此天人永隔。

  如果在青少年時期,我老爸老媽對我說:「念書又不是我在念。」我的第一個念頭是「但是是為了你們在念的」。

  不是只有老師才需要面對「為什麼要讀書?」的課題。

  少女父親說,愛女相當沉迷上網,很愛玩網路線上遊戲「XXX」,三更半夜都不睡覺,才會早上常常遲到;但自己是藥劑師,太太經營家族企業開的連鎖便當店,兩人都很忙,對獨生女相當寵愛。

  少女父親認為,書念不好沒關係,只要沒有變壞就好,因此對女兒的要求幾乎有求必應。他不僅曾陪女兒至網咖,了解她的交友背景,還留下聯絡電話,並交代老闆,要是女兒沒錢,可以主動聯絡他。

  剛寫完「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看到這一段,更是感嘆。

  未料,十一月六日,他卻遲遲等不到女兒返家,在校方通知下,才知道女兒並未到校,協尋未果。大半年來家屬找遍同學,還在女兒經常玩的線上遊戲留言請求網友協尋,但始終未有所獲。

  少女父親自責說,都是他太寵女兒才會讓憾事發生,看著自己手機內存放愛女照片,只能低頭沉思;泰國籍的太太昨日則哭腫雙眼,腿軟癱在殯儀館,不敢置信最愛的獨生女已離開人世。

  校方表示,這名女學生失聯前,每天沉溺於線上遊戲「XXX」中,通宵達旦的上網,早上爬不起來上學,學習表現不理想。據同學說,她透過線上遊戲認識不少人,甚至連男友都是在網路認識。

  這名少女死了,死掉的人沒法說話跟上網留言。那些過度沈溺在電玩遊戲而輟學,甚至因而逃家、犯罪入獄的孩子,你認為跟電玩有關的研究數據會統計進來嗎?我不知道有沒有統計。但如果沒有,「存活者偏差」就會造成影響。

  得新流感H1N1「可能」會死(從一開始估致死率6~7%,到現在估為0.4~1.6%),那麼我們應該花納稅錢做防疫措施嗎?如果一百個染病後的人,沒死的那九十幾個抗議政府發佈新流感的相關資訊,你認為那九十幾人是怎樣的一群人?就跟要不要買口罩防備新流感是個人自由,我寫「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也僅僅是一種訊息的整理,要不要有相應的防備作為(或者說管教、溝通)也是你的個人自由。 

  據了解,少女父母平日忙於生意,雖然鮮少有時間照顧獨生女,但可能是基於補償心理,二人對女兒極盡呵護、溺愛,常買高價手機給女兒使用,但少女每月數千甚至上萬元的高額通話費卻讓家長吃驚,常跟學校導師抱怨不知如何是好。

  
相關文章: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
  為什麼要讀書(學習)?——女王的教室阿久津真矢老師版
  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
  惟愛為大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為什麼要(終身)學習?
  老師,我們學這個,除了考試,什麼時候才會用到?
  不要低估你自己,也別低估你同學
  人笨沒藥醫
  從腦神經科學談活到老學到老
  如何培養興趣與好奇心
  學習新解:多元智能理論心理學家的看法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12日 星期二

惟愛為大

1 意見
分享









  有很多故事開頭第一句話總是「從前,有一個國王」,可是接著說下去就千變萬化各有各的精彩。第一個故事說,國王一直想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活在世界上。為了答覆這個問題,國內最有學問的人為他寫了一本書,可是他一直沒有時間看。後來他生了重病,自己知道要離開塵世,就要求那最有學問的人把答案濃縮成一句話,使他能在死前解開心中的謎團。那人就走到病床旁邊,彎下腰去,在他耳朵旁邊低聲說:「人生,就是上帝教一個人來到世界上受苦,然後,他死。」國王聽了,恍然大悟,他說:「哦,原來是這樣的!」他就死了。

  我在《開放的人生》裡引用這個故事,擅自在答案後面加了一句。我說,由於版本問題,這個答案不完整,它的全文是「人生,就是上帝教一個靈魂到世界上受苦,然後,他死;然後,他受過的苦,後人不必再受。」無可諱言,我在增添這句話的時候,心中想到耶穌。依基督教義,耶穌受難,死於酷刑,世人因他的死而有機會「不致滅亡,反得永生」。這是人生的終極答案,也是生命的最高境界。

  這是不是太難了?世上有幾個人是耶穌呢?我想,大聖大賢所立的榜樣應該人人可以做到,否則,他出世的意義就太小了。須知我們每個人都有機會把痛苦加給別人,也都有能力減少別人的痛苦。當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電視正在討論垃圾回收的種種問題。採訪顯示,不知有多少房客,不理會分類的規定,仍然把所有的垃圾丟進一個垃圾桶裡,反正受處罰的是房東。你看,幾個房客就可以給一個房東增添很大的壓力,添無盡無休的麻煩。如果人事無常,這個房東忽然做了房客,他該怎樣處理自家產生的垃圾?「多年媳婦熬成婆」,撈回老本?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兩者他都能做到,只要他願意。



  「多年媳婦熬成婆」,在我們的社會裡,婆婆的特權一去不返,這句話只落了個比喻。從大處著眼,現代人受的苦少,古代人受的苦多,社會是照著神的意思發展。想想這世上多少聖賢才智,英雄豪傑,他們各自有不同的抱負,歸納起來:主要的抱負不過是「前人受過的苦、後人不必再受」而已。在巴哈的時代(1685-1750),麻醉藥還沒有發明,巴哈因眼疾開刀,醫生的辦法是用橡皮棍子把他打昏。以巴哈這樣的音樂天才,竟然要受這樣的折磨!現在,你我都免掉了這番苦楚。那發明麻醉藥的人,就是一個小型的基督。

  在我年紀幼小的時候,家鄉還有人給女兒纏足。纏足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事實上它是把孩子的兩隻腳弄成殘廢,為了使腳縮小,母親可能要用針尖刺遍女兒的腳背腳趾,放出血來,女兒哭,母親也哭。「小腳一雙,眼涙一缸」,缸中有母女兩人的涙;一雙腳纏小了,纏定了,那也不是痛苦的結束,女人一生受小腳之累,忍辱含垢,處處輸人一著。幸而有人提倡天足,反對纏足,女人不必再自己戕害自己的健康,這也是「前人受過的苦、後人不必再受」。

  想想看,人的痛苦是哪裡來的呢?戰爭使人痛苦,幸而戰爭不常有。天災使人痛苦,幸而天災有一定的範圍。但是有一種痛苦,時時有,處處有,永遠沒完沒了,那就是人加給人的痛苦。你坐地鐵,座位的椅背上塗著口香糖膠,有人想留點痛苦給你。你看電影,座位的椅墊擺著圖釘,有人想留點痛苦給你。為什麼公共廁所總是那麼骯髒?無非是每個使用廁所設備的人,都想自己省點事,別人費點事。古人說苛政猛於虎,老虎難得一遇,而那些捕快、衙役、稅吏、師爺、地保,總是與你長相左右。

  除非你特別留神,你隨時可能增加別人的痛苦。有人反對這句話,後來,他的孩子進了哈佛大學,他把孩子的照片放大了,掛在客廳裡,一有機會,就指著照片對親友稱讚孩子的天資,誇耀孩子的成績,兼及學校中的草木蟲魚、學生間的酬酢往還,親友聽了坐立不安,因為他們的孩子都進不了哈佛。這樣過了四年,四年後,孩子由哈佛畢業,客廳裡換上孩子的畢業照,增加了孩子的畢業文憑,他繼續「虐待」來訪的親友。我不知道現在還有人看《曾文正公家書》沒有,曾國藩特別注意防止人在得意忘形中挫折別人,對家中子弟再三告誡。看了他的書,你才發覺,無論我們的地位多麼低微,都有力量傷害別人,若是擁有財富權勢就更不必說了。



  為什麼要「使自己受過的苦,別人不必再受」呢?因為那樣可以有更好的生存環境。要怎樣才可以「使自己受過的苦,別人不必再受」呢?那要心中有愛。「神愛世人」,所以捨子;子也愛世人,所以捨己。基督以身作則,先走一步,他希望世人以自己的本分、自己的能力跟進,所以說「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愛是什麼?愛是希望你好,盡我的力量幫助你更好;你比我好,我不嫉妒,幫助你,我不後悔。父母看見子女俊美,會嫉妒嗎?醫生看見病人痊癒,會後悔嗎?教師看見學生進步,會痛苦嗎?當然不會!他們心中有愛。基督精神就是這「愛」的持久和擴大,加上升高。

  愛,不但減免別人的痛苦,也減免自己的痛苦。我有個朋友,在某某大醫院裡做藥劑師,他們藥界有個規矩,上班後站著工作,不能坐下。醫院太大,病人太多,配藥的部門非常忙碌,他天天做到筋疲力盡,二十多年做下來,心裡生出一個念頭。他對我說,他每天面對排隊取藥的長龍,不免狠狠地自問:「這些病人為什麼還不死呢?為什麼還在吃藥呢?」內心煩躁,鬱鬱不樂,終於患了高血壓。我勸他愛那些前來取藥的人,他不以為然,問我:「愛他們,我能得到什麼?」可是恨他們,又能得到什麼?「愛」得不到的,「恨」更得不到啊!



  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在山東,一個父親,一個母親,一個兒子,組成一個家庭。山東人常說「無仇恨不成父子」,也許因為有代溝,也許到了反抗期,十六歲的兒子和父親鬧翻,離家出走。就在兒子掉頭不顧的時候,母親追出來,一路追趕,一路叮嚀:「孩子啊,你出去散散心,什麼時候想回來,你就回來。」兒子走後,母親除了倚門倚閭以外,每天晚上都在窗前點一盞燈,終夜長明。每晚睡前都收拾孩子的床鋪,把被子打開,枕頭擺好。每天都燒半鍋稀飯,灶下留著火燼。每天夜裡都不閂門。終有一天,她的兒子回來了,白天怕羞,躲在村外的樹林裡等天黑,等夜深,窗戶上的燈光給了他勇氣,他站在自家門外,伸手推門,他的手一碰到門,門就開了。進了門,掀起鍋蓋,舀起稀飯就喝,掀起被窩,倒頭便睡。一天風雨就這樣過去。

  也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也在山東,也是一夫一妻一子三口之家,也是兒子離家出走,那父親一路追,一路罵:「你死在外面好了,敢回來,我打斷你的狗腿!」第二天,做父親的就找來鎖匠,大門換了新鎖。終有一天,他的兒子也回來了,也是躲在村外的樹林裡等夜深,可是下面的情節不同,他推門推不開,用原來的鑰匙開門,投不進。他在門外徘徊了半夜,沒有勇氣叫喊,又向村外走去。這一去音訊杳然,生死茫茫,任憑做父母的追悔莫及。

  這讓我想起電影「小孩不笨2」裡主角成才和他父親的悲劇。

  「愛能遮蓋別人的罪」,這話一點也不錯。如果我們加以引申,遮蓋了別人的罪,往往也就避免了自己的悲劇。前者是付出,後者是報償。



  有大愛,有小愛。最大的愛是愛仇敵。人若能愛仇敵,他就能愛一切人。猶如一個舉重選手,他能舉起兩百磅的鐵球,那麼一百磅,五十磅,三十磅,也都能舉得起來。猶如一個數學家,他會高等數學,那麼加減乘除自然不成問題。「先立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所以耶穌要他的門徒愛仇敵,這是最大的愛。百川匯成愛之大海,海水蒸發成雲,雲騰致雨,又成百川之源。

  也記不清有多少人了,他們都說:「要我做什麼都可以,惟有愛仇敵辦不到。」1947年的耶誕節,我在河北讀大公報,這天的社論中提到愛仇敵,這位主筆認為愛仇敵「何其違反人性、何其不可能!」我常想,如果愛仇敵是這樣困難,基督為什麼要出這一道難題給我們做,如果把世人都難倒了,豈不違反他降世的本意。

  有一天,我忽然看見一點亮光。我想起故鄉流傳的一個故事。據說有個摸骨看相的專家,偶然看見一個小孩子,就對孩子的母親說,你的兒子生了一身大富大貴的骨頭,將來會操生殺大權。這個做母親的十分興奮,她在廚房裡一面切菜,一面自言自語,用刀剁著切菜板,數半生恩怨,將來兒子操生殺大權的時候,定要張三李四人頭落地。她每天在切菜的時候行刑,一個月功夫,差不多把親鄰殺光了。

  依民間習俗,廚房裡有位灶神,灶神「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是老天爺派駐的耳目。這位母親用切菜刀剁著砧板所發的宏誓大願,老天爺都知道了。老天爺說:「這怎麼行!她的兒子憑什麼操生殺大權?」左右回奏,因為孩子生了一身大富大貴的骨頭。老天爺說,那就給孩子換骨頭。

  於是孩子忽然生病,高燒不退,神志昏迷,由天上派下來的外科醫生執行換骨手術,把孩子全身的骨骼都抽掉了,只有牙齒如故。這孩子長大以後成為名醫,藥到病除,天天有病家請他吃酒席,他那一口富貴的牙齒仍在,跟操生殺大權的人有同樣的享受。



  這孩子為什麼後來做了醫生?老天為什麼要他做醫生?正是為了教他愛仇敵!醫生總是想把病人治好,即使是他厭惡的人,是他憎恨的人,是他猜忌的人,他仍然要盡心治療,看見病人一天天恢復健康,他會很安慰、很快樂。換言之,他母親拿著切菜刀要殺的人,正是他要救的人。所以說「醫者父母心」,「醫者視病如親」。

  以我來說,我是一個作家,我愛文學,也愛讀者,我總是盡心、盡力、盡意把文章寫好。我總是把最好的內容、最好的形式拿出來,希望對讀者有益處。我的文章登在報紙上,人人可以看見;朋友看了,就是我愛了朋友,敵人看見,就是我愛了仇敵。

  照這樣看,「愛仇敵」,也許並不是那麼困難;「愛仇敵」,也許我們天天在做、人人在做。也許,正因為如此,耶穌才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擔子是輕省的」。也許,正因為如此,耶穌才提醒我們,「上帝降雨在義人的田裡,也降雨在惡人的田裡」。

  有一個作家,他堅決反對愛仇敵。他恨有錢的人,恨上流社會。他想了一個報復的辦法:寫色情小說。他以上流社會為背景,寫上流人物的性生活,寫他們頹廢淫亂,尤其著意引誘他們未成年的子女墮落。他是很好的作家,技術相當出色。他的書一本一本出版,一本一本暢銷。他面對上流社會宣稱,我要朝你們臉上抹灰,鏟斷你們的根苗。可是結果怎麼樣?「上流社會」的孩子學壞了沒有,我不知道,他自己的孩子倒學壞了,因為他的每一本書上市以後,他未成年的子女都是忠實的讀者。他本人,也淪為一個不受尊敬的三流作家。你看,不愛仇敵就不能愛朋友,不能愛親人,甚至不能愛自己。



  保羅說:「有信有望有愛,其中最大最要緊的就是愛。」

  我想,如果沒有愛,也就沒有信,既然世人的處境與我痛癢無關,為什麼還要相信人生的意義在於「使自己受過的苦,別人不必再受」呢?如果沒有愛,也就沒有望,既然世人的結局由他們自作自受,為什麼還要盼望終極的救贖呢?信望愛迴圈相生,三位一體,唯愛為大,唯愛為先。

  若是有信而無愛,那人必定殘忍。中國歷史上有個張獻忠,他堅信世人都有罪,都該受上天處罰,可是他沒有愛,他想出來的辦法是殺殺殺殺殺殺殺。張獻忠究竟殺了多少人,歷史家也說不清楚,四川省被他殺得人煙稀少,要向外省引進移民。他的大軍所到之處,老百姓紛紛逃亡,有一個窮苦的老頭子,自認為太窮、太老,沒有逃走,他向張獻忠訴說自己的苦況,張獻忠說:「你既然這麼苦,為什麼還要活下去?」手起刀落,親自把那人砍死。

  張獻忠下令用婦女的小腳堆成一座小小的金字塔,他需要一雙最小的腳做塔尖,找來找去都不稱意。他忽然看見自己的愛妾,看見她的腳完全合格,立刻砍下來使用。他殺人理直氣壯,問心無愧,堅決相信符合天意。

  若是有望而無愛,那人必定自私。世人誰沒有願望?誰又沒有私心?願望和私心孿生。「望子成龍」把兒女當私產,「望治心切」卻又逃稅,「望梅止渴」卻又殺果樹劈木柴,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有人熱烈地盼望自己做富翁,他也堅信一塊錢加一塊錢必定等於兩塊錢,可是心中沒有愛,他變成一個守財奴。必須心中有愛,有大愛,所信所望超乎自己的利害,信望愛三者具足。



  有一位太太為丈夫所遺棄,向親友訴說內心的憤怒和痛苦,親友提不出因應的辦法,我在旁插嘴:「那就信教試試吧。」半年後,這位太太打電話給我,她說,半年以來禮拜從未缺度,捐款從未後人,禱告從未減少,可是,她問:「耶和華不是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嗎?為什麼那個沒良心的還不出車禍?」

  我對她說,世上苦人多,基督徒心中有愛,他關心別人的痛苦,他自己的痛因之紓解了,昇華了。她立刻反問:「既然是那樣,我們信這個教幹什麼?」我心裡想:我的天!這個問題叫我怎麼回答!可是我馬上有了答案,我說,愛人是一種能力,我們能力不夠。宗教信仰可以培養並提升這種能力。世上如果有一種宗教,只要他一念咒,就有人死亡,這種宗教必不能源遠流長,人必設法消滅它。世上如果有一種宗教,只要你捐錢,就會加十倍百倍賺回來,這宗教的信仰者必不受尊敬,人們把他歸入高利貸一類。中國民俗傳說中的送子娘娘,她自己是沒有孩子的,惟其無子,所以助人得子。這裡面有宗教的精義。

  所以宗教必須有神,宗教徒必須信神。哲學不能代替宗教,美育也不能代替宗教,因為哲學和藝術裡面沒有神。有神,才有至高的榜樣,才有可依賴的價值標準,如果沒有這個價值標準,損己利人是愚蠢,捨己為人是可憐。如果沒有這個價值標準,人只能為了利己而愛人,「愛」只能是工具,是謀略。如果沒有這個價值準備,「愛人如己」者終必後悔,他必定成為反面教材。如此,決不能建造一個美好的社會,尋回我們失去已久的樂園。(這篇文章最初收錄在《心靈分享》,之後改版為《心靈與宗教信仰》。王鼎鈞散文精選集《風雨陰晴》也有收錄此篇)

  我很喜歡這一篇文章。讀《強悍弱女子:曾晴教我的八堂課》時,馬上聯想到的就是這一篇文章。


相關文章:
  幸福基準線
  培養平等心和慈悲的法門
  蘋果是什麼顏色?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感恩的好處有那些?正向心理學家的研究這麼說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繼續閱讀...

幸福基準線

0 意見
分享





  幸福基準線是一條似乎模糊,卻真實存在每個人心中的線。它代表著我們如何回答「如果我可以擁有那些,我就會覺得幸福」這個問題。

  在我們小時候,那是很簡單、也很容易達到的線,因為只要可以去便利商店買顆糖果,我們就開心得不得了。然後長大一點,我們發現了同學那台炫目的腳踏車、還有最新的電視遊樂器,就覺得那才是我的幸福基準線。更大一點,我們開始努力,希望自己也可以考上那樣的學校、買那樣的手機、交那樣的男女朋友,幸福基準線於是又上升了。出了社會,特別是開同學會的時候,我們的這條線又不知道要飛到哪裡去,某某同學的工作待遇、開的車、身上的行頭、甚至帶來的伴,幾乎每一樣都要令我們心頭蕩漾,暗自感覺自己的幸福絕對不該停留在目前所擁有的這些。

  好不容易組了家庭生了孩子,也該心滿意足了,但是發現我們除了自己的成就,又開始在意孩子讀什麼學校、有多少才藝、跟誰的小孩成為朋友、以後做什麼工作、逢年過節可以包多大的紅包,無窮無盡的比較變本加厲地繼續下去。很奇怪,這個幸福基準線不知從何開始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飛上天際,我們就算好不容易費盡努力才達到原來設定的目標,一下子它又無情地飛到更遙遠、更難追逐的境地。最終,可憐的我們只能希望自己有個風風光光的葬禮,代表我們不枉此生。

  親愛的晴晴,信仰已經幫助了爸媽,讓我們不再把物質成就當做人生目標,因為人要感到幸福,需要的其實很簡單。然而,相信積極奮鬥努力進取的我們,有時候卻也忘記要停下來,好好珍惜、欣賞、品味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並且為此感激上天。這不是說我們一定要簡樸刻苦、不能夠有任何的享樂,事實上只要我們有機會有能力,還是會儘量去四處旅遊、品味美食、結交朋友,享受上帝所給我們的一切美好事物。這也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為自己立下成長的目標,我們對於未來還是充滿理想與衝勁。我們只是在有了你之後,就非常清楚,幸福的答案不在遙遠的彼岸。你帶給我們全家的滿足、那些堅持去愛你的豐富日子、因為你而串連起來的溫暖關係,都是我們確實感受到的幸福,任誰也奪不走的。

  我們很確定,幸福基準線應該要停留在人心裡更簡單、更基本的地方。到底該在哪裡,每個人都可以去思考屬於自己的答案。而你所給我們的答案是一種歷經考驗之後的感動,在所掌握、所擁有的退到了某個地方之後,就變得更加清晰。我們試著將它化成最後的文字,這句話從此就住在我們心裡:「只要還擁有付出的能力,我們就是幸福的人。(《強悍弱女子:曾晴教我的八堂課》頁97)

強悍弱女子 曾晴學堂http://www.wretch.cc/blog/myotubular

  昨天機緣巧合下拿到《強悍弱女子:曾晴教我的八堂課》這本書,即使被腸胃型感冒折騰著,還是在不知不覺間看完了這本至情至性的書。


相關文章:
  惟愛為大
  培養平等心和慈悲的法門
  時時心感恩的十種方法
  感恩的好處有那些?正向心理學家的研究這麼說
  憶往惜今
  煩憂不請自來,快樂要費心尋找
  三個小習慣,讓自己更快樂

繼續閱讀...

對孩子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

0 意見
分享




  尊重孩子的基本原則,是以你尊重成人一樣的態度對待他。但尊重,不代表放任、放縱。雖然底下談的是父母對青少年的應對之道,對我來說,換個角度看,人際之間的應對之道也隱藏其中。

  在某些案例中,那些自作自受的自由派教育人士會把他們自由學園的春秋大夢變成惡夢一場。

  例如我們訪問的一所改變了僵化制度的高中,校方讓所有的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班級和自己喜歡上的課,並且開放校園,只要學生高興皆可來去自如。

  結果當然是,並非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做出正確的決定,有些學生因此每天有三段空閒的時間,消耗在非建設性、會腐蝕自尊的方式上:在附近的餐廳喝咖啡、抽煙及嗑藥。

  他們大約也自知畢不了業,因而很難強化自我形象。有些老師和顧問也抱怨他們的工作越來越費力,當學校制度寬鬆至此,他們變得無力控制。克服害羞需要一個有結構的環境才能運作得最有效率。(《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頁218)

  新的迷思之一是,青少年要求的是完全的自由;事實上,他們根本沒有任何處理自由的經驗。

  這種迷思認為所有的孩子都能自主決定,甚至包括飲酒與性交之類的事。

  心理治療師迪如絲(Helen DeRosis)醫師認為,許多當代的電視節目助長了這種迷思。她說:「電視節目上的父母都告訴子女要自行解決問題,電視中的孩子也照做了,而結果總是快樂圓滿。電視劇情同時給了父母與孩子一個荒謬的想法:孩子可以自己做決定,卻完全無視於孩子根本沒有這種經驗的事實。當孩子收到這種訊息時,會極端地不安與驚嚇。這種負擔對孩子而言真是其大無比。」

  在她的著作《父母的力量與孩子的力量》(Parent Power/Child Power: The Win-win Way to Raise Your Child)一書中,迪如絲指出:「父母必須訂下規則,而且到頭來他們也往往必須決定一些其子女尚未有能力決定的事。」

  一個未設限的青少年可能會吹牛說他的爸媽不會在意他整夜不回家(「這是我的決定」),他的朋友可能大表羨慕。

  但是根據我們訪談過的許多年輕人的說法,私底下這些羨慕的朋友可能會對父母的回家規定覺得很高興,因為他們知道父母真的關心他們。

  公正而合理的規則就是關心的表示——即使孩子時加抗拒。問問那些沒有規則可以遵循的孩子——他們的回答很可能是父母的缺席讓他們覺得沒人愛。請看下面一封信:

  偶爾有些青少年會抱怨他的爸媽仍把他當作三歲孩童。他快被「你到哪裡去了?」「跟誰去?」「什麼時候回來?」這些問題煩死了。

  我的父母絕不會問我這些問題。我可以隨心所欲的來去自如,但我可不怎麼喜歡這樣。我覺得他們如果真關心我,就應該訂下一些規則。但一訂下規則,就表示有人必須貫徹它們——這代表的是費力傷神,讓孩子到處野似乎輕鬆多了。

  我多麼希望我的母親會說:「溜冰太冷了,不要去吧!」但她總是說:「隨便你。」我既害怕又孤獨,因為我必須自行做許多決定。

  我希望那些父母會常問問題及常監管的孩子能知道,他們實在非常幸運。因為這表示有人愛著他們。

  這讓我想起在日劇「女王的教室」裡被媽媽遺棄的真鍋由介。

  這封信帶我們回到安心無慮,並瞭解擁有它對一個孩子而言有多重要。

  一位專攻青少年問題的心理治療師告訴我們,一個沒有設限的青少年,就好像你「要走過舊金山金門大橋卻赫然發現所有的扶手都不見了。沒有界限會使這些孩子嚇壞了。」還有十分明顯的,沒有安全感。

  假如你正想警告孩子抽煙或性病的危險,迪如絲醫師的建議是:「做好你自己的功課。」也就是說,確定自己相當瞭解正想談的事,並告訴孩子實話。這樣不但會給孩子一個避免做那些事的好理由,而且能令他們建立對父母的信心。

  用好理由說服別人,而不是用暴力或人身攻擊。

  舉例來說,假如你給了一位青少年一個你禁煙規定的理由,而且這個理由有事實做為根據,一旦有人試圖壓迫孩子違抗你的規定,你的孩子會有針對此事下決定的充分資訊。

  當你十幾歲的孩子犯了錯誤或做了蠢事時,不要嘲笑他。不要告訴別人有關他的糗事。對於令他深感煩惱的事,千萬不要輕描淡寫說些「噢,那沒什麼好擔心的」之類的話,讓他們知道與你討論這些事會有幫助。記得要點點頭表示同情,或是說「我瞭解,我瞭解」,並加某些愛的表示強化你的「我瞭解」。

  這何嘗不是情侶間該注意的事。

  既然沒有孩子喜歡父母罵他們或做出引起他們反感的行為,如果非數落他們不可時,也應該私下處理——千萬千萬不要在他同儕面前。

  參閱「批評孩子的正確方法(如何對事不對人的批評)」。

  尊重孩子的基本原則,是以你尊重成人一樣的態度對待他。

  要讓孩子閉口不談的好方法是使用一些概括性的話如「你總是」或「你從來不」。如果你不修正這種做法而繼續說下去,真正聽到的只會是表面的順從及喋喋不休。

  例如,在批評你十幾歲的子女時,可以試著這樣說:「我想你的頭髮剪成這種新款式看起來會清新可愛。」「假如你穿得正式一點去面談,會給別人好印象。」而不是說:「你的頭髮長得像鬼似的」或「不要穿得像個流浪漢」。(《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頁211)

  我想起了電影「小孩不笨2」裡面,左耳進右耳出的畫面,以及強調正面鼓勵的重要。

  不要用類似「你總是」或「你從來不」這樣的話,在「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這篇網誌有提過這個大忌。

  在青少年這個有那麼多行為可以批評的時期,為人父母者更應該努力找出可給予讚美的機會,而且要不斷的強化它。因此,即使是正常的小家務,如整理儲藏室或洗碗,都應視為稱讚子女的機會;當他們看起來很好時,也不要忘了恭維幾句。

  有些自由派的父母認為,青少年做不做家庭作業是他們個人的決定。

  我們覺得下面這個父親對兒子說的話更為明智:「我有我的工作,而且每天都在做。你的工作就是上學及學習。」這種關懷的言辭表現使青少年安心無慮,同時也教他們負責任。

  此外,曠課及不做功課的孩子成績一定不很理想,且不太可能有良好的自我形象,而我們談來談去的正是這個自我形象。

  青少年絕對有足夠的能力整理自己的房間(即使其中有很多人不願意做)、培養讀書習慣、自己洗衣服,以及自訂各種約會。他們也能對家事負擔某些責任,如洗碗、整理儲藏室、買雜物與不需父母開口即必須做的事,以及所有會使他感覺自己更棒的事——即使他們每做一下就會抱怨一次。(《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頁216)


註:《陪孩子走出害羞的角落The Shy Child : Overcoming and Preventing Shyness from Infancy to Adulthood》作者Philip Zimbardo博士以「當代心理學之聲影」(voice and face of contemporary psychology)享譽國際,也是害羞研究泰斗。曾為美國公共電視(PBS-TV series)拍攝「探索心理學Discovering Psychology」經典課程,並創立史丹佛害羞診所。曾任教於史丹佛、耶魯、紐約和哥倫比亞大學,目前任教於太平洋心理研究生學院。在教育、研究和寫作上的優異貢獻為他贏得諸多獎章,曾擔任兩屆西方心理學會(We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主席、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主席及獲選為Council of Scientific Society Presidents(CSSP)主席。著作超過50本,其中最暢銷的代表作是《害羞Shyness: What It Is, What To Do About It》,而心理學領域教科書《心理學Psychology and Life》已經更新至第18版,《津巴多普通心理學Psychology: Core Concepts》也已經更新至第6版。他也是《路西法效應》的作者。


相關文章:
  如何給孩子適當的「無條件的正向關懷」與安全信號
  為什麼有錢人家的小孩(富二代)比較容易有憂鬱症、焦慮、濫交、吸毒之類的問題?
  讀《親愛的安德烈》的一些隨想
  從腦神經科學談棉花糖實驗
  人類美德品格之首──智慧vs.自我控制
  小孩不乖怎麼辦?怎麼做小孩才比較容易聽話、規矩些?──改善孩子行為的策略
  母親對你的影響有多大?——電影「蝴蝶」(Le Papillon)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關於本部落格的留言處理

2 意見
分享







  想要讓您在本部落格的意見被「發佈」出來,您必須能夠「說服」我,這意見有其價值存在。

  首先,如果您的意見非常非常重要,一定要馬上發表出來,就請您直接在貴部落格寫網誌,表達您的個人意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時間?(腦神經科學的建議)」這一篇網誌已經明示了這裡不是馬上辦中心。

  其次,「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這一篇網誌明示,我對匿名留言有嚴重的偏見,所以匿名留言的內容真實性全部會被我大打折扣。怎樣才算沒有匿名?舉個例子來說,假如有位美女留言指責我,這位美女必須留下足夠的個人資訊,讓我能夠約她喝咖啡當面解釋或道歉,並且在見面時能夠馬上認出來,符合了這些條件,才算沒有匿名。

  在「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這一篇網誌很清楚地提到,「當面指責某一個人的錯誤,只會使你對他更有敵意,而不是減少你對他的敵意。」「認知失調」會讓人拉不下臉,沒有轉圜餘地。所以,如果您的用詞尖銳,也不會被發佈。

  如果您的意見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並沒有用心仔細將網誌讀過,這意見也不會被發佈出來。閱讀《煉心術-用智慧的專注,解脫八萬四千情緒慣性Emotional Alchemy: How the Mind Can Heal the Heart》這本書,應該有助於您平心靜氣地用心閱讀網誌。

  假如在學校考試,考試題目都已經註明了出自課本第幾頁,老師也准許學生翻課本找答案,結果有學生舉手問:「課本要怎麼翻?」您覺得這是怎樣的一位學生?類似這位學生行為的意見,我也不想發佈或回應。

  最後,如果您的意見還是沒有被發佈出來,除了有廣告之嫌被刪除,那麼,總是要有一個人扮黑臉當壞人告訴您,請加強您的語文閱讀能力


相關文章:
  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性的言論?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時間?(腦神經科學的建議)
  培養平等心和慈悲的法門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禮輕情意重
  存活者偏差(survivorship bias)與騙術
  高學歷、高社經地位、愛面子的人的致命傷——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
  最後通牒遊戲(Ultimatum Game)
  好運發自內心(Luck comes from within)

繼續閱讀...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心理測驗]家事公平性測驗

0 意見
分享





  前一陣子在BBS PTT的婚姻(marriage)板,看到一位先生為了家事問題發牢騷,結果被眾多女網友圍剿。剛好在《32種LOVE TEST—評估親密關係的最佳工具書Love test: romance and relationship self-quizzes developed by psychology》看到了這個「家事公平性測驗」。

  這項測驗是為已婚者或同居情侶而設計的,但若用來回顧之前的愛情關係,其實也十分有趣,或者它也可以幫助你在下一段親密關係裡,決定該如何設定你們家務分擔的標準。

  方法:請以1~9分,1分代表全是我在做,5分代表我們平均分攤,9分代表全是他/她在做,回答你跟另一半如何分配以下所列舉的家務事。在第一行欄位中填入現在的狀況,在第二行填寫你所樂意接受的方式。第三行則是從前面兩行比較大的數減去比較小的數(第1,2行分數相減後的絕對值)。



  將第一行欄位的分數加起來,就可以得到你的現況(現在的分配方式)分數。

  將第二行欄位的分數加總,就可以得到你理想的分配方式(我所樂意的分配方式)分數。

  第三行總分就是你對家事分配滿意度的分數。

  「現在的分配方式」的分數範圍是從13分到127分。這項分數愈低,表示你負擔愈多的家事。要解析你的分數,可以將你的分數除以13。你會得到一個1到9之間的數字。對照前面所提出的分數標準參考數字,就可以全面性地了解到你在家事上的分工狀況了。

  「我所樂意的分配方式」這項分數可以看到你理想的家事分工方式。同樣地,將你的這項分數除以13,可以得到一個1到9之間的數字。對照分數參考標準,就能知道你理想的家事分工模式。

  「我所樂意的分配方式」的分數範圍也是從13到127分之間。如果「現在的分配方式」的分數比這項分數低,那麼你可能希望另一半能多分擔些家務工作。如果這項分數比「現在的分配方式」的分數為高的話,那麼你可能覺得自己該多做一些家事囉!

  最後,「對家事分配滿意度」的分數愈低,就表示你對每一個項目的工作分配方式感到愈滿意。你有多少項的分數是在3分以上的呢?3分以上的項目可能就是你們想要做些改變的部分了。

  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在研究,伴侶間如何分擔家務與持家義務的問題了。研究證實,伴侶們在親密關係的滿意度上,對家事的分擔所持的認知與態度,要比誰真正做了什麼來的重要許多。換句話說,在這段關係裡,或許你付出的心力要比另一半多得多。但是第三行欄位的分數才是重點

  清官難斷家務事,「奇檬子」比較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研究證明,當男人加諸在妻子的家事和照顧孩子的工作愈繁重時,則她們因所受的不公平待遇而產生的沮喪感就愈強,對這段關係的滿意度就愈低。

  社會學家茱麗布利尼絲在華盛頓大學所作的研究發現,在雙薪家庭裡,錢賺得比先生少的妻子,做較多的家事。這是一個不怎麼令人驚訝的交換關係。而當妻子與先生的收入相當時,則傾向於分擔等量的家務工作。但是,在妻子的薪水比先生多的夫妻中,你猜會如何?

  實際上,妻子仍然做著較多的家事。在夫妻生活中,「誰做什麼?」是個非常重要的議題,但是它表現的方式仍令人意外,因為許多人仍照著「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去做。(《32種LOVE TEST—評估親密關係的最佳工具書Love test: romance and relationship self-quizzes developed by psychology》頁153)

  上面應該是美國家庭的數據,底下則是德國家庭的統計資料。

  德國男人花2小時9分鐘,女人花3小時49分鐘在家事上——這當中,女人花20分鐘洗衣服;在男人這一邊找不到任何數據。(《生命的時間學:一本關於幸福的使用說明書The Secret Pulse of Time: Making Sense of Life's Scarcest Commodity》頁229)

  《生命的時間學》這本值得一看的好書,提到了一個值得注意的觀點。

  雙薪家庭承受的壓力是雙重的,一邊是工作,另一邊是孩子,兩邊都在拉扯他們。正如調查報告所顯示,孩子即使受到最理想的照顧,至少都還要佔去父母每天一小時的時間預算——如果沒有送到安親班或保母家,會佔去更多時間。上班族父母真正的問題不是時間太少,而是節奏不當。(《生命的時間學》頁247)

  當然,怎樣調整節奏,就請看《生命的時間學》,不贅述。


相關文章:
  [心理測驗]檢視你的親密關係
  女人不可不知的美容保養法
  現代女性在親密關係上的挑戰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善用時間?(腦神經科學的建議)
  幸福會寫在臉上——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攜手雨中看
  Change:同理心的角度
  你是雲雀(lark)、貓頭鷹(owl),還是蜂鳥(hummingbird)?
  再談作息型態(chronotypes)

繼續閱讀...

玩電玩對你或你的小孩可能有什麼影響?

6 意見
分享






  玩電玩遊戲(特別是動作電玩、暴力電玩遊戲)可能讓你或你的小孩變得沒有耐性、更暴力,IQ、EQ、學校成績都會變差,甚至成為沒有動機的「草食男」。(因為玩電玩會變得沒耐性,語文能力也變差,我只好先寫個非常簡略的結論。)

  先看一個玩電玩遊戲的好處。

  有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常打動作電玩的大學生,在極短暫的視覺刺激中所辨認出的物件數目,能比不打電玩的大學生多出50%,而且這些動作電玩高手記取資訊的速度也較快,能夠同時追蹤更多事物,轉換任務的能力也較強。

  你可能會想說,這些人天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比較強嘛,所以才會選擇常常打這種動作電玩。但是另一組不常打動作電玩的學生,經過每天1小時、為期10天的動作電玩遊戲訓練後,專注力也能改善。這表示,這些技巧是練習這類電玩的直接成果。(《大腦開竅手冊Welcome to Your Brain: Why You Lose Your Car Keys but Never Forget How to Drive and Other Puzzles of Everyday Life》頁128)

  接下來,你可以權衡評估上面提到的好處(或是你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好處)值不值得。

  電玩遊戲真的使孩子變聰明了嗎?

  這看你怎麼定義「聰明」(smart)。假如你問:「電玩遊戲有沒有增進孩子的反應時間,例如,每一次看到閃光就按鍵?」那麼答案是「有」,玩電玩遊戲的孩子在按鍵反應上,比沒有玩電玩的孩子快了0.02秒。

參見Sadie Dingfelder在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Monitor on Psychology上的文章"Your Brain on Video Games," February 2007, pp. 20-21, 網址http://www.apa.org/monitor/feb07/yourbrain.html

  但是假如你問:「電玩遊戲有幫助孩子在學校表現得更好嗎?有使學生的學業成績獲考試成績改善嗎?」那麼答案是「沒有」,過去七年裡有一系列的研究很清楚的指出,你的孩子花越多的時間在電玩遊戲上,他在學校的表現就越不好,這個負相關在實驗控制了所有的可能混淆變項,如人格特質以後,仍然很強。

  我把這種發現叫做清楚、不含混、不模擬兩可的發現,因為所有這個問題的研究都得到同樣的結果,沒有一個研究是得出相反結果的,每一個研究者,只要他把孩子花在打電玩上的時間與他的學業表現放在一起求相關,都會得到負的係數。(《浮萍男孩:發現男生缺乏動機的因素,再造獨立負責的男兒本色Boys Adrift》頁99)

學業表現與打電玩負相關的有關研究如下:

‧小學生:Craig Anderson, Douglas Gentile, and Katherine Buckley, "Study 3: Longitudinal study with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the authors' book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ory,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95-119.

‧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Douglas Gentile, Paul Lynch, Jennifer Ruh Linder, and David Walsh, "The Effects of Violent Video Game Habits on Adolescent Hostility, Aggressive Behaviors, and School Performance,"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 27, pp. 5-22, 2004.

‧高中生:Craig Anderson, Douglas Gentile, and Katherine Buckley, "Study 2: Correlational study with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authors' book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ory,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78-94.

‧大學生:Craig Anderson and Karen Dill, "Video Games and Aggressive Thoughts, Feelings, and Behavior in the Laboratory and in Lif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78, pp. 772-790, 2000.

參見Peter Richards的文章"Computers Widen Gender Gap for Boys," The Guardian, August 29, 2005.網址http://www.guardian.co.uk/technology/2005/aug/29/schools.elearning

  我不曉得臺灣有沒有人做過類似的研究。

  今天的男生,平均來說,比過去不聰明——比較不能了解和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這是與15年前的男孩做比較。

  謝耶(Michael Shayer)教授和他的同事測試了一萬名以上11到12歲的男生和女生,他們用一個特別測驗來看孩子對液體的密度、容量和守恆概念的了解,以及他跟日常生活科學和數學有關的一些概念。

  這個測驗在過去的30年間都用來測驗孩子,不受所謂的「佛林效應」(Flynn Effect)的影響。(譯註:佛林為紐西蘭的一位心理學家,他蒐集了過去一百年的智力測驗資料,結果發現智力測驗分數每十年增加一分,而增加的並不在語文測驗上,事實上,語文的成績是退步的,增加的是在空間能力上,也就是瑞文氏測驗〔Raven's test〕上。)

  「在極短暫的視覺刺激中辨認出物件數目」正是「空間能力」。

  當這些測驗在30年前第一次測試時,成績有顯著的性別差異,男生的表現比女生好。

  當研究者在2005年再度檢測時,他們發現性別差異消失了,這個消失並不是女生做得比較好了,而是男生的表現急遽下降。

  「這是一個很大的、統計上顯著的改變,」謝耶教授下結論說:「現在12歲的男孩,他們的表現跟1976年8歲到9歲的孩子一樣。」為什麼會往下掉?謝耶教授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在小學時缺乏經驗的遊戲(Kenntnis)以及在電玩、電視的文化中長大。兩者都剝奪了學生實際動手去做、去玩,使他們知道世界是怎樣在運作的學習機會。」

"Children Are Less Able than They Used to Be," John Crace, Guardian, January 24, 2006, p. 3.

"Smart as We Can Get? Gains on certain tests of intelligence are ending in some places," David Schneider, American Scientist, August 2006.

  謝耶教授的研究並不是唯一顯示男生智力下降的研究。挪威的研究者分析1950到2002年新兵入伍時的測驗成績,發現從1950年到1980年代中期,測驗成績都持續在進步,然後持平下來,到1990年代時開始下降。挪威的年輕人全部都得當兵,因此這裡沒有取樣偏差的問題。這不是IQ下降的原因。

Jon Martin Sundet, Dag Barlaugh, and Tore Torjussen, "The End of the Flynn Effect? A study of secular trends in mean intelligence test scores of Norwegian conscripts during half a century," Intelligence, vol. 32, pp. 349-362, 2004.

  像挪威一樣,丹麥也要求所有年輕人當兵。布魯克林學院(Brooklyn College)的歐文(David Owen)教授最近與丹麥的學者合作,看看丹麥的新兵中有沒有這個現象,他們分析了50萬名新兵的資料,從1959年到2004年,結果發現,從1959年到1980年代,曲線是逐漸上升的,1990年代進入高原期,1994年以後開始下降。

Thomas Teasdale and David Owen, "A Long-Term Rise and Recent Decline in Intelligence Test Performance: The Flynn effect in reverse,"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vol. 39, pp. 837-843, 2005.

  我想起知名的電玩遊戲「小蜜蜂Galaxian」,查了一下,是在1979年推出的。

  至於電玩有沒有幫助學生準備好進入真實世界呢?在真實世界裡——除非你是戰鬥機的駕駛或是海軍陸戰隊的狙擊手——比別人快0.02秒按鈕並沒有多大好處。

  替青少年準備好面對生活的挑戰所需的技術與打電玩所需的認知和視覺運動技術是很不同的。

  想像一個20歲的年輕父親要去安撫他大哭的嬰兒,這時,沒有鈕可以按,沒有光子魚雷可發射,他應該做的事是輕搖嬰兒,嘴裡哼著安撫他的搖籃曲,此時這個父親需要的不是像閃電一樣快的控制桿,而是耐性。

  假如你要和同事相處得好,你需要的也不是閃電般的速度。

  在電玩遊戲中,碰到難纏的人,最好的對付方是就是用光子魚雷把他蒸發掉,在真實的世界裡,你需要的是耐性。(《浮萍男孩》頁102)

  沒有耐性,語文能力又下降,就容易造成溝通不良。對小孩沒耐性,加上暴力傾向,就可能導致虐童。

  最近腦造影研究發現,七到十四歲的男生如果玩太多電玩會影響伏隔核和背側前額葉皮質(DLPFC)的平衡,伏隔核是把動機和驅力送到DLPFC去,DLPFC再給這個驅力回饋報酬的目標和情境,這兩個區域密切合作,這個人就有動機,朝真實世界的目標前進。

  但是如果電玩遊戲將血液引入伏隔核,使DLPFC的血流量減少,這時電玩遊戲本身就給了孩子達到目的的回饋報酬,而這回饋報酬並沒有連接到真實的世界,所以他們對真實世界的成就不再感興趣。

  電玩刺激大腦的伏隔核區就跟吸食古柯鹼所影響的地方一樣,所以電玩會上癮。(《浮萍男孩》頁9)

  你可以在《浮萍男孩》一書中看到美國也有「草食男」現象。

  我最擔心的是玩暴力電玩使人更暴力這一項,特別是最近看到「日本少年痛毆街友尋樂 像打電玩」這一則新聞,以及虐童、家暴、校園霸凌的新聞。

  無疑的,社會的拒絕對去人性化的作用非常大;然而,有很多心生不滿的年輕人活在社會秩序的邊緣,為什麼有些人會跨越中線,把一些復仇的幻想真正做出來呢?

  有個非常令人戰慄的看法來自國防科學教授葛羅斯曼(Dave Grossman)少校的研究。葛羅斯曼研究一個軍事領袖常遇見的問題:大部分的士兵都不願在戰場上開槍,甚至在他們自己生命有立即危險的時候也如此。

  的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壕溝戰時,士兵們常做非正式的停戰協定,爬出壕溝與對方踢球;在聖誕節時,雙方互唱聖誕節歌報佳音。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只有百分之十五到二十的士兵在打仗時真的有開槍;韓戰時,這個數字升高到百分之五十;到越戰時,升到百分之九十五;葛羅斯曼想知道為什麼。

  葛羅斯曼發現在韓戰和越戰期間,陸軍改變了訓練新兵的方式,他們把心理學的原則融入軍事訓練中。他發現一個最簡單卻也最重要的差別:標的物訓練(target practice)。

  過去,士兵都是趴在草地上打靶,射擊的是一個靜止的目標;越戰時期的訓練改成全副武裝在壕溝中射擊,不定時會有一個穿著迷彩裝的人型靶升出來,士兵必須學會快速瞄準、扣扳機才會打得中,不然靶一會兒就消失了。

  葛羅斯曼發現:「在這環境中教的是射擊的反射反應,立即、正確的模仿現代戰場的情境。」在訓練現代的警察和軍隊的狙擊守時,也都改用真人大小的靶,甚至頭是用包心菜和蕃茄醬包在一起來模擬頭傷。

  葛羅斯曼指出,這些現代的軍事訓練技術與現在許多電玩遊戲有相似的地方:

  這些使越戰命中率升高的工具目前在老百姓間廣為使用,軍方才剛開始了解和接受他們對自己和部屬做了什麼樣的事。

  假如我們對軍方使用這些機制以保證士兵戰場存活率和成功率有所保留,那麼,我們對這些技術毫無區辨的應用到全國的兒童身上,又有什麼話該說呢?

  這不是巧合,美國的海軍陸戰隊訂購了一個與電玩遊戲「毀滅戰士」(Doom)一樣的實戰模型來訓練士兵。

  這並不是說從電玩遊戲到暴力的關係是直接的、簡單的,尋找暴力的原因就和尋找龍捲風的原因一樣,很多是誤導的,兩者都是許多微妙和複雜的各種力量累積而成,直到它超越臨界點才會受到注意。

  使大腦產生風暴最後變成暴力行為的力量是很複雜的,有時是與其他力量產生交互作用,甚至擴大它們綜合起來的力量,但是有時又會互相抵消。

  的確,像哈里斯(Eric Harris)這樣的小孩會被暴力的電玩遊戲所吸引,一旦哈里斯接觸到這種電玩,這個強制性的電玩行為會與他其他的危險因子互動,使他更容易把他的幻想實現。

  我們不敢想像哈里斯把毀滅戰士中的房間模擬成科倫拜高中(Columbine High School)實際的情況,在電玩中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玩,他的這個行為令人毛骨悚然。

  1999年4月20日,艾瑞克·哈里斯(Eric Harris)和同學迪倫·克萊伯德(Dylan Klebold),帶著槍械和爆炸物到學校,擊斃了12名學生和1名教師,並造成24人受傷,兩人接著自殺身亡。這事件還被拍成電影「科倫拜校園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

  有關電玩遊戲,還有一點葛羅斯曼沒有談到的。

  大腦研究者曾用電玩遊戲「俄羅斯方塊」(Tetris)觀察一個人學習及精熟一種新作業時大腦的改變。俄羅斯方塊遊戲是空中一直掉落各種形狀的物件,方塊、直條形、L型……你要趕快重新安排各個形狀的位置使它形成一面牆,沒有任何的空隙。

  剛開始玩時,你必須全神貫注,因為這是一種你不曾碰觸過的作業,需要大腦許多不同區域來幫忙。在你玩了很多次,變成熟手後,大腦活化的程度就越來越低,尤其是皮質。

  這是怎麼一回事?最可能的解釋是你的大腦已經指派某個特別的迴路去處理這個遊戲,可能也發展出很多有效的策略,專門來應付這個遊戲的需求。

  這個歷程叫「自動化」(automaticity),一直學,學到這個反應變成反射反應時,就到達自動化的地步了。有多少次,你離家後不記得有沒有鎖門,因為它已經變成一個自動化的行為了。

  如同葛羅斯曼所說,軍隊訓練的目的就是自動化,他要士兵把一種技能一直學到想都不想就反射反應的出現。

  看到大腦真的從高層次認知控制、自我監控區移轉到自動化,顯示這個行為是有大腦機制在內的。它也顯示暴力的電玩遊戲是造成大腦中謀殺中心的主要工具。

  這並不是說這種遊戲會使每個玩的人都變成像顆不定時炸彈似的謀殺者,它是說,這種遊戲會使需要認知控制的行動移轉到反射反應,對一個容易傾向暴力行為的人,這種遊戲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量。

  文化生物學強調你的行為是受到多重系統的影響,這些系統通常是整合在一起、共享資源以做出好的決策。有的時候大腦內部起風暴,阻擋了這個平衡,將行為的控制送到另一個系統手上。

  就像我們不能精準的預期暴風雨的來臨,因為氣象是個複雜系統,我們也不能精準預期大腦風暴的發生,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學到最重要的教訓是:暴力的成因不是單一因素可以決定的,暴力本身非常的不一致,從不可控制的暴怒到冷血的謀殺到社會集體屠殺,沒有任何一種行為像暴力一樣,它的根源是這麼的錯綜複雜,有文化的、生物的力量在那裡較勁。

  對青少年的暴力行為有解決之道嗎?我們的生物機制使我們不可能成為完人。

  在青少年的問題中,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統計數字顯示每有一個青少年把他的暴力衝動施加在別人身上時,就有一個青少年把這個暴力用到自己身上,青少年的謀殺和自殺率都高到令人警惕的地步了。

  的確,就如赫胥(Patricia Hersch)在她《分離的部落》(A Tribe Apart)一書中指出的,美國現代的青少年生活是寂寞遠大於暴力。有些青少年轉向暴力,是因為現代社會的結構使青少年生活中缺乏大人的參與,尤其在他們掙扎要形成一個有條理的自我影像時,更需要大人的指引。有些青少年被迫獨自航行於青少年世界中,被它巨大的浪潮所淹沒,於是他們創造了一個暴力的幻想世界,當它傾斜時,就擊碎了每個人的真實性。(《騙子?情人?英雄?看大腦科學如何揭露:你是怎樣變成這個你Liars, Lovers, and Heroes: What the New Brain Science Reveals About How We Become Who We Are》頁278)

  《騙子?情人?英雄?》這本書是在2002年出版的,你可以在底下看到更新的研究證據。

  玩電玩有使孩子更暴力嗎?

  耶魯大學(Yale University)的研究者最近報告,玩暴力電玩遊戲如《毀滅戰士》(Doom),清楚且無爭議的使年輕人有比較暴力的自我形象,行為也比較暴力。……

  最近一份完整的電玩遊戲研究顯示,玩暴力電玩遊戲的確會直接帶出「攻擊性行為、攻擊性認知、攻擊性情緒、心臟血管的亢奮,減少助人的行為」。

  這個研究發現,暴力電玩遊戲與反社會行為之間的關係是單向因果關係,玩這些暴力遊戲的孩子比較可能有「嚴重的真實世界形態的攻擊性」,越仔細控制所有的變項,這個效應越大,顯示前面的研究「低估暴力電玩遊戲對行為、認知和情緒傷害的程度」。

  此一研究出自"Exposure to Violent Video Games Increases Automatic Aggressiveness," by Eric Uhlmann and Jane Swanson,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 27, pp. 41-52, 2004.你可以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的網站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15013259,看到這篇論文摘要及其他相關的研究論文。

Craig Anderson, "An Update on the Effects of Playing Violent Video Games," Journal of Adolescence, vol. 27, pp. 113-122, 2004.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玩暴力電玩遊戲比看同樣暴力的電視更有毒害。可能是因為一個男孩在看暴力電視節目時,他是看別人在做暴力的動作,但是當他在玩《毀滅戰士》(Doom)或《橫行霸道》(Grand Theft Auto,GTA,或譯「俠盜獵車手」)或《最後一戰》(Halo)時,他是自己在引發死亡和破壞及毀滅的動作。

N. L. Carnagey and Craig Anderson, "Violent Video Game Exposure and Aggression: A literature review," Minerva Psichiatrica, vol. 45, pp. 1-18, 2004.

  如果你是女性,或者你有女兒,你最好對臺灣有人販賣模擬強暴電玩遊戲的新聞有警覺心,不要相信「這只是單純發洩」這種沒有心理學研究根據的話。

  沒有耐性,語文能力下降,加上暴力傾向,出現紛爭時,講道理要講很久,又講不過人家,最後往往是選擇直接用拳頭讓人家不說話比較快。

  電玩遊戲也教孩子錯誤的男性觀念。

  一份研究〈暴力電玩遊戲對青少年男性的情緒吸引力〉發現,男生喜歡使他們可以經驗到「男性主控情緒」的電玩遊戲,聽起來有點像主控力;研究發現這些遊戲對男性有吸引力,不但因為男生從中得到做為一個「硬漢」(tough guy)的滿足感,而且因為他們自己在主控這個遊戲。他們隨時可以把遊戲關掉,去玩另外一個宇宙中的遊戲。

  在真實世界中,你不能從一堆你製造出的大破壞中一走了之;在電玩世界中你可以完全不負責任,一關機就沒事了。(《浮萍男孩》頁104)

Jeroen Jansz, "The Emotional Appeal of Violent Video Games for Adolescent Males," Communication Theory, vol. 15, pp. 219-241, 2005.

  你也很容易看到為什麼有些父母會被電玩遊戲搞混,因為專家的意見不一致,我們前面已經看到了。

  在我看來,研究清楚的指出每週花許多時間在玩暴力電玩遊戲的孩子,與真實世界分離的機率大了很多,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心理系系主任安得生(Craig Anderson)教授是這個領域很受尊敬的學者,他說連接電玩遊戲到反社會行為的證據,就跟連接二手菸到肺癌的證據一樣強。

  安得生教授同時注意到圍繞在電玩遊戲周邊的一些爭議,就與1960年代圍繞在抽煙周圍的一些爭議,或是1970年代鉛中毒與嬰兒智商低一樣。

  畢竟,很多暴露在香菸中的人沒有得肺癌,而很多得肺癌的人不是抽煙者,也沒有暴露在香菸中。同樣的,並不是所有一週玩電玩20小時的男生都會對學校疏離,或跟生活脫節,也不是所有和生活脫節的男生都是電玩遊戲者。

Craig Anderson, "Violent Video Games: Myths, Facts, and Unanswered Questions," Psychological Science Agenda, vol. 16, October 2003.你可以在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網站看到這一篇http://www.apa.org/science/psa/sb-anderson.html

  所以,你應該跟你的兒子訂下什麼樣的規則呢?安得生教授根據發表的論文,提供了一些實際的指引。他建議,第一,你要不就自己玩過,要不就看你兒子玩,然後問你自己下面這些問題:

●這些遊戲裡是否有些人物是想去傷害別人的?

●它有沒有常常發生,30分鐘之內出現一次或兩次?

●這種傷害有使玩家得到報酬(分數)嗎?

●這種傷害是以幽默、玩笑的方式表達出來嗎?

●沒有非暴力的解決方式?或是會比暴力的「不好玩」嗎?

●遊戲中沒有暴力真實的後果嗎?

  假如這些問題的答案為「是」的超過兩題以上,安得生教授建議你考慮不要讓你的小孩玩這個遊戲。

  第一個考慮不是一天可以玩幾個小時,而是他可以玩什麼樣的遊戲。像《橫行霸道》(Grand Theft Auto,GTA,或譯「俠盜獵車手」)和《毀滅戰士》(Doom)這種暴力而且以反社會攻擊性做為獎勵的電玩遊戲,應該不准孩子玩,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反社會攻擊性」的意思是如殺警察或妓女這種與社會可以接受的行為完全相反的攻擊性行為。像SpyHunter這種遊戲,玩家因殺恐怖份子而得分、因誤傷無辜路人而扣分就比較有爭議性,在我看來,它仍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至少遠不及騎自行車比賽。

  你可以上網看安得生教授的綱要http://www.psychology.iastate.edu/faculty/caa/VG_recommendations.html

  另一個考慮是什麼活動被電玩取代了?

  假如你的兒子忽略與非電玩朋友的友誼,而把多出來的時間花在打電玩上,那麼他是花太多時間在玩電玩了。

  假如他不肯坐下來和家人一起吃晚飯,因為他的電玩正打到一半,那麼,他需要你的幫助,幫他設定他的優先順序。(《浮萍男孩》頁105)

  總結上面所說,下面是玩電玩遊戲基本的恰當準則:

●內容:我強烈建議你不要讓孩子玩那種玩家因殺害警察或沒有帶武器的老百姓而得分的遊戲。電玩遊戲公司自己有一個遊戲的分級系統:M是指成熟(Mature),如上述這種反社會的暴力;M遊戲不應該賣給小於18歲的年輕人,也不該讓他們玩。但不是遊戲被分類在T(Teenager,青少年),就保證一定適合你兒子,先使你自己熟悉這個遊戲(如前所說,自己打一遍或看你兒子打一遍),即使是E(Everyone,給每一個人玩的),也不能保證一定安全。

  事實上,安得生教授的團隊就發現有些E級的遊戲更暴力,而且激發出比T級更暴力的行為來。安得生和他的同事「很驚訝的發現,即使是卡通版的小孩暴力遊戲都有短期的、如青少年T級暴力遊戲的效應。

  所以一個遊戲有關係的是它是否包含攻擊性的內容,而不是它的暴力有多真實,是卡通還是動畫。」

●時間:在上學日每天應該不要超過40分鐘,週末或放假日可以延長到一個小時。這是在做完功課和家事以後才可以。

●被取代的活動:確定你的兒子知道他生活的優先順序。

  家庭第一,學校功課第二,朋友第三,電玩遊戲最後。

  假如你的家庭是少數很幸運的、全家能坐下來一起吃晚餐的那種,那麼坐下和家人一起吃晚餐絕對比玩電玩重要,比在電話上跟朋友聊天重要,甚至比做完功課更重要。功課比朋友說話或打電動重要,跟朋友說話也應該比打電玩重要。(《浮萍男孩》頁109)

Craig Anderson, Douglas Gentile, and Katherine Buckley,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Theory, Researc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 66.

  很重要的一點是,「只是限制你的孩子打電玩是沒有用的,你要幫他找到一個有建設性的情緒出口。」(《浮萍男孩》頁110),怎麼找?請自己看《浮萍男孩》這本好書。


註1:《大腦開竅手冊Welcome to Your Brain: Why You Lose Your Car Keys but Never Forget How to Drive and Other Puzzles of Everyday Life》的作者珊卓.阿瑪特(Sandra Aamodt)是《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的總編輯,這份期刊在神經科學領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珊卓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士,羅徹斯特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在耶魯大學做了4年的博士後研究,然後於1998年加入當時才剛創刊的《自然神經科學》,2003年成為總編輯。

  在她的編輯生涯中,閱讀了超過3000篇的論文,並且為期刊寫了數十篇關於神經科學與科學政策的評論。她也在20所大學授課,參與過分別在10個國家舉行的40多場科學會議。

  另一位作者王聲宏(Sam Wang)是普林斯頓大學的神經科學暨分子生物學副教授。

  19歲即以優異成績獲得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士學位。後來取得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博士學位。曾在杜克大學醫學中心及朗訊科技的貝爾實驗室從事研究,也曾替美國參議員研擬科學與教育政策。

  他在頂尖科學期刊發表了超過40篇大腦科學論文,這些期刊包括《自然》(Nature)、《自然神經科學》、《國家科學院會報》(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神經元》(Neuron)。而且他獲得了許多獎項,包括美國國家基金會青年研究員獎、史隆基金會獎賞(Alfred P. Sloan Fellow),以及凱克基金會(W. M. Keck Foundation)傑出年輕學者獎。


註2:《騙子?情人?英雄?》的作者史蒂芬.奎茲(Steven R. Quartz)博士是加州理工學院社會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負責人,人文社會科學部門以及計算和神經系統計畫的助理教授。他是沙克生物研究院理論神經生物學史隆中心(Sloan Center)的高級研究員,曾經獲頒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青年成就獎(CAREER award),此一獎項是大學院校年輕學者的最高榮譽。

  另一位作者泰倫斯.索諾斯基(Terrence J. Sejnowski)博士被尊為全世界最重要的大腦理論科學家,他建立了一個會學習閱讀英文的神經網絡NETtalk,點燃1980年代的神經網絡革命,也為他贏得2002年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IEEE)的神經網絡先驅獎。在取得普林斯頓大學的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即進入哈佛醫學院研究神經生物學,目前是霍華休斯醫學研究中心研究員,也是沙克生物研究院計算神經生物學實驗室主管。他是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學、物理學及神經科學教授,也是神經計算研究所所長。他發表的論文超過兩百篇,也是美國大眾媒體的常客。


註3:《浮萍男孩》作者利奧納德‧薩克斯(Leonard Sax, M.D., Ph.D.)是醫生也是心理學家,為美國單性公立教育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ingle-Sex Public Education, NASSPE)的創辦人和執行長。學術性相關研究發表在許多知名期刊上,包括《美國心理學家》(American Psychologist)、《行為神經科學》(Behavioral Neuroscience)、《美國醫學期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美國營養學院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以及《性研究期刊》(Journal of Sex Research)等等,並著有《養男育女調不同》一書。

  譯者洪蘭,加州大學河濱校區實驗心理學博士,曾任教於加州大學河濱分校、中正大學和陽明大學,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相關文章:
  如何輕易地讓人道德沈淪?
  感覺憤怒就應該發洩出來嗎?
  如何控制憤怒的情緒
  噪音對小孩的智力有損害
  稱讚孩子「很聰明」或「很努力」,會有什麼差別?
  一目十行,過目即忘──讀電子書、透過網路或多媒體來學習或行銷,要注意的事
  戴不戴口罩有關係——意想不到的原因

繼續閱讀...